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滄龍黃炯明杜慶承曾明財吳麗慧寫的 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續) 和黃炯明曾明財蔡滄龍杜慶承吳麗慧劉育親游廉的 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兒童繪畫比賽- Explore也說明:explore #兒童繪畫比賽at Facebook.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拓展文教基金會 和允晨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潘裕豐所指導 邱慶豐的 腦力激盪術融入國小構圖教學方案對學生構圖表現與創造力之成效研究 (2020),提出兒童繪畫比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腦力激盪、構圖教學、創造力、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共識評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蔡頌德所指導 吳幸芳的 兒童繪畫視覺構成與創意表現之研究-以2009年至2018年世界兒童畫展國小組低年級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兒童繪畫、美育、視覺修辭、構圖形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兒童繪畫比賽的解答。

最後網站WCACA | 世界兒童繪畫大獎賽則補充:... 繪畫大獎賽活動加強世界各地兒童及青少年藝術文化交流, ... #繪畫比賽#兒童比賽 過往賽事 繪畫大獎賽2023 - 四季物語 · 繪畫大獎賽2022 - 相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兒童繪畫比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續)

為了解決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作者蔡滄龍黃炯明杜慶承曾明財吳麗慧 這樣論述:

  細節成就偉大,如果沒有書中這些英勇的推手,台灣的民主化之路必將更為艱辛漫長,期盼透過這一系列著作的出版,讓讀者更加了解民主的珍貴,也讓每一個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都能夠留名青史,受後代永世傳頌。——蘇嘉全   本書記錄了彰化民主前輩參與社會改革的故事,讓我們從彰化民眾熱情、悲憤、堅持的生命故事,重新回到社會運動的歷史現場。更可貴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再次感受到大家參與各種社會運動的那股熱情,以及追求一個更進步、更美好社會的理想。——鄭麗君   台灣人不但不畏惡勢力、很有正義感,而且又知恩感恩、很有人情味,全書充滿著各種感人的事蹟。——翁金珠   作者

簡介 黄烱明   曾任《彰化人》雜誌編輯、員林社區大學講師、民進黨中執委、中評委、第二屆不分區國大代表,現任台化公司高級工程師。 曾明財   國立政治大學畢業,曾任職新聞界十五年(中國時報、首都早報、台灣時報)、《眷村想想》專欄作家。 杜慶承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民眾日報、台灣日報記者、特派員、大學講師,現爲文字工作者。 蔡滄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彰化縣〈半線天〉畫會創會會長,公餘從事繪畫及藝文創作。 吳麗慧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畢業,曾任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彰安國中教師退休。 劉育親   長期從事影像拍攝及活動執行

工作,第一屆彰化縣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地造文化創意公司負責人。 拓展文教基金會   創立於1997年,以推廣藝文活動、研究台灣在地文化、推展社區活動及出版研究成果為會務目標。長期主辦兒童劇團巡迴演出、兒童生態戲劇營、全國徵件兒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戲劇教師種子培訓營及校園故事媽媽研習營,致力於兒童藝文扎根教育;青年領袖培訓營、青年遊學台灣活動,培植年輕人才;古蹟音樂會、文化資產志工培訓營、歷史建築導覽活動,讓民眾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舉辦樂器、陶藝、剪紙、台灣編結等社區居民學習課程,達到藝文生活化的目標。   推薦序 — 蘇嘉全 血脈中的民主自由  推薦序 — 鄭

麗君 回到社會運動的歷史現場  序 — 翁金珠 默默無聞的街頭勇士  第一章 八卦山下的民主實踐者 李荻清 — 賣米的知識份子  王昭武 — 企業長才關心時政  黃志誠 —「六六大順」捐款人 吳麗慧 — 獻身環保和教育  黃文堂、莊聰敏 — 關心民主熱心公益 陳國雄 — 奉行不服從理念  周火瑞 — 急公好義的模範家庭  楊基耀 — 運籌帷幄出錢出力  第二章 懸命拚公義的本土鬥士 謝傳民 — 中部工運健將  葉春秋 — 用舉重拚政治  王條圳 — 守護大肚溪畔  孫正毅 — 民進黨第一位市代  李水成 — 第一勇里長伯  葉錦榮 — 勇敢衝撞體制的鐵工  林西棟、許麗玉、張武龍 — 此心

