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曹銘宗寫的 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和曹銘宗的 艾爾摩沙的瑪利亞【博客來獨家書衣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Library of Academia Sinica也說明:吳蕙芳 著. 德華女子公寓: 天主教會的社會事業(1968-1988) ... 陳睿文 著. 一種歌唱的表述:基督教與社會關: 以《民眾聖歌集》(1931)為個案.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陳俊文所指導 謝岱霓的 阿美族教會歌曲傳唱教學實踐 (2021),提出天主教聖歌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阿美族、教會歌曲、文化傳承、文化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音樂學系 蘇慶俊所指導 林淑娜的 布魯克納七首教會經文歌作品探究與指揮詮釋 (2021),提出因為有 布魯克納、教會經文歌、宗教合唱作品、教會音樂、賽西莉亞運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天主教聖歌集的解答。

最後網站天主教詩歌、聖歌集、經典聖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則補充:天主教 真理電台-官方網站. ... 作者管理員: 分類: 開心唱聖歌; dateicon: 發佈: 24 四月2019: 點擊數: 538. 列印. 在創作一首歌曲之前,義偉認為需先說服自己認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天主教聖歌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為了解決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作者曹銘宗 這樣論述:

世界上一直存在真、善、美、近乎神聖的人和事,但歷史沒有記載,只能用小說追想。   臺灣文史重要作家曹銘宗首部「歷史×宗教小說」 重返西班牙帝國在臺灣的殖民史(1626-1642), 見證聖母顯現、神父殉難,以及大航海時代的文明與野蠻 ★臺灣歷史漫畫家杜福安繪製17世紀雞籠地圖 ★基隆市長林右昌、醫師作家陳耀昌專序推薦     1626年,19歲的西班牙青年若望(Juan),6歲的臺灣原住民小女孩雨蘭(Ulan),在「艾爾摩沙」(臺灣)的「雞籠」(和平島)相遇。若望駐守雞籠「聖救主城」16年,從士官升到軍隊最高指揮官,對國家、信仰有很多疑惑。雨蘭從未接觸東西文明,以純

真、無私的心靈,啟發若望走出寬容、活出耶穌的信仰之路。若望逐漸愛上雨蘭,卻覺得雨蘭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這部以17世紀西班牙帝國最遙遠殖民地艾爾摩沙為背景的歷史小說,除了描述族群、鄉土、文化、愛情,也探討宗教、文明,並藉由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國在殖民、貿易、傳教上的矛盾與省思,彰顯人類珍貴的宗教情操。     當年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上建造最大教堂「諸聖堂」(Todos los Santos),如今成為臺灣重要考古遺址,已挖掘出教堂後殿牆基及墓區,共有一、二十具墓葬、呈祈禱狀的人體遺骸出土,其中有幾具已鑑定是歐洲人,另有十字架、皮帶扣、火繩槍子彈等西方文物。     

職是之故,很多歷史、文化的研究課題,包括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美洲、亞洲占領地的掠奪,文明對野蠻的省思,傳教與殖民、貿易的矛盾,以及不同族群與異文化的交流等,都成為本書的重要題材。小說杜撰的人物,搭配歷史人物、串聯歷史事件,呈現雞籠早年的族群文化。     17世紀寄自雞籠的信,17世紀在艾爾摩沙的「聖母顯現」,在小說中一頁一頁揭祕。   本書特色     1. 17世紀的海,17世紀的愛情,17世紀的臺灣與西班牙,一場文學、歷史、考古的時空之旅。   2. 對國家、宗教的疑惑,以純真、無私的心靈,啟發信仰之路。   3. 「聖母顯現」(Marian appariti

on),讓若望感覺到雨蘭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4. 艾爾摩沙的臺灣,基隆的艾爾摩沙,西班牙青年與原住民女孩在此相遇。   5. 譜寫出近四百年前殖民地基隆的波瀾壯闊歷史,重現「社寮東砲台」、「蕃字洞」、「萬人堆」、「千疊敷」、「仙洞」、「旭丘」、「基隆嶼」等歷史現場!   真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甘耀明(作家)   朱和之(作家)   李金蓮(作家)   林右昌(基隆市長)   季季(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Facebook粉專)   孫大川(監察院前副院長

)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耀昌(醫師作家)   黃震南(作家)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素芬(作家)   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   蕭宇辰(臺灣吧Taiwan Bar執行長)   謝金魚(歷史作家)

阿美族教會歌曲傳唱教學實踐

為了解決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作者謝岱霓 這樣論述:

台灣原住民人口近50%為都會原住民,文化工作者高聲主張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藉由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社區大學以及媒體等資源,得以推廣原住民族文化。都會區中可見次級文化對青少年的內在影響力、家長未落實族語生活,加上母語及傳統歌舞文化師資不足,面對許多因素造成原住民族在都會區文化上的發展。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提升都會阿美族人對母語能力、歌謠技能以及身份認同。因天主教為原住民族重要信仰之一,研究者在教會中教授天主教阿美語歌曲以信仰力量帶動文化認同。本研究暨教學實踐計畫採用行動研究法,以桃園地區某一天主教堂為研究場域,研究者針對都會區阿美族教友,教授阿美語彌撒歌曲,將學習者學習觀察與課後訪談,

