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于虹呈,戴芸寫的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雙書組:《盤中餐》《蘇丹的犀角》 和戴芸的 蘇丹的犀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六月:唱給人生侶伴的台語歌也說明:Jun 25, 2019 19:23 ... 更多評論詳見2018十大推薦台語對唱歌(下)。 ... 曲詞甜甜蜜蜜,編曲也十分熱鬧,相當適合婚禮喲! 後記. skip兩個月都是歌單有缺,看來我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維京 和維京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研究所 翁佳芬所指導 吳聖穎的 十首排灣族歌謠的合唱編曲理念及演唱建議 (2021),提出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組、排灣族歌謠、排灣古謠新編、希望兒童合唱團 、合唱編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博士班 趙玉玲所指導 楊禕程的 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之跨文化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中國芭蕾、跨文化、《紅色娘子軍》、舞蹈宏觀結構分析、舞劇的重點而找出了 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解答。

最後網站求婚的歌- 准备求婚的前3分钟,我看见女友在和别人相亲!#情感 ...則補充:下面小編從各大網收集了些適合婚禮上唱的歌,提升你的婚禮氣氛,起來看吧。 ... 地方,关注不迷路2019 河南豫剧全场戏欣赏河南豫剧全场戏欣赏,百适合求婚的歌曲推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雙書組:《盤中餐》《蘇丹的犀角》

為了解決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作者于虹呈,戴芸 這樣論述:

一本關於水稻種植的圖畫書! 從農具介紹、種稻流程到稻米種類…等詳細解說, 一般人也不太清楚的水稻生長過程, 一次報給你知,看完保證大喊:「長知識啦!」     對於日常生活中時常接觸到的米飯,你對它的瞭解有多少呢?在吃飯時,你是否曾經想過,到底碗裡這一粒一粒白色的東西是什麼?是地裡生長的種子還是樹上結的果子?明明吃起來沒有特別的味道,為什麼要餐餐吃、天天吃?作者正是因為有此疑惑,才開始展開對水稻的尋根之旅……   本書以世界文化遺產「元陽梯田」為背景,作者駐點三年,跟著農民下田,觀察、寫生、攝影……紀錄了種水稻的所有步驟,描繪了一幅幅精緻細膩的圖畫,揣摩每位人物的神情,並把雲南山上的壯

麗景致搬進書中。書中不僅有水稻的生長故事,還有詳細的種稻流程說明以及農具介紹,甚至介紹稻米各部位名稱、營養與種類異同,把水稻的生命史與相關知識一次濃縮在書裡!   ◆SDGs悅讀行動-好書系列◆   ◎生命教育最佳選書◎   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繪本。   這是一本文圖都能引起共鳴的繪本。   這是一本有著溫柔文字和優雅色調的繪本。   這是一本讀完需要一點點時間發酵及反思的繪本。   這是一本適合自己讀、和親友分享、和孩子共讀……適合所有的人讀的繪本。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的生命之歌   這是一本關於北非白犀牛──蘇丹的繪本。   作者戴芸在書中以多於一般繪本的文字

敘寫蘇丹的一生。   一開始的小犀牛連名字也沒有,後來他有了名字,還有了名牌。   一開始的小犀牛有著媽媽的陪伴與教導,後來陪伴在蘇丹身邊的是「人」。   一開始的小犀牛還沒長出犀角,後來的蘇丹也沒有了犀角。   ……   書中的文字沒有浮誇的煽動力,卻令讀過的人皆為之感動。   繪者從書腰開始就以不一樣的畫面來「說」蘇丹的一生。   此外,繪者更在書中用三者不同的色調來表現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蘇丹(童年)、捷克(青壯年)、肯亞(老年)。   書中的畫面沒有駭人的血腥或濃烈的色彩,卻令看過的人皆為之觸動。   作者和繪者的文圖交織,創作出屬於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的