無悔  黃文華 — 出錢出力助選  劉輝龍 — 從失望到奮起  蔡炎星、蔡文章 — 牛埔里的民主播種者  劉玲惠 — 守護台灣、守護愛  王萬全 — 鹿港黨外教父  黃武志 — 政治理念酵母菌  梁慶賢、梁顏水枝 — 永遠的後援會會長  黃錦山、黃映碧 — 線西民主夫妻檔  尤茂雄 — 釘破國民黨大陀螺  張聖源 — 站在本土立場發聲  柯明傳 — 反骨的校園異類  柯火勝 — 伸港基層一把手  張國閔 — 編織柳河夢  胡生群 — 關心鄉土教育  丁國興 — 帶動綠色改變的傻子  楊啟 — 熱心支持民主運動  黃錫仁、張熤報 — 開拓鹿港新希望  張瑞色、施岱 — 同心拚民主  郭正興 —

始終站在第一線  蔣煙燈 — 只要是黨外就支持  陳昭平 — 只為台灣好  王英正、黃崇光 — 民主運動好夥伴  邱同仁、江春鎮、邱明黨 — 點燃竹子腳民主之火  施明樹、林四來、陳鐵勇 — 秀水鐵三角  徐中山、徐阿台 — 還我土地運動  王鄭金花 — 溪州肉粽婆  鄭孟貞 — 溪湖三劍客之一  張永道、黃浩一 — 無私無悔付出  黃曲、吳聖謀 — 埔心民主運動伙伴  粘家財 — 探索生命意義的木工  柯耀庭 — 民主路不缺席的博士  許奕結 — 為土地發聲  詹益志 — 堅持台灣獨立信念  蔡訓宙、鄭萬發、吳華碩、魏春富 — 默默在偏鄉打拼  陳三本、林錫鐘、陳順傑 — 用麥克風戰勝買票 

謝如安 — 關心公共事務  鄭麗玉 — 讓民主種子萌芽茁壯  林阿彬 — 只抬轎不坐轎  黃詩昇 — 自製錄音帶宣傳理念  第三章 南彰化的街頭先行者 梁瑞興 — 打破醬缸文化  洪永福 — 江湖的讀書人  林天成 — 以台灣興亡為己任  劉輝煌 — 充滿台灣色彩的校長  林火孟 — 從反動到正動  楊昌隆、楊松峰 — 矢志追求做自由人  林見安 — 田尾民主發動機  李碧芬 — 蕃薯心台灣情  蕭瑟榮 — 支持對的人  邱顯達 — 凡夫俗子完成夢想 詹萬發 — 熱心民主運動  錢木欽 — 樂在基層為民服務  吳重吉 — 綠色執政 品質保證  賴國淮 — 大村的民主伙伴  林立明 — 三代

名醫的傳奇  李瑞達 — 和地方基層搏感情  彭國成 — 跟隨黨外前進  許慈文、謝國源、謝國田、 林文欽、李錦斌 — 二水民主先行者  陳敏彰、陳清壽、周玥澄 — 有愛台灣的心  鐘肇法 — 基於信仰帶來力量  王勝坪 — 打造大器富饒的社區  陳豐麟、黃旗旺、李永堂 — 北斗的旗手  鄭邦雄 — 主張革命救台灣  賴文鴻 — 三代都挺綠  附錄   推薦序 血脈中的民主自由 蘇嘉全(立法院院長)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曾經說過:「在藝術的世界裡,細節就是上帝。」放眼其他領域,這個道理其實一樣適用,就好像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每一個為了理想付出奉獻的人,都是影

