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換寫的 母愛有多難:她從多重障礙兒身上,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和黃宗樂的 天公疼戇人:七十三自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統一超商五里林加盟店(晶永業企業社)的相似公司也說明:... 臻至純熟,並建立起優質口碑。無論是直營門市、發貨中心或委託經營門市,在硬體上 ... 園:昱名五金行/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327號; 福利制度: 加班費、全勤獎金、年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前衛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黃榮護所指導 黃正忠的 新北市推動環保自然葬之研究 (2020),提出陽明山臻善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保自然葬、公共服務、政策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鍾蔚起所指導 閻臺龍的 高雄地區環保自然葬發展推廣策略-以生命教育觀點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環保自然葬、環保葬率的重點而找出了 陽明山臻善園的解答。

最後網站陽明山國家公園- 旅遊景點天氣觀測則補充:即時影像監視器整理陽明山即時影像,包含竹子湖、小油坑、擎天崗等攝影機畫面,讓你可以了解陽明山的人潮狀況、天氣觀測、交通路況等資訊。同時可以看到陽明山的美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陽明山臻善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母愛有多難:她從多重障礙兒身上,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為了解決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作者李換 這樣論述:

  【一個母親的堅心告白】   她的愛,因為艱難,必須強韌     「那個原本會任性耍賴、抱怨撒嬌、一悲傷就流淚的女孩的粉紅城堡瞬間傾塌了,另一個名之為『母親』的新世界卻還沒成型。一切才剛起步,我就感覺到當一個母親的艱難,但當時不知道的是,接下來的路,到底有多難,多漫長。」     作者李換,走入婚姻,期待孕育兒女,她的人生夢想如此尋常,卻未能順遂。孩子兔兔的誕生,讓她戴上「母親」的冠冕。然而,她逐漸察覺異樣,「床頭的育兒書一遍一遍的翻,對照著嬰兒發展表,他總是慢。」有時只因拿不到小球,就生氣地以頭顱撞地。求診各大醫院、小兒科診所,曲折輾轉,最後診斷為中度多重障礙。此際

,艱辛且漫長的教養之路才剛啟程。     李換追記自兔兔出生至今三十餘年間,照護過程的點點滴滴。刷牙、穿衣、搭車、過馬路、買東西、獨自出門等生活技能,必須付出數十倍時間心力,一遍遍教導。而情緒、語言、社交、安置,各個面向的功課與挑戰,更是一個接一個。     【一位多重障礙照護者的教養實錄】   不是每個自閉兒都是高官能,都擁有偏才     ◎煎熬漫長的診療過程——   因發展遲緩,兔兔兩歲半開始就醫,陸續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過動、學習障礙、自閉症及智能不足,最後以輕度智能不足加上輕度自閉,領取中度多重障礙手冊。     彼時醫界對自閉等症候的認識還不足,她

茫然又忐忑的摸黑前行,除了持續就醫求診,還致電從事相關研究的醫生、自有限書籍期刊中汲取一點點概念、報名私人潛能發展中心、參與坊間才藝課程……。她嘗試各種可能,而它們像一根根浮木,來了又去,來了又去,還撞出了許多說不出口的瘀青傷痕。     ◎各種艱困抉擇迎面而來——   養育多重障礙兒,會遭遇大大小小的艱困抉擇,在在考驗父母家長。例如扮演重要角色的教養與安置機構,該如何選擇?應看重規矩的養成、環境的新穎光潔;還是人情的濃淡,空間裡流盪的氣味?學習過程中,是要選擇成為特教班裡的「雞首」,或是普通班的「牛後」?     作者一路以來的經驗,可作為有相近境遇的照護者評估與判斷的參考

,亦讓一般讀者從中理解多重障礙者與其家庭的生活情狀,以及所面對的社會處境。     ◎難以為外人道的「不正常」——   多重障礙兒常顯現各種身心特性,例如自閉症的固著化行為。醫生的當頭棒喝,才讓作者如夢初醒,是她還沒有完全接納事實,總想要孩子與一般人一樣,以為那才安全,才不會被指指點點,「說穿了就是在乎別人的眼光。」     除了照護,作者還必須面對孩子的與眾不同,意識到既有視野的侷限,而此亦帶來自我成長的可能。     【一名女子的心靈成長歷程】   比成為一個母親更不易的,是同時成為自己     「二、三十年來,我點點滴滴向外求取與習得的,讓我把他教養得人

