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平野久美子寫的 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和蔡輝振的 繁華當知來時路--北橫公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桃園市地名由來- 翰林雲端學院也說明:國中地理- 桃園市地名由來 ... 早期當地有許多桃花,被稱為「桃仔園」。 後簡化為「桃園」。 延伸閱讀.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天空數位圖書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蔡淑瑩、彭光輝所指導 謝秋吟的 以五營文化探討文化景觀暨地方產業促進地方創生-以臺南市學甲寮為例 (2021),提出桃園地名由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景觀、地方創生、五營、地方特色產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碩士學位學程 黃露鋒、鍾屏蘭所指導 陳美玉的 鍾肇政《沉淪》客家語詞運用析論 (2021),提出因為有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沉淪、客家語詞、客家文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桃園地名由來的解答。

最後網站不動產估價法規與實務 - 第 30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地名由來 中壢位於桃園縣的北部,在地形上屬於較平緩的臺地。三百多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未開拓的蠻荒,只有當時所稱「青山番」,也就是現今的泰雅族及少數的凱達格蘭平埔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桃園地名由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為了解決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作者平野久美子 這樣論述:

Taiwan Can Share! 臺灣人不能不知道的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大公開!   臺灣的世界遺產在哪裡?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裡,臺灣為「未登錄之地」, 卻至少有18個地方是具有世界遺產等級的自然、文化潛力點。 請跟著10位熱情的日本專家、作家,發現大家不能忽略的臺灣!     ▍臺灣的18個世界遺產潛力點   1 玉山國家公園   2 太魯閣國家公園   3 棲蘭山檜木林   4 大屯火山群   5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護區   6 阿里山森林鐵道   7 臺鐵舊山線   8 樂生療養院   9 水金九礦業遺址   10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11 桃園台地陂塘   12 卑南遺址與都

蘭山   13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14 金門島戰地文化   15 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   16 馬祖戰地文化   17 澎湖石滬群   18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2002年,文化部(時為文化建設委員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積極推動臺灣參與世界遺產的工作,並選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等12處潛力點。2010年,為了更能呈現地方特色及掌握世界遺產精神與普世價值,增選了金門、馬祖戰地文化等18處潛力點。     《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日本作者群,格外喜愛臺灣且熟知相關現況,他們一一造訪了每個世界遺產潛力點,為大家作導覽,同時為支持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登錄而奔走活動。    

 中文版特別製作了各個潛力點的英文簡介(未收錄於日文原著中),希望有助於讀者在各種場合向外國朋友說明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出版緣起   本書構想起源於2012年,日本著名紀實作家平野久美子小姐和「臺灣世界遺產登錄應援會」首屆理事長辛正仁先生的相遇。     平野小姐說:「就和其他國際組織一樣,臺灣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排除在外,儘管有許多世界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卻連申請登錄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想把這樣的情況寫成書,讓更多日本人知道。」     辛先生回答說:「不光是出書,我們也來推動這項活動吧!」於是「臺灣世界遺產登錄應援會」便因此誕生。   2013年設立

了社團法人,以東京為主,在日本各地舉辦了演講會和攝影展。   2016年,他們在東京的臺灣文化中心舉辦「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故事展」(台湾世界遺産候補地物語展)。     活動第一天邀請臺日專家舉行的座談會備受矚目,這些專家們曾於2002年參與評選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座談會還從各個面向討論臺灣世界遺產登錄的可能性以及相關問題。     座談會上也提及一個問題,臺灣人對於這個問題的關心度目前並不高,而未來有機會申請登錄時,在選定世界遺產的過程中,當地人的關心和熱情與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17年,期待很久的本書日文版《ユネスコ番外地 台湾世界遺産級案内》終於在日本推出。     2020

年,臺灣即便被WHO排除在外,仍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所苦的各國發出“Taiwan Can Help”的宣言,無償提供各種醫療物資等。於是,臺灣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越來越提高。     因此讓更多臺灣人認識臺灣世界遺產相關問題、向世界推廣臺灣擁有眾多世界遺產級遺產,是刻不容緩的進行式。   真愛臺灣力薦     唐鳳/行政院政務委員   矢板明夫/記者   朱文清/文化臺灣基金會董事   辛永勝/老屋顏工作室   楊朝景/老屋顏工作室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文化資產局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專家學者好評     《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介紹了分布在臺灣各地的18處世界遺