響成敗的關鍵細節,都是成就民主台灣的上帝。   去年五月,拓展文教基金會出版了《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書中採訪眾多在解嚴前後到政黨輪替期間,分布在彰化縣各角落許多默默無聞的草根勇士,每一個勇士、每一個故事都是那樣的令人感動。而《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的出版,也為翁金珠國策顧問致力於拼湊出台灣民主化脈絡全貌的豪情壯志,擺放上第一塊拼圖,今年出版的這本續集,更是讓她距離實現夢想,又前進一步。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民主自由似乎早已流淌在彰化人的血脈之中,四百年前荷蘭人來到台灣時,我們看見了彰化人群起反抗的身影,乙未割台後,彰化同樣也是抵抗日軍力量最強的地區。現在彰化市八卦山上的紀念公園,其中除了

安放六百多位抗日烈士神位之外,還有抗荷英雄蔣、鄧二公的神位,足以證明彰化人對於反抗威權的堅持,數百年來如一日。   拓展文教基金會以彰化為起點,詳實紀載一個個在地鄉親,在威權年代為了台灣民主化,所付出的血汗與淚水。在看過他們的故事之後,令人肅然起敬,一方面是敬佩這些鄉親的勇敢奉獻,一方面也敬佩翁金珠國策顧問不辭勞苦,把這一段段值得紀念的事蹟化作文字,讓這些故事能夠永續留存,不因歲月更迭而被遺忘。   放眼全球,台灣的民主化經驗是如此偉大且獨一無二,這不僅是屬於所有台灣人民的珍貴記憶,整個歷程也足以貢獻世界,值得許多仍在這條道路上摸索前進的新興民主國家效法依循。然而細節成就偉大,如果沒有書中

這些英勇的推手,台灣的民主化之路必將更為艱辛漫長,我們期盼透過這一系列著作的出版,讓讀者更加了解民主的珍貴,也讓每一個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都能夠留名青史,受後代永世傳頌。 序 默默無聞的街頭勇士 翁金珠(拓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總統府國策顧問)   《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第一集出版於二〇一七年五月,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指導暨贊助經費;本續集仍由原班人馬策劃、採訪、攝影、編輯,感謝文化部贊助經費,遂得完成,均深致謝意。   第一集出版後,分送接受採訪的「彰化推手」,並於市面發行;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獲訊甚為重視,即購買一批分送各縣市黨部;各縣市黨部如援例推動跟進,則建構一部完

整的「全國推手」全貌,並非遙不可期。   本續集仍以解嚴前後到政黨輪替期間(一九八七– 二〇〇〇),分布彰化縣各角落許多默默無聞的街頭勇士為對象,進行採訪;採訪人數約百人,與第一集不相上下。經統計,公教人員(含村里長、代表及國營事業員工)佔三〇%,商人佔四〇%,其他如農民、勞工、專門職業(醫生、藥師、代書)佔三〇%。即以公教與商人佔大多數,此兩類人士參與形式多元,所冒風險更險峻。   參與民主運動商人,不盡然都是小生意人,中小企業、甚至大企業主所在多有,他們甘冒被「查稅」等等不可測的風險,犧牲精神實令人佩服。至於身份敏感的公教人員,除必須在白天扮演戮力從公的「乖乖牌」外,又得於夜間擔任「蝙

蝠」任務,到處串門子宣揚民主理念,也都是過著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日子。   有的甚至莫名其妙地被指控或「約談」,如「美麗島事件」後,並未參加該事件的高中老師鄭邦雄,竟被迫簽「未參加切結書」;一位當時還當小學老師的梁瑞興校長,只是拿「黨外」傳單到印刷廠影印,馬上被密報,並遭情治單位「約談」。當時氛圍,可說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採訪中有很多感人故事,其中兩則尤令人動容;   二〇〇四年總統大選投票前兩天,擔任福興鄉後援會會長的梁慶賢,在車隊出發前,才知道心臟病復發已送至台中榮總。三月二十日投票當天,仍念念不忘要回家投阿扁一票;彌留前頻頻詢問在病床旁照顧的子女,是否都去投票了?更說:「要堅