模人樣,但我不討他喜歡,是一直以來的事實。心軟弱時,委屈與鬱悶隨之而來,付出與回報太不對等的苦訴說無門。」     因為多重障礙兒,照護者焦慮憂鬱、婚姻關係動搖、家庭出現裂痕等案例時有耳聞。作者在書中敘說一路以來的家庭情狀,包括孩子確診初期,如何面對長輩的難以接受;心疼另一孩子——兔兔妹妹的關愛被瓜分;乃至於與伴侶間,因長期壓力造成的齟齬與疏離等。     滿佈泥淖與荊棘的日常,對一名母親、一個妻子、一位家人而言,俱是險路;對一個「女人」,乃至於一個「人」,亦是一日日的顛簸。李換在此書中,述說一路以來的付出與回報、克服及成長;亦試著打開內在,道出不曾言宣的忍抑、失落與忿然,低頭

看見不斷被磨礪的心,輕撫那隱然的傷口;進而生出更多力量,繼續前行。   名家推薦     吳佑佑 │ 宇寧身心診所所長、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兼任主治醫師   李瑞騰 │ 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花媽卓惠珠 │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版主   洪仲清 │ 臨床心理師   陳美珠 │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科兼任主治醫師   曾淑美 │ 作家   廖    瞇 │ 作家   ──疼惜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一口氣讀完《母愛有多難:她從多重障礙兒身上,看見更真實的自己》,看著

李換娓娓敘述的大小事,我也不自覺回到自己陪著孩子成長的過往。……讀得愈多,我愈感受到李換的真誠真實,同時,也看見真實的自己。——花媽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版主)     經歷婚姻和育兒的千錘百鍊,早已化為鏗鏘的鋼鐵玫瑰。從生活大大小小的磨難裡,她的心孕育了屬於自己的珍珠。……一頁一頁的淚笑交織,我讀到更多阿換不曾細述的、照養多重障礙孩子過程中所遭遇的艱辛日常,歷歷如在眼前身邊,那是一個被反覆錘鍊得無比堅韌的母親,試著揭開更多更深的真實,讓自己、也讓有相似境遇的人看見。有時,看見與被看見,便是最深的慰藉。——曾淑美(作家)     我含淚讀完這本書,讀到某些情節,掩

面而泣,不能自已。……你用誠摯的語言文字寫下了養育多重障礙兒的艱難過程,敘述了生活裡諸多的衝突與化解之道。……我親愛的小妹,你要持續寫下去,見證天地之缺憾。母氏雖劬勞,卻可補天。——李瑞騰(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書中呈現了自閉症者從⼩到青壯年,⼀路學習自我控制、⽣活適應及獨立自處的軌跡。最難能可貴的還有作者對自我內在的探索與領悟。誠如書中寫到的,媽媽要好,孩子才會好。只有更理解、更善待自己的媽媽,才能陪孩子走得更好、更長遠。——陳美珠(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桃療兒少年科兼任主治醫師)  

陽明山臻善園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有想過死後要長眠在哪呢?
下葬方式我們知道的通常有土葬或靈骨塔
但你們知道,還有不立碑、不立墓、不燒香、不點明火,
葬在像公園裡的花葬嗎?