做資料整理與討論,探究教會歌曲與都會區阿美族人的意義與影響。 都會區原住民增加母語認知能力以及自我認同感,不僅僅以教會歌曲單面向讓學習者有所感受,學習者個人的生長經歷、生活環境與信仰程度也有所影響。學習演唱阿美語彌撒歌曲,提升了對音高的敏銳度以及視譜能力外,從演唱歌曲過程中,吸收母語詞彙。藉由浸入母語歌曲中,使都會區阿美族人更認識自身文化,並拉近與原鄉部落間的隔閡。

艾爾摩沙的瑪利亞【博客來獨家書衣版】

為了解決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作者曹銘宗 這樣論述:

世界上一直存在真、善、美、近乎神聖的人和事,但歷史沒有記載,只能用小說追想。   臺灣文史重要作家曹銘宗首部「歷史×宗教小說」 重返西班牙帝國在臺灣的殖民史(1626-1642), 見證聖母顯現、神父殉難,以及大航海時代的文明與野蠻 ★臺灣歷史漫畫家杜福安繪製17世紀雞籠地圖 ★基隆市長林右昌、醫師作家陳耀昌專序推薦     1626年,19歲的西班牙青年若望(Juan),6歲的臺灣原住民小女孩雨蘭(Ulan),在「艾爾摩沙」(臺灣)的「雞籠」(和平島)相遇。若望駐守雞籠「聖救主城」16年,從士官升到軍隊最高指揮官,對國家、信仰有很多疑惑。雨蘭從未接觸東西文明,以純

真、無私的心靈,啟發若望走出寬容、活出耶穌的信仰之路。若望逐漸愛上雨蘭,卻覺得雨蘭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這部以17世紀西班牙帝國最遙遠殖民地艾爾摩沙為背景的歷史小說,除了描述族群、鄉土、文化、愛情,也探討宗教、文明,並藉由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國在殖民、貿易、傳教上的矛盾與省思,彰顯人類珍貴的宗教情操。     當年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上建造最大教堂「諸聖堂」(Todos los Santos),如今成為臺灣重要考古遺址,已挖掘出教堂後殿牆基及墓區,共有一、二十具墓葬、呈祈禱狀的人體遺骸出土,其中有幾具已鑑定是歐洲人,另有十字架、皮帶扣、火繩槍子彈等西方文物。     

職是之故,很多歷史、文化的研究課題,包括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美洲、亞洲占領地的掠奪,文明對野蠻的省思,傳教與殖民、貿易的矛盾,以及不同族群與異文化的交流等,都成為本書的重要題材。小說杜撰的人物,搭配歷史人物、串聯歷史事件,呈現雞籠早年的族群文化。     17世紀寄自雞籠的信,17世紀在艾爾摩沙的「聖母顯現」,在小說中一頁一頁揭祕。   本書特色     1. 17世紀的海,17世紀的愛情,17世紀的臺灣與西班牙,一場文學、歷史、考古的時空之旅。   2. 對國家、宗教的疑惑,以純真、無私的心靈,啟發信仰之路。   3. 「聖母顯現」(Marian appariti

on),讓若望感覺到雨蘭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4. 艾爾摩沙的臺灣,基隆的艾爾摩沙,西班牙青年與原住民女孩在此相遇。   5. 譜寫出近四百年前殖民地基隆的波瀾壯闊歷史,重現「社寮東砲台」、「蕃字洞」、「萬人堆」、「千疊敷」、「仙洞」、「旭丘」、「基隆嶼」等歷史現場!   真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甘耀明(作家)   朱和之(作家)   李金蓮(作家)   林右昌(基隆市長)   季季(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Facebook粉專)   孫大川(監察院前副院長

)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耀昌(醫師作家)   黃震南(作家)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素芬(作家)   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   蕭宇辰(臺灣吧Taiwan Bar執行長)   謝金魚(歷史作家)

布魯克納七首教會經文歌作品探究與指揮詮釋

為了解決天主教聖歌集的問題,作者林淑娜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在林茲中期(1861年)至維也納(1885年)時期七首教會經文歌創作過程中所完成的任務與挑戰,並藉由編排內容的分析,探究這七首教會經文歌所表達的宗教意義,並進一步了解布魯克納的創作手法、音樂表現以及指揮詮釋。曲目分別為〈聖母頌〉(Ave Maria)、〈引到王面前〉(Afferentur regi)、〈這個地方〉(Locus iste)、〈妳是美麗無瑕的〉(Tota pulchra es)、〈義人的口〉(Os justi)、〈基督自甘卑微〉(Christus factus est)和〈葉瑟的樹幹〉(Virga Jess

e)。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以及重要文獻的回顧;第二章說明布魯克納與教會經文歌,探討浪漫時期教會經文歌於賽西莉亞運動處境中的時代背景;第三章布魯克納七首教會經文歌歌詞內容、經文出處、宗教內涵與其禮儀功能與應用。第四章探討布魯克納七首教會經文歌樂曲分析與指揮詮釋,探討七首教會經文歌樂曲在曲式、調性、和聲、旋律、節奏與歌詞的關係,對樂曲內部組織作分析,處理經文歌在指揮上應有的的詮釋技巧進行探討;最後第五章綜合研究所得,歸納此論文之成果,提出研究歷程反思,作為後續發展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