強!要投阿扁一票!」然後溘然辭世。   一位被叫「溪州肉粽婆」的王鄭金花,為全縣最高齡的黨員(享壽九十八),從事民主運動期間,常以「賣肉粽」為掩飾,到國民黨勢力較強的地區打聽消息。她最喜歡喝熱牛奶,原來有一年為河川地放領問題,獨自一人到台北拜訪當時尚當律師的陳水扁;阿扁看她獨自一人遠從彰化鄉下來訪,又飢又渴,於是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親自泡了一杯熱牛奶給她喝。她回家後一直告訴老公說:「那杯牛奶實在好好喝!」此後老公就每天為她泡一杯熱牛奶。   台灣人不但不畏惡勢力、很有正義感,而且又知恩感恩、很有人情味,全書充滿著各種感人的事蹟。拓展文教基金會,有幸再完成續集、並予出版,採訪團隊及筆者均與

有榮焉。出版前夕,謹代表團隊在此表達對這些街頭勇士們最崇高的敬意。   本書承蒙 立法院蘇嘉全院長、文化部鄭麗君部長百忙中賜序,亦深致謝意,同時感謝邱萬興先生照片提供。   第一章 八卦山下的民主實踐者 李荻清 — 賣米的知識份子 曾明財 被許多彰化朋友尊稱「李大師」的李荻清,國立政治大學畢業,結婚生子後,以賣米維生,過著白天工作、晚上讀書的淡泊日子,一生堅持理念,不與國民黨妥協。 李荻清,一九四七年次,戴近視眼鏡,個子不高,瘦骨嶙峋樣子,在彰化市長順街經營「吉盛米店」。他賣的米不但好吃,而且都親自送到客戶家,若電話叫貨,份量較重的話,他得一包包扛上扛下,再開貨車送達。 他喜愛閱讀書籍

,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研究哲學和佛學,包括古希臘哲人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至十八世紀康德、二十世紀中國牟宗三哲學思想,均有所涉獵。 一九八〇年代初期,劉峰松因政治獄被關,李荻清開始關心民主運動,默默協助翁金珠參選。後來,謝聰敏當選立委,他也協助彰化服務處工作,投入更深。 李荻清個性溫和、頭腦清晰,論事有條有理,平時若碰到支持國民黨的客戶,他也不會排斥,很樂意彼此交換心得,甚至有時候只用兩三分鐘,不徐不緩以實例舉證,就讓對方口服心服了。 不過,台灣省長選戰正熱,他有一天送米到客戶家,對方拉著他談政治,一堆似是而非的國民黨言論,讓他越聽越不爽,一怒之下不賣了,竟將那包米又扛回車上,這趣事後來一直成為朋

友間的笑談。 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林濁水,與李荻清同年,也是大學老友,交情深厚。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很早就和李荻清熟識,如果有行程來到彰化,也喜歡抽空到李家暢談。 陳定南競選台灣省長、彭明敏競選總統期間,是李荻清參與巔峰期,適逢地下電台「大彰化之聲」成立不久,他和王昭武、吳麗慧主持節目宣揚理念,每天每人各負責兩小時,也廣邀南北知名政治人物受訪。由於節目內容精采,甚至有聽眾專程從雲林縣送宵夜點心來。 吳麗慧回憶說,認識李荻清是在她主持電台節目時,李荻清和一群彰化好友,每天輪流準時上節目,她先播報當日新聞,他們針對內容作深入淺出的分析,還開放聽眾現場叩應,因為大師們分析精闢、見解獨到,故經常有空

中熱線的激烈討論。 李荻清有政大統計系學歷,在那個年代,他的專業能力有很多機會進入政府或民間企業任職,為何選擇辛苦賣米的工作?

兒童繪畫比賽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良友盃兒童繪畫

腦力激盪術融入國小構圖教學方案對學生構圖表現與創造力之成效研究

為了解決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作者邱慶豐 這樣論述:

七至十二歲正值認知發展上的轉變階段,是培養美感的關鍵點,然而研究者在指導時發現,其畫面構圖常出現制式化的排列與造型,創意表現普通,因此興起探討創造力與構圖的想法。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腦力激盪思考融入構圖教學方案教學之可行性,規劃出適用的課程內容,探究其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108名學生,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研究工具為:威廉斯創造性思考與共識評量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教學前後學生創造力改變情形。本研究發現結果:一、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方面:(一)實驗組在精密力、測驗總分皆顯著優於控制組。(二)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流暢力、變通力與獨創力的分數則未達顯著差異。(三)實施腦力激