#花葬 #殯葬業 #環保葬

►感謝 協助拍攝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
陽明山臻善園
單程旅行社 小冬瓜

【前面的影片】
家屬慟無法見最後一面,14天後只能見到骨灰?!
https://youtu.be/rEF6QGFVRv0
婆婆,我回來了!十分鐘完成涼拌鮮蝦芒果🥭小資少女不專業自理餐時間#55
https://youtu.be/AJIhW27OqHM
小心服用!好髒好髒,跟我一起正確洗...頭#癡驚大發現
https://youtu.be/xojPRrhwKbg
破口?街友沒口罩你也閃遠遠?有他們真的是天使...
https://youtu.be/ckNroyVHnv4
採檢量居高不下!前線醫檢師吐辛酸:遠離家人保護他們
https://youtu.be/f9tgW9R-K9A
24小時狂做拉麵布丁!是神還原or失敗?小資少女不專業自理餐時間#54
https://youtu.be/abwrSmI-M3Y
「卦」有苦難言的醫療線記者爆料!本影片獻給新聞同業媒體們
https://youtu.be/4nYcQWycSS4
防疫停課老師賺到?老師:x啦!崩潰老師和學生的心聲
https://youtu.be/l43PkkRuIbA
非法樹脂可以讓牙齒變白? 醫生:一嘴爛牙等你!#癡驚大發現
https://youtu.be/gdBGpKbn6-k


【熱門影片 推薦】
心臟要強大的殯儀館開箱!原來火化棺材裡不能亂放陪葬品
https://youtu.be/j1JgCQ5Iv3I​​​​​​​​​​
沒有在怕!挑戰禁忌,告別式禮生實習體驗
https://youtu.be/bZUutKTkIdQ​​​​​​​​​​
謝謝支持,醫美手術過程無碼放映?!
https://youtu.be/P59WyWX1uyo​​​​​​​​​​
噁!5年沒洗的小被被枕頭,竟然洗出...?!
https://youtu.be/61UoDktKGz0​​​​​​​​​​
破到像狗啃的30年高齡枕頭,小被被能重現美麗嗎?
https://youtu.be/pkDdO4CdGAY​​​​​​​​​​
超荒唐XDD捨棄30年的破小被被枕頭,這次要說再見了
https://youtu.be/TiNK2EQV1wg​​​​​​​​​​


*影片無授權於任何上傳喔齁

about痴痴
►舒服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iChiGongZhu​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87acup/

新北市推動環保自然葬之研究

為了解決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作者黃正忠 這樣論述:

長久以來「慎終追遠」一直是華人的文化傳統,因此為逝去的家人尋覓一個安葬之處不但成為市民心中的願望,更是政府規劃公共服務的重點。本研究以2018年媒體踢爆新北市汐止區公墓侵占國有土地及私人土地的事件作為背景,探討政府在土地資源有限而無法滿足土葬情形之下,過去環保自然葬替選政策與方案之執行現況與成效,期能梳理其實施的困難與挑戰以作為後續改善參考。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質化田野研究法、與深度訪談法等方式蒐集資料,並經過歸納、整理、與分析後發現,我國順應國際現行之環保自然葬法且符合我內政部環保自然葬之定義者有三類,包括花(樹)葬、植存、海葬,若考量台灣四周環海,海葬應屬最適宜之方式。內政部於2001

年已開始推廣環保自然葬,並於2002年通過殯葬管理條例,2003年全面實施後,雖然混合採用各類政策工具例如權威式、誘因式、學習式、推力式等等,然而推行至今業已逾20個年頭,如以2019年計算,全國死亡人數17萬6,296人中,採行環保自然葬的人數僅1萬2,775人,普及率尚未達7.3%,成效顯然有待加強。因此,為提升環保自然葬之政策效能,本研究建議從交通、制度、經濟、管理及宣傳等五個面向進行改善。首先,在交通面上優質海葬的出口港,以及花(樹葬)或植存專區設於交通便利處;其次,設施面上增設寵物專用的環保自然葬區、在環保自然葬區增設牌位區、並與宗教團體異業結盟;第三,經濟面上免費提供環保自然葬以及

持續推行與殯葬業者合作;第四,管理面上環保自然葬可設置環保的銘牌、海葬全面採用環保易溶解之安息袋、以及廣泛使用環保分解酵素於花(樹)葬與植存;最後,宣傳面上拍攝宣傳影片以加強生命教育、鼓勵採用線上追思、並持續進行身後關懷。

天公疼戇人:七十三自述

為了解決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作者黃宗樂 這樣論述:

政治界與教育界的拼命仙,社運圈與法學界的老前輩 憨人有憨福,天公真正會疼憨人   黃宗樂是領頭改革的台教會會長;也是日理萬機的公平會主委;也能是堅守崗位的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更可以是慈祥和藹的街坊阿公。   從他的生命歷程中了解戰後知識份子的養成,與庄腳囝仔打拼奮鬥的心路歷程,以及身為台灣人疼痛台灣的心情。   作為法律學者,拳拳服膺學術,在學界相當活躍,曾任台灣法學會及其前身中國比較法學會理事長、台灣法律史學會理事長;作為知識份子,本於知識人的良知與使命感,自1990年起積極投入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曾任建國會執行長、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全民監督黨產改革聯盟執行長。   2000年首度政黨

輪替,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2001年1月借調入閣擔任為獨立機關之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參與政事。   2007年1月主委卸任後,獲聘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並出任凱達格蘭學校校長,嗣又被推選為臺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   曾長期以社會賢達身分,參與民主進步黨黨務,更曾任該黨仲裁委員會委員、廉政委員會主任委員。   自留學以來一步一腳印,努力受到肯定,被母校大阪大學列入著名校友:國際名人錄,與手塚治蟲、司馬遼太郎等九位名賢同榮。   近年來與牽手蟄居陽明山蘭園農莊,回歸田園含飴弄孫,但仍十分關心台灣前途。   作者簡介 黃宗樂   自由法學者   1942年出生

,彰化縣溪州人   1967年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畢業   1970年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畢業   1975年榮獲日本大阪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76年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1989年任教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1999年膺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2001年膺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7年膺任凱達格蘭學校第三任校長   2014年被列入日本大阪大學國際名人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自序 斧正者回響一 斧正者回響二 斧正者回響三 斧正者回響四 讀後感   第一章   成長時期 一、祖先 二、祖父、祖母 三、父親、母親 四、我的出生 五、入學田中第一國校

六、轉學下壩(成功)國校 七、考上北斗中學初中部 八、行著空亡運 九、插班精誠中學高二 十、成長時期生活回憶   第二章   昇華時期 一、考進臺大法律系 二、暑期受訓 三、服預備軍官役 四、進臺大法律研究所 五、赴日本留學   第三章   學術生涯 一、學成歸國 二、找教職 三、進輔仁大學服務 四、轉任臺灣大學教授 五、學術研究 六、學術活動 七、指導研究生 八、審查論文、著作 九、六十歲生日接受祝賀 十、師法日本法律與法律學 十一、服膺日本之教育理念 十二、作為大學教授的幸福   第四章   投入社運 一、一團疑惑和憂心 二、瞥見改革曙光 三、走上社運不歸路 四、重要參與舉隅 五、改革之路

,路迢迢 六、其他社會參與舉隅   第五章   參與政事 一、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二、出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三、被關注的若干議題   第六章   老而彌堅 一、回歸學界,再拼十年 二、出任民主進步黨要職 三、出任凱達格蘭學校校長 四、罹患淋巴瘤 五、痊癒後一切回復正常 六、依舊活躍於學界與社運界 七、榮登日本大阪大學著名校友:國際名人錄 八、獲贈巨幅「黃宗樂畫像」   第七章   家庭生活 一、情定終身 二、長相厮守 三、養兒育女 四、兒子結婚 五、夫妻互動 六、慎終追遠 七、家有寵物   第八章   人生偶得 一、一枝草,一點露 二、一人一途,一家一業 三、交友必慎,歹人莫交 四

、認真綿爛,一點一拄 五、勤儉、認分、知足 六、和氣、好做伙,誠重要 七、誤會、誣賴,要不得 八、守法精神、公德心,不可缺 九、守時、守秩序,自我要求 十、關心兒童、感覺真好 十一、求教、請託,適當處理 十二、不怕挫折,只怕氣餒 十三、座右銘,功用大 十四、讀傳寫傳,見賢思齊 十五、酒色財氣,適中適可 十六、因果報應,有待省思 十七、死生有命,生死如一         附錄一 舊文重溫 一、加入聯合國 開創新紀元 二、本籍制度的廢除與省籍情結的揚棄 三、台灣主體性理念與法學 四、九二一台灣大地震 五、選舉語言與台灣俗諺 六、對等談判 和平發展 七、台灣站起來,走出去! 八、為人權而奮鬥――紀念

