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中國音樂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菲菲寫的 南宋音樂文化的世俗化特徵及其歷史定位--以都城臨安為個案的研究 和柯琳的 中國音樂史簡明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國音樂史- 蕭興華 - Readmoo分享書也說明:中國音樂史. 1 2 3 4 5. 0 / 0. 作者:蕭興華;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6681981; 出版日期:1995/03/01. 完讀書評0 · 劃線註記0.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和崧燁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周郁芝所指導 簡昱恕的 許常惠《留傘調變奏與主題》作品44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1),提出中國音樂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許常惠、小提琴無伴奏獨奏曲、留傘調變奏與主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張儷瓊所指導 劉瀞予的 傳統與現代之間— 三首劉樂箏樂作品之分析與詮釋 (2021),提出因為有 劉樂、今夕、俏影、漁舟夢晚、箏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音樂史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國音樂在西方的傳播則補充:但國樂西傳卻隻有短短數百年的歷史。在此期間,中國音樂美學思想、傳統樂器、樂曲、樂隊表演藝術逐漸被介紹到西方,成為西方社會日漸多元的音樂文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音樂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宋音樂文化的世俗化特徵及其歷史定位--以都城臨安為個案的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音樂史的問題,作者王菲菲 這樣論述:

宋代是中國曆目前社會文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時期,各族人民創造了典雅而又通俗的文明成果,其劃時代的藝術思想、器物、美學和習俗等,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所熟知的陳暘《樂書》作為一套百科全書式的音樂文獻,不但創紀錄地描繪了大量樂器圖像,而且還以特定的視角將當時公、私場合中上演的多彩音樂,劃分為雅、胡、俗三種風格,對音樂的民族風格問題進行了論述。白石道人姜夔是現在所知很早有“自度曲”樂譜流傳下來的詞樂作家,成為聞名靠前的中國古典“藝術歌曲”的代言人。如果從姜夔說開去,人們還會聯想到“曲高和眾”的古琴江西派代表人物歐陽修的文作《彈琴效賈島體》、浙派有名琴家

郭楚望的名曲《瀟湘水雲》,以及在喧鬧市井中做場的勾欄藝人張五牛、行走于開封與臨安之間賣藝的許多不知名的“路岐人”,等等。王菲菲,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古代音樂史博士,師從洛秦教授,現為浙江音樂學院副研究員。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浙江音樂學院課題等,先後在《音樂藝術》《民族藝術》《音樂文化研究》等期刊發表文章,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博士組二等獎。

中國音樂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為您朗讀: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此刻的我,靜靜地在這元宵之夜,端詳著那座由龜蛇駝起雙鶴的銅雕。這雕像並不大,上頭還沾了些灰,就佇立在客廳的一角,被我遺忘多年。但就在今時今日,它忽然活了起來,背負著一幕幕記憶,還有那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就是這尊雕像的故鄉。踏在龜蛇上的雙鶴,象徵黃鶴歸來的傳說,栩栩如生。記得就在辛亥革命百年的前夕,我受邀第一次到武漢參加紀念活動,行程中就安排了登黃鶴樓。就像是一見鍾情一般,我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座銅雕,從此也與武漢結下了緣。

此後的幾年,我又多次在因緣際會下造訪武漢,到過辛亥革命紀念館,也走過毛澤東還在國民黨時主持的農民講習所,還有國共合作在武漢大學留下的抗日遺跡。武漢給我的印象,充滿激昂的歷史,如同一個平凡的午後,我一人站在漢口的江灘,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正如這座城市「火爐」的稱號,革命似火,浪花淘盡英雄!

可曾經那樣火熱的武漢,如今卻冷冷清清,只剩一片淒涼與肅殺。從春節到元宵,中國人最看重的團圓之日,許多人回不了家,更有一個個天人永隔的消息。而最教人寒心的,是好不容易才結束選舉喧囂的台灣,因為蘇貞昌的一句「禁止口罩出口」,再掀起反中、恐中的浪潮,甚至從一開始咒罵大陸不讓台人回家,到後來武漢包機終於成行,卻因為出現有所謂「確診」的病例,瞬間批鬥起機上「沒有台灣身分」的「台灣媽媽」,痛罵那些台商的大陸配偶,把她們當作洩憤、攻擊的目標。

過去,海峽隔絕了兩岸的往來,拆散了本是骨肉天親的中華兒女。然而,在那個「反攻大陸」的年代,他們仍是我們的同胞,兩岸中國人仍是一家人。曾幾何時,兩岸開放了,三通了,一個個兩岸通婚的家庭誕生了,但「台灣人」和「中國人」卻成了兩個對立的名詞!台灣人一邊從口中的「中國」賺進大筆出超,一邊歧視、仇恨屬於那裡的一切,包括與台灣人共組家庭的「陸配」們。

我本來只冷冷地繼續看這些人炒作反中的情緒,但實在看不下去,不得不說出肺腑之言,更為兩岸的明天充滿憂慮。兩岸的昨天,是當年我曾榮幸獲得旺報第一屆「兩岸徵文獎」佳作的文章,題為「那年八月在廣州」,記錄下2009年八八水災,我正寄宿廣州一個平凡的大陸家庭,見證他們討論著「一定要為台灣同胞捐獻愛心」、「絕不能輸給湖北、四川」的情景。當這些「昨天」已逝,兩岸的「明天」又將走到哪裡?

