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毛以亨,蔡登山寫的 俄蒙回憶錄 和馬敘倫的 馬敘倫自述──我在六十歲以前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顏擇雅專文:彩雲.蚊蚋.餅 張愛玲的反不反中三階段 - 風傳媒也說明:意思:胡適認為共產黨江山是槍桿子打下來的,張愛玲不同意,她認為筆桿子更重要,跟她同代的一整代中國知識人,都被洗腦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須文蔚所指導 盧俞潔的 張翎《勞燕》中歷史與空間建構研究 (2021),提出張愛玲 共產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燕》、張翎、華語語系文學、歷史建構、空間建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崔末順所指導 陳汶靖的 冷戰文化的台灣發聲:《讀者文摘》(1952-1965)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讀者文摘》、冷戰意識形態、反共意識形態、美國文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張愛玲 共產黨的解答。

最後網站由張愛玲《秧歌》開始... - 謬,思尋。 - 痞客邦則補充:共產黨 中心思想即是標榜有飯大家吃,好不容易擁有一點土地的農夫辛勤得來的收成,除了稅捐外,還需貢獻一定數量的糧食給共產黨員,這些共產黨員美稱為『同志』,但我卻覺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張愛玲 共產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俄蒙回憶錄

為了解決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作者毛以亨,蔡登山 這樣論述:

  「(本書)係敘述我隨馮玉祥,經庫倫赴莫斯科,請求援助之經過。自民國十三年始入馮幕起,至十六年蔣馮徐州會議止,就我所知道的對俄蒙交涉,分為若干題目,作有系統的敘述與批評。……惟既為研究性質,則僅述至民國十六年以前的事,未免貽明日黃花之譏,乃參考他書,而敘至今日(民國四十三年)始止。」   毛以亨撰寫《俄蒙回憶錄》目的不在於紀錄北行的豔異,而是作為研究用途,提供後人對俄蒙更深層的認識。內容有時人的言論談話;政治人物的利益交涉;外蒙的政治介紹;列寧與史達林的動向觀察;蘇聯農、工業的考究;對中國制度的反思等等。   旅行過程中,蘇聯代表要求他們加入共產黨的招攬,在其他人游移

不決時,毛以亨堅決反對,馮玉祥贊同並言:「我誓不做兒皇帝,老早已經講過了,咱們要對得住國家。」毛以亨等人只要求蘇聯一次大批的援助,而不奢求長久結盟,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此後某位會俄文的同行者與史達林進行一次歷史性的會面,書中記載了完整的對話內容,以及最終史達林的派兵協助決議。   在蘇聯與蒙古,他騎過駱駝;住過蒙古包;領略西伯利亞的荒冷;見證共產主義的強盛。毛以亨將所思所想一一記下,本書不僅是一本遊記,更是探討制度與見證時局的珍貴史料。 本書特色   ★毛以亨1926年與馮玉祥俄蒙之行的親身實錄,細述與史達林會面、對於俄蒙及共產制度的第一手觀察史料   ★文史學家蔡登山新編點校  

張翎《勞燕》中歷史與空間建構研究

為了解決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作者盧俞潔 這樣論述:

張翎身為海外移民女作家,於201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勞燕》,書寫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n Special Technic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1943年至1946年,後簡稱中美合作所)這一機密型的抗日機構,其成立期間與其後的故事。小說裡透過三名男性角色──美國牧師比利、中國士兵劉兆虎與美國軍官伊恩──以及兩隻狗,作為回憶的主要敘事者,並以女性角色姚歸燕作為其凝視對象,交錯書寫這段由鬼魅話語與報導、書信等史料構築而成的故事。關於中美合作所這一機構,由於在對日抗戰期間始終是機密性質,因此其任務的真實內容,直到戰

爭結束後才撥雲見日,然而因為政治立場的緣故,中美合作所在海峽兩岸有截然不同的形象與說法。在對岸1961年出版,大為通行的《紅岩》這部小說中,中美合作所被描述為監禁、偵查共產黨人為目標的特務機構。《勞燕》作為「中國第一部涉及美國海軍秘密援華使命」的文學作品,與《紅岩》一書顯然構築了全然不同的歷史敘事,更可見作家以書寫建構歷史的意圖。本文以新歷史主義作為主要方法,探究《勞燕》一書中張翎的歷史建構;再以魔幻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視角,探析其鬼魅敘事的手法與意圖,並以人文地理學的視角,進行小說中空間建構的研究。期望從以上的探究過程,以《勞燕》一書,標舉出張翎身為海外華語語系作家的座標地位。