盪思考之構圖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學生創造力有成效的。二、在構圖創作共識評量方面:(一)實驗組在符合主題上顯著優於控制組。(二)實驗組和控制組在主客畫面、形、方向及色彩、畫面平衡感、構圖豐富性等方面, 皆無顯著差異。綜合上述,研究者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在教育上的建言與未來研究的方向。

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

為了解決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作者黃炯明曾明財蔡滄龍杜慶承吳麗慧劉育親游廉 這樣論述:

  台灣的民主自由之路,是經無數的前輩犧牲奉獻,甚至用生命換取的。這些前輩多數已恢復名譽、獲得補償,其中更有不少人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或各類公職人員。不過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街頭勇士,有他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才有今日台灣民主進步的成果。雖然他們不在乎名利,卻更值得崇敬與學習,而且他們也不該被遺忘。     這些街頭戰友,有的開始出錢,後來出力;有的開始出力,後來也出錢。出大錢的有,出小錢的更多;這些人只出錢、不收錢,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街頭戰友們「歡喜做、甘願受」,一心一意為子孫拚台灣「出頭天」,都不求回報。很多人在政黨輪替、台灣民主化後,功成身退、卻退而不休,仍繼續在其他領域做出貢

獻。他們理念的執著、情操的高貴及實踐的精神,令人既感動又佩服!     二○一五年三月開始,拓展文教基金會擬訂採訪計畫,以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到二○○○年民進黨執政前十多年間,參與各種抗爭的民眾為對象,共採訪百餘位,完成《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予以出版。 作者簡介 黄烱明   曾任《彰化人》雜誌編輯、員林社區大學講師、民進黨中執委、中評委、第二屆不分區國大代表,現任台化公司高級工程師。   曾明財   國立政治大學畢業,曾任職新聞界十五年(中國時報、首都早報、台灣時報)、《眷村想想》專欄作家。   杜慶承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民眾日報、台灣日報記者、特派員、大學講師,現爲

文字工作者。   蔡滄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彰化縣〈半線天〉畫會創會會長,公餘從事繪畫及藝文創作。   吳麗慧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畢業,曾任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彰安國中教師退休。   劉育親   長期從事影像拍攝及活動執行工作,第一屆彰化縣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地造文化創意公司負責人。   游廉   弘光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曾任大為文化公司攝影師、地造文化創意公司導演,現任日月光影像製作公司導演。   拓展文教基金會   創立於1997年,以推廣藝文活動、研究台灣在地文化、推展社區活動及出版研究成果為會務目標。長期主辦兒童劇團巡迴演出、兒

童生態戲劇營、全國徵件兒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戲劇教師種子培訓營及校園故事媽媽研習營,致力於兒童藝文扎根教育;青年領袖培訓營、青年遊學台灣活動,培植年輕人才;古蹟音樂會、文化資產志工培訓營、歷史建築導覽活動,讓民眾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舉辦樂器、陶藝、剪紙、台灣編結等社區居民學習課程,達到藝文生活化的目標。 翁金珠 序  第一章 八卦山下的民主實踐者 楊林佩香 ─ 民主歐巴桑 吳金木 ─ 無私無我的阿木伯 藍正中 ─ 組織最有戰鬥力的團隊 余勝津 ─ 彰化環保運動第一人 林義和 ─ 代理主委為所當為 李其水 ─ 對抗國民黨的不歸路 張豐猷 ─ 主張「反對運動生活化」