一生。   這個故事敘說了一個物種滅絕的事實,但我們希望讀過這個故事的每個人都記得蘇丹的名字,記得「人」在蘇丹的一生中所扮演的「善」與「惡」。人類的進化、科技的進步……這些都賦予人類越來越多的力量,但我們並沒有權利去奪走任何物種的一切。   在《蜘蛛人》的電影中,班叔死前對著「初代蜘蛛人」說過的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人類擁有更多能力的時候,不代表我們有權利奪走任何物種的生命和存在,而是更應該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正如本書的文字作者戴芸所寫:「蘇丹已逝,但是地球上仍有萬千物種,生生不息。一個故事種一顆種子。等到種子成蔭那一天,願地球上每一個生命的標誌都能夠與它所代表的生命同在。」願

我們能和這萬千物種共享地球上所有的美好。 套書特色   ★書中特別補充臺灣地區水稻、水梯田、原住民米食…等資料,並邀請各界專家一同審訂,希望讓讀者多面向的認識「米」的相關文化。   ★不僅有精美插圖與故事,還有豐富的圖文解說,詳細解釋種稻流程,並介紹農具的使用,鉅細靡遺的呈現有關於水稻的一切,一本知識滿滿的水稻繪本!   ★除了瞭解水稻種植流程外,更能夠一睹雲南少數民族「哈尼族」的水稻文化與傳統風俗,揭開少數民族的神秘面紗,並一覽高山上鮮為人知、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元陽梯田」中的美麗地景!   ★沒有角的犀牛★   書裡寫著:「每一隻犀牛都是自己領地裡的國王,而犀角就是他們的王冠。

」而這頂王冠卻奪走了犀牛的一切。君本無罪,懷璧其罪,人們相信犀牛角是靈丹妙藥,為了奪得犀牛角而牟取暴利,無止盡的盜獵犀牛角,導致北非的白犀牛至今已然滅絕。然而,儘管科學研究發現,犀牛角的組成成分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不具有特別的醫療價值,盜獵者依舊猖獗。無怪乎作者想問,如果犀牛沒有角呢?只是,沒有角的犀牛還是犀牛嗎?   ★有名字的犀牛★   小時候的蘇丹,是沒有名字的。媽媽告訴他:「犀牛不需要名字。亮出你的角來,別人就會知道你是誰!」後來,蘇丹被帶到動物園後,有了名字,耳朵上還被打洞掛上了標籤。蘇丹是世界上最後一頭北非白犀牛的名字,也像是一道禁錮這頭犀牛的枷鎖。他有了名字,被所有人注視著,失

去了象徵王冠的犀牛角,也失去了原本身為一隻犀牛應該有的一生,從北非的草原被移至捷克的動物園,最後再移至肯亞的草原,卻形同軟禁一般的生活著。這個名字是人類給的,奪走他一生的也是人類,或許這才是我們最需要反思的部分。   ★文圖相輔相成的力量★   作者以溫柔的文字娓娓訴說蘇丹的一生,以多於一般繪本的文字敘寫蘇丹的擁有與失去,也敘寫了「人」在蘇丹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帶給蘇丹的善與惡。而繪者從書腰開始,就描繪著蘇丹的一生,擁有犀角的年輕蘇丹和失去犀角的暮年蘇丹。此外,繪者更在書中用三者不同的色調來表現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蘇丹(童年)、捷克(青壯年)、肯亞(老年),可以說色彩是本書最佳的情感渲染

。文圖的相輔相成構成了本書最溫柔而有力的力量,也吟唱著世界上最後一隻北非白犀牛的生命之歌。   ✽《蘇丹的犀角》的書腰有特殊的設計,讀者可以注意看看喔!   年輕和年老的蘇丹分別出現在封面和書腰上,封面上蘇丹的犀角完整,書腰上的犀角截斷了,背景分別在捷克和非洲,一邊是白天,一邊是夜晚,天空的白點既是雪花,也代表星星。 得獎紀錄   ※榮獲2016年波隆那國際插畫展優秀作品獎※   ※榮獲第五屆&第七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一個兩年頒發一次國際級的華文兒童文學獎。成立的主要任務是透過表揚出版優質華文圖畫書的作家、畫家和出版社,並以嚴謹、公正的選書