前不久,一個寒流來襲的夜晚,我鑽在被窩里刷手機,偶然滑到1985年群星獻唱的《明天會更好》,那是台灣音樂史上的創舉,也是華人歌壇空前的一幕。後來,在1993年香港歌手齊聚人民大會堂為華東水災的義演,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公益晚會上,這首台灣才子羅大佑創作的歌曲不斷響起、傳唱,唱出了因歷史分隔的兩岸三地,渡盡劫波再被喚醒的同胞愛。

人們不禁追憶,那個充滿希望的台灣,那段小小的台灣引領華人流行文化的歲月。忽然間,人們如大夢初醒般驚覺,原來那已是回不去的昨天,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太多的八卦新聞,更沒有政論名嘴、網軍口水的昨天,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還有,那個「我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的台灣。曾經,就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兩岸三通的那一年,我們以為那個「昨天」能夠再來,我們為骨肉相連、兩岸同心而感動。也就在那一年,馬英九就職的慶典上,我們告別了兩岸動蕩的扁朝歲月,大會以「明天會更好」的大合唱作為結束。那時,我們又怎料不到幾年,這一切就和當天特別返台演出的鳳飛飛,瞬間都變成了昨天!

那段令人難忘的昨日,是我在台大校園裡初遇大陸來的同學,後又隨著交流團到北京奧運觀賽,驚訝於充滿朝氣的大陸中學生,震撼於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爽朗少年。還有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西門紅樓前的廣場,與台大、政大、淡大……的大陸交換生徹夜長談,談兩岸、談家國、談人生,最後往往是在啤酒的陪伴下,大家接力唱起兩岸的愛國歌曲,歌詠我們共同的大中華,在激昂的歌聲中踏上歸途。

曾經的曾經,就這樣轉眼成為過去。我經歷了回不去的台灣,就像網友重溫那場香港群星在人民大會堂的義演,也是同樣回不去的香港。很可能不出十年,再回頭看這段回不去的昨天和今天,你會發現,冥冥中自有因果,莫怪由不得自己,而是半點怨不得他人!

2020庚子鼠年,一年一度的春晚蒙上了肺炎疫情的陰霾。當零點的鐘聲敲響,畫面帶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分會場,由曾經因為說了句「我是中國人」而被霸凌的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和大陸表演者合唱「明天會更好」。是啊!從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大饑荒再到肺炎疫情,歷史上的庚子年,一直都是充滿動蕩的一年。無論時局如何變幻,永遠有我虔誠的祝禱:昨天回不去了,但願明天會更好!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0.2.22台灣《旺報》

許常惠《留傘調變奏與主題》作品44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中國音樂史的問題,作者簡昱恕 這樣論述:

許常惠(1929-2001)為臺灣現代音樂創作的先驅,臺灣民族音樂採集的領航人,是當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音樂創作類型包含歌劇、舞劇、清唱劇、管絃樂曲、協奏曲、獨奏曲等。許常惠在學術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極為豐富,從西洋音樂理論到臺灣傳統音樂皆有專著,代表性著作如《臺灣音樂史初稿》及《民族音樂學導論》等;其對傳統音樂的社會文化價值研究極具開創性視野及見解,能積極促進社會對傳統音樂的重視,並帶動一股風潮。本篇書面報告研究以臺灣當代作曲家許常惠於1991年發表的小提琴無伴奏獨奏曲作品《留傘調變奏與主題》(Variations and Theme on the Folk Tune of “Cat

ching Umbrella”)為主要研究對象。全文共分四章進行論述,首先,闡述研究此曲的動機與目的、範圍及方法。其次,就各方文獻記載研究作曲家生平。其三,解析創作背景,從風格與素材開始,進一步去認識作品的創作脈絡,針對曲式做架構分析,探討演奏的詮釋方法。最後對全文做總結。透過本文的探析,理解該作品之音樂創作思維,提出合宜之演奏詮釋建議,期望能提供未來相關研究者做為參考。

中國音樂史簡明

為了解決中國音樂史的問題,作者柯琳 這樣論述:

  本書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和神經生物學原理,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精心設計和編著的新型簡明讀本。本書將高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融入概念和要點的梳理,將紛繁的音樂史内容打造成方便記憶的知識要點,讓你的學習更有效、更快捷。   本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遠古及夏商時期的音樂、周秦時期的音樂、兩漢三國時期的音樂、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宋元時期的音樂、明清時期的音樂等。   本書按照思維導引的方法,整理中國音樂史的内容,構建符合現代教育學原理和神精系統反應機理的可視化知識記憶網路,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本書把知識要點與知識整合過程條理化,並用可視化圖表現出來。例如:在每一

