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葛大為寫的 左撇子 和葛大為的 左撇子【限量親筆簽名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音樂小徑]《日常》:田馥甄的日常不如常也說明:唱起綿密的歌詞,田馥甄一點都不馬虎,每一個尾音和轉音,都是難以達成的唱功。或許,最後的La~La-la可能會讓人想起她最愛的偶像王菲的聲音,但或許這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有鹿文化 和有鹿文化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蘇慧霜所指導 林金桃的 現代流行樂府研究 ─以1996~2017臺灣流行歌的歌詞為例 (2017),提出田馥甄日常歌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代流行樂府、流行歌、樂府精神、社會寫實、社會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洪雯柔所指導 盧億的 臺灣教育部外派越南華語教師教學現況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華語教師、華語教學、越南、華語教育、教材與課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田馥甄日常歌詞的解答。

最後網站查詢相關照片: 年度歌曲獎 - 最新趨勢觀測站則補充:年度歌曲獎在女神封后!金曲32歌后「 田馥甄 」得獎預測分析-精華版- Hebe Tien:GMA32 Best Mandarin Female Singer【吉米哥聊音樂吧】 的影片資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田馥甄日常歌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左撇子

為了解決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作者葛大為 這樣論述:

葛大為獨立出版經典‧絕版逸品‧等待13年‧全新復刻 《左撇子》2020重新編輯增訂版 異質相反的魂魄,格格不入的身體, 在始終模糊的時代,賜上致命一擊!   聽說 人的一生會出現那麼一次,格格不入;   彷彿 一個右撇子和一個左撇子,   在時間綿長的孤單裡,   交換了靈魂……   曾經那種僅屬於左撇子般看世界角度的異樣   以為是「用另外一個方向 另外一種觀點   來瀏覽 來看待 來聯想 這個看似乏味的世界 是幸福的」   會逐漸被世俗與時間磨得圓潤,但4745個日子過去,   卻發現自己成了時光旅行回來的人   13年前後,關於愛與非愛,死亡與生存   關於馴服與流浪,末世與新生

  喃喃的低語,旁敲側擊的素描   都會機器人,孤寂落單的男女,大隱於市……   對世界 對自己 你的 我的,格格不入的   渴愛的我們,依然陌生   把自己的好,   寧可挖下一塊,   塗到對方傷口上的仁慈,   那就是愛。   ──葛大為 名人推薦   HUSH、Love DJ Christine、光良、貝莉、   李豪、張西、萬芳、梁靜茹、鍾成虎──感同身受推薦

田馥甄日常歌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想把空白的日子留給你 #林鴻宇​

體驗相愛中最軟爛的部分
就算愛的沒主見也沒關係

只要跟你賴在一起,都好


林鴻宇 Hungyu Lin
全新單曲《想把空白的日子留給你》

5月18日 正式發行

■ 數位收聽:https://hungyulin.lnk.to/MyDaysOffFor

_
■ 歌詞
演唱|林鴻宇
詞曲|林鴻宇

買一個交往的紀念品給你
希望你喜歡
沒賺太多錢 不是名牌給你
好在你不介意

好喜歡這樣的日常 一樣的習慣品嚐
生活的浪漫 就是能與你躺在沙發上什麼也不管

陪你去看流星 劃過高高天際
像演一部舊電影
想把時針撥慢 這樣膩在一起
躲在這段 時光裡
我的決定 就是你每個決定 都可以

休假了 這次我們要去哪裡 我想東你就往西
重要的從來都不是目的地
而是路途中和你

倘若意見很分歧 生氣只能三秒鐘而已
吵架歸吵架 晚餐要吃什麼大餐最要緊

陪你逛街shopping 瘋狂購物中心
每一件你都可以
晃了快一整天 再看個末場電影
急著趕車回家去
我的一天 只想每個事情都關於你

沒有問題 你交辦我都隨行
我的全世界的中心 就在你心裡
暈頭轉向了 腦海裡都是你

覺得無能為力 世界與你為敵
沒關係我在這裡
躺在我的懷裡 煩惱通通忘去
躲在這段 時光裡
我的決定 就是你每個決定 都可以
我的決定 想把空白的日子 留給你


_

■ 歌曲 製作名單
演唱 Singers:林鴻宇
詞曲 Lyricist & Composer:林鴻宇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編曲 Arrangement :吳奕宏
和聲 Backing Vocals:林鴻宇、吳奕宏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跪著聽工作室 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母帶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吳奕宏
錄音著作 SoundRocording 林鴻宇、Playroom
OP: 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Good Sense Music Service Co., Ltd.
SP: Universal Music Publ. Ltd Taiwan