產級景點。有自然風光、歷史遺蹟,也有人文景觀,代表了臺灣的多元性,是臺灣今後走向世界的18張亮麗名片。──矢板明夫/記者     日本的社團法人「臺灣世界遺産登錄應援會」在他們的活動中製作了本書日文版,現在能推出中文版實在令人感動。衷心希望能藉此機會引起更多臺灣人對本話題的關心。──朱文清/文化臺灣基金會董事     處於地理與歷史的轉捩點,臺灣有獨特且深具普世價值的文化與自然遺產,將這些符合聯合國世界遺產標準的景觀妥善保存、推廣於全球,是臺灣作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與義務。──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文化資產局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以五營文化探討文化景觀暨地方產業促進地方創生-以臺南市學甲寮為例

為了解決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作者謝秋吟 這樣論述:

近年我國面臨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衝擊,中青壯年人口大量移往城市,鄉村地區面臨勞動人口外移與老化窘境,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與均衡區域發展問題,政府將地方創生列為當前重要施政項目。於2019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更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挖掘在地文化底蘊,盤點各地方「地、產、人」的資源以「創新、創意、創業」的策略,帶動發展地方產業與提升地方文化,來達到振興地方經濟,吸引地方青年回流,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的目的。隸屬臺南市學甲區的學甲寮聚落,在人口外移、社區老化的時代洪流衝擊下也無法倖免,學甲寮聚落存有臺灣早期中南部沿海村落的五營營寨,其背後具有的文化意涵與象徵,深具保留與宣揚價值。因此本研究以學甲寮聚

落的五營文化為基礎,針對聚落內文化景觀與地方產業來挖掘,探討聚落促進地方創生的課題。本研究方法採訪談法,訪問聚落各階層人士20人;KJ調查法,調查不同年齡層的地方人士10人;再輔以田野調查法,全面收集聚落內的各種地方特色景觀資源,作為本研究提出地方創生發展策略的依據。本研究提出以下結論:一、 經調查發現學甲寮的地方創生資源,有宗教文化景觀、農村聚落景觀與地方農業產品特色三項,但高齡族群對宗教文化景觀較認同,非高齡族群對農村景觀較喜好,不同年齡層對地方特色有看法差異現象。二、 宗教活動是學甲寮主要的文化景觀之一,五營營寨為當地特有的地方景觀,學甲寮的地方創生應以五營為主題,應致力於慈濟宮的遶境活

動,聚焦在學甲寮的行程上。三、 學甲寮在盤點地方特色上,需借助地方耆老經驗,在策劃推動上需凝聚社區共識,建立居民對文化景觀的保存和維護意識,以及尋求外力資源。四、 學甲寮原有農業產品,應結合地方特色與文化資源,以跨界合作、創新、創意設計促進產業升級,並連結附近觀光景點作區域結合,共同規畫行銷,讓觀光資源更多元,選擇更多樣。

繁華當知來時路--北橫公路

為了解決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作者蔡輝振 這樣論述:

  本書之撰寫,以北橫公路為主,並以圖片輔助做說明,內容包含:開發篇、養護篇、生態篇、文化篇、農產篇,以及旅遊篇六個單元,是一本極富史學性、文學性,以及旅遊性等文化氣息的書籍。其目的,在於提供各族群的需求,不管你是文史工作者,或是學術研究者,抑是旅遊族,皆能滿足而不假外求,尤其是救災英雄的精神,能讓吾人千古歌頌。拿著本書,背著行囊,不管是開車,或是搭公車,北橫公路走一回,知性之旅,將會讓你滿載而歸。   其中,開發篇之撰寫,以建造北橫公路的歷史為主軸,輔之期間所發生的事件,從日據時期談起。該公路的開墾,起因於臺灣總督府為開山理番,特開闢「角板山三星警備道(或稱角板山三星間

