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正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清朝正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董尚寫的 馮子材傳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林偉亮身高2023也說明: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外型亮眼、身材姣好《先秦至南北朝人物身高一览》 只录正史中有记载 ... 林煒自稱母親为清朝皇族后裔,外祖父和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是堂兄弟,家族属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林桂如所指導 許庭慈的 《禪真逸史》、《禪真後史》之成書、出版與傳播 (2021),提出清朝正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禪真逸史》、《禪真後史》、杭州出版、陸氏翠娛閣。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徐興慶所指導 劉建偉的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2021),提出因為有 鐵路、西學、概念史、文明、晚清中國的重點而找出了 清朝正史的解答。

最後網站套書清朝歷史的價格推薦- 2023年5月| 比價比個夠BigGo則補充:「套書清朝歷史」哪裡買、現貨推薦與歷史價格一站比價,最低價格都在BigGo! ... 清史通鑒(全套四冊) 清朝歷史大清王朝歷史大清正史野史秘史艷史清史稿大清十二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清朝正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馮子材傳

為了解決清朝正史的問題,作者董尚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本書傳寫了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馮子材艱苦而又不放棄抗爭的一生。馮子材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歷任廣西、貴州提督。中法戰爭時,已年近七十歲,被朝廷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 馮子材逝後葬於欽州,朝廷詔於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   引 言 第一章 艱辛歲月 悲苦早年 …001 求學武館 …007 第二章 嶄露頭角 鎮壓起義 …017 血戰天國 …022 第三章 廉頗未老 逐步侵略 …027 賦閑在家 …032 臥龍於野 …038 慷慨請行 …

042 預備南征 …045 越南險情 …050 大將受封 …055 眾志成城 …063 討論戰守 …075 奇恥大辱 …085 齊心協力 …091 第四章 鎮南關大捷 山雨欲來 …104 傾巢出動 …114 正面交鋒 …121 浴血鏖戰 …137 生死之戰 …144 雖勝猶敗 …159 第五章 大將隕落 / 169 後 記 / 173 馮子材年譜 / 176   引言   日南荒徼陣雲開,喜有將軍破敵來。   正蕩妖氛摧敗葉,已寒敵膽奪屯梅。   巖廊忽用和戎策,絕域旋教罷戰回。   不許黃龍成痛飲,古今一轍使人哀!   —彭玉麟《羊城軍中有感》   他出生時,已經步入暮年的清

王朝垂垂老矣,文官愛財,武將怕死,中華大地沉浸於承平兩百餘年的安樂與腐敗中;他去世時,遭受內憂外患的滿人帝國搖搖欲墜,外國劫掠,內部傾軋,四萬萬人民生活在重重壓迫下的水深火熱之中。出身一介貧民,他當過鹽販,做過木匠,幹過漁夫,還曾經替人護送牛幫,祖母去世後的他孤苦伶仃,流落江湖,練就一身好武藝。有人說他曾經被起義軍劫持,後來逃脫投靠清軍,轉而鎮壓農民起義;有人說他貪圖名利,為了利益出賣了自己的兄弟,成為屠殺農民軍的劊子手;更有人說他只是懵懵懂懂,在看清世事後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因為性情耿介、反對腐敗,仇視官場黑暗的他被人暗算,只能憤然回鄉,成為一名賦閑老農,再也不問世事。倘若事情

就這樣發展下去,他將要庸庸碌碌地度過自己的餘生。   可是,波濤洶湧的時代大潮已經將中國捲進了這個世界,塵封閉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必須面對這個世界上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英國人帶著洋槍洋炮和鴉片菸土來了,轟開了這個古老帝國的國門;法國人帶著他們的驕傲來了,要統治遠東這片龐大領土;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強大起來了,用他們惡毒的眼神窺探著中國的財富。   時代交給他一項使命:保衛這個國家,保衛她的人民。   就在他打算在家鄉安度晚年的時刻,法國人入侵越南,打算由此一路北上,侵吞中國的南疆。他是忠誠的,66歲掛帥南征,只為了守護國家的安寧;他更是無畏的,敢於冒著法國人的槍林彈雨身先士卒,率眾衝鋒。

  但是,他又是悲劇的—他拼了命在戰場上拿到的,清政府在談判桌上全部輸了出去;他用盡生命去維護的,卻不被任何一個高官重視。   這是他的悲哀,就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用盡全身氣力去推石頭,石頭還是會滾下來,做的都是無用功;這更是時代的悲哀,和那個時代所有英雄人物一樣,他們的努力和勇敢最後換得的除了失望沮喪之外沒有任何回報。   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人:在他生時他做到了他能夠做到的一切:鎮壓農民起義,維護清王朝統治;抵禦外國入侵,保衛中華國土;為官治理一方,留下幾多善政。   就在鎮南關大捷之後不久,遭受軍事嚴重挫折的法國茹費理內閣因此垮臺,世界也真正記