■ MV 製作名單
策劃 Planning:阿諺 Yan
封面設計 Graphic Design:Nicole
影片剪輯 Audio MV Editing:Nicole



■ 更多相關資訊:
林鴻宇 facebook:https://reurl.cc/4xndR​
林鴻宇 instagram:https://reurl.cc/Gkxoqd​
林鴻宇 StreetVoice:https://reurl.cc/RNmez​
林鴻宇郵件:[email protected]
WIN Music & Creativity:https://www.instagram.com/win_music_c...​
冷杉映像:[email protected]

現代流行樂府研究 ─以1996~2017臺灣流行歌的歌詞為例

為了解決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作者林金桃 這樣論述:

我們身處在一個影音技術發達以及網路普及的年代,音樂透過數位資訊得以快速的在網路平台上流通。時下的年輕人喜歡上網聽歌,各有各支持的偶像以及樂於傳唱的曲目,因此筆者藉由接受度高的流行歌,解析歌曲中蘊含的教育性質與文學價值,置入課堂教材,引導學生感受歌詞中的情感刻劃、意象書寫,透過閱讀擴充生活知識、關注當代社會議題,分析歌詞中的主題意識,啟發孩子的獨立思考,進而培養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達到知、情、行的教育目的。筆者從臺灣流行歌的發展中發現,現代流行歌從歌曲風格的形塑到容主題的訴求,皆能表達當代人民的情感思想和生活面貌,由此也印證一個時代的改變,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氛圍,皆會影響當代人民的創作風格

與表達在歌曲中的內心感受和期望。自1996年後,社會風氣的開放、獨立樂團的發跡,聽眾能接受的音樂風格也變得分眾多元,因此在這個期間有越來越多勇於表達自己思想的創作,不畏政治強權的選擇用音樂和政府對話,積極地表現出人民參與社會公共議題的心態,進而揭發社會的黑暗,反映民生疾苦,表現「惟歌生民病」的樂府精神。透過本論的研究,可知現代流行歌的寫實性、文學性、教育性、時代性、可歌可唱的特色和社會批判的精神,實際符應傳統樂府寫實的精神,因此筆者將現代流行歌定名為現代流行樂府,透過音樂專輯的整理樂聽,收錄符合漢樂府的實錄精神、且符合唐新樂府「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歌詞,整理了歌詞中的文學質素和當

代的語言習慣、創作特色,從「政治、社會、人權、生態」等四大方面,勾勒出當代的社會樣貌,反映出當代人的集體意識與文化現象,概括出現今的臺灣圖像。儒家強調「樂」的教育功能,《禮記.樂記》闡述了儒家思想一脈相承的音樂思想。音樂是源於「人心感於物」的心理活動,作為人的情感活動,音樂不是孤立的藝術活動,「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有各種不同的慾望,透過音樂來陶冶性情,傳達需求,期許在未來有更多人注意到現代流行樂府的地位與價值,將音樂引入教育。透過好的流行音樂的傳唱,無形中也能教導孩子體察字詞之間的國文教育,感受正向價值觀的薰陶,了解到更多當代的社會文化背景,間接地也輔助了學校教育,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教化

功能。

左撇子【限量親筆簽名版】

為了解決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作者葛大為 這樣論述:

葛大為獨立出版經典‧絕版逸品‧等待13年‧全新復刻 《左撇子》2020重新編輯增訂版 異質相反的魂魄,格格不入的身體, 在始終模糊的時代,賜上致命一擊!   聽說 人的一生會出現那麼一次,格格不入;   彷彿 一個右撇子和一個左撇子,   在時間綿長的孤單裡,   交換了靈魂……   曾經那種僅屬於左撇子般看世界角度的異樣   以為是「用另外一個方向 另外一種觀點   來瀏覽 來看待 來聯想 這個看似乏味的世界 是幸福的」   會逐漸被世俗與時間磨得圓潤,但4745個日子過去,   卻發現自己成了時光旅行回來的人   13年前後,關於愛與非愛,死亡與生存   關於馴服與流浪,末世與新生  

