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魔王》、《鱒魚》、《野玫瑰》,藝術歌曲之王與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和(日)西原稔的 音符里的歐洲史:遇見古典音樂作曲家和影響世界的名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婚礼纪:婚礼上适合唱什么歌曲男女对唱版 - 百度知道也說明:结婚时男女对唱的歌曲有哪些? 适合男女合唱的歌曲有《选择》、《美丽的神话》、《私奔到月球》、《你是我心内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中國對外翻譯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研究所 翁佳芬所指導 吳聖穎的 十首排灣族歌謠的合唱編曲理念及演唱建議 (2021),提出婚禮合唱歌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組、排灣族歌謠、排灣古謠新編、希望兒童合唱團 、合唱編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厲復平所指導 鄭硯方的 天作之合劇場《飲食男女》音樂劇創作理念及其所反映之家庭結構下的女性自主與束縛 (2021),提出因為有 音樂劇《飲食男女》、速食情感、父權體制資本主義、圓滿、華人女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婚禮合唱歌曲的解答。

最後網站【婚禮歌單】西式婚禮必點英文歌|Loop極都咁Sweet!則補充:《A Whole New World》是迪士尼動畫《阿拉丁》的主題曲,曲調輕柔唯美,款款深情自然流露,已成為情歌對唱的經典,新人們試想像你們就如茉莉公主和阿拉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婚禮合唱歌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魔王》、《鱒魚》、《野玫瑰》,藝術歌曲之王與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為了解決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不間斷音符的表述 早期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以一首首淒美的聲樂套曲,向生命作最後的深情告別   ◎他一生共創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長度的32倍   其中包括9部交響曲、22部鋼琴奏鳴曲、近20部音樂戲劇作品、6首樂隊序曲、眾多樂器合奏曲、無數鋼琴小品集、6首彌撒曲、20多首宗教歌曲、近100首合唱曲、600 多首歌曲。   ▎早期代表作《魔王》   ──非凡創造力達到巔峰的象徵   •《魔王》的歌詞取自德國著名大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謠曲。   當舒伯特把這首樂曲送給歌德時,歌德並不喜歡這首作品,因為在他的想像中,這首敘事詩應該用反

覆歌唱的方式,像民謠般悠閒地唱出,而舒伯特卻用攝人心魄的戲劇性表現,這是完全違反他的原意。   1821年,當歌德聽過《魔王》的實際演唱後卻大受感動,深深地被舒伯特的才能所折服──這年舒伯特已經24歲。   ◎舒伯特成功地利用男中音豐富的音色和性格迥異的旋律表達出不同人物的特徵。低音區表現父親,高音區表現孩子,中音區代表敘述者,假聲象徵魔王。   ▎晚期代表作《冬之旅》   ──用盡生命最後一刻完成的傑作   •《冬之旅》是根據米勒的同名組詩寫成,共計24首。   講述了一個流浪者的故事。舒伯特對流浪者的形象情有獨鍾,很多歌曲和器樂曲都是以此為題材,但就流浪者的悲劇色彩而言,要數在《

冬之旅》中表現得最為集中、深沉和強烈。   在《冬之旅》之前,舒伯特就曾在1823年為米勒的《美麗的磨坊女》配過曲。《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女》的創作時間只相差4年,舒伯特也正是在這短短的4年裡從生命的初夏跨入生命的冬天。   ◎第一首〈晚安〉是套曲的引子,其間充滿悲涼的感情,用變奏的對句形式寫成。旋律一開始就把人們帶進沉鬱、肅殺的嚴冬。天幕低垂,世界黯淡無光,流浪者向負心的戀人、愛情、溫暖和希望告別。   ▎《天鵝之歌》   ──他的高貴經歷之最後花朵   •《天鵝之歌》的名字來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天鵝在臨死之前會一改其聒噪的聲音,引吭高歌,發出這一生中最淒美的叫聲,向生

