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如琳寫的 戲劇藝術之發展及其原理(六版) 和陳正茂 張憲堂的 當代臺灣本土大眾文化(第二冊):鄉情深知與影劇創新精選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寫實主義文學 - Wikiwand也說明:在藝術領域出現過各種各樣的現實主義運動,如(19世紀意大利)歌劇的寫實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戲劇(英語:Theatrical realism)以及意大利電影的新現實主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東大 和元華文創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劉柳書琴所指導 白春燕的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2020),提出寫實主義戲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劇、文化劇、社會網絡、演劇系譜、新文化運動、台灣文化協會。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班 吳寬所指導 李絃慈的 《三頂大禮帽》與《抉擇》中之存在困境 (2013),提出因為有 米格爾‧米烏拉、幽默、西班牙二十世紀戲劇、女性意識覺醒、疏離的重點而找出了 寫實主義戲劇的解答。

最後網站写实主义戏剧“细节真实”的视觉机制及其悖论則補充:19世纪末写实主义戏剧理论和剧场实践追求“细节真实”,逐渐建立了充满悖论的旁观者观演关系结构模式。“细节真实”打破了传统戏剧和剧场的可见性分配机制,将社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寫實主義戲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戲劇藝術之發展及其原理(六版)

為了解決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作者趙如琳 這樣論述:

  本書為趙如琳先生研究戲劇多年的心得結晶。書中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特別闡明戲劇發展的四個主要型式;對羅曼主義之興起與沒落、寫實主義戲劇應運而興替進行透澈的說明;對史丹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藝術體系之形成、發展、衍變及影響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舞臺藝術之轉變與發展亦有全面性的探討。下篇翻譯漢米爾頓的名著《戲劇原理》,極具研讀和參考價值。對於戲劇藝術工作者與戲劇文學研究者,本書是不可或缺的最佳參考資料。

寫實主義戲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為了解決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作者白春燕 這樣論述:

日治時期台灣在1920、1930年由知識階級參與演出的「新劇」或「文化劇」,受西方文明刺激產生的新文化運動影響而興起,其發展與台灣社會文化特質及歷史處境息息相關。自從台灣文化協會於1921年倡導新文化運動以來,台灣新劇運動開始發展,直到1937年進入皇民化戲劇時期之前為止。這段期間出現許多新劇社團,多數附屬於文化協會旗幟之下,少數是在最初受文化協會影響而成立,或主事者具文化協會會員身分,性質各異,但皆以戲劇改良及社會改革為目的,都屬於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一環,共同建構台灣文化協會的演劇系譜。過去相關的研究成果已大致確認台灣新劇運動與政治社會運動互為表裡的事實,本論文則進一步從個人與劇團、劇團與

政治社會運動的社會網絡關係出發,辨識劇團的屬性及發展過程,試圖更完整、更細緻地釐清台灣新劇運動的全貌。本論文指出,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起於1921年,結束於1936年。在這個系譜的發軔時期,首先在1922年至1923年有東京台灣青年會的學生戲劇嘗試,接著在1923年冬天出現具組織性的新劇結社,之後全台各地劇團陸續出現。各劇團的成員大多是具有公學校基礎教育的知識階級,具有地緣性、學緣性的關係,在相同的身分階級或政治社會理念下集結而成。劇團之間因成員的交流或派別的合作,使戲劇養分具有支援、傳遞的連續性質。這個系譜裡的劇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有關的劇團,皆附屬於政治社會運動團

體,受政治力的作用影響。愈左派的劇團,受政治壓制的力道愈強,消失得愈快;左傾程度較弱的劇團,則可以保持較久的戲劇活動。具體而言,新文協派的劇團大部分在1928年官方壓制下停止活動,而民眾黨派的劇團則晚至1931年民眾黨遭解散前後失去舞台。第二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無關的劇團,其中再依母會附屬團體的有無分為兩類。附屬型劇團以公益募款、社區營造為目的,以戲劇表演為母會團體服務。此類的劇團,不論是附屬型或非附屬型,都不具有政治社會運動色彩,未受到1928年及1931年兩波官方壓制影響,能夠在1930年代持續保有演出能量,直到1936年因戰爭時局變化而自然退場,使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走到終點。此時仍有

