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賓凰寫的 佛教經濟學:以智慧為依歸.永續的經濟學 和李美華的 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今年冬天會很冷!「反聖嬰現象」連2年席捲全球北半球迎嚴冬也說明:紐約冬季受反聖嬰現象影響,預計11月降雪量增加。 (華盛頓二十日電)反聖嬰現象(La Niña)連續第二年捲土重來。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歷史學系研究所 談珮華所指導 蔡升耀的 小冰期中國降水的年際變化與聖嬰現象之相關研究 (2021),提出反聖嬰現象202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旱澇、小冰期。

而第二篇論文高苑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 張偉哲所指導 何筱莉的 氣候變遷對台灣西部地區降雨特性的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降雨、防汛期、時間序列、線性趨勢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反聖嬰現象2020的解答。

最後網站反聖嬰現象| 遠見雜誌- 前進的動力則補充:反聖嬰現象 再起,原油、天然氣明年供需行情一次看! ... M平方想讓你知道的是:今年以來,原物料板塊輪番出現一次又一次的「上沖下洗」戲碼、創高後旋即大幅回檔,包括玉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反聖嬰現象202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佛教經濟學:以智慧為依歸.永續的經濟學

為了解決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作者周賓凰 這樣論述:

*真正為人、為地球生態的綠色經濟+心靈環保最終提案   經濟學不是一項精確的科學。事實上它是——或者應該是——更大的:它是智慧的一項分支。 ——經濟學的最後一位先知、最有遠見的「異端」經濟學家 舒馬克(E. F. Schumacher)   「沒有佛教的經濟學,也就是沒有靈性、人,與生態價值的經濟學,就像是沒有愛的性一樣。」——舒馬克   羅賓斯爵士(Lionel Robbins)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作出選擇的科學。」每個人在此世間的種種資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種種限制下達成人生的「目標」,的確是最重要的生命課題。傳統經濟學主要關注的是「實體」資源,而各個靈性傳承

所關注的則偏重非實體資源,如心力、壽命等。   今日資本主義經濟下的市場已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透過市場,我們交易著一切有形與無形的事物,看似過著豐富的物質生活,然而人們的內心卻是疏離與不安的。加上我們這個世代面臨各種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危機,尋求新的可永續(sustainable)經濟學以取代資本主義經濟,已變得刻不容緩。   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中的顯學,正一步一步地把人類社會帶向死胡同。作者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綠色經濟學,這是不同於主流經濟學的經濟思想,同時首次認識了舒馬克(E. F. Schumacher)的佛教經濟學。   「佛教經濟學」是舒馬克在1960年代所提出的。但其實他所提倡的,

是以靈性為基礎、以人為本的經濟學。舒馬克認為,科學與科技必須有智慧作為依歸,「永續的經濟學」(economics of permanence)才是有可能的。   佛教怎麼會和經濟學有關呢?舒馬克在〈佛教經濟學〉一文開宗明義即說:「『正命』是佛陀所倡導的八正道之一,因此很清楚地,是必然有佛教經濟學這種東西的。」「正命」是指從事正當的職業,尤其是指不會傷害眾生(包括自己)的職業。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人們邁向解脫必經之途,因此是「必要之善」。   「正命」是佛教經濟學的核心,而付之實踐,則有賴佛教的另一原則——「中道」。佛教認為,問題的重點並不在於物質生活的

本身,而是我們面對它的態度。佛陀告誡我們的,不是外在的摒棄物質,而是內在的不執著。因此本書從佛法的觀點,以個體經濟學為架構,依序探討傳統個體經濟學架構中的各項議題。本書推展舒馬克的〈佛教經濟學〉的理念,把以「物」為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導回其「以人為本」的應有面貌。   「光是擁有科學或科技並不足以帶來『和平與永續』,因為科學無法產生我們可據以維生的想法。」舒馬克說:「從佛教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在地生產以因應在地之所需,是最理性的經濟生活方式。」根據這樣的觀點,無疑地近年來世界各地許多人所倡導的生態村或生態社群,正是最符合佛教經濟學的市場模式。   怎樣的經濟模式才能創造真正的福祉?消極面,先去弭

