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勃‧勒范恩寫的 管絃樂的故事(二版) 和楊克的 楊克詩集:有關與無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莫札特:小夜曲集(約第.沙瓦爾/ 國家古樂合奏團) Mozart也說明:莫札特 :小夜曲集(約第.沙瓦爾/ 國家古樂合奏團) Mozart:Serenata Notturna.Eine kleine Nachtmusik (Le Concert des Nations, Jordi Savall).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典藏出版 和華品文創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 葉翹任所指導 蔡亞倫的 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二一九》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7),提出莫札特小夜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莫札特、協奏曲、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樂團。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音樂研究所 郭聯昌所指導 安敬業的 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136之指揮詮釋 (2006),提出因為有 莫札特、嬉遊曲、指揮詮釋的重點而找出了 莫札特小夜曲的解答。

最後網站Serenade - 小夜曲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則補充:名詞解釋: 小夜曲是指一種與嬉遊曲(divertimento)有密切關係的音樂形式。serenade一詞來自於 ... 古典時期的小夜曲以莫札特(W.A. Mozart, 1756~1791)所作的最為著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莫札特小夜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管絃樂的故事(二版)

為了解決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作者羅勃‧勒范恩 這樣論述:

  ◎上市10周年  熱銷上萬本   邊聽邊認識樂器、音樂及創作這些音樂的作曲家!   一本簡明版的古典音樂導讀書,管絃樂達人鮑伯,帶大家進行一趟穿越古典音樂世界的奇妙旅程。   學習、聆聽、並享受作曲大師的傑作。同時,瞭解失聰的作曲家、性情怪異的音樂家們精彩奇特的故事,以及古典名曲背後的靈感與曲折故事。   你會聽到華格納澎湃有力的〈女武神的騎行〉,想像馬背上的女武神像暴風一樣掃過戰場;從貝多芬第五號和第九號交響曲選出的段落得到啟發,而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的怪異音樂令人坐立難安。   古典音樂在1、2百年前,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就像今天的搖滾明星一樣,當時的音樂

家演出的時候,常有許多女性樂迷太過激動而暈倒,或把珠寶首飾丟上台,表示她們的熱愛和支持,比起現在的粉絲,一點也遜色喔!   除了音樂家的故事,管絃樂團會用到的樂器,樂器的起源和有趣小故事,例如法國號,外型類似狩獵用的號角,而人類的第一支號角是用動物的角做成,所以叫做號角。獵人發現可以弄斷獸角的尖端,然後對著洞口吹氣,就可以發出聲音,於是利用它在狩獵時發送信號,彼此聯絡。這就是法國號的起源。   作者是資深古典音樂編輯,把古典音樂歷史寫得輕鬆有趣。整本書編排活潑,多個對話框有史料、有歷史背景、有樂理、有奇聞軼事,每一則呈現的是編輯的鬼點子與創意,搭配流暢優雅的插畫,讓全書充滿驚奇。 好評推

薦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內容非常豐富,既有趣又專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劉岠渭     這本書美編很棒,讓讀者在文字和插圖之間,產生有趣的聯想。──台北愛樂主持人 彭廣林   管絃樂是最棒的音樂演奏組合方式。此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豐富有趣的素材、搭配幽默生動的插畫介紹交響樂的各項知識,「一不小心」就讓讀者掉入浩瀚的交響樂世界而不能自拔,對青少年而言,是最好的入門學習機會。──打擊樂團音樂總監  朱宗慶   別看到可愛插圖和有趣故事,就以為《管絃樂的故事》只是給孩子看,這是一本5歲到115歲,給孩子也給父母,無論入門愛樂者或資深樂迷都可欣賞擁有,讓人輕鬆進入音樂與樂器世界

,屬於所有人的好書!──樂評及電台主持人 焦元溥   《管絃樂的故事》活潑生動,引領你進入藝術的殿堂有如呼吸般的自然。──中華奧福教育協會理事長 陳淑文   *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莫札特小夜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愛的古典名曲 5A+5B級
小夜曲

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二一九》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作者蔡亞倫 這樣論述:

音樂神童—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雖然只有三十五年的短暫歲月,但他的創作量卻遠遠高過於許多音樂家,創作曲種也相當廣泛,包括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曲、奏鳴曲、歌劇等等,在西方的音樂史佔有崇高的地位,而小提琴協奏曲更是常常被拿來當作考試、音樂會、樂團甄選的曲目。 莫札特於一七七三年創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於一七七五年創作其餘四首小提琴協奏曲,年紀還不到二十歲的莫札特樂思卻相當成熟,利用多年旅行所聆聽的各民族音樂特色,匯集到自己的作品中,讓作品有獨特的風味。 此篇論文深入研究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

曲,作品二一九》的創作背景及樂曲分析,希望更加了解莫札特音樂的處理方法。全文共分四章:一、緒論。二、陳述莫札特生平與此曲之創作背景。三、分析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之樂曲架構;研究樂團與獨奏小提琴之間的關聯性,探討演奏詮釋及技巧。四、結語。

