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古代情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時晴寫的 想愛,卻不能愛的人:那些但求魂夢與君同的66首情詩 和維小詞的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國古代情詩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古代情诗句子100条也說明:《古代情诗句子100条》由实用资料网发布,主要内容: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啟動文化 和文經閣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江聰平 教授所指導 趙元貞的 南北朝民間樂府詩研究 (2009),提出古代情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南北朝、民間、樂府詩、民俗、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蘇伊文所指導 盧詩青的 詩序毛傳鄭箋詩教意識形態之探析 (2009),提出因為有 《詩經》、詩教、意識形態、Michael W.Apple、教科書的重點而找出了 古代情詩的解答。

最後網站古代情诗的同义词- 相似词查询則補充:古代情诗 是什么意思,古代情诗用英语怎么说,古代情诗的近义词,古代情诗的反义词,古代情诗的同义词,跟古代情诗类似的词语:现代情诗,关于送别的诗,纳兰容若的诗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古代情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想愛,卻不能愛的人:那些但求魂夢與君同的66首情詩

為了解決古代情詩的問題,作者時晴 這樣論述:

單戀、曖昧、遠距離、第三者、公主病、難忘舊愛、孤獨恐慌症…… 這些當今男女寂寞徬徨的愛情問題,其實, 李白、蘇軾、陸游、魚玄機、納蘭性德……都有切身之痛!   《看甄嬛學詩詞》作者時晴深受好評第二作!   有別於看甄嬛學詩詞,時晴這次帶你用都會男女的感情觀點,去看懂詩詞,尋找感同身受的感情疑慮。那些「我們為什麼,就是沒有在一起?為什麼,我們就是無法遇到對的人?」的遺憾跟問號,將在這一首首詩篇中,都能夠找到答案跟慰藉。   雖然古時男女多半依媒妁之言決定終身,再怎麼說,總是會有情愫產生的時候。可因為當時背景,只能以詩寄情,才流傳下來許多廣為人之的詩歌。在這些愛的詩歌裡,含蓄的古人,往往藉

由詩詞表達情意,尤其是那些想愛……卻不能愛的心境。在這些愛的困境裡,轉念一看,和現今的愛情病卻有著極大的呼應。   像是表達曖昧情意,期望兩情相悅: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   因為家人阻擾只能與摯愛分手借詩詞思念對方的: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陸游   明明心儀對方,卻怎麼都不願意主動聯絡,埋怨對方不聯繫的「公主病」症頭: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衿/詩經   表達單相思之情,彷彿終日滑手機看著「已讀未回」卻忍著什麼都不說: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   牛郎跟織女不也如同現今的遠距離戀愛嗎?久久見面一次,只能相

信未來會更好: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被戲稱為「大齡」剩女,卻不放棄找到真愛心境:   「可憐女子能照影,不見其餘見斜領。」捉搦歌   期待珍愛的少女心,也被許多戲劇引用的: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魚玄機   以及愛到卡慘死,別人怎麼拉你都不後悔: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除了這些詩詞新解以外,我們也能在這些情詩中,發現這些雋永文人墨客不同的一面。   像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跟「曾經滄海難為水」的蘇軾跟元稹,真如同他們詩中講得這麼深情嗎?   才情兼備,敢愛敢恨的魚玄機,為了追愛,二十六歲就消香玉殞;   深受眾人喜愛的

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鶼鰈情深的先生過世後,有著一段如同當代新女性般辛苦又不同當時人接受的故事……   於是我們在這些詩詞跟故事中發現,從古至今,原來,這些看似風花雪月,又讓人茶飯不思或者幸福滿點的小事,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樣,只要碰上無法相愛之苦,都是如此之痛,或者充滿能夠獲得真愛之心。 作者簡介 時晴   七年級生,現就讀於中文系碩士專班,筆名時晴,取自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小學時期便非常明確向父母要求買一套《全宋詞》,父母皆以為女兒好學,欣然允諾,殊不知此女愛好的並非詩書,而是鴛鴦蝴蝶的旖旎文字。迄今最喜歡的仍是北宋詞人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句,與《牡丹亭》