一些志在演出的劇團,在1937年轉型為皇民化劇團,戲劇精神與台灣新文化運動背道而馳,已不能納入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之中。從這個系譜可以看出台灣新劇運動是基於政治宣傳而誕生。亦即,台灣新劇運動是一批熱心政治的台灣青年受「新劇」這個新媒體所吸引,將西方現代戲劇的現實批判精神應用於現實中的政治社會運動,以達成思想宣傳的目的所發展出的戲劇運動。台灣文化劇、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的創始期都有這個相同的特點。不過,相較於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經過創始期之後發展出獨自的戲劇形態而進入成熟期,台灣文化劇因殖民政府的取締壓制,戲劇藝術的發展受到干擾中斷,未能發展出完整的戲劇形態,沒有機會進入成熟期。然而,許多不

具有政治色彩的劇團因未受打壓,在1930年代仍保有演出機會,使戲劇養分持續醞釀,甚至到了1940年代皇民化戲劇統制時期,短暫出現了一些出自台灣人之手、具有台灣民族主體意識的寫實主義戲劇。這些戲劇的出現,說明的是1921年以來的台灣新劇運動的道路雖然荊棘滿佈,但已播下足以開花結果的種子。因此,我們從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看出台灣新劇運動的意義是:它以新的載體傳播思想現代性,同時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也就是,1920、1930年的「新劇」或「文化劇」,是台灣新文化運動除了演講、報紙之外另一項宣傳利器,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上升期,發揮了文化啟蒙作用;另一方面,它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使得因政

治社會運動而興起的新劇,未隨著政治社會運動的衰退而中斷,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下降期的1930年代,仍然保有演出能量,使新劇觀念及舞台經驗得到累積與傳承,並且從台灣人的主體性出發,對於戲劇進行再生產,創造了日治時期台灣人獨有的戲劇風貌。

當代臺灣本土大眾文化(第二冊):鄉情深知與影劇創新精選集

為了解決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作者陳正茂 張憲堂 這樣論述:

  第一輯【愛鄉土更要知鄉土】收錄於本書中的六篇文章,不管是老街或書院等有形之文化資產,或者是文化旅遊、布袋戲、歌仔戲、京劇等非物質文化資產,它們都是共同建構形塑臺灣文化資產重要的元素,當中包含眾多文化形式與內涵,相信對當代臺灣社會大眾文化之理解,有所提升及助益。     第二輯【我們時代的影劇生活文化】呈現熠熠閃亮的影劇作者,汲取和吸納了臺灣充沛的文化和生活,在對的時空之下,以電影或戲劇形式,借取繼承和創新的手法,創作出令人矚目的大眾影劇作品。如侯孝賢贏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刺客聶隱娘》;李安戲劇假扮的《色∣戒》;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和《天臺》的跨界電影;諾貝爾文學

獎得主高行健的全能戲劇《八月雪》與《冥城》,以及;李國修《三人行不行》系列的生活喜劇等,臺灣,雖是蕞爾島國,但當代民眾幸福地享受到花團錦簇的大眾影劇文化。      本書特色     聚焦當代臺灣大眾文化的新視野與多面向呈現,   順應當代大眾新文化思潮趨勢,   形塑臺灣能成為一座不斷被發現的深層多元文化島嶼。   作者簡介   陳正茂     學歷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教職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  專任教授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通識教育中心  兼任教授   真理大學 

講師     著作   期刊論文   〈國府治台初期「再中國化」政策之探討〉、〈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 以台灣布袋戲為例〉、〈另一條道路—— 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研究〉、〈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 以台灣歌仔戲為例〉、〈投機或被利用:「政建協會」、蔣渭川與「228」〉、〈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 以台灣京劇為例〉、〈最後的訴求與迴聲—— 以50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初試啼聲:謝澄平與《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自由主義者從政的悲劇—— 論「吳國楨事件」及其始末〉等近80篇。     專書論著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少年中國學會史」》、《曾琦先生年譜》、《左舜生年譜》、《在野的聲音》、《傳記與思想》、《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醒獅精神—— 青年黨人物群像》、《各擅風騷—— 民國人和事》、《臺灣早期政黨史略(1900—1960)》、《敝帚自珍—— 陳正茂教授論文自選集》、《逝去的虹影—— 現代人物述評》、《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 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等10餘部書。   另編有《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21冊)、《曾琦先生文集》、《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被遺忘的學者—— 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聯合評論》、《