 喃喃的低語,旁敲側擊的素描   都會機器人,孤寂落單的男女,大隱於市……   對世界 對自己 你的 我的,格格不入的   渴愛的我們,依然陌生   把自己的好,   寧可挖下一塊,   塗到對方傷口上的仁慈,   那就是愛。   ──葛大為 名人推薦   HUSH、Love DJ Christine、光良、貝莉、李豪、張西、萬芳、梁靜茹、鍾成虎──感同身受推薦 作者簡介 葛大為   歌詞創作人、資深音樂企劃、文字工作者、作家。   以蔡健雅〈說到愛〉、張惠妹〈連名帶姓〉入圍第23、29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以電影《後來的我們》主題曲〈我們〉入圍金馬獎原創電影歌曲。歌詞作品:徐

佳瑩〈你敢不敢〉、楊乃文〈離心力〉、田馥甄〈懸日〉、家家〈家家酒〉等數百首,個人文字作品《我記不得每隻貓的名字》、《左撇子》、《溫柔的殺手》等。   IG:@lyricist.dk 推薦序  HUSH、貝莉、李豪、張西、萬芳、光良、梁靜茹、鍾成虎 新版自序 空氣鳳梨   愛是一場饑荒  手錶聯想曲 質數 靜電 橋上的戀人 走路的快樂 小火鍋 草莓果醬的啟發 三明治 餓 等電話 安撫 懸日(2020)   世上沒有馴獸師 世上沒有馴獸師(2020) 愛的真諦(Ending Pose)(2020) 你不能什麼都要。 Happiness 中間值 Lover 2.0  好人與壞人

第二名情人 偏食者 情人節快樂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我不愛你了。」 我一直很守時。除了愛情。 恨著愛 英尺35000 10hrs的情書 幸福轉機 台北跟北京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好想毀了全台北所有的義大利麵館 垃圾 心碎的泡泡糖球 乞丐的離婚 求救訊號(2020)   你說 我願意聽 我們哪裡都不要去(2020) 聽說 說話 獨居生活 女人自撕 他 一輩子的孤單 週刊 One Day Lover 影像電話 張愛玲的電子報 孤單(2002) 對忘憂草的疑問 燒掉(2020)   無痛 年輕 臭豆腐 賊 身分證 Signature 電話簿 食腐動物 我們都是貪食蛇 搶插

座大戰 熱水器 洗澡 不想 無痛 刮骨療傷 畫素 丟底片   29mins 籠子 狗與人 照顧 在我懷中離去 都是為了留下來(2020) Ruler 磁鐵的啟示 收集 來生 下一輩子(2020) 29 mins Where’d you go?   後言 無言(2020)   推薦序   大概是二○二○年初,因為終於去戶政事務所查了自己的出生時辰,重新算過八字人類圖和星盤,我才知道,我的上升星座是獅子座。那段時間過得有點魔幻,彷彿得到人生試鏡的第二個鏡頭,用獅子座的靈魂,再詮釋一次生命的劇本。   「原來葛大也是這樣嗎?」這樣的念頭,某個瞬間閃過了。   根據科技的記載,我和葛大應該是

在二○一四年的時候認識,在酒局、在KTV、在演唱會的場合、在工作上的聯繫上。他並不如別人所形容的神祕,至少對我來說。不想被侵踏的自然也不需要廣發邀請函。二○二○的我便僅以一個板塊上的一隻獅子這樣意識著板塊上的另外一隻獅子。而事實上,在他的作品裡面,說不定早就都透露了,那種整理好的悲傷,一頭貓科動物的自我爬梳,如同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命運。   而那都只是為了讓旁人在閱讀他的文字時,一次OK。 ──音樂人 HUSH(2020) 推薦序   「2014夏天。要請你來我富錦街的家,喝我為你特調的白酒Sangria。」(2013年冬天傳給葛大的訊息)   2011年冬天,有天我謝謝他,我說也許你

會問我幹嘛謝謝你?我回答,因為我真的很喜歡你寫的東西。還有你的聲音。我真的很喜歡、非常喜歡你的聲音。好好聽。   葛大回:「我才該謝謝妳。週末總在沉默了一整天後,聽電臺裡妳的聲音,像是有人跟我對話似的。妳知道,有人對話,孤獨裡多幸福。」   然後,我們彼此祝福對方新年快樂。   然後,他答應我會盡量地活著。   我們關心彼此,他知道我最深最蠢的祕密。   終於也在去年完成了我們都好喜歡的廣播節目「同行相記」。   葛大為=最高等級迷一般男子,運用文字的工夫好可怕,有時候會被弄到莫名流淚,不是痛哭流涕那種,是默默不知覺的怎麼哭了啊?   有些朋友,就是這樣美好地存在著。   ──王主管 aka