馬敘倫自述──我在六十歲以前

為了解決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作者馬敘倫 這樣論述:

  《馬敘倫自述--我在六十歲以前》是馬敘倫早年的回憶錄。馬敘倫不足四周歲就「破蒙」,跟了光緒十四年的浙江鄉試第一名的王先生,讀起了《小學韻語》。後來又隨父親和輾轉了幾個先生,繼續日誦。讀到十歲,他仍不曉得《孟子》一書究竟說的是什麼,但一手毛筆字是人人稱讚。馬敘倫九歲,有人送他父親一副麻將牌,祖母極喜歡,有親戚來,就要湊成四人搓一把。某日,三缺一,祖母要馬敘倫湊一個。沒想到他一上手,就連和三把。聰慧如此的馬敘倫,卻沒有這一嗜好,他喜歡讀書,認為搓麻將費時誤事,又牽連他人,不是好遊戲。   馬敘倫十五歲,不願意再在「宗文義塾」那種舊書塾上學,想進「養正書塾」。他向母親提出,當時他有五個兄弟姊妹

,都是到了讀書的年齡,全靠母親鄒贅梅的「十個指頭在維持」。這「十個指頭」,指的是祖上留下的做鞋子生計。母親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只要馬敘倫肯學,母親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馬敘倫天資聰穎,半年中,他連考七次「第一」,就在這時,養正書塾來了一位陳黻宸(介石)老師,知識淵博,一手好文,極有求新變革的意識。馬敘倫好學,有悟性,陳先生特別看重他。養正書塾三名特班生,就是馬敘倫、湯爾和、杜士珍,人稱書塾「三傑」。在陳黻宸的引導下,早早有了民族、民權的輪廓,有了天賦人權,平等民主,建立共和的思想。   一九○二年的春天就在養正書塾改名「杭州府中學堂」那年,十八歲的馬敘倫被學校「開除」了。起因不大,最初是三個同學犯

了「吃飯不許說話」的規矩,被學正上報,遭到除名。陳黻宸老師反對這麼做,一氣急,提出要辭職。馬敘倫等人年少氣盛,和學正、學監吵了起來,也被同時除名。學業沒有修完,官費留學泡湯,三個把兄弟決意跟隨陳黻宸去上海。因為當時的上海租界,有許多志同道合的「維新派」。陳黻宸辦起了《新世界學報》,馬、湯、杜寫稿、編撰,向全國發行。《新世界學報》的政治改革觀點相當鮮明,尤其馬敘倫負責的「教育學」欄目,很被時人看重。   一九一二年他去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教書了。這學校的前身,就是「浙江省官立兩級師範學堂」。一九一三年他到北京醫學院專門學校任國文教員。一九一五年北大請他到文學院任教,後為反對袁世凱圖謀稱帝,憤然辭去

北京醫專和北大的教職回上海。袁世凱失敗後,蔡元培任北大校長,邀請馬敘倫再任教授,他對於研究中國的文字興趣很濃,於是動手寫作《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一書。這本書直到一九五七年才正式出版,數十年間三易其稿。他在該書自敘中說:「倫以三十年之勤,草成此書,所發正者,巨細將近千事」;「倫從事此事,先後求得清代治許書者之著作百數十種」。該書對於文字學的研究做出重要的貢獻,其中最大的功績是糾正《說文》根據小篆形體,解釋形義的謬誤。   《馬敘倫自述--我在六十歲以前》同時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秘辛,這些都是作者所親見的事實,例如一九二四年段祺瑞組織政府,馬敘倫徵求李大釗等人的意見,決定出任教育不代理部務。任