世界人權宣言六十週年 九、巍巍玉山 永聖永王 十、田園記趣並憶親   附錄二 黃教授宗樂博士履歷 跋   自序   我從來不曾想也不敢想出傳記或回憶錄之類的書,直到離開公職後,有幾位同道對我說:「新政府被指責八年空轉,沒有政績,其實有很多政績,但有的是對方故意視而不見,有的是沒好好宣傳。像你在公平會六年可說是政績斐然,你應該抽出時間,好好的寫成書,作歷史見證。」使我有點心癢。又有幾位好友對我說:「你來自貧困的農村,拼到今天,不論在學界、社運界或政界,都有一定的成就,閱歷之豐富,實非一般學者所能及,你如果能把你的奮鬥歷程、經驗、心得,寫成傳記或回憶錄,應該是蠻有意義的。」讓我更加心動。

  不過,我並沒忘掉我是誰,「四兩鈗仔無除」(沒認清本分、自不量力)是會貽笑大方的。的確,我出身勤樸農家,自幼養成勤勉、儉樸、刻苦的習慣,一向腳踏實地,實幹苦幹,力爭上游,努力不懈。但是,像我這樣既沒有顯赫身世又沒有特殊背景的人,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如果沒有「貴人」教導、提掖、扶助,我想,是很難在芸芸衆生、人才濟濟中出人頭地的。   抑且,果真有政績或成就,亦多為所屬團隊或團體共同努力的成果,既不可獨吞,亦不能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所謂政績,有些是處分案件,雖然是依法行政,懲處不法,但總是會令人難過,雅不欲說是政績。   更何況,寫自傳或回憶錄,一則不免會藏拙,並美化甚至膨脹自己;二則有些時候

據實直言,又恐得罪人;三則有些事情年代久遠,記憶模糊,難保不致錯誤,因此要拿揑得宜,恰到好處,殊非易事。   撰寫與否正在猶豫之際,一股驅動力已然形成。我身體一向健康、硬朗,詎知2009年3月竟罹患淋巴瘤,在臺大醫院接受標靶化學治療,驚愕之餘,切身體會到人生無常,何時離開世間,殊難逆料,如欲留下生涯一些紀錄,必須及時為之,以免抱憾以終;而在療養期間,雖然身體虛弱,化療副作用令人不舒服,但心靈平靜,思緒雲騫,往事一幕一幕在腦海中浮現,歷歷清晰,終於促使我決定不揣固陋,撰寫這本自傳。為避免寫自傳或回憶錄一般容易犯的毛病,我謹以謙卑、感恩的心,如實地、素樸地敍述。若遇到記憶模糊時,只好承擔錯誤之危

險。尤其像我不是每件資料都妥為保存而又沒寫日記習慣的人,大半祇能依憑記憶,有時確實很難下筆。因此緣故,不少人、事、時、地、物必須仔細回想,思索再三,才能定稿,真的很費時間。行文時依照需要,或純用「臺文」或混用「臺文」,讀起來,也許不大順暢,甚至不大容易了解,但既以臺灣為本土,為了反應斯土斯民的語言文化,某些部分用臺文寫成,才足以存真傳神。   本書由八章所構成:   第一章「成長時期」敍述身家背景、國校、初中、高中求學過程、當時農村生活及個人經歷的點點滴滴。本章依傳統習慣述及年齡均指虛歲數。   第二章「昇華時期」敍述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本科、研究所求學過程、暑期集訓及軍中生活體驗、考取日本

政府獎學金赴大阪大學留學始末、獲得博士學位經過及留學生活之點點滴滴。   第三章「學術生涯」敍述學成歸國及謀職經過、進輔仁大學服務及轉任臺灣大學教職經緯、教學及與學生互動、行政參與、學術研究、學術活動及指導研究生、擔任中國比較法學會、臺灣法學會、臺灣法律史學會理事長努力之成果。   第四章「投入社運」敍述以追隨彭明敏教授、擔任中國比較法學會理事長、臺灣教授協會會長為契機, 積極投入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之心路歷程及躬親參與、推動之重要運動、訴求與主張。   第五章「參與政事」敍述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所扮演之角色、出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之心路歷程、自我期許、重要施政及其成果。   第

