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稅務小六法 和一品法學苑的 財稅法典-2022國考.實務法律工具書(15版)(一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97年版營業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法令彙編也說明:第三條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一、自由貿易港區:指經行政院核定於國際航空站、國際港口管制區域內;或毗鄰地區劃設管制範圍;或與國際航空站、國際港口管制區域間,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一品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政治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楊鈞池所指導 沈欣宜的 科技產業園區保稅制度之海關監管實務探討 (2021),提出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科技產業園區、保稅制度、海關監管、保稅貨品通關、保稅貨品管理。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 郭昱瑩所指導 謝雨豆的 稅式支出之評估:以產業創新條例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稅式支出、產業創新條例、政策評估、預算管理、產業關聯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解答。

最後網站院總第454 號 - 立法院則補充:案由:行政院函請審議「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 草案」案。 行政院函. 受文者:立法院.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1 年10 月29 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稅務小六法

為了解決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本書共有十二類,收錄298種法規,並蒐集稅務相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至第804號解釋文。   ◎依領域區分為稅法總則編、內地稅法編、國境稅法編等三大類。其中內地稅法編下又分為所得稅類、財產稅類、交易稅類、消費稅類、稅捐優惠(例示)、其他重要法規等六類;國境稅法編下則有關稅徵免類、關務行政類、關務管理類、制裁規範類、其他規範類等。   ◎適合研習稅務相關法律者,特別是法律系學生及稅務從業人員使用。

科技產業園區保稅制度之海關監管實務探討

為了解決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作者沈欣宜 這樣論述:

關稅為一種對於進出國境貨物所課徵之租稅,海關則為執行課徵關稅之機關,保稅係指未經海關徵稅放行的進口貨物、轉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暫准由納稅義務人提供擔保或以海關易於監管之方式,免除或延緩納稅之義務;而保稅制度是一種減輕產業負擔之緩繳關稅制度,其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於瞬息萬變之經貿環境中,各個國家為發展對外貿易致力於實施各種制度來降低產業的生產成本,以提高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科技產業園區(原名為加工出口區)創設於民國五十年代,臺灣因地狹人稠、自然資源缺乏及國內市場小,政府為獎勵外銷、減輕廠商生產成本,以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之價格競爭力,並為解決外匯短缺困境

,遂以出口為導向之經濟政策,推行外銷品沖退原料稅制度及保稅制度作為鼓勵投資措施,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本研究係以科技產業園區向海關申請核准取得監管的區內事業為研究對象,實施保稅制度,瞭解現行的保稅作業模式,探討區內事業施行保稅貨品通關、保稅帳冊管理、保稅貨品之盤存與結算管理;並進一步分析海關對於區內事業保稅制度之監管實務案例類型,整體監管規範的沿革與未來創新方向,檢視保稅制度之實施與相關措施之建立。 最後,科技產業園區保稅制度歷經五十多年的發展,於法規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架構,再者海關實施貨物通關自動化,採用EDI及XML連線及電腦帳冊管理,簡化通關手續,保稅貨品通關更便捷,保稅制度

從以往嚴控的方式進一步的放寬,於管理上施行風險管理及自主管理方式,並採定期與不定期稽核為之,對於保稅監管更著重以全面電子化之模式。為因應國內經貿發展之需要與國際貿易更迭,海關對於保稅制度的監管規範力求突破及精進,關務現代化仍是未來致力於發展的方向,期能創造更具效能優化之保稅監管。

財稅法典-2022國考.實務法律工具書(15版)(一品)

為了解決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作者一品法學苑 這樣論述:

  適用對象   1.欲直接報考公務人員地方政府-三等,地方政府-五等,地方政府-四等,身心障礙特考-三等,身心障礙特考-五等,初等,原住民特考-四等,高考-三級,普考之財稅職系的讀者。   2.未來有加入公職報效國家的熱血同胞們。   使用功效   完整收錄最新制定或修正之法規,確實吸收最新訊息不漏接!   改版差異   更新法規。 本書特色   法規修正‧全國最新   完整收錄最新制定或修正之法規,讓讀者方便查閱記憶。列舉如下:   □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110.6.30)   □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110.06.30)   □土地稅法(110.06

.23)   □行政訴訟法(節錄)(110.06.16)   □預算法(110.06.09)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110.05.31)   □貨物稅條例(110.05.26)   □都市計畫法(節錄)(110.05.26)   □統一發票給獎辦法(110.05.20)   □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110.05.19)   □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節錄)(110.05.19)   □所得稅法(110.04.28)   □勞工保險條例(節錄)(110.04.28)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110.04.26)   □一百零九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

規定(110.02.14)   □一百零九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110.02.01)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110.01.27)   □平均地權條例(節錄)(110.01.27)   □一百零九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擴大書面審核實施要點(110.01.26)   □民法 第二編 債(110.01.20)   □民法債編施行法(110.01.20)   □民法 第四編 親屬(110.01.20)   □遺產及贈與稅法(110.01.20)   □行政程序法(110.01.20)   □一百零九年度財產租賃必要損耗及費用標準(110.01.19)    □民法 第一編 總則(110.0

1.13)   □民法總則施行法(110.01.13)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01.13)   □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查核準則(節錄)(109.12.28)  

稅式支出之評估:以產業創新條例為例

為了解決自由貿易港區營業稅的問題,作者謝雨豆 這樣論述:

稅式支出(tax expenditure)屬於誘因型政策工具,為政府間接性的支出工具手段,透過免稅、租稅抵減等獎勵之措施,來達成政策目標。因為其未透過直接成本支出來施行,又可提供優惠於民的表象,受到政治人物與大眾的歡迎,在我國每年皆有90項以上的所得稅稅式支出項目來看,政策使用頻繁程度也可窺之ㄧ二。但也因為此特性,不須經由每年正式預算制度審視,易形成政策績效評估的漏洞,也不利全面性的財政管理。然而,長期下來稅式支出的規模卻是政府不應忽視之重。值得關注的是,在1968年稅式支出概念提出之初始目的,即希望強化稅式支出在預算上的管理,但在我國經驗上確未見其效果,除了我國在此議題發展時程較短之外,外

界對其的關注度也有所不足。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稅式支出這項政策工具在使用上的可能問題,對其進行整體性的評估,並就目前主要經濟發展政策「產業創新條例」為例來加以探討,以提供未來政策使用上的參考。此外,以稅式支出被稱為僵屍帳顯示它難以被約束的角度來看,若忽略其在預算管理的面向,則將可能對國家財政造成嚴重傷害,故本研究亦就預算管理的角度來對我國情況進行研討。以全面性的角度來對稅式支出政策工具進行評估。本文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及深度訪談法,來對產創條例投資抵減政策的事前及過程進行評估,結果發現我國稅式支出在政策預評估機制仍有調整空間,且在績效評估的執行上也相當不足,而相關資訊透明程度不足的問題也影響外界及

後續的研究發展。在政策的事後評估上,則採用產業關聯分析模型,來對產創條例實際產生之稅式支出規模進行分析,探討其實際對國內經濟與產業所造成的影響,以補足稅式支出在政策成本效益上缺乏檢視之問題,而由分析結果可得知,產創條例的研發投資抵減實際上創造了具規模的GDP與就業變動。在預算管理的討論上,則透過次級資料及深度訪談法,並比較國際上的現行作法,發現我國在稅式支出統計的項目別、資訊透明上都仍需增進。此外,在稅式支出的預算管理面向上,在制度與資訊使用的發展上都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