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文輝寫的 專業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和劉晉川(編著)的 雁北耍孩兒記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傳統戲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論文引用格式:如何在學術論文中正確的引用文獻?也說明:提問:「可以說明工程類論文的文獻引用(citation)和參考資料(Bibliography)嗎?我想投稿的期刊並沒有指定特定的文獻引用格式。另外在論文中,工程標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 和山西人民所出版 。

元智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班(領導暨人力資源學程) 簡忠仁所指導 楊士逸的 萬事難兩全:自戀型領導者的謙虛困境 (2021),提出論文參考文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戀性人格、謙虛展現、自我青睞、他人青睞、公我意識。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劉瑞芬所指導 王詠文的 性騷擾之視覺設計與實驗性創作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視覺設計、設計創作、性騷擾、受害者心理、實驗性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論文參考文獻的解答。

最後網站APA參考文獻格式產生器(免費) - Wordvice則補充:免費的APA第6版和第7版參考文獻引用格式自動產生器。書籍、期刊文章和網站三種資料來源,複製自動產生正確格式的參考文獻,貼到參考文獻列表,方便快速且無廣告干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論文參考文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專業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為了解決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作者周文輝 這樣論述:

《專業學位論文寫作指南》不但涵蓋選題規範、文獻檢索、研究設計、謀篇佈局、文本表達和著錄規範等學位論文撰寫的一般要求,而且分章專題討論了案例研究、調查研究、政策分析、實施方案、產品研發、文獻研究、工程設計和實驗研究8類專業學位論文的撰寫,對於專業學位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 此外,本書附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專業學位論文的答辯彙報》《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常用格式》等對學位論文撰寫與答辯有用的參考資料。 周文輝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雜誌中心主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誌社社長、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發

表論文30餘篇,出版圖書10餘部。趙軍,三峽大學田家炳教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理論與政策、教育評價以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序 緒論 上篇 專業學位論文的基礎規範 第一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選題規範 第一節 選題的範圍 第二節 選題的原則 第三節 選題的方法 第四節 選題的程式 第二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文獻檢索 第一節 文獻檢索的類型 第二節 文獻檢索的途徑 第三節 文獻檢索的方法 第四節 文獻檢索的平臺 第五節 文獻檢索的步驟 第三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研究設計 第一節 科學研究的一般流程 第二節 研究設計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研究方案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專業學位

論文的謀篇佈局 第一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結構原則 第二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佈局方法 第三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結構內容 第五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文本表達 第一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寫作邏輯 第二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表達方式 第三節 專業學位論文的語言要求 第六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著錄規範 第一節 參考文獻規範 第二節 圖表規範 第三節 其他規範 第七章 專業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 第一節 開題報告主要作用與組織程式 第二節 開題報告文本結構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開題報告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下篇 專業學位論文的寫作體例 第八章 案例研究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什麼是案例研究 第二節 案例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案例研究的設計 第四節 案例研究的步驟 第五節 案例研究報告寫作體例 第九章 調查研究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類型與特點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計畫與提綱 第四節 調查研究報告寫作體例 第十章 政策分析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驟 第二節 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 第三節 政策分析的建議 第四節 政策分析類學位論文寫作體例 第十一章 實施方案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實施方案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實施方案的寫作程式 第三節 實施方案的文體結構 第十二章 產品研發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內容要求 第二節 撰寫規範 第三節 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文獻研究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文獻研究的基本程式與利弊分析 第二節 文獻綜述的主要類型與基本特點 第三節 文獻綜述的主體結構與寫作步驟 第四節 文獻綜述寫作常見問題與建議 第十四章 工程設計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內容要求 第二節 文本結構 第三節 撰寫規範 第四節 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實驗研究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 第一節 實驗研究的應用條件與主要特徵 第二節 實驗研究的基本流程與主要模式 第三節 實驗研究類論文的結構與規範 附錄 附錄一 專業學位論文的答辯彙報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 附錄四 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常用