職期間,做了一件使李大釗免遭逮捕的大事,他說:「原來內務部得到情報說共產黨首領李守常(大釗)在各校活動,咨請教育部查辦,我把他壓下了,否則李先生不必等到張作霖做大元帥就會被捕。」而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晚,孫中山彌留之際,馬敘倫和楊杏佛均守在身邊。孫中山入殮那天,段祺瑞因怕見革命黨和成千上萬的青年,推說腳痛不來了,派內務總長「恭代」,激起馬敘倫和群眾的無比憤慨。   《馬敘倫自述--我在六十歲以前》紀載了這些非常珍貴的史料,可惜的是這本回憶錄只寫到六十歲以前,而馬敘倫一直活到八十七歲,之後的二十餘年,本書附錄補上大事年表,聊做一簡單的敘述,若要有詳細的介紹,可能要尋求傳記學者所寫的《馬敘倫傳》

了。 本書特色   ★民初政壇高官馬敘倫自述六十歲以前人生經歷   ★珍貴價值史料重新點校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原著/馬敘倫   馬敘倫(1884年-1970年)   浙江杭縣(今餘杭)人,曾任北大教授,在北大與馬裕藻、馬衡昆仲,合稱「三馬」。   馬敘倫投入愛國民主運動,他在上海組織「國學保存會」、發行《國粹學報》、參與柳亞子發起的「南社」,並與眾志士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後當選第一任主席。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他到上海,改名換姓,專心著述。   除了在政治領域,作者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學、語言學、詩詞等方面均有研究。   其著作有:《

老子覈詁》、《老子校詁》、《列子偽書考》、《莊子義證》、《讀書小記》、《讀左氏春秋記》、《讀兩漢書記》、《六書解例》、《說文解字研究法》、《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中國文字之源流與研究之新傾向》、《石鼓文疏記》、《馬敘倫學術論文集》、《我在六十歲以前》、《石屋餘瀋》、《石屋續瀋》等。 編者簡介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   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

》、《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馬敘倫親筆題詞 北大名教授馬敘倫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我在六十歲以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校後記 附錄:馬敘倫大事年表   序 北大名教授馬敘倫和他的回憶錄   北大名教授馬敘倫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學、語言

學、詩詞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著述甚多;尤其在文字學方面貢獻良多,學術巨著《說文解字六書疏證》是畢三十多年之功,辛勤耕耘的成果。該書把《說文解字》九千多字的字形、字義、字音作了詳細的分析和闡析,是文字學史上的一項創舉。馬氏對金石甲骨文字也有深入研究。另在老莊哲學方面的著作有《老子校詁》、《莊子義證》等。   馬敘倫(一八八四-一九七○),字彞初(又作夷初),晚年又號石屋老人,浙江杭縣(今餘杭)人。一九○五年,他和鄧實、黃節、劉師培等人組織「國學保存會」於上海,復刊行《國粹學報》,以「辨別種族,發揚民意」為宗旨。一九○九年任杭州兩級師範學堂教員,同年冬參加柳亞子、陳去病發起的「南社」。一九一一

年夏,他隨湯爾和到東京遊玩。在日本,他曾託章太炎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但不知其結果。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馬敘倫在故鄉組建民團。後來,他任浙江都督府秘書。此後不久,他來到上海和章太炎同辦《大共和日報》,任總編輯。   一九一三年,他任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校長湯爾和)國文教員。一九一五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同年冬,為抗議袁世凱稱帝,他辭職返回浙江。一九一七年,他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邀請,重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一九一九年一月,與胡適、陳大齊等發起組織北大「哲學研究會」,在北大與馬裕藻、馬衡昆仲,合稱「三馬」。   一九二一年六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同年九月二五日任北洋政府王寵惠內閣教育部次

長。翌年十二月辭職,重回北大任教授。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任段祺瑞內閣教育部次長,並曾經一度代理教育部部務。一九二五年為臨時執政段祺瑞免職,去職後三度重任北大教授。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後,馬敘倫因痛斥段祺瑞而遭到通緝,被迫逃回浙江杭州。回到杭州後,他策動浙江省省長夏超響應北伐,反對孫傳芳,遭到孫傳芳通緝。一九二七年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一九二八年冬,中華民國大學院改為教育部,蔣夢麟任部長,馬敘倫第三次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一九三一年一月他四度重回北京大學任教。   一九三五年華北事變發生後,他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倡設「北平文化界抗日救國會」並任主席。一九三