新路周刊》、《自由人》、《少年世界》等。   張憲堂     學歷   佛光大學文學所博士,主攻戲劇。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經歷   現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系暨演藝事業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   高行健研究、戲劇與文學研究、影視研究、表演研究、藝術與文化研究     聯絡方式:email:htchang@ tpcu.edu.tw  總 序 第一輯愛鄉土更要知鄉土 導 讀 壹、慈悲歡樂的行腳:當代臺灣媽祖旅遊文化 一、本章導言 二、媽祖神蹟演化與媽祖信仰及其在

臺歷史 (一)媽祖神蹟與傳說 (二)媽祖信仰的源始 (三)媽祖信仰在臺灣 三、媽祖文化旅遊的參訪重點 四、媽祖文化旅遊舉隅: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例 五、結論:臺灣媽祖民間信仰的文化意義   貳、人生一場掌中戲:臺灣布袋戲文化 一、本章導言 二、常民文化:布袋戲在臺灣的演進史 三、布袋戲之類別與表演特色 四、李天祿「亦宛然」的布袋戲人生 五、「五洲園」通天教主的黃海岱 六、黃海岱的布袋戲風格與特色 七、結論:從文化觀光視角看臺灣布袋戲的前景與未來   參、作戲空看戲憨:臺灣歌仔戲文化 一、本章導言 二、歌仔戲在臺灣的源起與演變 三、臺灣歌仔戲的進程四重奏─由內臺歌仔戲迄於現代劇場 (一)紅遍

全臺的內臺歌仔戲 (二)廣播與電影歌仔戲的時代 (三)曾經輝煌的電視歌仔戲 (四)邁向精緻的現代劇場歌仔戲 四、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與結構 五、臺灣歌仔戲的一代奇葩:楊麗花其人其事 六、明華園歌仔戲團孫翠鳳的耀眼成就 七、結論:酷愛看戲的臺灣文化與歌仔戲的未來 肆、悠揚戲曲時光穿越:臺灣傳統京劇的傳承 一、本章導言 二、梨園春秋─京劇的名稱、源起與發展 三、京劇的內容和表演藝術及其戲劇結構 (一)京劇的裝扮、服裝與道具 (二)京劇的腔調和音樂 (三)京劇的表演藝術 (四)京劇的戲劇結構 四、日治時期京劇對臺灣戲劇之影響 五、戰後京劇在臺灣之發展 (一)戰後京劇團的分批來臺 (二)特殊現象的軍中劇

團 (三)培育新生代的戲劇學校 (四))七○年代以後迄今的臺灣劇運 六、結論:與文化觀光相結合─京劇在臺灣的檢討 伍、地方創生與臺灣老街文化 一、本章導言 二、先民之路─老街形成的原因 三、滄海桑田─老街的演變與建築 四、歷史記憶的印記─老街導覽 (一)迪化街 (二)艋舺老街 (三)三峽老街 (四)淡水老街 (五)新莊老街 (六)深坑老街 (七)金山老街 (八)鶯歌老街 (九)九份老街 (十)大溪老街 (十一)楊梅老街 (十二)北埔老街 (十三)湖口老街 (十四)苑裡老街 (十五)梧棲老街 (十六)大里老街 (十七)鹿港老街 (十八)溪湖老街 (十九)草屯舊街 (二十)西螺老街 (二十一)安

平老街 (二十二)善化老街 (二十三)鹽水老街 (二十四)通山老街 (二十五)旗山老街 (二十六)美濃老街 (二十七)東港老街 (二十八)豐田老街 (二十九)馬公老街 (三十)金門模範街 五、結論:從文化觀光視野看老街的活化與再利用 陸、要談教育翻轉先看臺灣現存的傳統書院制度 一、本章導言 二、書院的產生與結構 三、清代臺灣書院列表 四、臺灣書院(含西式)簡介舉隅 (一)學海書院 (二)明志書院 (三)英才書院 (四)磺溪書院 (五)文開書院 (六)白沙書院 (七)仰山書院 (八)鳳儀書院 (九)道東書院 (十)興賢書院 (十一)藍田書院 (十二)登瀛書院 (十三)屏東書院 (十四)文石書院