章的要點導引部分,將要點、概念分層級呈現,便於幫助學習者把握重點,展示了概念之間的關係和知識整合的思路。   前言 第一章 遠古及夏商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9 第二節 要點導引    10 第三節 精要掃描    11 1.中國音樂的起源問題    11 2.遠古及夏商時期的音樂形式、內容及特點    12 3.遠古及夏商時期的樂器    13 4.遠古及夏商時期的專職樂師    14 5.遠古及夏商時期的樂律    15 第二章 周秦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17 第二節 要點導引    18 第三節 精要掃描    19 1.周秦時期的宮廷音樂    19

2.周秦時期的民間音樂    22 3.周秦時期的樂器    24 4.周秦時期的樂律學    26 5.周秦時期的音樂思想    27 第三章 兩漢三國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31 第二節 要點導引    32 第三節 精要掃描    32 1.兩漢三國時期的俗樂    32 2.兩漢三國時期的樂器    34 3.兩漢三國時期的音樂機構    34 4.兩漢三國時期的樂律學    35 5.兩漢時期的音樂思想    36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39 第二節 要點導引    40 第三節 精要掃描    41 1.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文化的融合 

   41 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俗樂    41 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歌舞戲    42 4.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樂器和器樂    42 5.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樂律學    43 6.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音樂    44 7.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音樂    45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47 第二節 要點導引    49 第三節 精要掃描    50 1.隋唐五代時期的民間俗樂    50 2.隋唐五代時期的樂器    51 3.隋唐五代時期的宮廷燕樂    52 4.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機構    54 5.隋唐五代時期的著名音樂家    55 6.隋唐五代時期的樂律學

    56 7.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論著    58 8.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    59 第六章 宋元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61 第二節 要點導引    62 第三節 精要掃描    63 1.宋元時期的市民音樂    63 2.宋元時期的歌曲藝術    64 4.宋元時期的戲曲音樂    68 5.宋元時期的樂器和器樂    70 6.宋元時期的樂律學    72 7.宋元時期的音樂論著    73 第七章 明清時期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75 第二節 要點導引    77 第三節 精要掃描    79 1.明清時期的民間歌曲    79 2.明清時期的歌舞

音樂    80 3.明清時期的說唱音樂    83 4.明清時期的戲曲音樂    85 5.明清時期的器樂音樂    87 6.明清時期的少數民族音樂    93 7.明清時期的宮廷音樂    104 8.明清時期的重要曲譜    105 9.明清時期的樂律學    107 第八章 民國初年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111 第二節 要點導引    113 第三節 精要掃描    115 1.中華民國初年「新音樂」的發展歷程    115 2.民國初年的漢族傳統音樂    117 3.民國初年的少數民族音樂    123 4.「學堂樂歌」的產生及發展    123 6.民國初年新型器樂

領域的成就    135 7.民國初年歌劇領域的成就    140 8.民國初年音樂教育概況    141 9.民國初年音樂理論方面的成就    144 10.民國初年的革命音樂運動    146 11.民國初年不同政治區域新音樂的發展    148 12.民國初年的中外音樂文化交流    150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音樂 第一節 背景註解    155 第二節 要點導引    156 第三節 精要掃描    157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歌曲創作    15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器樂曲創作    16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合唱創作    173 4.中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歌劇、舞劇創作    174 中國音樂史檢測練習 需要了解的作品 後記  

傳統與現代之間— 三首劉樂箏樂作品之分析與詮釋

為了解決中國音樂史的問題,作者劉瀞予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作曲家劉樂創作的三首古箏作品,分別以《今夕》、《俏影》及《漁舟夢晚》為研究對象。透過音樂背景回顧、樂曲分析以及演奏詮釋,探討作曲家的創作理念及創作手法,及其對於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觀點與具體實踐。筆者在研究中發現,三首樂曲分別運用了京劇過門、湖南地方音調及傳統箏曲等不同的素材,曲式結構也不盡相同,形式內容豐富多元。根據作品分析的結果,筆者歸納出劉樂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作思路—借鑑傳統、勇於創新,兼顧箏樂經典和個人抒發的創作角度。他以傳統音樂為核心,並著眼於和聲結構及演奏技法變化發展。本文藉由樂曲分析,整理出劉樂三首作品之素材背景,歸納他在原有的傳統素材基礎上,融合新的手法,在創新中保留傳統

的地方風格、戲曲曲調,並引用流行音樂的呈述方法,大量實踐快速指序技巧,充分表現古箏演奏藝術。其個人的創作不僅是個人情懷和技法的抒發,更是當代箏人對傳統素材和現代箏樂之間交互共融的具體理解,對當代箏樂的發展具有正面的推動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