格式 參考文獻 後 記

論文參考文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的考究與紀錄,我們稍後再談。
.
▓ #十八王公廟的舊時記憶
.
到了十八王公。對,我就是想要來拍神秘可怕的「犬塚」(其實應該就是一個合葬的無主墳),但大廟新建,少了風味。三十多年前,我姑姑商人本色,偶而帶我來此,王公廟是要晚上祭拜,所以廟前橋下熱熱鬧鬧地聚集成夜市,肉粽是一絕。兒時膽小不敢入地下室墳穴,現在墳穴已移往平地,略失神聖感。
.
回到肉粽。廟旁一排小攤販仍有販售。爸爸說:「要吃林家的肉粽,什麼都沒包的那種,小小顆的那種,一個阿姨賣的,才夠懷念」。這家肉粽攤販,居然還在,阿姨已經變成老嬤,粽子依然是舊時的味道。
.
▓ #十八王公探源
.
大家對於十七具水流屍與一隻殉葬義犬的故事應該不陌生,這也是大眾傳播最盛的源起。不過,根據練美雪的研究,十八王公的傳說多由口耳,而版本也不一定。她從新聞媒體、《練氏祖譜》、《石門鄉誌》等文本與地方人士訪談,逐步分析推敲出十八王公的真正樣貌。
.
在文獻中,我看見一個有趣的有應公分類: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囝仔、女娘、外人、發財、畜牲、縹緲等13類型(黃文博,1991,轉引自練美雪)。可以作為日後我們蒐集有應公的準則。所以十八王公廟供奉義犬算是畜牲有應公,似乎也不被列入因安撫流水屍的水流有應公。
.
▓ #十八王公與台灣發展
.
收埋無主水流屍是台灣的移民傳統,最初十八王公只是地方一個埋葬流水屍與狗的無主墳。因靈驗而聲名傳開,在70年代後香火極盛,80年代聚集攤販蔚為問題,甚至,還因為靈驗而形成宗教行為與社會風氣上的「功利主義」討論。而後往地方文化特色的轉向,可以說是台灣從經濟本土性轉向文化本土性的象徵(林富士,1995;練美雪,2013)。
.
▓ #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
.
練美雪(2013)這本論文,可謂是十八王公的民俗學,有機會一定要去下載閱讀,寫得極好,資料完備。她總共搜得39個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其間互有脈絡,並非眾說紛紜(這個就跟網路上談得非常不一樣),有「#漁民罹難說」、「#宗親罹難說」、「#鉅紳罹難說」、「#義士罹難說」、「#商人罹難說」。這些故事各自呼應著「漁業」、「移民」、「反共」、「商業」的文化邏輯,有著類似的敘事主軸,但在詮釋時得以各取所需。
.
▓ #各種故事所以各種靈驗
.
也因為上述故事的文化邏輯,十八王公沿此發展出不同的靈驗現象,與不同的群體、場域、事件相關聯。當然,靈驗故事是信仰的重要實踐,靈驗的有效性與敘事性,會反饋加強神威,也形成規範,例如我小時候就常被警告「拜十八王公要還願,不然會遭受厄運」。
.
相關的靈驗傳說有:
.
1. #守護系列:地方守護神、練氏家族守護神、漁民守護神;
.
2. #風塵系列:庇佑風塵女子、後演變庇佑演藝人員、庇佑百貨從業人員;
.
3. #盜賭系列:庇佑盜賭者、庇佑黑道兄弟;
.
4. #商賈系列:庇佑商人;
.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上面所有的十八王公靈驗傳說,其他還有「拜香菸」、「要夜間參拜」等,原本我也是聽聽笑笑,但經練美雪(2013)整理後,才驚覺這樣的「有求必應」,背後有鮮明、清楚、豐富的脈絡。
.
▓ #台灣狗神信仰
.
十八王公最重要的一個信仰特色,就是「狗神」。對於義犬的描繪,共有五種,包含「#殉死船上」、「#跳入墓中合葬」、「#墳前殉死在合葬」、「#投海殉主」、「#無殉死情節」。整個十八王公的故事,因為「狗」的角色,而轉換了無主孤墳陰暗的氣質,更顯得信仰帶了些正向忠義。(練美雪,2013)
.
從小我就在想,這隻狗到底是十八王公的本體?還是吉祥物?練美雪也幫我們查完了!可以分為「#作為十七人神的同伴」、「#作為十八王公整體的代表」、「#作為十七人神的部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狗神」,狗的地位與象徵,隨著神威與靈驗而轉變。近年,信仰「規劃」有轉向以「狗」為中心的企圖,但似乎沒有很大的認同效果。
.
▓ #閱讀十八王公廟傳說
.
從一趟北海岸十八王公小旅行,不小心讓我看到這本好論文,從自己的練氏家族展開追尋,勘查有應公信仰,貫穿十八王公的整體資料,呼應台灣社會環境變遷,文筆詳實流暢。而且原來已經出版成《#十八王公廟傳說》(2014),我讀到半夜久久不能自己啊~