道路)」,用以加強對原住民,尤其是泰雅族的管控。臺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九年間,臺灣省公路局計畫將原來的舊道拓寬,提出闢建北部橫貫公路的構想,並於民國四十七年完成踏勘與測量作業,民國四十九年則開始動工興建,民國五十五年完工通車,開啟歷史新頁。施工期間,足以影響成敗的關鍵,在於大曼大橋(後名大漢大橋)、巴陵吊橋,以及復興吊橋等三座大跨徑鋼拱橋的施作,因它們都橫跨大漢溪上游的溪谷,地形險峻,人煙罕至,人員與器材的進出極為不便。更困難的是,臺灣從未有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對負責施工的臺灣省公路局來說,實是一項嚴酷的挑戰,犧牲也在所難免。北橫公路能有今日的繁華,無疑是公路總局弟兄們的血淚所編織而成,讓人忍

不住想為他們歌頌,為亡魂,為弟兄。   養護篇之撰寫,則以北橫公路之養護為主軸,輔之以救災英雄的事蹟。該公路的開通,是北部地區城鄉的生命道路,也是郊區與市區發展的重點路線。所經之處,山多水長、峰谷深邃,開路不易,養護更是艱辛。尤其是颱風過境或是豪雨傾盆,交通柔腸寸斷,滿目瘡痍,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與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的弟兄們,經常不分晝夜,冒著危險搶通道路,完成災後復修工程。基於路人的安全、生態的保護,以及長遠價值性的考量,對於修復與平日養護,都須幾經環評後,依環境狀況施予不同的工法。近年,更為因應旅遊風潮,對於狹窄經常阻塞的路段,尤其是橋梁加以拓寬興建,並施予美化工程,公路養護的經典之作

,到處可見,成為民眾最喜歡駐足的地方。如今,北橫公路的繁華,如此舒適耐用,其幕後功臣便是這群默默付出的養護弟兄,他們為守護這條公路,經常放下家庭,在第一時間前往危險的災區,與風雨搏鬥,稍有不慎,生命便有可能喪失,妻女倚門而望……真是情何以堪。縱不是天災,連日處在山區的工寮,飽受日曬雨淋、蟲咬之苦,其壓力和生病盡是每位同仁經歷過的苦痛,但他們無怨無悔、堅守崗位,只願國人平安,回到溫暖的家鄉。當我們興高采烈走在北橫公路上,望那「山巒疊翠耀金光,雲霧飄渺似神仙」時,誰會想起,真是「何處話淒涼!」   生態篇之撰寫,以北橫公路之生態為主軸,輔之以曾經發生過的事件。該公路沿著大漢溪進入蘭陽溪流域,經過

高山、丘陵、梯田、平原和礫石灘等不同地形,加上氣候多雨與高低海拔的環境,形成許多生態系統。自桃園縣大溪鎮沿途便可見滿滿的樹林遍佈山頭,其中之紅檜巨林、臺灣山毛櫸、扁柏等都是臺灣生態界珍貴的樹種,加上大漢溪的滋養,從低海拔至中高海拔,種類多到不勝枚舉;臺灣黑熊、褐林鴞、大紫蛺蝶等幾近於瀕臨絕種的寶貴物種,也經常在此出沒過。從明池進入宜蘭縣,又有高山與中低海拔的湖泊生態系,有著各類水鳥與水生植物,是生態學者與保育人士積極保護復育的重域,可譽為臺灣北部的生態基因庫。近年來,政府已規劃好幾座保護區與森林遊樂區,作為唯一通道的北橫公路,也肩負中央山脈與北部地景生態之廊道。   文化篇之撰寫,以北橫公路

之文化為主軸,輔之以史前的遺址。該公路沿著大漢溪而建,早期係原住民聚居之地,亦是漢人拓墾的所在,在這條美麗的溪水上,從清朝雍正年間就有漢族墾荒的足跡。後來,日據時期之日本株式會社為從事樟腦生意,也相繼來此發展,是時大漢溪商業發達,一片繁榮富庶的景象。因此,北橫公路沿途充滿著原住民文化、日本殖民文化、以及以大溪為代表的漢文化所融合出的繽紛色彩,讓人置身於該處時,即可感受到三者文化所激盪出的歷史璀璨。   農產篇之撰寫,以北橫公路之農產品為主軸,輔之以蘭陽溪的礫石。如前所述該公路沿著大漢溪進入蘭陽溪流域,氣候多雨與自然環境的優勢,使得沿線鄉鎮發展出特有的農產品。由於水質清澈,以及當地的人文風采,