過程,提升華文圖畫書的創作及出版水平,增進大眾重視原創兒童圖畫書及閱讀的重視。 專家攜手推薦   山夢嫻(臺北市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顧問)   江珮瑾(孩好書屋店主)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柯倩華(童書評論家)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   彭顯惠(宜蘭小間書菜老闆娘)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歐陽鋒博士(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歐陽如修(台灣好食協會專案經理)   (依姓氏筆畫排列) 評審的話   榮獲第五屆首獎的《盤中餐》是一本知識類圖

畫書,作者秉承嚴謹的科學態度講述了一粒米的生命歷程,田間水稻的生長彷彿是一首對自然的讚歌。這也是一本文化類圖畫書,作者胸懷對稻作文化的敬畏之心,用畫筆記錄下傳統水稻耕種的程序,不僅讓孩子們體會到農民勞作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也讓孩子們感受到生命與土地的連接與互動,同時也給成年朗讀者帶來深沉的感動。──節錄自「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之評審評語╱王志庚(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主任兼少年兒童館館長)   第七屆首獎的《蘇丹的犀角》是一個關於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名叫「蘇丹」的生命故事。故事的走文,在虛構與紀實間,將生命的經歷,歲月的流轉,環境與季節的變遷轉換,有節奏地娓娓道出,不失真,亦有情。全書

以文帶圖,以圖應文,有默契地共舞著!將這「非物競天擇;而因人為貪婪」所引發的生命與生態議題,溫柔卻深刻地留予讀者沉澱….深思……!── 節錄自「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之評審評語╱葉青華(閱讀推廣人)  

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指の想い出 翻唱為:回憶的小指
打勾勾就是約定好了唷~


❤️喜歡Ruby的朋友可以購買專輯首收藏囉❤️
『云中月圓 - Sax Ruby 王云希薩克斯風演奏專輯』
專輯介紹:
華人音樂圈第一位流行薩克斯風女演奏家
CD收錄十首動人心弦的歌曲
專輯包含十首歌曲的薩克斯風譜(流行技巧簡譜)
和RUBY的手繪插圖

購買方式:
阿道夫樂器官網
https://www.adolphe.com.tw/product-detail-2243328.html
各大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城


❤️❤️❤️❤️❤️❤️❤️❤️❤️❤️❤️❤️❤️❤️❤️❤️

「Sax Ruby流行薩克斯風線上教學系統」上線啦❤️快來加入Ruby的會員吧!

🌟加入即為終身會員
(內含至少三年課程,和saxruby獨家製作的歌曲伴奏)
🌟會員費用:40000元(台幣)
❤️❤️加入會員即贈送「流行薩克斯風攻略24小時」教材(全簡譜)

🌟教授內容:
以各國流行歌曲為主,一週一堂課(約1小時)
1.以「流行薩克斯風24小時攻略」教材為主。
教授吐音、裝飾音、上下滑音、抖音、喉音等⋯技巧。
2.流行歌曲的情感展現。
3.流行歌曲的即興和改編。
4.如何錄製個人影音。


例如目前第一課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一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節奏訓練
第二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裝飾音
第三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上下滑音
第四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抖音
第五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變奏


讓Ruby老師用最簡單的方式教會您演奏您喜歡的流行歌曲!
每一個技巧應用和歌曲詮釋都將不藏私的教授!


🌟線上課程的好處,讓您不用出門即可完成學習😊隨時隨地想上課就上課,也可依照自己的程度來選擇課程唷!

電話報名(02)2252-7878


🎷🎷🎷🎷🎷🎷🎷🎷🎷🎷🎷🎷🎷🎷🎷🎷


歡迎加入「阿道夫薩克斯風公益樂團」
全省都有喔!
歡迎致電詢問
(02)2252-7878


🎷🎷🎷🎷🎷🎷🎷🎷🎷🎷🎷🎷🎷🎷🎷🎷


🎷阿道夫音樂學苑薩克斯風教學
教材推廣班:
週二晚上(請電洽板橋教室詢問適合日期)
晚上7:00-8:30
Ruby高級技巧演奏團體班
以教授國、日、英文的流行歌曲技巧
週三19:00-2030(中音)
也有一對一課程,歡迎詢問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路189-5號3樓
02-22527878