|

📚 #參考文獻
.
1.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 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2. 練美雪(2013)。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萬事難兩全:自戀型領導者的謙虛困境

為了解決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作者楊士逸 這樣論述:

在華人社會中,謙虛是一項重要的美德,甚至是邁向成功的重要關鍵。因此行事謙虛的主管,通常會被認為是好的主管,對人際關係與組織效能也有正向助益。然而研究亦顯示,許多領導者都具有自戀傾向,對這些有自戀傾向的領導者來說,是要壓抑自己的自戀傾向,展現謙虛行為以符合社會期待;抑或是忠於自我,真誠地展現自我的樣貌?而自戀型領導者的謙虛行為,又會對後續的青睞程度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在過往研究中並沒有受到詳盡的探討。因此,本研究試圖探討主管自戀性人格、謙虛展現、自我青睞及他人青睞之關係,並加入公我意識作為調節變項。本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問卷分兩階段進行施測,共回收238份有效的對偶問卷。研究結果顯示,

公我意識會調節自戀性人格與謙虛展現之間的關係,具有中介式調節效果。自戀型領導者在公我意識高時,會展現較多的謙虛行為,進而有較高的他人青睞與較低的自我青睞;自戀型領導者在公我意識低時,會展現較少的謙虛行為,進而有較低的他人青睞與較高的自我青睞。綜合上述,本研究釐清自戀性人格與謙虛展現的關係,了解其後續的人際影響與適用情境,並針對理論貢獻與未來研究方向進行相關探討。

雁北耍孩兒記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傳統戲劇

為了解決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作者劉晉川(編著) 這樣論述:

山西素有“戲曲的海洋”之稱,除四大梆子戲外,還有二人臺、道情、碗碗腔、地秧歌、皮影戲、羅羅腔等50多個劇種,占到全國戲曲總數的近六分之一,言之“蔚為壯觀”,並不為過。 桑乾河,晉北的一條古老河流。河兩岸不知傳唱著多少地方戲,餘音嫋嫋,韻味醇厚。耍孩兒便是其中的一朵“梨園奇葩”。晉北人喜愛這種由後嗓子發出的唱腔一滄桑、渾厚、質樸,一如晉北人粗獷的性格,聽後會讓你欲罷不能。 耍孩兒,也稱“咳咳腔”“耍喉兒”等,是流行於山西北部大同、懷仁、應縣一帶的一個地方劇種。因其曲調活潑優美,劇碼通俗風趣,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眾喜愛。 新中國成立前,晉北有不少耍孩兒班社,農忙時務農,農閒時走街串巷,