六章「老而彌堅」敍述離開公職後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臺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民主進步黨廉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凱達格蘭學校校長等職及其建樹、淋巴瘤治療過程及痊癒後之調適奮進。   第七章「家庭生活」敍述與牽手的羅曼史、勤儉立家、置產安居、養育子女及夫妻互動與夫崇拜祖先、慎終追遠等。   第八章「人生偶得」敍述人生旅程中不期然而然的特殊經驗或心得,以「一枝草,一點露」為始,而以「死生有命,生死如一」為終。   書末選載數篇曾經公開之短論及演講詞,俾使本書內容更臻充實。   我讀國校時就嚮往擔任教師,上大學後更憧憬將來能當大學教授,幸美夢成真,我遂以從事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為終身職志,孜孜不倦,樂

在其中。其間,在臺灣特殊的時空背景下,毅然站出來,投入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關心國事,關懷社會,尤其是關心臺灣前途,希望臺灣成為獨立自主的現代民主國家,但我對「政治」並不熱中,亦無意仕途,家父更再三告誡我不可碰「政治」。因此,我從未加入任何政黨。曾經有人開玩笑說我是中國國民黨祕密黨員;民主進步黨成立後,許多人以為我是該黨黨員,其實都不是。從讀高中以來,遇到中國國民黨吸收黨員,我都加以婉拒,成功嶺受訓時,連輔導長開明,並未强迫我入黨;擔任教職後,我始終認為,忝為一介學者、知識人,必須保持客觀、超然的立場,來看待每件事物,實事求是,服膺真理,維護正義。   近世西風東漸,東方國家在西方強勢文化的衝

擊之下,為變法圖強,莫不遵行泰西主義,移植西方近代法律與法律學,就中,日本移植最早也最成功,甚至有超越之勢,值得東方諸國借鏡。例如,1898年施行的日本明治民法(前三編財產法)即係融合法國民法與德國民法而成的東方第一部民法典。清末及民國,不論立法事業、法律學或司法實務,均深受日本影響。而臺灣被日本統治五十年,日本將明治維新西化成功的經驗引進臺灣,臺灣法制之近代化因而超前中國數十年。吾人不得不承認日本近代法律與法律學遠比民國進步發達。我醉心日本法學與法律文化,有幸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留學日本,並榮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後能依個人志趣,獻身學界,終生研究法學,安貧樂道,精進不已,感到很充實、很幸福,切

望臺灣早日迎頭趕上,成為法學發達、法治昌明的先進國家。教育乃百年大計,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奉行明治天皇之「教育敕語」為教育指針,戰後,則基於民主主義,於1947年制定「教育基本法」,施行五十八年後於2006年全面修正。教育基本法規定教育之目的、理念及其基本方針等,亦稱為教育憲法。日本教育基本法體現現代民主國家教育之崇高目的與根本原理,具有普遍性與理想性。我從事教育工作,一向服膺日本的教育理念,始終以日本教育基本法為圭臬,身體力行。民國遲至1999年才仿傚日本,制定「教育基本法」,整整落後日本五十二年。而兩相比較,民國教育基本法,不論立法技術或實質內容均不如日本教育基本法之周密、完善,格局、境

界更差一大截,根本沒學到真髓,實有必要以2006年日本教育基本法為藍本,徹底的予以修正,付諸施行,以培育優良資質的現代國民。   我生於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的1942年5月,歷經日本與民國的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間盛行國家主義、帝國主義,國權高漲,列強爭相擁有殖民地;戰後民主主義、人民自決原則抬頭,各國殖民地紛紛陸續獨立,保障人權蔚為至上命題。綜觀日本與民國在臺的治績,吾人不得不對戰前帝國主義時代,日本以先進國的架勢,將臺灣當作永久的領土,努力經營,把臺灣帶向近代化,奠定了臺灣進步發展的基礎,予以相當的評價;而對於戰後民主主義時代,民國一黨專政,陳儀「劫收」臺灣,馴致爆發二二八大屠殺事件