❤️Ruby簡歷❤️


2004 高雄市附屬青年管樂團saxophone


2007 考取高雄市文化局街頭藝人執照


2007 於六合夜市街頭展演


2008 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接受日本電視台“瀨上剛in臺灣”採訪


2009 於婚禮樂團、外場活動做表演


2010 加入臺灣民謠爵士樂團


2010 固定於高雄黃金愛河咖啡廳演奏


2011 受邀至中視縱藝大哥大節目演出


2011 豬哥亮萬秀之王2巡迴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1 鄭進一請您的家後來聽家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固定於高雄藍色狂想表演


2012 固定於高雄barcode和DJ做演出


2012 民視三星報喜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曾心梅台北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余天聽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3 蔡小虎眾星拱月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4 海軍第27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4 民視明日之星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李翊君新加坡演唱會孔鏘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海軍第28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6 許富凱少年夢高雄巨蛋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黃品源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薩克斯風


2016 余天華麗轉身台北高雄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民視王牌雙響炮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夏日狂歡高雄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7蔡小虎福虎生風幸福送乎你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翁立友 有你真好台北小巨蛋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新加坡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東莞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天生王牌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陳雷 「歡聲雷動」台北小巨蛋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黃金年代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黃品源台大體育館星火燎源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9 發行個人薩克斯風專輯「云中月圓」


2019 代言「朋音閲譜」電子平板


2019 代言泰國「vibrato sax」薩克斯風


2020 代言原聲品牌薩克斯風


2020 發行「吹落企!薩友同樂會」三重奏流行薩克斯簡譜

2021 代言「伴奏王」樂器專用播放器

十首排灣族歌謠的合唱編曲理念及演唱建議

為了解決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作者吳聖穎 這樣論述:

研究者身為排灣族人,大學畢業後走向音樂教學的方向,在自己的家鄉教導排灣族的孩子。在二〇〇九年四月參與全國師生鄉土歌謠(原住民語系)國小組比賽遭受挫敗後,研究者開始思考「什麼是排灣歌謠?」、「排灣歌謠怎麼唱?」、「若排灣族歌謠遇上西洋的合唱可不可以融合互處?」從那天起,開始整理已學過的排灣歌謠並採集新歌,請益耆老,邀請同窗摯友唐佳君一同編創,在實驗過程中慢慢找到適合排灣族群孩子的詮釋演唱方式,成為屬於當代的排灣古謠合唱美學。為了完成合唱編曲,首先搜集相關排灣族文獻、然後整理與編創排灣族古謠,最後透過希望兒童合唱團的實際演唱作編曲作品的調整及確認。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四件編曲時的重要概念,第一傳統歌

謠是骨幹,西洋和聲是肌肉;第二西洋合唱編曲融入排灣歌謠;第三音色保留原聲,並發展其他聲區;第四新增西洋樂器,為古謠增添不同聲響,一來保留了古謠的旋律,更發展多元的排灣歌謠詮釋方式,用古謠新編使更多人認識排灣族的歌謠。本論文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分為三節:分別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第二章為「背景探究」分成三節:第一節敘述排灣族傳統歌謠常用的歌謠形式,接著,瞭解排灣歌謠詮釋的方式與美學;第二節透過表格的呈現分析整理「103-109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系的常用合唱曲目;第三節回頭編創歌謠的歷程,如何將傳統旋律放在新編的元素中不失去原味的四種方法。第三章以研究者近年所

編寫的合唱作品為主要內容,依歌曲內涵分為二節:第一節為情歌;第二節為生活歌。第四章為本論文之結論。

蘇丹的犀角

為了解決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作者戴芸 這樣論述:

★★★第七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首獎★★★ ◆SDGs悅讀行動-好書系列◆ ◎生命教育最佳選書◎   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繪本。   這是一本文圖都能引起共鳴的繪本。   這是一本有著溫柔文字和優雅色調的繪本。   這是一本讀完需要一點點時間發酵及反思的繪本。   這是一本適合自己讀、和親友分享、和孩子共讀……適合所有的人讀的繪本。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的生命之歌   這是一本關於北非白犀牛──蘇丹的繪本。   作者戴芸在書中以多於一般繪本的文字敘寫蘇丹的一生。   一開始的小犀牛連名字也沒有,後來他有了名字,還有了名牌。   一開始的小犀牛有著媽媽的陪伴與