命作最後的深情告別。      而《天鵝之歌》就是舒伯特臨終前最後的傑作。   《天鵝之歌》由14首歌曲連綴而成,雖不像前兩部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和《冬之旅》具有情節的邏輯性和關聯性。但因為都是舒伯特生命晚期的作品,在形式和風格上仍不乏相通之處。愛情是它們共同的主題,〈愛的使者〉、〈士兵的預感〉、〈春天的渴望〉、〈小夜曲〉、〈漁家少女〉和〈飛鴿傳書〉,主要表現愛的甜蜜及對戀人的思念,其餘則表現失戀後悲戚苦悶的心情。   ◎「小夜曲」是他短促一生中最後完成的獨唱藝術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由於旋律優美、動聽,也被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廣受人們喜愛。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

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雖然舒伯特的生活近乎平淡無奇,但是他豐富的情感及思想,卻流露出別具一格的精彩。他一生貧困,身後只留下了幾件私人物品和一些破舊的音樂書籍及樂器,但他留給後世的作品卻是不朽的藝術珍品。他的一生就是他的藝術,舒伯特為音樂而生。  

婚禮合唱歌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李宓 2021 全新 EP《出嫁》
用滿滿的「幸福」感傳遞正能量
數位收聽 https://minalee.lnk.to/JustMarried
出嫁MV https://youtu.be/qYv13p1t6k8


李宓&風田 台日友好攜手合唱
翻唱婚禮必備 張清芳與優客李林名曲「出嫁」
李宓傳遞迎接新婚幸福正能量
風田自編合聲被讚有如麥可傑克森

李宓邀請到在台灣演藝圈耕耘多年的風田重拾麥克風,一起翻唱張清芳與優客李林的名曲「出嫁」,希望用滿滿的「幸福」感,讓大家都感受到開心的能量!「出嫁」1992年首次出版後便成為婚禮必備名曲,原唱張清芳與優客李林以清亮的嗓音唱出在媒妁之言時代的新人對結婚的忐忑與期待。這次李宓邀請到曾參與張惠妹、蔡依林專輯製作的黃晟峰老師擔任製作,將「出嫁」改編為帶有80年代電子音色的輕搖滾舞曲,讓這首歌的氛圍變得更輕快活潑且充滿幸福感。而相較上次要傳達較為嚴肅的「勇氣」主題,李宓這次以她甜美直率的嗓音本色演出,唱出新婚的明亮開心感,將這次的主題「幸福」完全透過歌聲傳達。

合唱的對象則是請到了出身自SpeXial的風田,來自日本的風田在台灣深耕多年,除了演唱之外還演出多部電視劇及電影、舞台劇,近期更擔任多個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工作而廣受台灣觀眾歡迎。雖然忙於主持工作,但風田心中仍然抱持著對音樂的愛,也不時拍攝自彈自唱的影片放上社群媒體,只是一直沒遇到唱歌的邀請。這次李宓邀請他一起合唱「出嫁」讓他非常開心,排除萬難在密集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合唱並合拍MV。

風田的中文已經講得非常流利,但是歌詞中還是有一句「也許是宿命 也許是註定」讓風田卡詞很久,在事前練唱時風田就發現不順,不斷的反覆練習咬字,認真的樣子非常可愛!在配唱合音時風田也展現了他的音樂造詣,除了準備好的和聲譜之外,風田還與製作人一起討論,即興編出充滿60年代Motown Music風格以及神來一筆有如麥可傑克森的假音合聲,讓整首歌的音樂性更加豐富精彩,充滿歡樂能量!

拍攝二度延期 挺過疫情、颱風阻礙
李宓風田共舞 完美演出「出嫁」MV喜悅心情

在決定改編翻唱「出嫁」時,熱愛跳舞的李宓就希望改編成婚禮中可以跳舞的輕搖滾舞曲,拍攝MV時也貫徹這個核心概念,將「婚禮舞蹈」重現在MV當中,讓大家感受到出嫁的喜悅,藉由這首歌為即將婚嫁或準備中的朋友們帶來幸福。