楊克詩集:有關與無關

為了解決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作者楊克 這樣論述:

  本書收入楊克的精選詩作100首。其中相當一部分乃首次結集出版,有的詩作在大陸一直無以輯錄。此集記錄詩人捍衛「思想的重量」的決心、與關懷人世的溫情。楊克認為,個人寫作必須對公共空間發聲,表達「責之苛刻」的公民言論,以保持詩人的文學話語尊嚴。 本書重點   中國「第三代實力派詩人」、「民間寫作」重要代表性詩人  楊克  收錄精選100首詩  首次在台發行正體字版   走吧,別告訴我你只是一滴水  別告訴我你只是  浩瀚河流的一只瓶子  流水叮咚的手指過處  生命細小的紅繩  織出一個鮮紅亮麗的中國結   向遠方,向智慧之河  在春水盈盈的黑眼睛裡不停地漂 作者簡介 楊克   中國「第三代實

力派詩人」、「民間寫作」重要代表性詩人之一。在《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世界文學》、《上海文學》、《花城》、《當代》、《大家》、《青年文學》、《天涯》、《作家》、《山花》等大陸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詩歌、評論、散文及小說作品。還在《他們》、《非非》、《一行》等民刊以及海外報刊和網路發表作品。   出版《陌生的十字路口》(人民文學出版社)、《笨拙的手指》(北嶽文藝出版社)、《楊克詩歌集》(重慶出版社)等7部詩集;《天羊28克》(作家出版社)、《石頭上的史詩》(廣東人民出版社)等3本散文隨筆集;文集《楊克卷》(灕江出版社)。   主編1998—2008年《中國新詩年鑒》,《他們10年詩歌

選》、《朦朧詩選》(中國文庫第4集)、《60年中國青春詩歌經典》、《90年代實力詩人詩選》、《中國新詩年鑒10年精選》等。在世紀之交引發了自朦朧詩以來最大規模的詩學論爭。此外,其講授8年的「現代詩寫作與鑒賞」是中國大學裡鮮有開設的課程。   個人詩文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中華詩歌百年精華》、《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文學名作文庫》、《中國新詩總系》、《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詩歌卷》、《百年百首經典詩歌》、《新詩三百首》、《中國當代詩歌經典》、《〈人民文學〉五十年精品文叢》、《大學語文》、《中國文學評論雙年選》、《中國先鋒詩人隨筆選》等各種文選共260種以上。部分作品收入西班

牙、日本、美國、英國等出版的外語選集。曾3次赴德國、3次赴日本、2次赴臺灣以及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參加詩歌節與文學交流。詩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新年新詩會」播出。   曾獲首屆廣西政府獎「銅鼓獎」、首屆廣西「青年作家獎」,第二屆《青年文學》(1984-1988)創作獎 、「第二屆石韻新詩獎」第一名、《創世紀》40年優選獎、《人民文學》徵文獎、《山花》年度獎、第三代詩人傑出貢獻獎、首屆漢語詩歌雙年(2006-2007)十佳獎、廣東「第八屆魯迅文藝獎」等。

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136之指揮詮釋

為了解決莫札特小夜曲的問題,作者安敬業 這樣論述: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管弦樂作品種類非常多樣,包括嬉遊曲(Divertimento)、小夜曲(Serenade)、輕組曲(Cassation)、夜曲(Notturno)、舞曲(Tänze)和進行曲(Märsche)等。當時在大多數時候常被當作同一類型的樂曲總類來看待,具有樂器編制不固定總類和樂章數量不確定數量的特性。一般而言,多應用在社交的場合或慶典中,被稱為社交音樂或娛樂音樂。嬉遊曲通常帶有獨奏的樂器演奏,以室內樂的編制居多。而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 136的編制,則是以二部小提琴、一部中提琴和一部大提琴聲部所組成的弦樂四重奏室內樂

。其中不使用管樂器與三個樂章的形式,與當時其他的嬉遊曲作品形式完全不同,具有強烈的獨奏性格,演奏的音樂內容十分美妙,也成為莫札特最受世人喜愛與最常為人演奏的樂曲之一。首先將由緒論的部分,闡述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筆者根據文獻資料簡述莫札特的生平背景;18世紀初,由巴洛克時期(The Baroque)複音音樂風格發展至古典樂派(The Classical Era)主音音樂風格的過程中,經過了一連串的改變,其中包括有音樂風格上不同的觀念和形式等,去探討莫札特當時寫曲創作的背景風格;再從當時嬉遊曲的特色,作為此次主題作品的樂曲分析與詮釋參考之用;第三章為嬉遊曲D大調K. 13

6樂曲分析,就樂曲曲式、和聲結構與作曲手法,詳盡的深入探討分析此作品;第四章為此作品的指揮詮釋,筆者以綜合前三章的研究獲得,更進一步的探討其作品之音樂精髓所在,以期能就音樂演奏上的實際探討,更完善的詮釋莫札特之音樂風格;最後的結論,整合本文中所有於研究與探討獲得的成果,呈現出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 136的音樂特點與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