使得大溪鎮的豆干香氣,遠近馳名;海拔高排水性好的復興鄉,拉拉山水蜜桃與茶業,一直是遊客必嚐的伴手禮,而高經濟作物,段木香菇也成為該鄉的新寵兒;經年雲霧繚繞山頭的大同鄉,產出的高山蔬果,是臺灣的重要產區;擁有地勢優越的員山鄉,鄉內二湖鳳自然梨,其栽種保有傳統鳳梨滋味,也是老饕名下的訂單;蘭陽溪充沛的水源與肥沃的平原,讓早期宜蘭養鴨業大興,為保存過剩的肉類,創造現今人人皆愛的鴨賞風味,其它諸如膽肝、蜜餞亦是最具代表宜蘭市的農產品;蘭陽溪流到壯圍鄉,堆積許多礫石,正是瓜類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尤其是新世紀哈密瓜研發成功後,便成為該鄉的驕傲,往後又更積極投入創新,不論是西瓜、香瓜、南瓜等,已儼然成為臺灣的

瓜果故鄉。其蘭陽溪之礫石,更是建築業的寵兒,品質之好冠越全臺。   旅遊篇之撰寫,一般皆以景點介紹的方式進行,毫無創意。本單元嘗試以旅遊小說的撰寫方式,並藉由故事情節的推動,讓沿路景點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仿如身歷其境,使之兼具文學性與可讀性。述說時,以北橫公路之景點為主軸,輔之以民生必需的訊息,內含啟發人生的哲理。該公路西起桃園縣大溪鎮,中間行經→慈湖、復興、明池、棲蘭、大同、員山、宜蘭,東止宜蘭縣壯圍鄉,起訖地名為:大溪~公館,全長129.7公里。其中,以復興至棲蘭最為美麗,為北橫之旅的精華路段。北橫西段的起點桃園縣大溪鎮,素以老街、木器、豆干而馳名,神牛園區、兩蔣文化園區,以及因偶像劇拍

攝,一夕爆紅的阿姆坪生態公園等地,皆是馳名的風景好去處。復興鄉的角板山與小烏來,是旅遊聖地,尤其是小烏來的天空步道,更讓你兩腿發軟,終生難忘,而跨於溪谷上方的復興橋、羅浮橋,亦是醒目地標;自羅浮之後,該公路一路蜿蜒於大漢溪畔,於榮華大壩稍做停留,你將會發現,上帝的傑作遺留人間;巴陵位居北橫西段的終點,也是北橫全線的中間點,是沿線最大的食宿據點,位於上巴陵的拉拉山風景區,每年六、七月的水蜜桃季,更吸引大批遊客上山嚐鮮。由巴陵續往東行經大漢橋,公路即一路爬升,進入宜蘭縣大同鄉後,抵達北橫東段最高點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大同不愧是森林的故鄉,擁有:明池、太平山、棲蘭等三座高海拔國家森林遊樂區,以及中國

歷代神木園區。接著是員山鄉,該鄉最有名當屬大湖風景遊樂區,湖域約十公頃,由南側山丘形成包圍地勢,為該區塑造出幽靜的空間美景,北側則是一片平坦的稻田,每當微風拂起,稻浪疊伏,阡陌縱橫的農村景致,更讓人流連忘返;其次為員山溫泉,該溫泉現存井一口,流出38℃的溫泉,可在溫泉池泡湯,尤其是在旅途奔波後,或是寒冬時節,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舒服。進入宜蘭市後,酒香即撲鼻而來,宜蘭舊稱甲子蘭或噶瑪蘭,甲子蘭酒文物館位於宜蘭酒廠內,館內展示各種古代酒器,飲酒文化、釀酒過程,以及酒廠今昔等資訊;其中,該酒廠釀製紅露酒迄今已90個年頭,堪稱出產紅露酒的重鎮;而宜蘭設治紀念館亦值得一遊,該館是一棟和洋式建築,建造用的