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他到上海,改名換姓,專心著述。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他和王紹鏊、許廣平、周建人、趙樸初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一九四六年六月出席「留滬父老慰勞會」,同月自稱「民眾代表」,由上海入京請願,為中共張目,途次鎮江,蘇北難民群集車站,向各代表表示,請其將共黨蹂躪蘇北情形向國府及中共代表轉達,並請中共撤出蘇北,馬敘倫等拒不接受,及抵南京車站,蘇北難民又向其陳述意見,要求帶領難民向國府及中共代表請願,馬敘倫等斷言拒絕,且有袒護共黨之語,致發生流血衝突,馬敘倫傷及頭部。一九四七年十月,政府宣布「中國民主促進會」為非法團體。   一九四七年底,馬敘倫經中國共產黨的幫助,自

上海安抵達香港。在香港,他和王紹鏊等人籌設了中國民主促進會港九分會。此後不久,馬敘倫自香港轉入解放區。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二日,與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等五十五人在解放區發表時局聲明,支持共黨八項和平條件。一九四九年六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並任常務委員,還任「擬定國旗、國歌及國徽方案」的第六小組組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敘倫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後又任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部長。   一九五三年三月,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六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一九五四年八月,任「人大」浙江省代表,九月任第一屆「人大

」常務委員會委員(連任第二、三屆)。一九六五任第四屆「政協」副主席。一九七○年五月四日,在北京逝世,年八十七。   其著作有:《老子覈詁》、《老子校詁》、《列子偽書考》、《莊子義證》、《讀書小記》、《讀左氏春秋記》、《讀兩漢書記》、《六書解例》、《說文解字研究法》、《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中國文字之源流與研究之新傾向》、《石鼓文疏記》、《馬敘倫學術論文集》、《我在六十歲以前》、《石屋餘瀋》、《石屋續瀋》等。   《馬敘倫說掌故》是《石屋餘瀋》、《石屋續瀋》兩書的合集,《石屋餘瀋》全書共一三三則,記述了清末以來的掌故逸聞,是作者整理自己各時期藝文掌故筆記而成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書中還

記述民國時期著名人物及其遺事,如李經羲、章太炎、王靜安、李叔同等,大多得之於作者親歷或親聞;另有評述名人字畫的文章,對古代書畫及當時名家之品評極為精到。   馬敘倫和章太炎的交情在《石屋餘瀋》中亦有提及,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一日,章太炎應共和黨之招,由上海抵北京,初意小住即行,不料一入都門,就被袁世凱軟禁於前門外化石橋之共和黨黨部。一九一四年一月七日,太炎先生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隨被監禁於龍泉寺。在龍泉寺時章太炎曾一度恢復自由,那是馬敘倫與黃晦聞向袁系的政治會議議長李經羲要求所得的結果。後章太炎又被遷往錢糧胡同,馬敘倫回憶當時情況說:「(章太炎)及居錢糧胡同,一切皆

由京師員警總監吳炳湘遣人為之經理,司門以至司庖,皆警廳之偵吏,太炎懼為所毒,食必為銀碗、銀箸、銀匕;蓋據《洗冤錄》謂,銀可以驗毒也。其賓客往來者皆必得警廳之許,然後得見,其弟子中唯朱逖先(希祖)可出入無阻。余初往亦不得入,其後乃自如。蓋偵吏知余與太炎所言不及時事也。」   吳炳湘剝奪章太炎見客的自由,章氏大憤。還是馬敘倫找到桐城派古文家馬其昶來向吳炳湘疏通,因馬其昶與吳炳湘有同鄉之誼,馬其昶又是耆宿,當時是參政,如此一來才鬆了門禁。章太炎與馬其昶的會見也是在此時,經馬敘倫介紹而訂交的。馬其昶以《毛詩考》向章太炎就教。後來章太炎對馬其昶的批評較對其他桐城派文人為寬大,曾說:「並世所見,王闓運能

