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典寫的 《琴殉:隱几長嘯錄》(上)+《琴殉:彈琴、吟詩與種菜》(下)(精裝2書) 和楊典的 《琴殉:隱几長嘯錄》(上)+《琴殉:彈琴、吟詩與種菜》(下)(精裝2書+雙CD典藏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李斯特的神劇「基督」 - 林皙陽 - 新使者雜誌也說明:音樂可取材自詩(李斯特前奏曲)、畫(莫索爾斯基展覽會之畫)或景色(史梅塔納我的祖國)。李斯特共寫十三首交響詩。他也是一位鋼琴曲改編專家,因為當時無唱片,因此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和木果文創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李威龍所指導 陳慧的 李斯特改編曲之演奏詮釋探討:以《諾瑪回憶曲》為例 (2019),提出李斯特交響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李斯特、改編曲、諾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 許瀞心所指導 張顥嚴的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 (2017),提出因為有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主題變形、指揮詮釋的重點而找出了 李斯特交響詩的解答。

最後網站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交響曲與交響詩 - 第 115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性感偶像李斯特在過去,一場音樂會通常會邀請幾位音樂家一起擔綱演出,而李斯特卻是音樂史上第一位打破這種慣例的鋼琴家,因為惟有讓他一個人獨奏,才能滿足他出神入化、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李斯特交響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琴殉:隱几長嘯錄》(上)+《琴殉:彈琴、吟詩與種菜》(下)(精裝2書)

為了解決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作者楊典 這樣論述:

華人第一書寫,十年經典紀念收藏版 以2000年琴史之浩瀚,細究古代琴曲、琴境及琴家風骨, 從音樂角度、雜學漫談、琴友交誼、詩、小說和舞台劇等全境式書寫, 以史鑑琴、藉琴觀史, 是撫琴人窮探當代精神處境不容錯過的跨大域之作。     殉的意思就是犧牲。一切為表現尊貴價值、暴力美學或強權意識的東西,都會帶來犧牲。古琴也是一個悖論,一個具有「自我犧牲」的文化象徵。──楊典     古琴,在當今茶、花、香等各類藝術展演場域中,都得以見聞其聲影。當琴文化成為一門顯學,吸引千百年來從所未有的目光焦點之際,琴的內在精神卻更加幽微!嵇康《琴賦》曰:「眾器之中,琴德最優。」今人因好

古而崇尚此道,欲藉「彈絃說妙」以沾染琴的高貴與典雅;豈知,若對琴文化一知半解的前提下,追求的僅止於形而下之器,而在群體認知意識尚未覺醒的時刻,琴已在眾人的簇擁下不再孤高,琴聲的岑寂亦掩沒在眾人的掌聲裡。     楊典是位少見的奇才。在他的琴聲裡,你絲毫聽不見一絲矯情造作,倒能聽出幾分俠氣與敦厚!比起琴人,他則更願意做一位作家,藉文字建構他的世界,而讓世人更全面地認識他。《琴殉》是楊典以琴人的身分,對琴文化所進行探索與反思的書寫。透過《琴殉》讀者可以窺見琴人、琴曲所交織而成的琴文化事件,也幾乎可以說《琴殉》就是一部琴文化史的梗概。   本書特色     1. 彷彿是以寫小說

的筆調搔撓著讀者的興味,忍俊不住一篇篇讀下去;可見大筆刀剖乘載幾千年歷史與人文故事的琴史、琴文化,也「從理論角度、藝術高度和大歷史的態度,去進行某些勇敢的修正、批評和探索。」文句間給人至情至性、讀來意興遄飛的暢快感。     2. 從另類側面如歷史、古籍、譜學、西方音樂及現代藝術、自然科學、醫學、哲學、詩、小說與戲劇等來探討古琴文化,被視為跨越古琴界、文學界與藝術界一套引人注意,甚至難以分類的書寫。   專文推薦     姚公白/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浙派古琴演奏家   沈冬/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李斯特交響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巡迴超過50個城市、累積超過600萬人次參觀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2020年將首度登陸台灣,將荷蘭後印象派巨匠梵谷的經典作品搬出美術館,《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經典以及素描、書信等共3000幅作品與珍貴影像,透過當代科技轉入動態影像,由畫框躍入超過五公尺的巨幕投影,透過光影流動與環繞,帶領觀眾徜徉梵谷的畫作之間,顛覆您對「展覽」的想像,以嶄新方式體驗梵谷筆觸下的絕美神采。

1853年出生的梵谷,27歲才投入繪畫,短短十年間創作出超過2000多幅畫作,生前只售出《紅色葡萄園》一幅作品,彗星般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卻影響了隨後一個半世紀的藝術文化,成為最為眾人所熟悉與愛戴的繪畫大師。《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帶您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新探索梵谷跨越時代的繪畫天才與美學成就,將近年為蔚為風潮的沉浸式巨幕藝術光影展,首度引進台灣,透過40多部高畫質投影機搭配影院級環繞聲效,構築出一個跳脫現實的魔幻空間,在李斯特、韋瓦第、舒伯特、巴哈的樂章陪襯之下,讓觀眾縱身投入梵谷色彩濃郁而狂野的世界,猶如一部光影編織的交響詩,不再只是「觀看」,而以全新的角度與方式與畫作油墨交融、感受梵谷,發掘全新的視野與體驗。