(十五)理學堂大書院 五、結論:書院的功能、意義與運用 第二輯我們時代的影劇生活文化 導 論 壹、熱的文本、冷的影像:侯孝賢《刺客聶隱娘》的影像與書寫 一、本章導言 二、熱的文本書寫 三、冷的影像 四、結論 參考文獻 貳、李安《色│戒》中的戲劇假扮 一、本章導言 二、《色│戒》的戲劇扮演 三、《色│戒》年代風格的戲劇扮演 (一)抗日話劇的時代 (二)寫實主義戲劇的表演風格 (三)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演員扮演 四、王佳芝到李安的假扮 (一)王佳芝的假扮 (二)易先生的假扮 (三)李安的影像假扮 五、結論 參考文獻 參、品味高行健新劇型二種:《冥城》和《八月雪》的異想世界 一、本章導讀 二、《

冥城》的異想世界 (一)《冥城》與《大劈棺》文本戲劇性之比較 (二)《冥城》與《大劈棺》劇場表演性同工異曲 三、《八月雪》演出的異想世界 四、《冥城》異想世界的繼承與創新 (一)《冥城》的傳統繼承 (二)《冥城》的創新 五、《八月雪》異想世界的省思 (一)去拼貼、去異國情調 (二)「現代東方式歌劇」╱「全能的戲劇」的追求 (三)表演三重性的被理解度 (四)古典的回歸 六、結論 (一)劇本意識與劇場意識的交融 (二)化西方表現的程度 (三)表演體系的建立 (四)演出現實的考驗 參考文獻 肆、高行健在《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和《夜遊神》的情欲書寫 一、本章導言 二、《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和

《夜遊神》的情欲 三、高行健的情欲與表演的建構 四、高行健個人主體的追尋 五、結論 參考文獻 伍、流行音樂才子的跨界:論周杰倫的電影創意 一、本章導言 二、創意釋意 三、《不能說的‧秘密》與《天台》創意比較 (一)類型的創意 (二)音樂的創意 (三)視覺場面的創意 (四)文化懷舊的創意 四、結論 參考文獻 陸、李國修《三人行不行》文本空間的荒謬性透視 一、本章導言 二、生命展示的空間 三、命題與研究限制 四、《三人行不行》文本空間的形式 五、文本空間的荒謬性 (一)生活現實的荒謬 (二)戰爭的荒謬 (三)政治的荒謬 (四)兩性人際的荒謬 (五)語言的荒謬 六、結論 參考文獻 總序

    本書一共有四個精選集,是由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的四位編輯委員:江燦騰、林慶文、陳正茂、張憲堂分工合作而成的──兩冊版「當代臺灣本土大眾文化」──精選集彙編著作。     上冊是江燦騰與林慶文兩位編輯委員合著而成,以「雙源匯流與互動開展」的論述主軸組成第一精選集《一個當代臺灣佛教大眾文化詮釋者的歷程告白(江燦騰著)》與第二精選集《當代臺灣小說中的日常宗教書寫(林慶文著)》的各具特色的多樣性相關書寫。     下冊是陳正茂與張憲堂兩位編輯委員合著而成,以「鄉情深知與影劇創新」的論述主軸組成第三精選集《愛鄉土更要知鄉土(陳正茂著)》與第四精選集《我們時代的影劇生活文化

(張憲堂著)》的各具特色的多樣性相關書寫。     以上兩冊版四精選集的更近一步內容導讀,讀者可以在每一精選集的各別相關導論中讀到。至於為何現在要出版這本書?我們的回答是:本書在此時此地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基於不久前臺灣才剛歷經大選結果的強大政治衝擊,目前兩岸也在國際複雜形勢互動下迎來新局勢;近一年教育部頒定以東亞史為新視野的新歷史課綱也正在第一實施階段,此兩者的結合,預期將對當代臺灣社會新世代的歷史認知,產生新的知識效應的連鎖變化,同時也將對臺灣當代大眾文化的現有認知模式,帶來漸進式的深遠影響。     本書體認到這一新的巨大變化趨勢,所以,將本書內容的編寫,也同樣重新放寬歷史