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有異曲同工之感。   著有《看甄嬛學詩詞》(啟動文化) 第一部【對愛渴望】 即便在媒妁之言的年代,還是有著對愛渴望的心……等待著有情郎出現,等待著心在外頭的夫君看見我,等待……那個勇敢去愛的心……原來「對愛渴望」是可以穿越時空,沒有有效期限的。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古代女人也有公主病? 縱被無情棄:是真愛,就不怕受傷 落花流水忽西東:紅粉知己的曖昧情誼 難得有心郎:期待真愛的少女心 揀盡寒枝不肯棲:寧缺勿濫的寂寞 有千千結:孤枕難眠的胡思亂想 悔教夫婿覓封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取捨 常見歡成怨:女子的容貌當真那麼重要嗎? 第二部【等你愛我】 即便是單向的戀愛,也

是愛,男人大方追求,女人害羞等待?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就別等了,大步往前,喊著:「來戀愛吧!」還是,就風風火火的往前衝,別再等待了?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死了都要愛,就怕妳不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人的愛情態度,追了再說 衣帶漸寬終不悔:「愛到卡慘死」的那些人 王孫知不知: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換我心,為你心:你知道我的感覺嗎? 第三部【遠距相思】 張小嫻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可或許她錯了……心就算在一起,愛的人不在身邊,那又如何,每天克服著兩地時差跟距離,等著電話想的那刻,等到見面的那刻,那時間,不知有多漫長…… 只願君心似我心:遠距離戀愛的心酸

與甜蜜 青青河畔草:連綿不絕的思念 又豈在朝朝暮暮:說不出口的「愛我別走」 自君之出矣:悅己者不在,打扮給誰看呢? 猶是深閨夢裡人:平凡的渴望,卻是最難達成的願望 多情卻似總無情:言語無法表達的愛意 第四部【難忘舊愛】 如果世上有種解藥叫做「遺忘」該有多好呢?就算遇到了其他人,心裡卻還惦念著你,就算知道該往前了,卻還是困在這,想著,你是我人生最美的相遇……有時,都不知道是美,還是傷了。 春如舊,人空瘦:舊愛還是最美? 曾經滄海難為水:再也找不到比你更好的人了 到底意難平:感情究竟能不能勉強? 當初不合種相思:如果不曾遇見你 春蠶到死絲方盡:一輩子的執著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古代女人也有

公主病?子衿  詩經、鄭風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②不嗣音③?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④⑤,在城闕⑤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①衿:襟,衣領。②寧:難道。③嗣音:寄來音信之意。④挑兮達兮:指人來人往的樣子。⑤城闕:城門上的望樓。若是古代情詩有暢銷排行榜,那麼「青青子衿」此言,肯定榜上有名。大家較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出自曹操〈短歌行〉一詩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四句,這段話若用現代的口語來描述,大概就是說有個人的身影不時在你的腦中出現,因為他的緣故,你到今天都還反覆思量難以放下。從字面上看起來,這是多麼盪氣迴腸的情思柔腸啊!不過曹操是個武人,

爭戰沙場,哪來那麼多兒女情長,出現在〈短歌行〉中的這四句話,其實壓根和愛情無關,而是曹大將軍想展現自己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君王風範,讓他悠悠我心、沉吟至今的,從來不是佳人、而是佳士。不過,在《詩經》裡的「青青子衿」,可就真的是一首情詩了。〈子衿〉出自詩經裡的國風,也就是說,這是一首當時的地方民歌,類似我們今日的流行歌曲,既然是流行歌,歌頌的當然是男女之間纏綿輾轉的情愛風雲,整首詩描述的,就是一位女子思念著她的心上人的心情。因為愛,所以情人眼裡出西施,她覺得對方的舉手投足瀟灑俊俏、腰間掛著玉佩的模樣,玉樹臨風;因為愛,所以相思刻骨,才一天不見就像是苦等了對方三個月那樣煎熬。不過話說回來,她到底為

什麼無法和心上人相見呢?嘿,在詩裡,我們完全看不著有什麼人或事阻擋她去會情郎,她不能和情人相會的原因,既不是分隔兩地遠距離,更沒有人棒打鴛鴦,純粹是女生自己在演鬼打牆的內心戲,嘟著嘴巴獨白:「就算我不去找你,難道你就不能來找我嗎?」