教導,後來陪伴在蘇丹身邊的是「人」。   一開始的小犀牛還沒長出犀角,後來的蘇丹也沒有了犀角。   ……   書中的文字沒有浮誇的煽動力,卻令讀過的人皆為之感動。   繪者從書腰開始就以不一樣的畫面來「說」蘇丹的一生。   此外,繪者更在書中用三者不同的色調來表現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蘇丹(童年)、捷克(青壯年)、肯亞(老年)。   書中的畫面沒有駭人的血腥或濃烈的色彩,卻令看過的人皆為之觸動。   作者和繪者的文圖交織,創作出屬於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的一生。   這個故事敘說了一個物種滅絕的事實,但我們希望讀過這個故事的每個人都記得蘇丹的名字,記得「人」在蘇丹的一生

中所扮演的「善」與「惡」。人類的進化、科技的進步……這些都賦予人類越來越多的力量,但我們並沒有權利去奪走任何物種的一切。   在《蜘蛛人》的電影中,班叔死前對著「初代蜘蛛人」說過的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人類擁有更多能力的時候,不代表我們有權利奪走任何物種的生命和存在,而是更應該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正如本書的文字作者戴芸所寫:「蘇丹已逝,但是地球上仍有萬千物種,生生不息。一個故事種一顆種子。等到種子成蔭那一天,願地球上每一個生命的標誌都能夠與它所代表的生命同在。」願我們能和這萬千物種共享地球上所有的美好。   ✽這本書的書腰有特殊的設計,讀者可以注意看看喔!   年輕和年老

的蘇丹分別出現在封面和書腰上,封面上蘇丹的犀角完整,書腰上的犀角截斷了,背景分別在捷克和非洲,一邊是白天,一邊是夜晚,天空的白點既是雪花,也代表星星。 本書特色   ★沒有角的犀牛★   書裡這樣寫著:「每一隻犀牛都是自己領地裡的國王,而犀角就是他們的王冠。」而這頂王冠卻奪走了犀牛的一切。君本無罪,懷璧其罪,人們相信犀牛角是靈丹妙藥,為了奪得犀牛角而牟取暴利,無止盡的盜獵犀牛角,導致北非的白犀牛至今已然滅絕。然而,儘管科學研究發現,犀牛角的組成成分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不具有特別的醫療價值,盜獵者依舊猖獗。無怪乎作者想問,如果犀牛沒有角呢?只是,沒有角的犀牛還是犀牛嗎?   ★有名字的犀牛

★   小時候的蘇丹,是沒有名字的。媽媽告訴他:「犀牛不需要名字。亮出你的角來,別人就會知道你是誰!」後來,蘇丹被帶到動物園後,有了名字,耳朵上還被打洞掛上了標籤。蘇丹是世界上最後一頭北非白犀牛的名字,也像是一道禁錮這頭犀牛的枷鎖。他有了名字,被所有人注視著,失去了象徵王冠的犀牛角,也失去了原本身為一隻犀牛應該有的一生,從北非的草原被移至捷克的動物園,最後再移至肯亞的草原,卻形同軟禁一般的生活著。這個名字是人類給的,奪走他一生的也是人類,或許這才是我們最需要反思的部分。   ★文圖相輔相成的力量★   作者以溫柔的文字娓娓訴說蘇丹的一生,以多於一般繪本的文字敘寫蘇丹的擁有與失去,也敘寫了「人

」在蘇丹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帶給蘇丹的善與惡。而繪者從書腰開始,就描繪著蘇丹的一生,擁有犀角的年輕蘇丹和失去犀角的暮年蘇丹。此外,繪者更在書中用三者不同的色調來表現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蘇丹(童年)、捷克(青壯年)、肯亞(老年),可以說色彩是本書最佳的情感渲染。文圖的相輔相成構成了本書最溫柔而有力的力量,也吟唱著世界上最後一隻北非白犀牛的生命之歌。 專家攜手推薦   山夢嫻(臺北市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顧問)   江珮瑾(孩好書屋店主)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柯倩華(童書評論家)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

暨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童書編輯Ursula Nordstrom曾說:「圖畫的意象不僅要和文字聯繫在一起,還要和故事的本質聯繫在一起。」《蘇丹的犀角》裡的圖畫不僅伴隨著文字的感性筆調,帶領讀者走進蘇丹的生活,陪伴牠度過一生,更透過一組組互相呼應的畫面,讓讀者由蘇丹的角度,反思人類在動物身上、在大自然之間的作為,以及應該扮演的角色。」──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故事的走文,在虛構與紀實間,將生命的經歷,歲月的流轉,環境與季節的變遷轉換,有節奏地娓娓道出,不失真,亦有情。全書以文帶圖,以圖應文,有默契地共舞著!  