平工業革命過去兩百多年來對人、萬物及地球所造成的傷害(包括心理上與生理上)。積極面,則是開創理想的未來世界。作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教育改革:觀念(尤其是靈性教育,如佛法)的傳播是最重要的。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自己,開發每個人獨特的潛能,與他人合作,與大自然萬物和平共處。 2.設計與架構由小到大的網絡:從小型自足的生態社區、同樂社群、生態區域,直到國家層級等。 3.高度管制金融產業,減少非生產性的資金大量流動。抑制投機性的金融交易。 4.採取綠色租稅與福利措施。 5.在消極面,採取蔬食是最快的作法,是讓地球最無負擔的生活方式。 6.設計與採用更適切的永續經濟指標,以改善

現有GDP的缺點。   總之,人們重新回歸土地,與大自然連結,才是創造真正福祉的重要解方。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回歸內在,與內在的佛性連結,邁向解脫之路。

小冰期中國降水的年際變化與聖嬰現象之相關研究

為了解決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作者蔡升耀 這樣論述:

當聖嬰現象發生時,暖水從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擴散到東太平洋時,帶走了雨水,這導致通常濕潤的西太平洋區域大面積乾旱,而通常乾燥的東太平洋區域則出現降雨。以近期研究來看,中國的經濟與社會亦受聖嬰現象影響。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天氣現象之描述,重建小冰期(1525-1850)中國之降水序列,及探討與聖嬰現象之相關。分區將以考慮氣候、地形和自然植被建立之11個氣象地理區來探討。降水序列則分析傳統之旱澇指數及只考慮天氣系統影響下之歷史記錄所建立之乾溼指數。歷史重建之聖嬰指數則參考Quinn and Neal (1992) 與 Gergis and Fowler (2009),並以近代Noa

a nino3.4 oni聖嬰指數及Noaa multivariate聖嬰指數加以分析。以小冰期氣候來看,除了華北、內蒙古和西北地區偏乾以外,其它分區偏溼。而在強聖嬰年時,偏乾區域增加至5個,共計有華北、內蒙古、西北、黃淮及江淮地區。在反聖嬰年時,偏乾及偏溼區域與小冰期的整體氣候平均一致。與小冰期相比,1951-1990期間內蒙古地區在聖嬰及反聖嬰年皆較偏溼。1525-1990期間旱澇指數與古聖嬰指數的相關達顯著有4區包括華北、黃淮、江淮及江漢,皆為負相關,表示這4區在聖嬰年有乾旱,而在反聖嬰年有多雨現象。隔年旱澇指數與古聖嬰指數的相關達顯著有3區包括華北、黃淮、江淮,少了江漢,並皆為負相關,

表示這3區在聖嬰年隔年亦有顯著乾旱,而在反聖嬰年亦有顯著多雨現象。以研究成果來看,除了內蒙古在小冰期與儀器期(1951-1990)有較明顯差異外,其他地區聖嬰年與反聖嬰年之旱澇指數較為一致。

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

為了解決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作者李美華 這樣論述:

  哪一家台灣媒體最關注全球暖化新聞?   除了取自國外編譯稿,台灣媒體的氣候變遷新聞如何產製?   社群及影音媒體的按讚、評論、分享,   會對災難新聞的關注帶來什麼影響?   當極端氣候、地球暖化、氣候變遷、聖嬰現象、溫室效應、氣溫上升、節能減碳等新聞關鍵詞成為日常,每位世界公民都應該自問:「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而擔任風險溝通、議題管理及危機傳播過程中之關鍵角色的「媒體」,更該在彷彿回到皮下注射理論的大效果時代,善盡風險溝通和常態科學傳播的責任。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關注媒體再現與產製人為氣候變遷議題過程與效應的研究成果,透過橫斷與縱貫研究,結合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從新聞守門人、消