「出嫁」MV由胡瑞財導演執導,在宜蘭度假飯店中的水教堂拍攝精心佈置的婚禮場景,貼合歌曲的動感節奏以舞蹈串連整支MV,充滿粉紅泡泡愛心感的甜蜜畫面讓人一看就沾滿幸福!編舞則請到曾為DD52女團編舞獲得導師楊丞琳稱讚的「哆啦女神」老師,以舞蹈劇的概念編排整體情節,配合歌曲架構從新娘與伴娘、新郎與伴郎在後台準備開心忐忑的過程,到步入禮堂的熱鬧歡慶,以舞蹈動作的方式來表現期待盼望、開心喜悅的心情。在第三段男女合跳的部分,哆啦老師編排了「一生一世」愛心手勢舞,搭配男女牽手的動作,簡單易學,讓大家都能在婚禮中輕鬆共舞,希望這首「出嫁」成為最紅的婚禮歌曲!

為了「出嫁」MV李宓及風田都卯足了勁認真練舞,但拍攝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首先因為遇上疫情警戒升級影響而延後兩個月拍攝,在警戒降級復拍之後懷孕中的李宓肚圍升級必須重新試裝,而風田這時卻因為椎間盤突出,打個噴嚏就腰痛,練舞時痛到表情扭曲,但他還是以絕佳的敬業精神堅持練完。沒想到在預定的復拍日前又遇上颱風,被迫二度延期,幸好好事多磨之後終於等到天公作美,拍攝當天天氣放晴,風田的腰傷也舒緩許多,不影響舞蹈拍攝,最厲害的孕婦李宓因爲一直持續有在運動、練舞,跳起舞來依然靈活,導演稱讚她表現非常穩健,而且跳舞時自然流露的自信笑容非常迷人!

#李宓 #風田 #出嫁 #張清芳 #優客李林 #胡瑞財 #哆啦女神


_


出品:亞凰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監製:周彥彤 Teresa Chou
藝人統籌:李宛軒 Solo Lee
代理發行:華納國際音樂有限公司

側拍影像製作:陸韋中 Lupe

_

▶️ 李宓 Mina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IALeeM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angelme
微博Weibo:https://weibo.com/u/1768239842
抖音TikTok:https://vt.tiktok.com/ZSJWtcH6V/

十首排灣族歌謠的合唱編曲理念及演唱建議

為了解決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作者吳聖穎 這樣論述:

研究者身為排灣族人,大學畢業後走向音樂教學的方向,在自己的家鄉教導排灣族的孩子。在二〇〇九年四月參與全國師生鄉土歌謠(原住民語系)國小組比賽遭受挫敗後,研究者開始思考「什麼是排灣歌謠?」、「排灣歌謠怎麼唱?」、「若排灣族歌謠遇上西洋的合唱可不可以融合互處?」從那天起,開始整理已學過的排灣歌謠並採集新歌,請益耆老,邀請同窗摯友唐佳君一同編創,在實驗過程中慢慢找到適合排灣族群孩子的詮釋演唱方式,成為屬於當代的排灣古謠合唱美學。為了完成合唱編曲,首先搜集相關排灣族文獻、然後整理與編創排灣族古謠,最後透過希望兒童合唱團的實際演唱作編曲作品的調整及確認。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四件編曲時的重要概念,第一傳統歌

謠是骨幹,西洋和聲是肌肉;第二西洋合唱編曲融入排灣歌謠;第三音色保留原聲,並發展其他聲區;第四新增西洋樂器,為古謠增添不同聲響,一來保留了古謠的旋律,更發展多元的排灣歌謠詮釋方式,用古謠新編使更多人認識排灣族的歌謠。本論文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分為三節:分別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第二章為「背景探究」分成三節:第一節敘述排灣族傳統歌謠常用的歌謠形式,接著,瞭解排灣歌謠詮釋的方式與美學;第二節透過表格的呈現分析整理「103-109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系的常用合唱曲目;第三節回頭編創歌謠的歷程,如何將傳統旋律放在新編的元素中不失去原味的四種方法。第三章以研究者近年所

