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奧帕德.莫札特寫的 神童之父提琴教學之根本探索 和海涅(HeinrichHeine)的 新春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浪漫时期钢琴代表人物_浪漫派钢琴家都有谁?也說明: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實踐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巫白玉璽 教授、康美鳳 教授所指導 黃郁捷的 馬勒之《旅人之歌》詩詞探討及樂曲詮釋 (2013),提出浪漫派音樂家有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馬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吳明杰所指導 李漢文的 李漢文男高音音樂會樂曲解說 (2010),提出因為有 男高音、奎爾特、托斯第、威爾第、德布西、舒伯特、祁利亞、蘇利文的重點而找出了 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解答。

最後網站蕭泰然... - 李講古我來聽Lee Kóng-kóo guá lâi thiann則補充:【EP25 預告】 浪漫派 ê 音樂 詩人-蕭泰然若講tio̍h古典 音樂,相信逐家對西洋人ê作曲家參作品加減攏有一寡仔熟似。毋過若講tio̍h台灣ê作曲家kah in ê 作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浪漫派音樂家有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神童之父提琴教學之根本探索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作者李奧帕德.莫札特 這樣論述:

  這是一部歷史上的偉大經典,也是首次將小提琴教學法出版的書籍。   給正在學習小提琴的您─市面上有各式現代小提琴教本,但您看過18世紀古典時期德奧地區的小提琴教本嗎?   對小提琴有興趣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讓音樂神童莫札特的父親親自教您拉小提琴!   「在學習像小提琴這樣一種如此尋常,且在大部分音樂家中幾乎不可缺的樂器,卻未曾出現任何指引。因為人們究竟還是需要好的啟始基礎,特別是一些好品味之特別用弓方式的規則,早就有所需要了。」─李奧帕德‧莫札特 Leopold Mozart   此譯本是根據1787年李奧帕德‧莫札特在德國家鄉Augsburg出版的第三版《提琴教

學之根本探索》譯出,同時也參考了Editha Knocker在1948年的英譯版。透過作者─莫札特的父親不厭其煩之舉發各種例證,我們得以清晰窺見整個古典時期德奧地區音樂語法、修辭、句法、美學、裝飾奏類型、articulation 樣態、術語使用方式等等涵蓋詮釋依據的所有面向,能夠幫助演奏者在處理17~18 世紀作品時,建立詮釋的知性自信,以及良好的直覺品味,著實隸屬藝術音樂從事者的必讀書單。  

馬勒之《旅人之歌》詩詞探討及樂曲詮釋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作者黃郁捷 這樣論述:

摘要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是十九世紀重要的作曲家、指揮家。一生 共創作十部交響曲作品,七部聯篇歌曲作品,其中《旅人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是馬勒自行創作詞、曲的聯篇藝術歌曲,作品完成的幾年後 並改編成管弦樂版本演出。 本文主要探討馬勒《旅人之歌》的四首歌,將以德文藝術歌曲、聯篇歌曲簡 介作為探討的貣點,其次介紹馬勒的生平、聲樂作品、以及創作風格,最後進行 四首歌曲的背景探討、詞意分析、演唱與鋼琴的詮釋分析。本論文之研究能提供針對馬勒《旅人之歌》的進一步的資訊與演唱建議,作為研究者的參考。

新春集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作者海涅(HeinrichHeine) 這樣論述:

擁著羅雷萊 和自由女神前進 時代歌手的夢?   德國十九世紀詩人海涅以〈羅雷萊〉和〈乘著歌聲的翅膀〉兩首少年詩作聞名於世。各國遊客在萊茵河行船,會聽到〈羅雷萊之歌〉,而〈乘著歌聲的翅膀〉不只是經典藝術歌曲,更已成為文化活動和感情的口頭禪。   但海涅還有更廣闊的面向,時代歌手的世界。《新春集》是海涅第二部大詩集《新詩集》的第一系列,同時是他邁向藝術新階段的起步。在《新詩集》各系列中,《新春集》較為十九世紀德語文評界和一般讀者所歡迎,因它被視為是第一部大詩集《詩歌集》的延續,題材融合自然界和愛情的欣喜苦惱之領域,海涅頗為重視這些詩作。他在1830年給恩色(Varnhagen von En

se)的信中提到:「一切(不順)會過去,一個新春將來臨,為了不受干擾,完全地享受它,我現在就創作春之詩歌,在這糟糕的時間已作了三十多首。」   《新春集》是海涅文學生涯「浪漫時期」到「現代時期」的銜接點和過渡。它含有《詩歌集》個人青少年時期文學心靈的基調:對自然界的敏感,對愛情的渴慕。在小愛神們的圍繞牽絆中,海涅預備著未來自由的「大戰鬥」,愛情的新春開啟各類新的技巧,拓展出藝術的新春,更由此開始全面性地形塑海涅的文學生命。  

李漢文男高音音樂會樂曲解說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有誰的問題,作者李漢文 這樣論述:

此論文包含兩個部份︰第一個部分是《獨唱音樂會》;第二個部分是《畢業音樂會》,這兩場音樂會皆附有演出曲目及樂曲解說。《獨唱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包括:羅傑‧奎爾特(1877-1953) 的藝術歌曲(選自作品18):〈致醇酒美人〉、〈汝至何方〉、〈愉快的舞蹈〉、(春天在門口);托斯第(1846-1916) 的藝術歌曲:〈夢〉、〈不再愛你〉;威爾第(1813-1901)的藝術歌曲:〈誘惑〉、〈流亡者〉;德布西(1862-1918)的藝術歌曲(選自「求愛記念日」,第二系列):〈天真無邪〉、〈農牧之神〉、〈傷感對話〉;舒伯特(1797-1828)的藝術歌曲:〈音樂頌〉、〈鱒魚〉、〈水上歌詠〉、〈流浪者〉;

西利亞(1866-1950 )的歌劇《阿萊城姑娘》詠嘆調選曲:〈費德利可的悲嘆〉;威爾第(1813-1901) 的歌劇《茶花女》詠嘆調選曲:〈沸騰激動的心靈〉。《畢業音樂會》演出蘇利文(1842~1900 )歌劇《密卡多》,擔任主要角色「南其普」(Nankipoo)。演唱曲目包括有:第一幕之第一首(合唱及朗誦調):「如果你想知道我們是誰」、第二首(獨唱及合唱):「我是遊唱詩人」、第四首(合唱):「啊!年青人,你多憂傷」、第四a首(朗誦調):「我到處旅行一個月」、第九首(二重唱):「假使你沒有和柯柯訂婚」、第十一首(大合唱):「態度嚴肅,腳步沈重」。第二幕之第三首(牧歌):「良辰美景好姻緣」、第

四首(三重唱):「這可怎麼辦!」、第九首(二重唱):「那春天裡盛開的花」、終曲(大合唱):「他已和雲雲成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