陳昭福 ─ 從政治拚到環境戰場 張聰敏、盧惠寬 ─ 一部愛台灣的家族史  蔡裕昌 ─ 展現綠色關鍵力量的基層民代 吳金河 ─ 耕耘基層的組織高手 黃銘潭、莊燦宙 ─ 翁金珠背後的「兄弟會」 張子泉、李有火、楊竹昌 ─ 永遠站在民主最前線 江隆發、楊春萬 ─ 軍師級的智囊  賴峰榮 ─ 從熱愛黨國到勤走街頭 葉光芃 ─ 以實際行動看診台灣 翁福成 ─ 候選人背後的無名英雄 翁福冠、林瑞海 ─ 守護黨外戰將 第二章 南彰化的街頭先行者 侯文寬、蔡國耀 ─ 撒下反杜邦的民主種子 柯焜樹、柯銀明、姚家吉、周安泉 ─ 和美四條民主好漢 吳加再 ─ 不領薪水的黨工 林振利 ─ 堅守秀水的「主任」  吳傳

家、林傳世 ─ 一門都是正港深綠  黃山欽、黃煐祥 ─ 親兄弟並肩而戰  陳正義、陳水圳 ─ 「秀水幫」的靈魂人物  陳貴正、陳讚 ─ 改變了秀水鄉的「顏色」  邱建壹 ─ 反核、反威權的苦行僧  姚木欽 ─ 無酬奉獻為公義 洪耀煥、洪翠蓮 ─ 在二林點響民主的炮聲  邱濟各、陳德旺、陳寶森 ─ 協力打下地方民主堡壘 張源展、朱梅書 ─ 滿腔熱血的夫妻檔  林光銘 ─ 民主戰車的第一把交椅  林智煜 ─ 只認黨旗、不認派系  蔡安道 ─ 單手開車推進民主  莊孝盛 ─ 按照上帝的公義前進  徐忠正、林添旺、洪枝 ─ 海口人的台灣心 許耀成 ─ 為民主全力以赴  林連宗 ─ 彰化縣西南角環保運動

先行者  顏進輝、顏進成、顏三旗、顏仁賢、顏章 ─ 埤頭鄉民主實踐班要角 第三章 懸命拚公義的本土鬥士 陳忠孝 ─ 民主運動的行動派  石麗鐘 ─ 伴隨民主幼苗一路成長  廖志明 ─ 賣力推廣黨外雜誌 江景亮 ─ 追求公平正義  鄧炳昌、蕭家申 ─ 投入農權運動無畏打壓  蕭大門 ─ 出錢出力建立基層黨務  吳文郎 ─ 集結二水歐吉桑  張清煙 ─ 抗爭活動的拚命三郎  黃婕娟 ─ 宣傳車最佳廣播員 何新宗 ─ 一路挺台灣始終如一  賴蒼德 ─ 歡喜心、甘願做  賴長流 ─ 叫伊勇敢的鬥士  吳紹宗、江昭卿、蔡敏卿 ─ 精神不滅的凋零戰士 高松榮 ─ 來自草根、心在基層  江燈村 ─ 千辛萬

苦不轉彎  盧昭男 ─ 堅持與中國劃清界線  游鐘旺 ─ 把支持黨外當做積功德 蕭巽木、陳章熙 ─ 推倒權威高牆的台灣心  許傳進 ─ 力挺民進黨無怨無悔  周合甫、曹耀東 ─ 都是民主志工 魏通寶 ─ 只抬轎,不坐轎! 魏四海 ─ 寧願落選,也不買票! 張永鑑 ─ 把民主運動當一生志業 胡熀進 ─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民進黨員 楊富棟 ─ 痛恨賄選盛行的選風 陳深淵、林有順、余煥桂、施教西─ 組「台灣老人行動聯盟」爭權益 黃金山 ─ 南征北討、鳴打戰鼓  吳長信 ─ 飽受恫嚇,不減初衷  附錄一 ─一九八○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相關事件 附錄二 ─ 彰化平原民主化過程的社會運動 序   毋庸

置疑,台灣從白色恐怖時期(一九五○ − 一九八七)走到現在的民主自由之路,是經無數的前輩犧牲奉獻,甚至用生命換取的。這些前輩多數已恢復名譽、獲得補償,其中更有不少人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或各類公職人員。不過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街頭勇士,分布在台灣各角落;有他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才有今日台灣民主進步的成果。雖然他們不在乎名利,卻更值得崇敬與學習,而且他們也不該被遺忘。   筆者先生劉峰松為政治受難者,因緣際會,筆者「代夫出征」而參與多次選戰,並擔任一屆國大代表、四屆立法委員、一任彰化縣長及八個月文建會主任委員。如今夫婦都已退休,才終於有餘暇回顧當時「街頭」運動的這段歷史,並想到昔日並肩作戰的這些