Hit FM Love DJ Christine 推薦序   我是因為《左撇子》認識葛大的。   那年二十七歲,是剛入誠品網路書店的員工,同事們著迷地談著《左撇子》這本書,連文青邊都搆不上的我,不敢接話,默默地Google。   然後才發現,那位我以為文青才會知道的葛大為,其實常常在我們日常中,廣播裡、KTV,街上的音樂。   失戀時、開心時、曖昧時……各種時刻。   我們都知道那些歌好,但我們常忘了那些歌都來自於葛大。   我們也知道葛大會寫,可很多年後,很多人後來才明白,葛大不只會寫歌,還會寫書。他持續耕筆著許多好書,也許,都快二十年了?   轉眼和《左撇子》相逢,已經過了

十三年,這段時間,有幸在一首歌合作認識之後,每本葛大的作品,都能有機會幫忙寫個幾句。一眨眼,從相識那刻開始,居然也十年了。   每次都感到很害羞,論文字,我跟他差遠了;論感人,如果他是一公升的醇酒,我可能只是一杯養樂多。   書本消失,在這書籍氾濫的年代,是很正常的。也因如此,時常喜愛的書,一轉身就絕版,沒有機會再讓人認識。   好高興《左撇子》這本書,從自費出版的作品,而今,加入了有鹿文化的行列,讓更多新認識葛大的人,可以擁有這本增訂版。   謝謝葛大出版時總會想起我,誠如我每次聽著你寫的每首歌一樣。   好高興這本書,能有延續的新生命,希望它能,一直一直,出版下去。   ──作家 

貝莉(2020) 推薦序   某次偶然看見一位西洋明星簽名,他總是先寫下後位的姓氏,再寫名字,猜怎麼著?因為他是個左撇子,為了不讓筆墨因摩擦而模糊就必須調整書寫順序,這個發現顛覆了我諸多認知,如果我始終習慣讓自己身處在多數的位置,我就看不見這個社會有些規則其實是為主流量身定做。   左撇子觀看世界的方式一定與我截然不同,讀葛大為老師的字裡行間,他總能在日常風景中撿拾別具一格的靈光,看著這些穿梭在愛與離、甘與苦、回憶與時代的情感符號,以及隨之而來吐息起伏的波動,文字的主人論點精闢,刀刀戳中要害,卻又能見識到他對待世界的溫柔面貌。他的生命經驗,捏出了作品的血肉骨,時而銳利、時而關懷,多年以前

的妙見,彷彿也應證這越來越虛無的時代,我們心裡那片誨暗海域,潛沉在深邃更深之處,幽幽不可明視,卻遠方有人為你點亮。   讀到〈週刊〉裡深入日常的速食情愛:「你要我 在支離破碎的自己裡/看見完整的 我 或者你/而 這個書店不休息/有多少人/翻了翻 就走了/而我對你/卻是心疼不已」。讀到〈靜電〉中對細微現象的瑣碎自語:「迷戀上相向的兩列電車擦肩交會的那一剎那,從車廂裡看著對車揚長而去,會有一時之間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錯覺。靜電發出了嗶嗶剝剝的不安聲響,似乎試圖紀念體驗撞擊之時的顫動。如果愛上一個比生命還重要的人,應該也是這種滋味吧。」又或者〈下一輩子〉中對生命的詰問:「完美的下一輩子/要大方地回頭

欣賞自己的殘破/勇敢地讓眾人對我失望一次/或許出生在又一次的瘟疫蔓延之時/願那時的我憎恨等候/能夠痛快轉身/比誰都狠/那輪迴裡不再是隻偽裝的狼」。葛大為讓許多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都凝練為語句,彷彿一個僧人凝視山林,述說著得來不易的悟念。   他的文字自然投射的生命觀,宛如來自另一個方向,不急著對抗也不留戀擁抱,任憑美好與殘酷的景色靜慢流淌,末日感當前也不改其色,儘管這個世界隨時都要崩塌。 ──詩人 李豪(2020) 推薦序   他皮膚下的竄流的情感,像呼吸一樣淺白,卻是從心底深處長出來的低喃。 ──暢銷作家  張西(2020) 推薦序 關於葛大為與我   關於葛大為與我   有幾

