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名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莫札特名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克里斯托夫‧科尼茲里寫的 少年莫札特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莫札特曲集- 優惠推薦- 2023年10月也說明:你想找的網路人氣推薦莫札特曲集商品就在蝦皮購物!買莫札特曲集立即上蝦皮台灣商品專區享超低折扣優惠與運費補助,搭配賣家評價安心網購超簡單!

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諸大明所指導 謝昕妤的 探討莫札特音樂性格中的光明與陰影轉換- 以C大調與c小調鋼琴協奏曲(K. 467、K. 491)為例 (2019),提出莫札特名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莫札特、鋼琴協奏曲、音樂性格。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孫清吉所指導 許碧珊的 從舒巴特的音樂美學理論探討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調性應用 (2018),提出因為有 舒巴特、調性情感、音樂美學、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重點而找出了 莫札特名曲的解答。

最後網站莫札特(Mozart, 1756-1791):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K466則補充:2. 小林綠著,劉香美譯,莫札特-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K466,最新名曲解說全集9-協奏曲2,大陸書局,第76至83頁。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莫札特名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少年莫札特

為了解決莫札特名曲的問題,作者克里斯托夫‧科尼茲里 這樣論述:

  本書屬於《魚之樂優質中文階梯閱讀》系列第一級,適合九歲以上兒童。本書描述了天才音樂家莫札特一生傳奇及遊歷的故事:從兒童時代展現驚人的音樂天賦開始,到少年時代隨父親周遊歐洲列國劇院和皇室表演,成長後的音樂事業、婚姻生活,直至三十五歲離世為止。本書除了是一本故事書外,更是一本十八世紀的莫扎特遊記。   透過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插圖,本書既道出天才的一生,又展示了十八世紀歐洲名勝、社會生活、音樂等各方面,更載有十八首莫札特名曲選段的光碟,為讀者在閱讀以外帶來欣賞名曲的樂趣。此外,書內設有專題和練習,能提升理解、欣賞和語文能力。

莫札特名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愛的古典名曲 5A+5B級
小夜曲

探討莫札特音樂性格中的光明與陰影轉換- 以C大調與c小調鋼琴協奏曲(K. 467、K. 491)為例

為了解決莫札特名曲的問題,作者謝昕妤 這樣論述: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為十八世紀重要作曲家之一,在他的創作中,賦有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孩童的純真機靈、成年的幽默執著。由於莫札特個性鮮明有衝突和對比,以至於他所創作的音樂,戲劇張力十足。他創作的器樂作品,內容、規模及織度,至今仍為創作的準則。對於莫札特的音樂性格,可以用「不確定性」(Ambiguity)來定義。人類的日常語言不能精確地描述出音樂為我們帶來的感受,而莫札特的音樂卻呈現出我們生命中那些無法言語的喜中帶悲心理境況,以及那些不可言狀的笑中帶淚情感狀態。在僅三十五年當中創作了六百多首作品,其中包含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

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大多為明朗的大調調性,僅有《第20號鋼琴協奏曲》(K. 466)與《第24號鋼琴協奏曲》(K. 491)為小調調性。本論文以《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K. 467)與《c小調第24號鋼琴協奏曲》(K. 491)為例,來分析探討與比較莫札特音樂中的性格與特色。

從舒巴特的音樂美學理論探討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調性應用

為了解決莫札特名曲的問題,作者許碧珊 這樣論述:

一部音樂作品,所具備的各項音樂特質中,理解調性及其於作品中的發展變化,是一個可以了解作品內在精神的理性因素之一,音樂的調性與特定情緒特質之間的關聯性,在西方被音樂美學家廣泛的討論著,音樂理論家的貢獻在於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音樂語言所能表達的方式,但因審美的過程、派別與師承不同,也促使了音樂作品的詮釋空間變得更加寬廣與自由。舒巴特(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於1806年出版的《音樂美學觀念》一書,書中將音樂的每一種調性象徵意義,作了詳盡的分析,應可充份的反應出古典時期的社會音樂文化,因此本書是探討調性符號象徵內涵的重要佐證之一,舒巴特針對「音樂美

學」的思考,所建構的調性特質,可供作音樂被接受度訴諸文字語言的準則。和舒巴特同時代的貝多芬,音樂中的藝術能量,透過調性的選擇,來展現理想和抒發情感,從貝多芬音樂的調性分析,可以展現出他音樂中的社會意涵,本論文就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年代,劃分為三個時期,並就其時代背景、創作主軸,來探討其風格特徵和調性情感,期望能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內在創作精神,來探討其是否呼應當代音樂美學家舒巴特的調性與固定情感性格的配對原則。調性運用訴諸於舒巴特的文字後,音樂與文字如何交流,而貝多芬承襲舒巴特思想後所受到的影響,是否能契合內在的創作精神,是本論文研究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