搭班唱戲,將古老劇種的根和種子深深紮在了民間。這些戲班不僅在農村表演,也走進大同、包頭等城市,甚至還遠赴天津演出。 2011年,作者把自己拍攝的圖片編輯成耍孩兒故事,在大同、太原分別舉辦耍孩兒攝影展。山西省圖書館還將其在全省數家圖書館巡展,國內多家媒體予以報導,並在網路媒體上廣泛傳播。 耍孩兒攝影展的成功,激勵作者繼續走近耍孩兒劇種,為晉北這個稀有劇種再多做些有意義的事兒。 劉晉川,男,1960年生於山西大同,祖籍重慶。   神經外科醫師。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同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近年來,在《中國文藝報》《山西畫報》《人民攝影報》《大同日報》《大同晚報》《塞北文苑

》等報刊發表攝影作品多幅。   2011年和2012年,先後在大同、太原等地舉辦“戲曲‘活化石’雁北耍孩兒——劉晉川攝影作品展”;2014年出版《大同文化人影錄》,並在大同、太原舉辦“‘大同文化人物肖像’攝影展”,廣受好評。 序言/劉文峰 自序/劉晉川 一齣戲與一個劇種——《扇墳》特寫/王頌劉晉川 大同市耍孩劇種傳習中心的發展演變 建團初期(1954-1957) 20世紀50年代演出劇碼、老照片及文獻資料 繁榮發展(1957-1963) 排演現代戲(1964-1969) 劇團解散(1969-1979) 成立“耍孩兒班”(1979-1982) 恢復劇團(1982-2000)

一次里程碑式的藝術昇華 ——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碼展演耍孩兒劇團奪魁記 走進新世紀(2000-) “雁北耍孩兒”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部分劇碼簡介 傳統劇碼 改編劇碼 創作劇碼 耍孩兒劇種代表性傳承人 辛致極藝名“飛羅面”(1915-2005) 高憲藝名“三娃旦”(1915-1998) 薛國治藝名“小飛羅面”(1938-1998) 孫有(1938-2016) 薛瑞紅藝名“小小飛羅面” 王斌祥 歷屆領導班子成員 歷年主要演職人員介紹 傳承發展振興 古老珍貴的砌末與臉譜 樂隊與音樂 編劇、導演小記 主要演出活動 李永隆採訪錄 李懋修採訪錄 戲韻流芳 大同“國寶”耍孩兒/王祥夫

戲曲“活化石”雁北耍孩兒 ——劉晉川攝影作品展欣賞/姚桂桃 個體認知高度及跨文化傳播優勢 ——邊緣談《雁北耍孩兒記憶》一書/楊剛 一名醫生的戲曲情懷/陳棟 後記/劉晉川 有關研究雁北耍孩兒的著作及論文 參考文獻 山西素有“戲曲的海洋”之稱,除四大梆子戲外,還有二人臺、道情、碗碗腔、地秧歌、皮影戲、羅羅腔等50多個劇種,占到全國戲曲總數的近六分之一,言之“蔚為壯觀”,並不為過。 桑乾河,晉北的一條古老河流。河兩岸不知傳唱著多少地方戲,餘音嫋嫋,韻味醇厚。耍孩兒便是其中的一朵“梨園奇葩”。晉北人喜愛這種由後嗓子發出的唱腔一滄桑、渾厚、質樸,一如晉北人粗獷的性格,聽後會讓你欲罷

不能。 耍孩兒,也稱“咳咳腔”“耍喉兒”等,是流行於山西北部大同、懷仁、應縣一帶的一個地方劇種。因其曲調活潑優美,劇碼通俗風趣,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眾喜愛。 新中國成立前,晉北有不少耍孩兒班社,農忙時務農,農閒時走街串巷,搭班唱戲,將古老劇種的根和種子深深紮在了民間。這些戲班不僅在農村表演,也走進大同、包頭等城市,甚至還遠赴天津演出。 1954年,懷仁縣成立了懷仁縣工農劇團,這是耍孩兒戲歷史上第一個由政府批准的耍孩兒戲專業劇團,也是後來的大仁縣工農劇團、大同市民間戲劇團、大同市耍孩兒劇團的前身。如今,走過了60多年的風雨歷程,耍孩兒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劇團也成為了