次交會的記憶   那次相聚還有其他朋友   我發現他高,極端消瘦   不多話,眼神憂鬱   我也沒多說,我們在安靜的沉默中交流   那是一個熟悉的記憶   再熟悉不過的闇黑   頒獎典禮的聚會   我們合照,他有點緊張他說   他有著健身後的線條,侃侃而談   並且在友人的臉書上總有令人叫絕的回應   但我們始終不是臉友   1997年我發行《左手》專輯   辦了左手聚會,他說他有來   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只是我還不認識他   那時的葛大為是個男孩   我是左撇子,天生用左手   我曾經歷無端的壓抑與莫名的否定   某個部分的我本來就孤獨   經過這麼多這麼多年   逐漸

可以疼愛自己的左手   逐漸卸除一些些自我的壓抑與否定   以及享受孤獨完整自我   回頭翻閱那些黯黑的字句   也能逐漸明白這一切其實是成就我們成為我們的通道   而這些那些一字一句   也都因為那迷霧的敏感   成為真實又美麗的詩篇   我們早已擁抱過 ──知名歌手 萬芳(2020) 推薦序   認識DAVID很多年,起初是因為一起工作,後來也成為了要好的朋友,我只能說,他的思考方式跟一般人不一樣,他的生活方式也跟一般人不一樣。也因為這樣,我喜歡跟他分享,跟他聊天,因為從他不同角度的分析,會得到一些啟示。特別喜歡跟他一起合作的一首歌〈天堂〉,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感情世界。很興奮DA

VID又要出書了,我想透過他的書,一定會在我們「規律」的生活中,感受到「不規律」的感動和驚喜……   ──唱作歌手 光良(2007) 推薦序   給葛大的序……   認識他是在我要發第一張專輯的時候。   葛大寫了很多很多的文案   有人叫他知青,但是是「假」的那一個:假知青   後來我也就跟著叫他假知青   我發現,他的歌詞寫得挺好   而且除了寫詞   文案裡寫得讓我讀著的感覺有好多是很貼近音樂的畫面的   跟唱歌時的心情很像   不用字字句句細細地說明   但是卻能精準地寫出了歌中細膩的感情   也許是葛大很多愁善感   而且喜歡自己一個人去旅行的關係   記得有一次我問他   

在日本旅行時最好玩的是什麼   他說:坐在麥當勞喝飲料看路邊的人   所以我想   他是多愁善感 心思細膩的 嗅覺敏銳的 愛獨處的 有點神祕的   所以寫出了這麼多在這本書中的短篇文章   有點像日記 他人的,他自己的,甚至是我們腦海裡曾胡思亂想過的   讀著的時候   會想   呵我錯了   他是個知青啊   只是啊   是個聰明地把自己包裝成「假知青」的,真知青。   我們都應該看看葛大的文章   想想那個被遺忘了的自己,在心裡小小聲音的自己   偶爾喜歡獨處的自己。   謝謝葛大!   ──知名歌手 梁靜茹(2007) 推薦序     認識葛大為是在工作的開會場合,第一次見面,我就認

為他是一個有苦衷的人。所謂的苦衷,便是有口難言,他要說的,他在意的事情,絕非這些流行歌曲的歌詞就能裝載得下。我幸災樂禍地等著看好戲,看他能忍到什麼時候,果然讓我等到,他終於出書了。   葛大為選的文章標題很有趣,他善於認出那些向他招手的文字。這些標題就像是一個一個窗口,每個形狀造型不一,每一扇窗裡都是一個生活場景或一個腦海閃過的畫面,只需一探便讓人回味不已。   我喜歡這些文章裡面斯文的人情世故,有趣的比喻,和沒有壓力的自我期許。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和饑荒或經濟大蕭條那類值得深思的大是大非。只能在自己的書桌前或者捷運站裡思索存在,伴隨著無足輕重又充滿意義的思緒。葛大為把它寫下來了,並且

讓它們韻味十足。   ──音樂製作人 鍾成虎(2007) 【新版序】空氣鳳梨十幾年過去了不適應的 終究也沒妥協多少偶爾想起當年獨立印刷這本書家裡跟辦公室堆滿了書除了鋪到通路的出門時就把書帶出去寄幾乎每本書都經過自己的手氣味 和重量 都還記得十幾年過去了後來相識的許多人都告訴我書櫃裡有著這麼一本 左撇子我那 格格不入的人生再回頭看 竟也有些陌生了我一向不是喜歡回頭看的人畢竟要往前念想的 還很多讀起重新編輯的片段像是未來人跑到很久以前 設好的鬧鐘在我現在這個年紀 這個階段這個始終模糊的時代裡賜我致命一擊當時還是天真地相信些什麼的吧不像現在活得像是我陽台新養的空氣鳳梨彷彿不需要什麼就能活【內文試閱