編寫的合唱作品為主要內容,依歌曲內涵分為二節:第一節為情歌;第二節為生活歌。第四章為本論文之結論。

音符里的歐洲史:遇見古典音樂作曲家和影響世界的名曲

為了解決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作者(日)西原稔 這樣論述:

日本音樂學家西原稔的音樂史暢銷書,以通史、社會史、美術史、戲劇史等與音樂史的融合為切入點,通過具體的例子,講述自16世紀中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古典音樂與歐洲歷史的淵源與關聯、作用與反作用。   書中揭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安東尼奧·維瓦爾第是否向查理六世提供過機密情報?鋼琴的發明者是如何反抗拿破崙的?小提琴和歌劇的真正鼻祖是誰?哈布斯堡家族的聯姻如何影響了歌劇的發展?18世紀的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作者以時間為軸,重現那些反映時代風貌的作曲家和改變世界的名曲,並在梳理音樂發展的過程中讓讀者從跨學科的角度去看待歷史,同時也在特定的時代框架中思考音樂。

西原稔,日本桐朋學園大學教授,主攻18-19世紀的音樂社會史、音樂思想史。著有《歐洲大陸的鋼琴:19世紀市民音樂和古典音樂的誕生》《新編音樂家社會史》等。   譯者:   黃育紅,日本國立千葉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多年從事日本文化與文學研究與翻譯。   審訂者:   陳立,被譽為“古典音樂的傳播者”,著名音樂評論家。曾任國內十幾家主流媒體的古典音樂評論專欄主筆。其中有:《交響世界》雜誌執行主編、《中國百老匯》雜誌副總編、《環球音樂》雜誌副主編以及《光明日報》、《音樂週報》、《北京青年報》、《音樂生活報》、《人民音樂》雜誌等報刊的專欄撰稿。   第1章

宗教改革與歐洲基督教社會的重組 003 宗教改革的前哨——胡斯教徒和胡斯派的讚美歌 005 宗教改革與音樂 006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與音樂 009 加爾文派的宗教改革和音樂 016 湯瑪斯·閔采爾的宗教改革和讚美歌 018 英國國教會的成立和宗教對立的時代 021 特利騰大公會議和反宗教改革 第2章 因宗教而紛亂的英國 025 伊莉莎白一世繼承王位 026 伊莉莎白一世和瑪麗·斯圖亞特 028 伊莉莎白一世逝世後的英國 030 清教徒克倫威爾的統治和君主復辟的英國 033 為天主教徒國王繼位儀式和國教會女王創作的音樂—— 珀塞爾《我心裡湧出美辭》《瑪麗女王葬禮音樂》 第3章 三十年戰

爭與薩克森 037 三十年戰爭背景下的薩克森作曲家群像 038 三十年戰爭的首場戰役——白山戰役 040 丹麥王室和薩克森王室的姻親關係——《宗教歌曲第二集》 045 三十年戰爭的終結與《上帝,您可曾深深憐憫》 第4章 國際政治與歌劇 051 美第奇家族的國家戰略與歌劇 054 切斯蒂與《金蘋果》——哈布斯堡家族間的權力結構 058 呂利與《魔法島的歡樂》—— 波旁家族的聯姻外交以及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對抗 第5章 王權至上時代的音樂 063 法國波旁家族的音樂 064 芭蕾劇《芭蕾之夜》——跳芭蕾舞的國王 067 路易十五世的統治和庫普蘭作曲的《王妃瑪麗》——圍繞波蘭王位繼承的國際戰爭 07

1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音樂 076 普魯士宮廷音樂 080 德累斯頓宮廷音樂 083 統治耶穌會的波希米亞 087 帝國自由城市漢堡與歌劇 089 薩爾茨堡大司教國的音樂 094 巴伐利亞宮廷音樂 第6章 王位繼承戰爭時代和古典樂派的開端 099 深受法國文化影響的德國和奧地利 102 英國文化流入德國 105 貧困的宮廷經濟和音樂 111 瑪麗婭·特蕾莎統治下的奧地利——審查和文化監管 第7章 從法國大革命到維也納會議 119 法國大革命前夜——《費加羅的婚禮》 121 共濟會自由、博愛、平等的思想 124 法國大革命和戈塞克 132 拿破崙的興與衰 135 維也納會議 第8章 梅特涅