盡雅,其次吳汝綸以下有桐城馬其昶能盡俗。」章太炎批評桐城派,獨譽馬其昶,其因在此。   後來章太炎又再度絕食了,朱希祖私藏著餅帶進去要給章太炎吃,沒想到章太炎卻斥擲其餅,就是要絕食抗爭。各方勸說,都歸無效。馬敘倫得知信息後,一早八時就趕到錢糧胡同。進了臥房,看見章太炎裹著三條棉被,吸著紙煙。冬天的北平,屋裏都是要生火爐子取暖。而章太炎的臥室是北房,房子又高又大,可一個爐子也沒有。不是不給他生火爐,而是他不要;他提防袁世凱會用煤氣毒死他。這可把馬敘倫凍壞了,他穿著裘皮大氅,還得在屋裏不斷地兜圈子以禦寒。馬敘倫一邊轉圈一邊開導譬解,憑著三寸之舌,忽談孔孟,忽談老莊,忽談佛學,忽談理學;說到理學,

章太炎興致大增,原來他正在這門學問下功夫。可一說到復食,章太炎就引了《呂氏春秋》的話:「全生為上,迫生為下,迫生不如死。」用來說明絕食的理由。馬敘倫只好又把話岔開。兩人從早一直說到晚上八點,章太炎倒是越說越來勁,可馬敘倫卻一整天沒吃東西,正飢腸轆轆,他便趁機要章太炎陪他吃點東西,章太炎居然答應了。馬敘倫趕緊吩咐聽差兼司廚做兩碗雞蛋湯來。一會兒,蛋湯端上來了,放在章太炎的床邊。馬敘倫先遞給他一碗,章太炎不一會兒就落肚了;又遞給他一碗,他也不推辭。馬敘倫又吩咐聽差給章太炎洗臉,然後才與他辭行。到了大門口,站崗的特務都恭恭敬敬地向馬敘倫致謝。馬敘倫不虛此行,盡管自己餓了一天肚子。   後來馬敘倫與

章太炎因謀傾袁事,於是趕在袁世凱「登基」之前,辭北京大學教授職,南下參加討袁工作。離京之前,馬敘倫向章太炎辭行。太炎泫然,平生末見其若此也。在回南後一年的春天,馬敘倫始終沒有得到章太炎的消息,便寫了一闋〈高陽臺〉詞,以示懷念。詞云:   燭影搖紅,簾波捲翠,小庭斜掩黃昏。獨倚雕闌,記曾私語銷魂。楊花愛撲桃花面,儘霏霏不管人嗔!更蛾眉暗上窗紗,只是窺人。   從前不解生愁處,任灞橋初別,略搵啼痕。爭道如今,離思亂似春雲。銀箋欲寄如何寄?縱回文寫盡傷春,奈人遙又過天涯,斷了鴻鱗!   自此以後,政海瀾翻。章太炎遊說西南,不暇寧居;而馬敘倫則舌耕養親,久居故都,馬敘倫說:「與太炎僅二面耳。一為

九年,余為外姑之喪南歸,道經上海,訪之於也是廬,高朋滿座,皆縱橫捭闔之儔也,余起居之即別。二為廿一年,太炎至北平,余一日清晨訪之,以為可以敘舊語。乃太炎未起,起而盥洗事已,方相坐無多語,而吳子玉以車來速,余素不樂太炎與聞政事,蓋太炎講學則可,與政則不可,其才不適此也。……知不可諫,即辭而行。余於太炎誼在師友之間,得復一見其平安,亦無他求,而從此竟人天異域矣。今日思之,亦有黃壚之痛也。」《石屋續瀋》收清末民初以來軼聞掌故九十四則。其中〈清代試士瑣記〉、〈周赤忱談辛亥浙江光復〉、〈八股文程式〉、〈張勳復辟〉、〈潘復殺邵飄萍林白水〉等記錄故實,並及張之洞、張宗昌、湯爾和、孫傳芳、陶成章、夏震武、蔡元