大同市耍孩劇種傳習中心。 十年前,我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大同郊外的農村看耍孩兒戲。我記得,那一次的演出地點設在一戶農家的院子裡。樂隊有六七個人,以板胡、笛子、大鑼、小鑼、鼓、鈸等演奏,音樂時而悠揚,時而激昂。演員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唱得卻有板有眼。很難想像,他們對耍孩兒戲竟如此熟稔和喜愛,讓坐在台下的我深深感動。從此,我開始關注耍孩兒,並走訪劇團、演員、老藝人及老戲臺、劇團1日址、老藝人故居,尋覓耍孩兒的點點足跡,用鏡頭全方位記錄這一劇種,同時,也有針對性地搜集一些文字、圖片和口述資料。 我是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工作繁忙,而且壓力很大。拿起相機攝影,本是為調整工作壓力,放鬆心情。孰料,20多

年的這一愛好,一直伴隨著我的生活,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沒有更多時間專注於自己的愛好,我的攝影和採訪基本都安排在星期天、節假日。探尋一個劇種60年前的往事及這60年來的過往,每一張老照片、一篇文獻資料、一段人物口述,都讓我怦然心動,激情澎湃。 2011年,我把自己拍攝的圖片編輯成耍孩兒故事,在大同、太原分別舉辦耍孩兒攝影展。山西省圖書館還將其在全省數家圖書館巡展,國內多家媒體予以報導,並在網路媒體上廣泛傳播。 耍孩兒攝影展的成功,激勵我繼續走近耍孩兒劇種,為晉北這個稀有劇種再多做些有意義的事兒。

性騷擾之視覺設計與實驗性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論文參考文獻的問題,作者王詠文 這樣論述:

近年來,性騷擾犯罪率不斷的增加,並皆已成為各個國家社會之普遍現象之一,也是在我們社會中一直存在的議題,不論在校園、工作職場上、公共場所等任何地方,甚至延伸到APP、虛擬網路等,常常都會遇到性騷擾舉動,或是言語上的性騷擾,導致性騷擾事件已經變成跟我們形影不離。因家中曾經發生過性騷擾事件,看到受害者的心理創傷,讓我無法忽視性騷擾議題,並促使了我創作性騷擾設計創作,來探討性騷擾及受害者心理的創傷。本創作研究以性騷擾創作為主軸,透過文獻研究及設計作品案例分析法,針對性騷擾先進行深入的瞭解及搜尋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出往後加入性騷擾創作的視覺設計理論,並在性騷擾作品案例分析中,分析文字類型及非文字類型去做

作品及視覺分析,以上作為本創作研究的創作取材與立論上的基礎做為往後的靈感來源主要之一。而本創作研究目的為:一、透過性騷擾文獻整理,了解性騷擾主因、行為模式、以及受害者心理,透過這三者加入視覺原理進行系列性的設計創作。二、藉由系列設計創作,試圖了解受害者心理感受,達到宣導性騷擾的目地,並喚起人們更加重視此議題的發生及達到警惕的效果。三、透過設計創作並加入互動,除了陳述受害者的心聲,也能阻止加害者重視性騷擾的動機,並達到警戒的作用。依本創作研究主題以性騷擾主因、行為模式、以及受害者心理,做為系列性的視覺設計創作,作品共20件,每系列分為6至7件,而本創作研究的貢獻共分為二:其一透過互動性設計來進行

設計創作,除了讓觀者可透過互動了解到性騷擾形成的原因,並避免及改善社會上有性騷擾的產生;其二以實驗性設計為主軸,在創作上有材質上的變化、立體的呈現等,讓更多觀者從性騷擾設計創作裡,看到受害者的心理感受、達到你我之間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