視野――不再過於強調傳統東亞或傳統中國文化獨尊的意識形態,不再以聖殿崇拜為主流的知識解釋――更接地氣,更適應當代臺灣社會生活的新主流趨勢與核心價值。換言之,本書的編寫目的,是意在調整臺灣社會大眾長期已習以為常的認知角度,以便可以密切呼應當前這一波新轉型時代的浪潮,因而才提出關注當代臺灣多元大眾文化的多層次論述,並以「城市美學」的新觀點來加以整合論述。     再者,城市生活原是現代人主要的生活方式,而現代大眾文化現象則反映市民普遍的生活面貌。因而近來「城市學」的討論逐漸興起,許多人文關懷者,雖屬不同專業領域,但是都關注地方人事物的歷史淵源、當前生活機能品質以及攸關將來發展的公共政策,可

以說現代市民自覺有一項文化義務,就是扮演文化築城者的角色,互相效力。因為知識傳輸及出版技術的效率,可以廣泛有效聚焦議題討論,也讓我們看出時代觀念的變遷。     從現代世界思潮發展來看的話,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出現的「大眾文化」,專指工業化大城市社會大眾流行的娛樂與消費文化,極具市場導向與濃厚的商業色彩。如今當代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隨著全球化的國際互聯網,爆量高速視覺化資訊流通的大潮流,更在近三十來席捲全球消費文化市場,其勢幾乎無人可擋。傳播如此過度扁平化的超量高速知識潮流,不但導致實體著作市場的萎縮,取而代之的電子書,帶動大量出版與各類閱讀機具的盛行,出版順應市場趨勢與大眾閱讀習慣,連帶

影響制約著作的書寫方式。     除了技術更新,在論述觀點的變遷方面,也因應多元文化住民而有所調整。我們現在讀到的英國史或美國史,相對來說,幾乎沒有西洋文明優越感的意識形態,比起從前的學院教材內容,呈現更多元的文化觀點,更具包容性,也更貼近大眾的生活方式,並且對以前的偏頗觀念,常常提出修正不忘反省。這是當前臺灣歷史文化教科書的作者,需要調整借鏡的新型論述方式。     緣此,本書的編寫構想,就是提供不同專業領域大眾思考交融的文化主題,同時,期許藉以提升視覺娛樂選擇外的大眾閱讀水平,在「當代臺灣大眾文化」與新「城市美學」的知識會合處,構成全書的內容與關心文化的意圖。  

  我們對於曾大力促成本書的陳添壽教授、鄭任汶通識中心主任、秀威資訊的蔡登山先生和本書的蔡總編輯,都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最深的感謝。本校通識學報的長期指導顧問清大講座教授楊儒賓先生,特為本書撰序「在雙向互動中建立本土」,更是本書最難得的學術加持與重要的論旨深化,我們也在此致上深深感謝與崇高敬意。  

《三頂大禮帽》與《抉擇》中之存在困境

為了解決寫實主義戲劇的問題,作者李絃慈 這樣論述:

米格爾‧米烏拉為西班牙二十世紀當代著名之劇作家,畢生皆為幽默喜劇之創作而努力,不僅於劇作中結合荒謬元素來呈現其獨特的幽默性,並藉由戲劇展現現代社會大眾內心之疏離感,更大膽加入「女性意識覺醒」之主題,此外,與龐西拉共同提出之「革新幽默」理念亦為當時的西班牙幽默喜劇注入不同以往的全新面貌。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為文本分析法,以米烏拉《三頂大禮帽》與《抉擇》為主要文本,並以劇中人物之對話為參考依據,分析與探討劇中之女性自主意識與疏離。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以及資料來源與限制。第二章為《米烏拉與二十世紀戲劇》,先闡述西班牙二十世紀戲劇之情況並介紹當時的代表作

家;然後,針對米烏拉之生平、作品、劇作中之哲思以及幽默文字特色等進行分析與介紹。第三章為《三頂大禮帽》之介紹,先闡述情節與人物分析,並探討該劇中創新之幽默呈現方式,然後,針對劇中之現代社會意識,人與人之間之疏離感以及女性意識覺醒,作探討與分析。第四章為《抉擇》之介紹,第一節闡述情節架構與人物分析,第二節則為該劇中女性自主意識覺醒之介紹與分析。最後一章為本論文之結論,總結各章要義,說明米烏拉透過此兩部作品所欲傳達之訊息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