 就繪圖表現,如何將肢體語言相對較不豐富的犀牛,其年歲與情緒變化生動顯出?而對空間與時間的線性發展,又應採何種方式來交叉呼應?無論拿捏與選擇皆是挑戰。然而繪者透過運鏡手法與色彩巧思,把這些問題迎刃解了。」──葉青華(豐子愷兒童圖書獎評審評語)   「故事文字沒有高分貝的控訴,也沒有沉痛和悲情,而是揣摩著犀牛的情緒與情感靜靜緩緩地說,讓讀者有機會貼近一個生命的心去感受其中的滋味,故事也收得極有餘韻,已成事實的雖無法扭轉,仍可盼望未來朝更溫柔、共榮的方向展開。」──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全書以犀牛角的價值與意義貫穿。作者以北非白犀牛蘇丹的角度描寫犀牛角賦予他的生存力量、成長驕傲和身分認

定。然而這自然造物的美好禮物,因為人類的貪婪與殘酷使蘇丹成為獵殺的目標,甚至滅絕。」──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   這本書宛如一部微電影,將最後一隻北非白犀牛傳奇的一生,描繪得精采,動人又充滿藝術性,令人掩卷長嘆,不勝唏噓。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適讀年齡:3歲以上

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之跨文化研究

為了解決適合婚禮唱的歌2019的問題,作者楊禕程 這樣論述:

一般歷史敘述,「芭蕾」起源於義大利,興盛於法國,後來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中衍生出風格多樣的芭蕾流派。一般敘述形成籠統的「芭蕾是西方舞蹈藝術」之論說,仍然困擾著中國芭蕾予世界舞蹈文化中的認同。以此為動機,本研究選擇《紅色娘子軍》作為個案,開展中國芭蕾之跨文化研究,目的在於進一步探問中國芭蕾如何從蘇俄芭蕾的經驗中,在中國社會背景下內化成中國芭蕾學派?為何《紅色娘子軍》成就了中國芭蕾的歷史形象?最終又是如何在中國舞蹈系統中互相促進,面向未來?藉由問題解答,進一步揭示中國芭蕾在中國社會發展歷史中跨文化發展,而非將《紅色娘子軍》只落實在文革樣板戲的形象界定上。研究者希望在現有的「中國芭蕾

」源流認知上,提出一些認識,建立新的中國芭蕾認知邏輯。期待以舞蹈語境構建一種較為開放的文化研究、社會學研究、歷史學研究的參考可能。本研究應用「文化匯流」(Transulturation)與派翠斯·帕維(Patrice Pavis, 1996)「跨文化理論」、以及「舞蹈社會學」(趙玉玲,2008)理論與「舞蹈生態」理論(資華筠,1991;2012),結合瓊·雷森(June Layson,1986;1989)的舞蹈史研究方法、舞蹈宏觀結構分析法、深度訪談、民族誌觀察法進行質性研究。本研究追求一個當代視角下,試圖發展適合「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的跨文化舞蹈研究方法,並形成一種研究範式。本研究發現,

「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具有跨文化的特質。「中國芭蕾」自抗戰到新中國建立,受到「蘇俄」及其他國家、民族、時代的跨文化影響是綜合的。文化大革命之「樣板戲」作為綜合元素之一,具有重要影響。然而更重要的是,「中國芭蕾」的傳統與當代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持續的跨文化發展風貌。本研究進一步提出了有關「中國芭蕾」與「中國舞劇」關係之源流認知,從「現有立場」與「學科立場」的角度做了結論。最後本研究針對舞蹈學科提出了發展「跨文化舞蹈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