一】懸日(2020)時間被回憶填滿,沒有故事的人才是最孤單的人。我們都不自覺喜歡在感情裡當受害者,或是當過受害者,但也許早已沒有加害人,以為身體都好了,卻還是喜歡牽掛或是被牽掛的感覺,原來我們都是被回憶照顧著的人。愛情裡最壞的狀態是,我們之間沒有誰是壞人,卻還是走向分離。兩個很好的人,分開後各自擁有另一段幸福;兩個很好的人,比忘記更難過的存在,是彼此都非常的好,也知道讓自己變得更好,但卻給不了祝福;兩個都很好的人,讓人放不下的是,原來我們各自都是可以過得那麼好的人,並不是因為我們要在一起才會幸福快樂,原來分開才是加法,我們都有對方無法給的東西。是放不下,還是捨不得放下。在那個擺放著琳瑯滿目的二

手市集裡,看似無用的物件,也能成為另一個陌生人如獲至寶的寶物,愛情也是,我們都奢望新的感覺,卻忘了有一天新的也會變成舊的,舊的也會成為另一個新的面貌。原來,我們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壞的,太陽終將落下,也該順其自然,讓回憶放下。【內文試閱二】世上沒有馴獸師(2020)在你面前每個萬變的我都會瞬間不見的吧然後什麼也沒剩下卻成為了你【內文試閱三】Ruler尺。只要斷了一角。他不是蛀了能補的牙齒。從此什麼線都畫不直。不論筆跡走到哪裡。總還帶著那缺口。拖拖拉拉。還以為遺忘了什麼。真是不快樂的紀念品啊。 

臺灣教育部外派越南華語教師教學現況之研究

為了解決田馥甄日常歌詞的問題,作者盧億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探討臺灣在推展越南的海外華語文教育時,華語教師如何面對挑戰與適應,並善用其有效教學策略、規劃教學活動,以達到華語教學目標。本研究對赴越華語教師,及學習華語之越南大學生進行半結構深度訪談。本研究範圍僅限於2012年教育部選送至越南6個城市17所大學之4位女性華語教師及10位越南大學生。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一、就影響華語教師赴越任教的個人背景部分。華語教師如能適時以英越語輔助或補充說明,有助益華語教學;教師任教的動機中,教師相當重視薪資水準、累積教學資歷,及自我實現;而同儕經歷與鼓勵亦是促成華語教師赴越的關鍵。二、就華語教學分析部分。華語教師有清楚的教學理念,並能據此在瞭解與考量越南學生

的學習特質、文化特質後,適切設計不同的課程主題及課程目標。華語教師會配合教學主題選編適當的教材,並進行多元有效教學。華語教師主要是擔任華語教學工作,包括台灣華語教師主要負責華語教學中的聽力與言說練習;而在行政工作上,越南大學多不要求華語教師額外負擔。教師則會透過多元化的評量方式,如:強調口說、書面作業、戲劇表演等評量方式,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效。三、華語教師對其華語教學之自我覺察與建議部分。華語教師必須面對中國海外漢語教學的競爭;也瞭解文化差異對華語教學之影響,且在教學環境與設備欠佳情況下,仍要維持華語教學品質。華語教師表示主要收獲在於:累積海外教學資歷、增進實際教學能力、獲得跨文化師生情誼,並

能擴展臺灣與越南間的國際教育交流,有助於臺越間的跨文化理解。另,華語教師提出了要充實華語教學實習、增加赴越行前培訓、適度修訂聘約,以利聘僱優秀華語教師,並傳承優良的華語教學經驗。四、越南學生對華語教學之回饋。越南學生很喜歡臺灣華語教師在課堂上親切溫和的態度;越南學生肯定臺灣華語教師之教學方法,華語教師也會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越南學生希望在華語課程中,涵括有關中國、臺灣、越南及國際社會之內容。並且強烈希望課程中包含與未來工作和升學有關之議題。越南學生能接受由華語教師透過分組表演、口語對話、主題報告等評量方式。根據前述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針對華語教師、選送單位、服務單位、華語教學政策及未來研究提

出若干建議,作為改進臺灣赴越華語師其華語教學之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