古代情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岳陽樓記」除了描述壯麗景色外,亦慨嘆了中國古代文人「進亦憂,退亦憂」的千古宿命。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細讀范仲淹名篇,看看古人為官,為甚麼總是這麼愁。

「岳陽樓記」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延伸專題:
【愛情詩人李商隱 陶傑談「無題詩」艱澀之謎】
https://goo.gl/nr2a2Q

【讀「始得西山宴遊記」 解柳宗元心凝形釋的境界】
https://goo.gl/EFhFUB

【最迷人浪漫:陶傑談辛棄疾「青玉案」】
https://goo.gl/MWpWp4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upmedia
【WhatsApp 群組】https://goo.gl/9BPmQ1
【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upmedia/

南北朝民間樂府詩研究

為了解決古代情詩的問題,作者趙元貞 這樣論述:

南北朝民間樂府詩是民歌的一部分,歷來研究者多集中探討南朝民間作品中的諧音雙關、以及南北二地女子的形象,卻沒有稍加關注這些重複出現的民間樂府,它們具有驚人雷同的主題,值得深入探究其民俗與文化方面的意涵。雖然這些都是零碎的問題,但卻可以補足文學史上提到南北朝樂府詩歌時的疏漏──並非情歌便不值一觀,南北朝之際的青年男女,之所以反覆歌詠,正是殷殷盼盼、念茲在茲之故。當然樂府官署的採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可是從郭茂倩《樂府詩集》所收錄的南北朝時期民間樂府,仍然能反映部分隱微的風俗民情,以及其內在深層的心理因素。本論文從詩、樂、舞合一的原型儀式開始著手,將「樂府」這一複雜機構所收錄並配樂搬演的

作品,回歸至民間文學的視野,在專論南朝民間樂府詩時,分成「狂歡儀式」與「婚戀習俗」探討,其中「婚戀習俗」又可區分為「走婚現象」、「摘採現象與愛情咒語」等二個子題;北朝民間樂府詩則鎖定精神層面的「英雄崇拜」、和實際社會表現的「促嫁風氣」,最後再南北合論,以補足專論南朝或北朝時,關注特殊子題所忽略的細節,包含飲食、服飾、居室、交通、信仰、遊戲等零星記錄,還原歌唱、跳舞的南、北朝人民無意特別記載,卻不經意流露而被保存下來的生活面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國古代情詩裡

為了解決古代情詩的問題,作者維小詞 這樣論述:

  醉倒在中國古代情詩裡   你想過嗎?我們置身其中的生活,時常令我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我們不得不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又並不符合我們的夢想。於是,我們常常會聽見這樣的聲音,——詩人柏樺說:我寫詩是企圖重新命名這個世界;而詩人尹麗川則說:一定有一些馬,想回到古代……   一個遙遠的過去,在那裡與我們遙遙相對,穩定地散發著一種叫做傳統的幽香。你安靜地讀一首《春江花月夜》、聆一曲《高山流水》、聽一齣《驚夢》,這時,彷彿你就在遠方,在春江外,在高山流水中;彷彿你獨立在現實的影子之外,那裡的陽光染你,山嶽拱你,樹林托你;又彷彿你正在君父的城邦做一稍歇,在《清明上河圖》中摩肩接踵地踱著。   就在我們腳

下的這片土地上,在一段遙遠的漫長時空裡,人們以詩為食糧果腹,以詩為空氣呼吸,以詩下酒,以詩會友,以詩傳情,最後以詩殞命,以詩殉葬。如今呢?如今神州大地已不知詩為何物,我們活在形容詞的荒年。   為了成全自己的古典情結,在這本書中,我總是會用更多的詩來解讀一首詩,也可以說由一首詩而牽引出更多的詩,因為在我的內心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我希望讓今天的人們能夠看到,詩歌給了我們一個多麼好的世界。   在所有的文學體裁中我最喜愛詩,而在所有人類情感中我最景仰愛,因為愛才是生命,而後生命才能愛。在我心中,愛與詩一樣,都是天神創造世界之前就懸於天際的詞彙。當我們的肉身行走於那個叫做生活的框框中時,總需要拿一些永