,以及長期實施戒嚴軍事統治,予以應有的批判。此乃根據史實就事論事之當然歸結。展望未來,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建立臺灣體制、締造現代國家、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乃臺灣應走也是必走之路。同時,有必要如歐洲文藝復興或日本明治維新,徹底進行心靈改革,使臺灣人脫胎換骨,廣植優質的文化,打造一流的國家。我深信,國家之尊榮,未必在領土廣大、人口衆多,而在文明進步、快樂幸福。   「家庭生活」涉及個人私事甚至隱私,是否適宜列入,躊躇者再。不過,家庭生活既為人生旅程之重大部分,而現代家庭生活又離不開現代家庭倫理,將之公開,應無傷大雅。   我生於濁水溪北岸俗稱「下水埔溪底」的窮鄉僻壤,父母親當時住的是孤塊厝的

簡陋草厝仔,周圍荒涼,出生時,家父在外工作,家母勇敢家己剸臍(tng cai,斷臍),佳哉順序平安。家母嘗說:「人生(sinn)天成(siann)的,宗樂仔是天公仔囝。」我國校晚一、二年才入學,父母親讓我就學,目的是家裡需要有人識字,看得懂「租仔單」,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居然一直讀到博士,從此走出世世代代終生務農的窠臼,而迎向為法學教授、為社團負責人、意外地為國策顧問、為內閣閣員、為凱校校長,拳拳奉獻於學界、社運界與政界之豐富多彩的人生,並被列入大阪大學著名校友:國際名人錄,而與手塚治蟲、司馬遼太郎等九位名賢同榮。每當想起父母親在惡劣、困苦的環境中,贌耕他人土地,邊開墾邊耕種,胼手胝足,勞心

苦戰;家境清寒,猶縮衣節食,儉腸勒肚,養育我、栽培我,恩德昊天罔極,卻未能好好的服侍奉養,而今風樹興悲,「嚨喉管着淀(tinn)起來」。堪可安慰的是,父母親生前曾說:「囡仔會曉想,知上進,行正道,有出擢,爸母無比這(che)佫較歡喜的。」尤其是,祖德福蔭,貴人牽成,三個子女皆獲有法學博士學位,並在大學法律學系任教,克紹箕裘,抑且均頗知孝悌,三代同堂,其樂融融。而老來與牽手蟄居陽明山,回歸田園,擁抱大自然,霑體塗足,親近泥土的芬芳,彷彿回到少年時跟著父母親到田裡工作的情境,令人懷念不已。   我六十五歲時曾經作了一首打油詩自況,詩云:「寒微激發向上心,堅苦奮鬥勤打拼。回首崎嶇來時路,幸蒙天公疼戇

人。」戇人,戇直,老實,善良,昧敧蹺(bue khi khiau),昧計較,恬恬仔做,戇戇仔拼,毋驚艱難,毋驚辛苦,昧白賊虛偽,昧投機取巧,天公上疼惜,本書遂以《天公疼戇人 七十三自述》為書名。孔子在世七十三年(虛歲七十四歲),我適於滿七十三歲中完成此自述,倍加感恩與惜福。此後天假之年,自當順應自然造化,清淨無為矣!   除渥蒙天公疼惜呵護、父母親鞠養栽培外,我一生受過很多人的教誨、愛護、關懷、照顧、支持、鼓勵、幫助和提攜,我時時感念在心,不敢或忘。如今,我生命中的恩人大半已不在世間,令人不勝欷吁!   本書初稿完成部分時,我擬請人打字,內子卻再怎麼繁忙也要幫我打字,並幫我校訂,不畏勞苦,

真是好箇賢內助;初稿排版後,為慎重起見,我寄給幾位摯友及舍弟景春、舍侄士剛,請其斧正,他們很仔細幫我修改、訂正,使得本書更臻完善,並對本書予以高度評價,增益我的信心和勇氣(謹揭載呂圭詮、吳鴻徹、陳文雄、莊福松等四位斧正者的回響於次);臺灣良知、學界耆宿、高潔的人格者、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前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楊維哲先生,我留學時的大恩人、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法學部教授兼大學院法與經營學研究科委員長、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元大阪大學、名古屋大學法學部教授 加賀山茂先生賜推薦序;我大學同班同學、長年學術伙伴、法界典型人物、中原大學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前中原大學法學院院長 郭振恭先生寫讀後感,金言、美言皆鼓