李斯特改編曲之演奏詮釋探討:以《諾瑪回憶曲》為例

為了解決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作者陳慧 這樣論述:

「改編曲」在音樂史上一直都是許多作曲家喜愛挑戰的曲種之一,更別提及十九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暨鋼琴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其一生中創作了無數的改編曲,除了創新改編的技巧之外,更是昇華了音樂的內涵以及鋼琴的音色。本文將分成四個章節分別探討李斯特改編曲之風格與發展。第一章「緒論」說明探討本文的目的與意義;第二章以作曲家生平做為起點,以及詳述改編曲的定義進而探討李斯特改編曲的發展;第三章以李斯特《諾瑪回憶曲》為例,詳述其創作歷程與細部探討音樂演繹上的詮釋方法,藉此延伸至其技巧的運用之於音樂內容的表達有何其的關連與相互應;第四章「結論」統整前三章所述,除了整合李斯特

改編曲的音樂發展外,同時也含括了演奏詮釋上的歸納,進而與本文所探討的題目相呼應。

《琴殉:隱几長嘯錄》(上)+《琴殉:彈琴、吟詩與種菜》(下)(精裝2書+雙CD典藏版)

為了解決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作者楊典 這樣論述:

華人第一書寫,十年經典紀念收藏版 以2000年琴史之浩瀚,細究古代琴曲、琴境及琴家風骨, 從音樂角度、雜學漫談、琴友交誼、詩、小說和舞台劇等全境式書寫, 以史鑑琴、藉琴觀史, 是撫琴人窮探當代精神處境不容錯過的跨大域之作。     殉的意思就是犧牲。一切為表現尊貴價值、暴力美學或強權意識的東西,都會帶來犧牲。古琴也是一個悖論,一個具有「自我犧牲」的文化象徵。──楊典     古琴,在當今茶、花、香等各類藝術展演場域中,都得以見聞其聲影。當琴文化成為一門顯學,吸引千百年來從所未有的目光焦點之際,琴的內在精神卻更加幽微!嵇康《琴賦》曰:「眾器之中,琴德最優。」今人因好

古而崇尚此道,欲藉「彈絃說妙」以沾染琴的高貴與典雅;豈知,若對琴文化一知半解的前提下,追求的僅止於形而下之器,而在群體認知意識尚未覺醒的時刻,琴已在眾人的簇擁下不再孤高,琴聲的岑寂亦掩沒在眾人的掌聲裡。     楊典是位少見的奇才。在他的琴聲裡,你絲毫聽不見一絲矯情造作,倒能聽出幾分俠氣與敦厚!比起琴人,他則更願意做一位作家,藉文字建構他的世界,而讓世人更全面地認識他。《琴殉》是楊典以琴人的身分,對琴文化所進行探索與反思的書寫。透過《琴殉》讀者可以窺見琴人、琴曲所交織而成的琴文化事件,也幾乎可以說《琴殉》就是一部琴文化史的梗概。   本書特色     1. 彷彿是以寫小說

的筆調搔撓著讀者的興味,忍俊不住一篇篇讀下去;可見大筆刀剖乘載幾千年歷史與人文故事的琴史、琴文化,也「從理論角度、藝術高度和大歷史的態度,去進行某些勇敢的修正、批評和探索。」文句間給人至情至性、讀來意興遄飛的暢快感。     2. 從另類側面如歷史、古籍、譜學、西方音樂及現代藝術、自然科學、醫學、哲學、詩、小說與戲劇等來探討古琴文化,被視為跨越古琴界、文學界與藝術界一套引人注意,甚至難以分類的書寫。   專文推薦     姚公白/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浙派古琴演奏家   沈冬/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

為了解決李斯特交響詩的問題,作者張顥嚴 這樣論述: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19世紀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不但集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與作曲家於一身,更在指揮與音樂評文上有所成就。在作曲方面,李斯特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開創了「交響詩」的形式。這種標題音樂的新體材不但承襲了白遼士(H. Berlioz)等前人的主導動機(idée-fixe),將其發展為主題變形手法,也影響了後世許多作曲家,為西方音樂史點亮了一盞明燈。本論文將聚焦在李斯特最為著名的交響詩《前奏曲》上,以對作曲家生平的背景研究與樂曲在結構、主題變形、和聲、配器法等方面的分析為論點,進而提出研究者在指揮詮釋上的選擇;以及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對指揮與樂

團關係的看法。另外,本論文也將分享研究者於2017年9月赴匈牙利與芬蘭指揮家帕努拉(Jorma Panula)學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