息來源、媒介框架、議題設定、風險溝通、危機傳播等理論架構及研究取徑,探討傳統報業媒體與新媒體之再現、產製,以及傳播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議題的樣貌及效益。   期盼在當下與未來,聯合國、各國政府、企業、科學界與媒體組織都能更有效地整合、宣傳、教育,以及告知全球公眾關於氣候變遷風險危機的資訊。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危機,人人都必須警醒,都必須改變既有行為模式,因為氣候行動已迫在眉睫。 本書特色   1. 集結作者於氣候變遷傳播領域的學術文章,引用資料充實,有益學術參考。   2. 從風險傳播的角度分析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與社群網站之氣候變遷報導,呈現多元媒體的架構與傳播意義。   3. 透過本書之研究

分析,可進一步理解媒體如何進行風險傳播,提升媒體識讀力。 作者簡介 李美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學系(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博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School of Communicatio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訪問學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資訊與媒體研究學院(Faculty of Information and Media Studies, Western Univers

ity, Canada)訪問學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主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執行秘書,以及《全球客家研究》副執行編輯、《新聞學研究》書評書介主編。 自序 序章  導論: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 中外報業媒體篇 第一章 台灣報紙的全球暖化新聞內容分析(2003年至2008年) 第二章 台灣報紙的全球暖化新聞:再現與產製 第三章 台灣報業媒體網路平台的氣候變遷風險傳播(2009年至2016年) 第四章 國外新聞媒體:全球暖化懷疑論/否定說 新興網路與社群媒體篇 第五章 網路科普平台:氣候變遷議題的產製與傳播 第六章 臉

書粉專:氣候變遷風險論述 第七章 YouTube:氣候變遷風險的文本敘事 第八章 後記與結論 參考書目   導論 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摘錄)   「人為氣候變遷」(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又稱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本世紀全球人類面臨最嚴峻的風險議題,其牽涉層面包括生物、環境、地理、醫學、政治(策)、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科學、哲學及倫理領域,也是本世紀全球公眾討論及國際政治的核心議題。(註1)傳播媒體在使用「全球暖化」跟「氣候變遷」這兩個名詞時並不會特別加以區分,但比較傾向使用「全球暖化」,而科學家及政策社群則多使用「氣候變遷」,值得注意的

是,國際政策社群對於氣候變遷的定義並不相同。(註2)   多數民眾獲得有關氣候變遷風險的科學知識來自傳播媒體,並以新聞報導作為最主要的科學資訊來源。在媒體產製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報導過程中,受社會結構、政治及社會行動者的影響深遠。根據媒體社會學(Media Sociology)、新聞社會學(Sociology of Journalism)理論,傳播媒體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再現(representation)及產製(production)與新聞守門人(gatekeeper)、媒體社會次系統、媒介框架(frame)、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以及消息來源等影響因素密切相關。  

 在新聞產製過程中,守門人把關資訊品質,使其最終成為「新聞」。而守門人的新聞價值與社經背景必定影響新聞選擇與產製。學者將新聞守門人研究分為:個人、傳播常規、組織、機構、社會等五個層面。(註3)新聞媒體作為社會當中的一個次系統,影響其運作的其他次系統包括生產次系統、運銷次系統、閱聽人、廣告商、廠商、政府管制機構、自願性團體及立法機構。在發生人為、天然災害、社會變革與衝突時,傳播媒體會成為民眾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此時新聞媒體傳播的巨大影響力將更加突顯,且個人、團體、組織及社會系統對於傳播媒體的依賴程度亦會加深加劇。(註4)除了消息來源,媒體再現與建構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過程,亦受到媒介(組織)框架與個