住了馮子材這個偉大的名字。   就在他死後四年,他保衛的鎮南關響起了革命黨人起義的槍聲;而後四年,在他的支持者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治所武昌,一場更大的浪濤正在洶湧。馮子材,歷史會記住這個偉大的靈魂。 第一章 艱辛歲月悲苦早年馮子材在世人心中一向是這個樣子:灰白頭髮,長鬚飄然,心憂祖國,剛正不阿,十足的老英雄的形象。但是我們同樣要知道,英雄也是有童年的,老英雄也是從小英雄長大的,和很多歷史英雄一樣,這位英雄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關於馮子材的童年的史料非常少,少到在清朝正史《清史稿》中沒有記載,只有一些雜記寥寥記了幾筆,我們所能知道的,也就是他那坎坷的生平。馮子材祖上世代居住在廣東省南海縣沙頭圩(

今屬廣州市),那是一個很窮的地方,大家只是靠著莊稼的收穫勉強維生,很難有餘錢讓孩子去私塾讀書,所以,馮子材的家裡沒有一位讀書人。清朝乾隆年間,馮家所在的地區遭受水災,在小農經濟時代,水災是很可怕的:水災會淹沒莊稼,讓當年的莊稼絕收,而水災帶來的淤泥會掩蓋農田,導致明年的收成也很難保證。如果說天災還可以對付,那麽更加嚴重的就是人禍了。封建時代,每每有了天災,總會有人大發國難財,糧價會被囤積居奇的不法商人炒得很高,而一些缺德官員還會與這些人同流合汙,一起搜刮民脂民膏。天災加上人禍,生存的困難逼得百姓只能賣兒賣女換取救命糧食;到了嚴重的時候,還會「易子而食」,就是自己不忍心吃掉自己的孩子,只能和別人

換著吃掉。幸好,那一次水災沒有把人逼到易子而食的地步,馮子材的祖父為了求生遷到欽州城外沙尾村定居。嘉慶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818年8月17日),馮子材在這裡降生,開始了自己的人生。馮子材的童年過得非常艱辛:四歲喪母,十歲喪父,孤苦伶仃,只能和祖母、兄長相依為命。他僥倖上了學,念了書,也因為付不起學費而只能中途輟學。為了生存,小馮子材做過很多職業:他曾經跟著大人們販過鹽,做過木工,當過漁民,還曾經替人放牛。當時,馮子材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跟著別人販鹽也做的不是「正當營生」,而是違法行為—販私鹽。販私鹽,其實就是私自販賣食鹽,在封建王朝是相當嚴重的罪名,嚴重時還會掉腦袋,可以說是把腦袋別在褲子上

的營生。隋唐響當當的好漢程咬金、唐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黃巢就都是赫赫有名的私鹽販子。…… 

《禪真逸史》、《禪真後史》之成書、出版與傳播

為了解決清朝正史的問題,作者許庭慈 這樣論述:

    本論文是以明代小說《禪真逸史》、《禪真後史》為主要研究對象,分五章論述。  第一章由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言起,藉由小說版本的考釋確立研究方法,並綜合諸家前輩研究成果,將研究範圍界定在明代天啓崇禎年間,於杭州地區刊成之小說——《禪真逸史》、《禪真後史》,用以導出問題意識,探究禪真小說的編纂。第二章聚焦《禪真逸史》,考察小說原刊本十五人序文的編寫策略與其清刊本圖像的取材,兼涉其他清刊小說的插圖,以得知《禪真逸史》在明、清兩代的成書。第三章關注《禪真後史》及其出版者陸氏翠娛閣的出版品,釐清其與禪真小說作者清溪道人的關係,再結合《魏忠賢小說斥奸書》、《遼海丹忠錄》與《型世言》論《禪真後史》情節

素材之運用,發掘四部小說的共同書寫。第四章將禪真小說置於東亞漢文化圈中,探析小說於日本江戶時代、韓國朝鮮時期的傳播情形:於日本方面,運用眾多禁書目錄,考察渡來書籍與《禪真逸史》遭禁與解禁之由,還原小說東傳時之經歷;於韓國方面,對讀《中國小說繪模本》與《禪真逸史》明原刊本圖像,探究二圖像敘事的異同,以得知中朝對於小說情節呈現之傾向。第五章則是結論,將由小至大、由細而寬、由個別至整體、由本地至外地的將全文論述歸納與收束,期待能呈現更多新的風貌、新的課題。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為了解決清朝正史的問題,作者劉建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旨是探究「鐵路」在晚清中國時期的概念變遷。有別於過去以政治史、經濟史的角度看「鐵路」對中國社會的改變及影響,本文試圖以「概念史」的角度,體現「鐵路」從海外進入到中國的過程中,經由「脈絡性轉換」的途徑,以達到符合與適用在中國脈絡的「鐵路」。「鐵路」在19世紀作為一項「西學」知識出現於中國後,經歷數十載的時間,從最初的被介紹,再到被接納,最終被認可用於國家的發展,此一歷程可謂極其複雜且艱辛。只是當「鐵路」被建造出來後,晚清中國的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甚至是一般平民百姓,因個人、群體的知識背景、地域差異,以及所面臨到境遇有別,產生出對「鐵路」不同的想像與憧憬,這也間接導致「鐵路」在中國的形

塑,難以有一個整體的共識。畢竟晚清中國所面臨到是重大的歷史轉折期,是故此刻「鐵路」所呈現出來的歷史圖像,諸如商貿的運輸、國防的需求、對西方列強的抵抗,甚至是對國家再造的希冀,映顯當時中國「鐵路」概念是富有能動而非僵固的時代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