戰友。   從二○一五年三月開始,拓展文教基金會擬訂採訪計畫,以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到二○○○年民進黨執政前十多年間,參與各種抗爭的民眾為對象,共採訪百餘位;其間舉辦籌備會四次、會議五次、座談會四次、發表會二次,終於完成《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予以出版。   由於時間相隔太久,而當時的戰友實在太多,幾十場「運動」的名稱、性質雖然不同,但是遊行、呼口號、衝撞、被噴水、被驅散的「戲碼」卻大致一樣,大多已混淆、且遺忘。不過反覆閱讀這些採訪記錄,還是勾起許多回憶,往事竟一幕一幕地重現眼前;有很多感動,也有很多感想。   這些街頭戰友,有男有女,有夫有妻,有老有少,有兄有弟;又有父有子有孫,及有士農

工商,幾乎各階層、各年齡都有。其中有年紀比筆者還大的,像參加二次大戰的台灣人日本兵、二二八事件的受難人,以及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而年紀沒那麼大的,有許多聽「黨外」演講、看「黨外」雜誌,或經友人轉告而參加;但也有念書或服役時飽受欺壓或產生自覺,對當政者反感厭惡而自動站出來的。   其中甚至有軍中的「特務」,原極為忠黨愛國,但退伍沒多久忽然醒悟,並積極投入反對陣營。有的本來太太十分害怕、非常反對先生參加,但後來竟夫唱婦隨、一起「出征」,甚至也有把小孩帶出來提前接受民主洗禮的。有的是一開始出錢,後來出力;有的是一開始出力,後來也出錢。出大錢的有,出小錢的更多;這些人只出錢、不收錢,心甘情願、

無怨無悔。   很多人參加街頭運動,情治人員或轄區警察都會到府「關心」、「勸導」,甚至恫嚇;而莫名其妙地接到恐嚇電話、恐嚇信,或出門被黑道無故恐嚇毆打,這些事都司空見慣。抗爭中有被抓、被丟的,有被移送法辦、被判刑坐牢的;至於被軍警當街阻擋、棍棒齊下毆打,頭破血流的,或被噴水、灑得全身溼透透的,也所在多有。寒夜挨餓靜坐抗議,溽暑冒汗遊行街頭;深夜才回家,或好幾天沒洗澡、沒回家,都見怪不怪。其中有太太生病,先生仍執意外出;有老爸常年熱中街頭運動,家人苦勸不聽,兒子憤然「出家」……。這些故事聽了無不令人鼻酸。   戰友們「歡喜做、甘願受」,一心一意為子孫拚台灣「出頭天」,都不求回報。很多人在政黨

輪替、台灣民主化後,功成身退、卻退而不休,仍繼續在其他領域做出貢獻,如有鑽研台語文而成為專家的,有潛隱八卦山保護南路鷹的,有擔任「環保媽媽」,四處宣講護樹、淨灘、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理念的,簡直是先知和聖人。他們理念的執著、情操的高貴及實踐的精神,令人既感動又佩服!   在狂飆的年代過後,有的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事業有成;有的子孫滿堂,安享餘年;而又有的早已辭世,其中也有英年凋零,或終身未娶、老來孤獨無依被送進安養院的。調查訪談後才知道昔日戰友的各種處境,讀來不勝唏噓,而且也深覺慚愧,竟都未能適時關懷。   採訪及出版計畫,由拓展文教基金會向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案,獲其鼎力支持,甚為感謝