人(成員)框架的影響。(註5)此外,機構化(institutionalized) 消息來源、消息來源的商業基礎(financial base)、消息來源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等三元素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再現與產製亦有長足影響。(註6)   事實上,我們所認知與理解的社會真實多是媒體所再現與建構的媒介真實。媒體藉由守門過程,以選擇、重組、排除及改寫等方式再現社會真實。以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為例,傳統大眾傳播媒體與網路社群媒體扮演風險溝通、議題管理及危機傳播過程中的關鍵角色,重要功能包括溝通、政治、資訊、協助、情感療癒及維護社群意識。(註7)由於民眾理解氣候變遷的科普知識主

要來自媒體,大眾媒體須將科學資訊轉化為公眾理解的語言、文本及影像,傳遞給地理及文化相異的公眾接近使用。網路社群與普羅大眾亦可透過接近使用網站、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等各類新興媒體科技(emerging media technologies),增進對於氣候變遷科普知識的理解,或進行人際串聯,以進一步訴諸實踐;亦可透過互動媒體科技,針對政府因應氣候風險與危機管理的政策與作法提出評論。綜觀全球各地環境組織的社群媒體,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管理與危機傳播多能發揮極大作用,此現象相當值得探究。   從傳播效果的理論視角觀察,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中外研究文獻多使用媒介框架(media framing)

與議題設定作為理論架構。除了探討傳統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議題設定功能,亦探討新舊媒體之間的跨媒體議題設定效果。相關研究文獻亦試圖瞭解不同媒介框架策略對於來源屬性不同的閱聽人之影響效應,或探討增進公眾理解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有效媒介框架,以及提高閱聽人採取氣候行動的框架效能。值得注意的是,長久以來位於世界系統中心的西方主流傳播媒體,持續扮演主導與設定全球各地氣候變遷風險議題框架與論述建構的角色。   全球在21 世紀初進入Web 2.0 時代,互動媒體科技與新興媒體平台迅速發展,這些新興媒體科技具備互動性、常駐性、易蒐尋、更新速度快、超連結、延伸閱讀的科技能供性(affordance),能夠提升氣

候變遷風險議題的溝通對話及行動參與。時至今日,傳統大眾傳播媒體(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紀錄片)與新興媒體科技(網站平台、社群媒體、串流影音媒體、行動媒體)共同產製媒介框架與敘事,並且設定、再現、建構及詮釋氣候變遷風險議題。這些具備不同科技能供性的傳統大眾傳播媒體與新興媒體科技,均扮演為人類守望環境、聯繫與警示,以及說服人類改變既有認知、態度與行為的風險傳播關鍵角色。在人類世(Anthropocene)時代的今日,全體人類已逐漸覺知地球母親(Mother Earth)對於人類行為的反撲,因應與解決氣候風險與暖化危機,人類沒有躊躇悲觀的權利,時間上也已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探討媒體再

現、建構與產製氣候變遷議題時,不能忽略影響議題走向最深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及其歷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聯合國是當今世界主權國家之間最重要的聯繫橋梁與對話平台組織。1992 年,世界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會,擬定《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後於1995 年3 月28 日到4 月7 日在德國柏林召開UNFCCC 第一次締約方會議(COP1),其後於1997 年頒布《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揭開聯合國主導氣候變遷與全球暖

化議題之全球各國協商與風險溝通的序幕。2009 年於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15 次締約方會議(COP15/CMP5)中,各國積極討論《京都議定書》於2012年到期後的新協定,後於2015 年的第21 次締約方會議(COP21/CMP11)達成《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並於2016 年11 月4 日正式生效。《巴黎氣候協定》決議各國致力在2030 年以前達成限制全球升溫攝氏1.5 度為目標,並在2050 年以前達成全球全面淘汰燃煤發電的訴求。   檢視聯合國主導世界各國共同減碳抗暖化的重要協定有二,即1997 年的《京都議定書》及201

6 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在全球各界普遍認為氣候變遷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同時,全球暖化懷疑論與氣候變遷否定說亦甚囂塵上。以全球整體排碳量數一數二的美國為例,民主黨的前美國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在1998 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於2001 年上任不久後即宣布退出。民主黨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於2016 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共和黨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17 年上任後不久也宣布退出。顯見美國長久以來兩黨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的歷史共業,是造成全