恆的問題來打磨自己,讓自己溫潤和悅,而愛情就是這些問題裡最值得一提的東西。正如杜拉斯所說:「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而我也曾對生命做過這樣的發願: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希冀這種美滿團圓的結局並不是對殘酷現實的怯懦或逃避,而是想為人世做一巨大的善行,用以對抗日益蔓延的遺忘和絕望。   其實,愛情到底算什麼呢?它不過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寬敞的處所,在那裡,人們彷彿跌出世界的規則之外,不會感到害怕或停滯。也只有在愛中,我們都會一樣的,平等而自由。   當人類還小的時候,愛情簡單易行,而那時候地球很大,人口很少,光

陰非常慢,整個兒的物質和精神都寬寬鬆鬆、瀟瀟灑灑,足夠人們緩慢地去經歷感情的萬水千山,細細地去品咂感情的千滋百味。   現在,人類還沒有太老,經驗和閱歷都處於最佳的狀態,成熟又充滿活力。他們甚至認為自己能夠把握整個世界,但是他們漸漸發現把握不了自己的內心;而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追求,到現代人手裡則變成一項無法勝任的「工作」,無法解決的難題。   人類開始對著這個世界做很多事,說很多話,寫很多字,他們與這個世界溝通於語言、文字,卻又隔絕於彼此的內心。人們不再將詩歌當作自己的語言,不再用詩歌訴說內心的喜怒哀樂。他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不相信內心抵達不到的。   愛呢?只能看見愛的形式氾濫,而愛

,漸漸式微。   八大山人曾說:「覓一個自在場頭,全身放下。」來來來,讓我們也一起來尋個自在場頭,搬出地窖中陳年好酒,佐以故紙堆中經年好詩,陪君狂歌縱酒醉千場。酒酣處,你我會忘形地高呼:「夢裡任生平,視酒如情!且讓你我舉杯高歌,不訴離殤,不許談明天!」   酒醒後,若我們在這蒼茫塵世再相遇,你若見我手捧發黃卷冊不旁顧,若這世界滿目瘡痍仍在,噓--輕聲,莫醒我,我正醉在遙遠的相思夢中。 作者簡介 維小詞   本名陳佳。知古不知今,即前人所謂「陸沉」者。野心不小,妄圖:一半生活,一半讀書:一半物質,一半靈魂。夢想不大,癡念: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素居京城,煮字療饑,執妙筆不

望生花,唯望於己無悔。

詩序毛傳鄭箋詩教意識形態之探析

為了解決古代情詩的問題,作者盧詩青 這樣論述:

「溫柔敦厚」是儒家詩教的核心原則。當漢武帝正式設置五經博士,被儒家奉為經典的《易》、《書》、《詩》、《禮》、《春秋》成為官方知識的政治運作策略。研究者從意識形態的觀點論證漢代《詩》教觀,加以剖析漢代政教合一的經典運作內涵。而本文探討漢代詩教理論以《毛詩》為主,從《詩序》及毛《傳》、鄭《箋》的發展,試圖挖掘出漢代詩教理論系統的建構,及其影響漢代整體意識形態的話語重建。並期能從西方教育教科書理論取徑,凸顯《詩》教的現代意義。重要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二、三、四章),以三章篇幅闡述漢代詩教意識形態文獻背景。從西方意識形態與詩教的關係說解介紹,《詩序》及毛《傳》、鄭《箋》述要並簡明扼要

訴及詩教的內涵、歷代詩教發展、孔孟荀三家為漢代詩教所奠定之詩教基調。 第二部分(五、六章),以二章歸納《詩序》、毛《傳》、鄭《箋》詩教之運作策略與漢代詩教理論的言說實踐。運作策略包含詩義解釋的轉變,展現政治訴求,比興、陰陽五行讖緯說詩。言說實踐則從《序》、《傳》、《箋》所呈現的五倫內容說解合法化之運作、權力之衝突及美刺諷諫爭論之風格。 第三部分(第七章)為結論,將漢代詩教與西方學者Michael W.Apple教育學教科書理論比較,以呈現漢代詩教之特色;再評論漢代詩教思想之價值。最後,從三部分的研究中,論述其漢代詩教思想的傳承與創發,同時由本研究反思其現代意義,以為研究之總結。

漢代詩教思想以溫柔敦厚為旨歸,透過現代西方教育學者Apple教科書理論相互對話印證。其內涵實具有批判、文化、社會學及經典範式的豐富意識形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