培、陳介石、夏丏尊、熊希齡等數十人的逸事。   另《石屋續瀋》談及汪精衛偽府時有對聯云:   近衛汪精衛,你自衛,我自衛,兄魯弟衛。   陳群李士群,來一群,去一群,狗黨狐群。   聯中的近衛是指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兄魯弟衛」是指王克敏(字叔魯)和汪精衛,另外一層含意是魯有愚蠢之意,而衛是古代驢子的另一稱呼,與下聯一起看是王克敏、汪精衛、陳群、李士群你們這些狐群狗黨的漢奸,看似靈活機敏,實質上不夠是一班蠢驢而已。這聯詞雖滑稽,但義嚴斧鉞。   《我在六十歲以前》是他早年的回憶錄。但在《石屋續瀋》也留下一些資料:馬敘倫不足四周歲就「破蒙」,跟了光緒十四年的浙江鄉試第一名的王先生,讀起了《

小學韻語》。後來又隨父親和輾轉了幾個先生,繼續日誦。讀到十歲,他仍不曉得《孟子》一書究竟說的是什麼,但一手毛筆字是人人稱讚。馬敘倫九歲,有人送他父親一副麻將牌,祖母極喜歡,有親戚來,就要湊成四人搓一把。某日,三缺一,祖母要馬敘倫湊一個。沒想到他一上手,就連和三把。聰慧如此的馬敘倫,卻沒有這一嗜好,他喜歡讀書,認為搓麻將費時誤事,又牽連他人,不是好遊戲。   馬敘倫十五歲,不願意再在「宗文義塾」那種舊書塾上學,想進「養正書塾」。他向母親提出,當時他有五個兄弟姊妹,都是到了讀書的年齡,全靠母親鄒贅梅的「十個指頭在維持」。這「十個指頭」,指的是祖上留下的做鞋子生計。母親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只要馬敘倫

肯學,母親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馬敘倫天資聰穎,半年中,他連考七次「第一」,就在這時,養正書塾來了一位陳黻宸(介石)老師,知識淵博,一手好文,極有求新變革的意識。馬敘倫好學,有悟性,陳先生特別看重他。養正書塾三名特班生,就是馬敘倫、湯爾和、杜士珍,人稱書塾「三傑」。在陳黻宸的引導下,早早有了民族、民權的輪廓,有了天賦人權,平等民主,建立共和的思想。   一九○二年的春天就在養正書塾改名「杭州府中學堂」那年,十八歲的馬敘倫被學校「開除」了。起因不大,最初是三個同學犯了「吃飯不許說話」的規矩,被學正上報,遭到除名。陳黻宸老師反對這麼做,一氣急,提出要辭職。馬敘倫等人年少氣盛,和學正、學監吵了起來,也

被同時除名。學業沒有修完,官費留學泡湯,三個把兄弟決意跟隨陳黻宸去上海。因為當時的上海租界,有許多志同道合的「維新派」。陳黻宸辦起了《新世界學報》,馬、湯、杜寫稿、編撰,向全國發行。《新世界學報》的政治改革觀點相當鮮明,尤其馬敘倫負責的「教育學」欄目,很被時人看重。   一九一二年他去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教書了。這學校的前身,就是「浙江省官立兩級師範學堂」。一九一三年他到北京醫學院專門學校任國文教員。一九一五年北大請他到文學院任教,後為反對袁世凱圖謀稱帝,憤然辭去北京醫專和北大的教職回上海。袁世凱失敗後,蔡元培任北大校長,邀請馬敘倫再任教授,他對於研究中國的文字興趣很濃,於是動手寫作《說文解字六

書疏證》一書。這本書直到一九五七年才正式出版,數十年間三易其稿。他在該書自敘中說:「倫以三十年之勤,草成此書,所發正者,巨細將近千事」;「倫從事此事,先後求得清代治許書者之著作百數十種」。該書對於文字學的研究做出重要的貢獻,其中最大的功績是糾正《說文》根據小篆形體,解釋形義的謬誤。   《我在六十歲以前》同時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秘辛,這些都是作者所親見的事實,例如一九二四年段祺瑞組織政府,馬敘倫徵求李大釗等人的意見,決定出任教育不代理部務。任職期間,做了一件使李大釗免遭逮捕的大事,他說:「原來內務部得到情報說共產黨首領李守常(大釗)在各校活動,咨請教育部查辦,我把他壓下了,否則李先生不必