球暖化支持論者與懷疑/否定論者之間意識形態相持不下的主因。反觀台灣,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媒體報導多取材或應和西方主流媒體主張的「人為氣候變遷」論述立場,氣候變遷懷疑論則是在非主流的新興媒體上較常出現。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本書集結筆者2010 年至2020 年期間發表的研究成果,各章研究主題聚焦在人為氣候變遷議題的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理論架構分別為:   第一章:消息來源、新聞守門人   第二章:媒介框架、新聞產製   第三章:風險溝通、社會建構論   第四章:媒介框架、論述分析   第五章:消息來源、媒介框架   第六章:議題設定、論述分析   第七章:風險溝通、敘事理論   全書各章

採用歷時性縱貫研究與共時性橫斷研究方法蒐集資料,並透過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論述分析、敘事分析及深度訪談等量化、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國內外媒體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媒體再現與風險溝通,以下綜合學者見解,分述本書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完整內容請見《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序章《導論: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   註1. Jensen, K. B. (2010). Media Convergence. The Three Degrees of Network, Mass,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8.

  註2. Whitmarsh, L. (2009). What’s in a nam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8, 401-420.   註3.Shoemaker, P. 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註4. DeFleur, M. L. & Ball-Rokeach, S. J.

(1989).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註5.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註6. Schlesinger, P. (1990).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Source strategies and the limits of media-cen

trism. In Ferguson, M.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 (pp. 61-83). London, Sage.   註7. Macias, W., Hilyard, K., & Freimuth, V. (2009). Blog functions as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during Hurricane Katrin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5, 1-31.

氣候變遷對台灣西部地區降雨特性的影響

為了解決反聖嬰現象2020的問題,作者何筱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了解氣候變遷對台灣西部地區降雨特性之影響。收集中央氣象局台灣西部地區的觀測資料的降水量資料,利用時間序列與線性趨勢來分析台灣西部地區北、中、南地區年降雨量及月降雨量之變化。分析結果,受氣候變遷影響,台灣西部地區整體長期降雨趨勢是逐年下降,年降雨量以平均每年-10.84mm 的幅度逐年遞減。年雨量變化幅度亦有南部地區高於中部地區的現象,愈往南雨量愈多的情況。中部地區有長期降水減少的乾旱挑戰。以北區分析之各測站年均雨量的降雨趨勢顯示,除了五指山測站年均雨量趨勢是向上以外,其餘測站年均雨量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中區測站的年均雨量趨勢皆逐年下降。就海拔高度而言,平原地區年均雨量的降幅比高山的降

幅大。南區分析測站之年降雨量則有增有減。受氣候變遷影響,北區及中區年均雨量的趨勢是明顯逐年下降,平均雨量以北區-14.39mm降幅最大,其次是中區,南區年降雨量趨勢雖有部分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並不大,以平均每年5.57mm 的幅度逐年增加。就時空分布觀察,台灣西部地區防汛期與不是防汛期的平均月雨量比約為8:2;依地域分布觀察,永康測站、大棟山測站、高雄測站、恆春測站、尾寮山測站的平均月雨量比更高約9:1。防汛期與不防汛期雨量差異懸殊,水資源調度也受氣候變遷影響,受到很大考驗。因氣候變遷造成台灣北中南地區不同時序(2000~2006、2007~2013、2014~2020三時序)之降雨影響歸納如下

:1.三時序最大降雨月份,中南部約在7月、8月、8月,北部9月、6月、6月,中部及南部三時序之最大降雨量都先升後降,只有北部最大降雨量一直減少。2.南部在2014~2020最大降雨量仍為2000~2006時序的1.4倍以上,排水設施應再重新檢討。3. 10月到11月汛期雨量僅北部地區超過100mm,中南部地區在2014~2020時序之後,只有南部一個月超過50mm,北部和中南部汛期是否需同步,是後續可以在行考慮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