勵有加;本書之刊行,承蒙前衛出版社社長、出版總監 林文欽先生特別關照,謹此一併申致謝忱。   提及林文欽先生,不禁使我想起:林文欽先生為凱達格蘭學校「第八期國家領導與發展策略班」學員時,我正好擔任校長,有幸參加該班「登山、愛山、淨山」玉山戶外教學活動,與諸學員一起登上玉山主峰頂,完成畢生引以為傲的壯舉,留下美好的回憶。巍巍玉山,永聖永王,將永遠受臺灣子民的景仰和禮讚。   黃宗樂,2016年3月15日,序於陽明山蘭園九德居 我上國校後,老師教唱:「打倒俄寇反共產,消滅朱毛殺漢奸……」、「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我一頭霧水,我好好的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為什麼

要反共抗俄?為什麼要反攻大陸?原來是中國國民黨認為中國共產黨於對日抗戰期間乘機坐大,並在蘇聯共產黨扶植之下竊據大陸,以致失去大好江山,所以要反攻大陸,消滅萬惡共匪,收復錦繡河山,解救大陸同胞。我讀國校高年級時,學校規定我們在學校必須講國語,如果說本地語言,不論是福佬話(一般稱台灣話、台語)、客家話,都會被罰。例如被打嘴巴,被罰跪或被罰錢等,備受屈辱。我感到很疑惑,為什麼父母親教我的話不能說,一定要講「國語」?原來是國民黨政府認為台灣人中了日本奴化教育的毒,為使台灣人心向祖國,回歸中國文化,乃極力推行「國語」運動,壓制台灣語言文化。而本地學生在被強制「改造」下,也逐漸鄙視自己的母語,放棄自己的母

語,正如同滿清政府勒令漢人都留辮髮,起初漢人抵死不從,但經過數十年之後,反而以留辮子為榮,實在可悲!考上大學後,父親一再告誡我說:「好好仔讀冊,毋當插政治,昧使批評政府。」父親表情是那麼嚴肅!那麼認真!可是孫中山先生不是說:「政就是衆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衆人之事,便是政治……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嗎?」原來父親雖非二二八事件受難者,但他目睹耳聞二二八事件大屠殺的慘狀及其後的白色恐怖,殷望我能明哲保身,不要冒犯禁忌,招來災厄。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必須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留學生講習會,在講習會上政府官員頻頻告誡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出國後不可說來自台灣,要說來自自由中國;教唱民謠,盡是

中國民謠,沒有一條台灣民謠,讓我覺得很納悶,國民黨政府怎麼這麼不認同台灣、排斥台灣?而所謂「自由中國」,既不自由又非中國,更是虛妄。

高雄地區環保自然葬發展推廣策略-以生命教育觀點分析

為了解決陽明山臻善園的問題,作者閻臺龍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基於社會責任、貢獻所學與分享的想法,探討高雄地區環保自然葬現況與問題,提升民眾對於環保自然葬認識,撰擬以生命教育觀點分析高雄地區環保自然葬發展推廣策略。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次級資料分析、深度訪談法及問卷法,在研究初期採取先導研究方式,確認研究方向。經研究發現高雄地區殯葬服務廠商及民眾對於環保自然葬認識有限,殯葬管理處在環保自然葬政策的行銷觀念稍嫌保守。生命園區的環境與景觀維護亦不甚理想,有影響民眾採行環保自然葬意願之虞,從環保葬率的推估可證。本研究茲就前揭發現,臚列下列各點,提供業管單位參考,作為高雄地區環保自然葬推展參考。一、成立環保自然葬生命教育中心,加強環保自然葬政策宣導,強

化高雄市政府殯葬管理處官網建構,連結社會網絡,策辦環保自然葬生命教育海報及徵文比賽等相關活動。二、加強環保自然葬推展策略,採取規費減免的利民策略及代辦聯合公祭、代辦聯合海葬的便民策略,研擬簡便海葬、森林樹葬等環保自然葬等多元葬法。三、加強生命園區的環境與景觀維護,讓生命園區成為綠地花園,撫慰家屬的情緒,為美麗的家園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