。而計畫主持人劉峰松和共同參與採訪的曾明財、黃烱明、蔡滄龍、杜慶承、吳麗慧、游廉、劉育親以及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秋萍,不辭辛勞、全力以赴,才有此項成果,還有邱萬興提供珍貴歷史照片,均致以感激之忱。   由於人力與經費有限,未採訪到的尚多,只能分年逐步進行。歡迎各界繼續提供名單,並惠予支持指教。 翁金珠 (拓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 楊林佩香 ─ 民主歐巴桑  ⊙曾明財 兩個兒子都成為國民黨「黑名單」,楊林佩香因為力挺兒子,因緣際會,見證了一九八○年代黨外運動,默默付出心力,更是眾人心目中的「民主歐巴桑」。 楊林佩香出生於台中,日治時代的烏日國小畢業,個性耿直,與彰化市中山國小老師

楊承家於一九四六年結婚,育有三男一女。夫婿教職薪資微薄,楊林佩香做手工藝貼補家用,工作勤奮又善於理財,不僅買農地種果樹,還經營塑膠射出工廠,家境漸漸改善。 原本全家過著單純生活,長子楊文彬畢業於彰化師大,擔任秀水高工老師,取得獎學金留學德國海德堡大學。一九七九年台美斷交,因憂心時局返台,「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更力促好友尤清出任受難者辯護律師,成為國民黨眼中釘。 由於在海外期間曾加入台灣同鄉會,楊文彬返台後被情治單位監控,不讓他教書,也不讓他出國工作。他一怒之下,決心與不公不義反抗到底,楊林佩香是非分明,信任兒子,默默支持。 楊林佩香在花壇鄉岩竹村有果園,約六分地,還蓋了一間木屋,荔枝、龍眼收成

期都不賣,全部讓兒子的好友前來採食,眾人並且烤肉、吃山雞、煮竹筍湯,一起議論政治。許多支持黨外運動的年輕人,經常到此聚會或舉辦演講活動。 楊文彬頗有組織能力,透過家庭聚會,結識各地英雄好漢,匯集人脈,漸具規模與實力。母親也跟著忙進忙出,協助接待,陪同泡茶聊天,常做各式料理,讓眾人大快朵頤。 戒嚴時期,多數民眾不敢涉及政治,楊文彬舉辦聚會時,警總常派員在路口盯梢,遠遠觀察做紀錄。楊林佩香並不畏懼,也很有同情心,偶爾還會拿板凳或綠豆湯,請長時間在太陽下監視的「抓耙仔」享用。 劉峰松因選舉言論觸怒國民黨而坐牢,一九八一年,翁金珠首度代夫出征參選省議員,楊文彬義不容辭擔任總幹事,並提供約七十坪的彰化市

民權路自宅,做為競選總部,背後即是父母的認同與支持。 當年《選舉罷免法》嚴格規定宣傳期限,甚至選舉活動首日,才得開始進行宣傳。活動前三天,楊林佩香就在家門前用磚石砌成竈,除了準備長期生火做飯用,也開始克難自製漿糊,冷卻後,裝滿一桶又一桶。

兒童繪畫視覺構成與創意表現之研究-以2009年至2018年世界兒童畫展國小組低年級為例

為了解決兒童繪畫比賽的問題,作者吳幸芳 這樣論述:

摘 要「德、智、體、群、美」五育是我國近代教育五大主軸,它也是跟隨著世界潮流與脈動,然而就美育而言,近年來我國兒童美術推展,已經從政府機關主導逐漸轉由民間團體贊助推廣,而舉辦中華民國世界兒童畫展,其目的是藉由兒童自主自發之美術創作,兼顧多元文化理解之內涵,進行國際藝術文化之交流,以及藝術教育之推廣,並彰顯出中華民國兒童美學的教育理念。本研究將採用KJ法、內容分析法與半結構性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修辭學及構圖形式為學理,探討2009年到2018年「中華民國世界兒童畫展專輯」國內地區低年級組特優的得獎作品,共188件。在非以影響教學方向的前提下,以視覺創意的理念研究兒童繪畫比賽現況趨勢與作品分析,並

綜合資深專家觀點推論兒童藝術教育之主流美學趨勢。由研究結果得知,修辭以「摹況」的表現內容作品數量最多;形式以「垂直型」居多,其次「水平型」。最後,將統整與得出結果,做整合性的結論,提供兒童繪畫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