體系下的音樂——審查和大眾文化的時代 141 大眾文化的開花結果 143 民謠與合唱的流行 145 風靡19 世紀的宗教合唱音樂 147 歷史主義盛行的19 世紀 148 鋼琴的普及——市民文化的象徵 150 迪亞貝利和維也納的音樂 第9章 19 世紀市民文化的背後——審查與猶太人問題 155 審查制度下的音樂 158 舒曼與畢德麥雅文化時期的維也納 159 猶太人問題——接納猶太人的普魯士 162 孟德爾松與梅耶貝爾 第10章 1830 年法國七月革命與波蘭十一月革命時代 171 柏遼茲與七月革命 175 蕭邦與十一月革命 第11章 維也納體系的終結——1848 年三月革命與音樂 18

1 巴黎二月革命和維也納三月革命 185 威爾第的《萊尼亞諾戰役》與老施特勞斯的《拉德茨基進行曲》 187 斯美塔那《布拉格學生部隊進行曲》與波希米亞的抵抗 189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波及俄國、東歐的三月革命 190 匈牙利的獨立運動與愛德華·雷曼尼 191 1849 年德累斯頓起義與音樂家 196 鋼琴製造家海因裡希·施坦威格的反抗——施坦威鋼琴的誕生 第12章 帝國主義時代的音樂 201 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和霸權主義 204 德國人眼中的普法戰爭—— 布拉姆斯的《凱旋之歌》與瓦格納的《貝多芬》 210 法國人眼中的普法戰爭—— 聖-桑的《歐姆法爾的紡車》和古諾的《高盧》 21

4 普法戰爭時馬斯內眼中的阿爾薩斯——《阿爾薩斯風光》 215 蘇伊士運河通航典禮和威爾第的《阿依達》 218 世界博覽會和音樂——殖民地統治的構圖 222 沙利文的《天子》——倫敦的日本人村與日本風味 第13章 風光不再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229 義大利獨立戰爭中奧地利的敗北與義大利的統一 232 普奧戰爭的戰敗與經濟蕭條——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37 世紀末的維也納之聲 238 奧匈帝國與東歐劇變 第14 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烽火下的音樂萬象 245 德國音樂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51 法國音樂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55 英國音樂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埃爾加和沃恩

·威廉斯 259 讓-西貝柳斯的《芬蘭頌》與芬蘭 261 為波蘭獨立而戰的鋼琴家首相帕德雷夫斯基 266 薩爾茨堡音樂節的創立—— 馬克斯·賴因哈特與霍夫曼斯塔爾的願望 269 後 記 272 附錄:本書部分古典樂曲試聽

天作之合劇場《飲食男女》音樂劇創作理念及其所反映之家庭結構下的女性自主與束縛

為了解決婚禮合唱歌曲的問題,作者鄭硯方 這樣論述:

天作之合劇場音樂劇《飲食男女》2019年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作為一改編劇作,其情節一定程度再製了1994年李安之電影原作《飲食男女》。類似的角色和劇情大綱,由於音樂劇的喜劇結局塑造出的大圓滿意象,以及其通俗劇結構之安排,將衝突、危機的能量於上半場揮發殆盡,下半場旋即進入和好與收尾,使音樂劇呈現出有別於電影原作的作品意象。本文以臺灣音樂劇發展進程為基礎,分析劇團創作理念與製作面商業考量對音樂劇產生的影響,進而探究作品價值思維所反映出的家庭結構與其中的女性形象;再以音樂劇中出現的「速食」飲食型態及戲劇文本所呈現的「速食」情感關係,輔以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提出之「父權體制資本主義」為切入點,質疑作

品結尾的圓滿結局。最後,藉由對劇中人「速食」情感和喜劇結局的觀察,則可以發現音樂劇父權體制語境的「圓滿」,以及女性對於終身歸宿的焦慮與母職自我規訓的反覆操演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