檜木均是當時太平山的檜木,日據時代,是宜蘭郡郡守的宿舍,光復後成為宜蘭歷任行政首長的官邸,戶外庭園老樹成林,尤其是一棵百年老樟樹,彌足珍貴,曾引起保存之議;如行程允許,不妨到臺灣戲劇中心,該中心位於宜蘭縣文化局內,是發揚宜蘭特色的專題博物館,館內收藏豐富,傳承臺灣民間戲劇、地方音樂等,設有透明片文物區、傳統戲臺,以及本地和現代歌仔戲劇場模型,並有視廳室、曲調介紹區,讓參觀者透過不同展示來瞭解歌仔戲,讓你迷戀於戲劇的風華世界,宜蘭不愧是戲劇的發祥地。北橫東段的終點是壯圍鄉,該鄉最值得踏青的地方,則是壯圍永鎮濱海遊憩區,適合全家大小休息賞景的好地方,該地方有永鎮廟可拜拜,也是遠眺龜山島的最佳視野,

自行車道足以讓人宣洩體力,全家福的海邊戲水,更令人羨慕不已,它帶著清純無私的姿態歡迎你。最後,可選擇留住一晚,宜蘭的民宿多采多姿,選擇回家,10分鐘以內即上國道五號高速公路,非常便捷。   本書之出版,本由交通部公路總局委託,天空數位圖書公司承攬,並與本中心產學合作,本人忝為主持人兼總編著工作,同時率本所學生張瓊宇、黃彥融、黃芳儀、李珊瑾,以及鄭兆鈞等人員所組成的團隊,並由總策劃廖吳章、編審委員魏家民、張榮福、陳源鑫、陳文昌、莊世政、陳忠誠、陳鶴仁、謝金峰,以及陳昶志等委員的審核與建議,以至最終的定稿。然當本書要付梓之際,鈞長突然喊停,後經協調雙方同意解約,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只知本團隊半年

來的心血將付之流水,尤其是我對學生的歉疚,始終在心頭。   歲月悠悠!事隔十年,當我再度重遊北橫時,心中突然響起〝繁華當知來時路〞,腦海更浮起當年學生們失落的神情,尤其是我認為養護弟兄的事蹟,應該要流傳下去,讓後人景仰。於是!本人決定自費出版,以了多年心願,此即本書今日付梓的由來,在此一併交代。   有關參考書目,則因註釋上已有交代圖資來源,故不再重複列參考書目;有關本書之資料提供者,或引用來源資料難以查證者,在此先致謝。凡圖片無註明來源者,應是本團隊所攝,或委託單位所提供。當然!本團隊如有缺失,還望先賢指正,學生蒐集資料如有不慎侵權時請告知,本團隊將立即改正,特此聲明!最後,僅賦詩一首,

為北橫公路而犧牲的英魂,為守護北橫公路的救災英雄,致最崇高的敬意!  

鍾肇政《沉淪》客家語詞運用析論

為了解決桃園地名由來的問題,作者陳美玉 這樣論述:

  鍾肇政,夙有「台灣文學之母」的稱號,是台灣近代文學當中,嘗試跨語寫作的第一人。他的文學作品開啟臺灣大河小說書寫及多語文創作的先河。而且他的創作力旺盛、不斷用文字表達對臺灣這塊土地的使命與關懷,一生可說是一部臺灣文學史的見證。  鍾肇政在他與客家文友來往書信中,表達了主張保留客家文學和客家精神的立場,所以,在《沉淪》一書中運用了許多客家語詞,來代表客家本位的文學立場。因此本研究目的共分為:一、從鍾肇政與客家文友來往書信,探究他對文學作品中客家語詞運用的看法。二、析探鍾肇政《沉淪》一書中客家語詞的運用類型與內涵。三、探討鍾肇政客家語詞運用所突顯的客家意義與價值。四 、探討鍾肇政客家語詞運用,

對後代客家文學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經由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的結論:一、鍾肇政與文友的書信往來中,他認為方言並非不能使用在文學作品中而是應該研究且多加嘗試,所以文學中的方言是可行的。二、鍾肇政《沉淪》作品中客家語詞的運用,可以說貫穿全書各個章節,不論是食衣住行、地名、建築或動植物的名稱等物質文化;或是家庭制度、族譜、禮俗及教育等倫理文化;或客家諺語、風俗信仰及客家山歌等精神文化,可說都將客家語詞運用得生動得宜。三、鍾肇政用客家語詞記載客家傳統生活面貌,保留傳統客家文化,充分展現了客家文學的主體性,可說奠定了客家文學形態,樹立了客家文學坐標。四、鍾肇政客家語詞運

用,開啟了後代客家文學作品的主體性,他所保留的客家語言火種,更催生了後來的純客語文學作品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