等到張作霖做大元帥就會被捕。」而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晚,孫中山彌留之際,馬敘倫和楊杏佛均守在身邊。孫中山入殮那天,段祺瑞因怕見革命黨和成千上萬的青年,推說腳痛不來了,派內務總長「恭代」,激起馬敘倫和群眾的無比憤慨。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可惜的是這本回憶錄只寫到六十歲以前,而馬敘倫一直活到八十七歲,之後的二十餘年,我們在本書附錄補上大事年表,聊做一簡單的敘述,若要有詳細的介紹,可能要尋求傳記學者所寫的《馬敘倫傳》了。   蔡登山 (一)我是生在中華民國前二十七年(前清光緒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四月廿七日;(這是照新曆推算的日子)我的家庭歷史是這樣的:高祖是一位農夫。曾祖從紹興搬到杭

州,學做鞋子,是個工人,後來自己開起店來了,又是商人。祖父呢,三考出身,正路功名,在前清做京官二十多年就過世了。我的父親當然承繼書香,但只做得一個縣學生員。 我五歲(實際不足四歲)那年的春天,有一天,我的父親在內客堂中間擺了一張四方桌子,靠外一邊縛上一幅紅呢桌帷,桌子上擺了一副香爐燭臺,為著給我破蒙,要拜孔夫子。給我破蒙的老師是頭年(前清光緒十四年)浙江鄉試第一名舉人,俗叫解元的山陰王會澧先生,這就可以曉得父親對我的期望了。 王先生到了,簇新的禮服,映出他那樣風神昳麗的儀貌。更從他的談笑裏,顯著他的得意。因為他正要上北京去會試,似乎指顧問連中三元可以操券而得。 我的父親自然也穿著禮服,先請王先

生拜孔夫子,隨後自己也拜,隨後便叫我拜。我拜得真神氣,王先生稱讚了一番,父親便向王先生行託付禮,彼此互拜了一回,隨後父親叫我拜老師。 破蒙開始了,撤了香爐燭臺,擺上硃筆硯臺。一本羅澤南做的《小學韻語》,是浙江官書局刻的大板,官堆紙印得雪白,舖在桌子左邊。一個綠色花綢子做的書包,是四方的綢子,把三面向裏摺起,再縫住了,便成了袋子,一面不折的角上,用黑色綢子挖了一個如意,鑲在上面,又安上一條紅布帶子。書包裏面放著一塊木板,大小和書包差不多,板的一面,四邊刻著古式花樣,無非雙魚吉慶,筆錠如意一類,中間直刻四個大字,如「福緣善慶」一類,這塊木板的用意怎樣,或者是古代所謂「䈎」,為兒童學書用的;或者不過

為書包質軟,借此襯得硬些,以便兒童裝書。 王先生當然衣冠端正,儼然人師地坐在上首,我就坐在左邊。王先生指著《小學韻語》開首四句:「小學之道,誨爾童蒙。(這句或者有些錯誤,記不真了。)蒙以養正,是曰聖功。」叫我隨他的聲音唸。教不到三遍,我就自己會唸了。我的父親自然笑開了臉,王先生也向父親叫恭喜。

冷戰文化的台灣發聲:《讀者文摘》(1952-1965)研究

為了解決張愛玲 共產黨的問題,作者陳汶靖 這樣論述:

 《讀者文摘》英文題名Reader’s Digest是一份在台灣廣為暢銷的綜合性雜誌。以《讀者文摘》官方組織1965年3月在台灣所發行的中文版《讀者文摘》來說,至今日(統計至2018年9月),已發刊了100卷、645期以上。本研究以1952-1965年由新人出版社以及讀者文摘社所發行的非官方中文版《讀者文摘》為對象,梳理這段期間雜誌的發刊概況,分析創刊宗旨、內容特色與組織結構。在雜誌的發刊過程中(1952-1965),「反共」是促使美國與國民黨政府合作的因素,而隨著美援一起到來的文化也對台灣社會帶了不小的衝擊與影響。因此,筆者將以「冷戰的台灣發聲」為主要關懷,探究雜誌如何呈現美國所主導的冷戰

文化與國民黨體制的反共需求。本研究將分別從冷戰/反共意識形態與美國文化與形象建構兩個主題切入,進一步探討未受到雜誌官方組織主導,而是由台灣民間人士出版的非官方中文版《讀者文摘》的內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