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保證人年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房貸保證人年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志武寫的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你要的財富與自由就從這裡開始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購買或投資日本房產時,可以提供房屋貸款給外國人的日本銀行也說明:一般情況下,您必須年滿20歲才能申請;並且在還款時間內年齡必須小於75歲( ... 貸款金額必須小於或等於LTV%(房貸成數)比率,其中“價值”是擔保品的 ...

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沃牆所指導 郭俊宏的 影響高齡房貸客戶違約因素之研究-以T銀行為例 (2020),提出房貸保證人年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房屋貸款、授信風險、逾期、高齡、邏輯斯迴歸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吳博欽、劉曉燕所指導 簡志弘的 逆向抵押貸款之風險管理政策:以土地銀行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逆向抵押貸款、「樂活養老」、「紐澳風險管理架構」、風險值、SWOT分析、專家訪談的重點而找出了 房貸保證人年齡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新銀行房屋貸款及信用貸款申請書則補充:最小子女年齡. 行動電話. 戶籍電話. 通訊電話 ... 購屋貸款□房屋加值貸款□二順位房貸□安居樂齡房貸專案. 標的物使用狀況 ... 申請人: (簽章) 房貸保證人: (簽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房貸保證人年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你要的財富與自由就從這裡開始

為了解決房貸保證人年齡的問題,作者陳志武 這樣論述: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古時候會賣妻賣女,為何不把丈夫賣了?   房價貴到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政府怎麼還不下重手管制?   Amazon燒錢燒得太瘋狂,借錢來花也能變成世界首富 ?   金融不只是工具,更是思維模式。   從金融角度來看世界,   你會發現習俗、文化、婚姻、財富與投資的邏輯真相,   在資訊焦慮的年代,你就是看透一切的明白人!   你所追求的財富與自由都要從搞懂金融開始。   無論你是學生、上班族、創業者還是大老闆,   都需要認清財富本源,升級認知模式。   本書從金融的歷史入手,透過你我都熟悉的

養兒防老、儒家禮法來深入解析金融對一般人的意義。再透過借貸、現代公司制度、商業模式等方面,逐步解答金融可以讓人更加自由的原因,讓人能深入瞭解金融背後的理論基礎和邏輯。   全書文字通俗易懂,沒有公式和金融模型,卻能從歷史角度和量化分析視角來幫助讀者建立金融思維,以經濟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的運轉。是一本幫助普通大眾認清財富本源,學會用金融思維看懂世界的金融通識書。   ●關於傳統   你以為:   儒家強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   是希望人人只要遵循三綱五常,   就能創造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的太平社會。   所以人不能忤逆不孝,   否則就會倫常失序、天下大亂。   金融告訴你

:   古代沒有勞保退休金,老了只能靠兒子養,   「養兒娶媳來防老」就是一種金融操作策略。   有了現代金融後,人人可以透過各種產品安排老後生活,   再也不需要把子女、媳婦綁在一起,   人生也變得更加自由平等!   ●關於借錢   你以為:   借錢來花是貪圖享受、不知節制的表現,   年輕人要量入為出,不能當個月光族。   銀行、高利貸都是趁人之危的黑心商人,   這種不義之舉要用力譴責、大力撻伐。   金融告訴你:   借錢來花只是把未來的收入挪到今日使用,   不僅可以讓你更上進,還能把人生的幸福感最大化。   高利貸也應該要褒揚獎勵,   他們可是把錢充分分配給有需要的人,

  而且好好保護他們,借貸利率才會變低!   ●關於社會   你以為:   人與人往來如果只談錢、只講利益,   人只會越來越現實,道德也越來越敗壞,   盜匪宵小等各種犯罪也因此更發橫行,   最終造成人心淪喪、治安敗壞的社會。   金融告訴你:   活絡的金融商業體系,   讓需要錢的人都能透過正當管道獲得資源,   不必因為生活匱乏,最終被迫鋌而走險。   金融越發達的社會,治安反而越好,法治也更健全。   ●關於股票   你以為:   看懂財報、搞懂公司太麻煩,   跟著人買、聽老師的話就對了,   越多人買越會漲、人多的地方才安全。   金融告訴你:   湊熱鬧往往只會血本無

歸,   熱門股大多都是炒出來的,價格往往非常離譜,   在瘋狂的高價位買入,不虧損才是怪事! 本書特色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幫你養成金融思維,處理財富、愛情、事業、人生等問題,   揭開“富有又幸福”的祕訣。   金融就是你我的生活,   不只是數鈔票、炒股票的金錢遊戲,   更是人生中最尋常的點點滴滴。   不必計算複雜的數字公式,沒有難懂的艱澀名詞,   搞懂金融,就是這麼簡單! 名人推薦   一致好評推薦   Mr. Market市場先生/知名投資理財作家   小賈/ 「懶人經濟學」社群創辦人   吳

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雷浩斯/ 價值投資暢銷財經作家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鍾文榮/《巷子口經濟學》作者   螺螄拜恩/「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人氣作家   (以首字筆畫排序)  

影響高齡房貸客戶違約因素之研究-以T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房貸保證人年齡的問題,作者郭俊宏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國內T商業銀行的高齡房屋信用貸款為依據,採自 2016 年1月至2020 年12 月間,向該銀行申請個人房屋貸款之中高齡客群總數為抽樣母體,由於本研究抽樣母體採限制對象(針對中高齡借款人),5年內(2016~2020)樣本總數約500~600件,依個案銀行放款資料庫之資料所示,平均每月抽取6~8件、總件數400件為本研究之樣本,以邏輯斯迴歸分析此400件樣本(正常:338件,違約:62件),並進而探討高齡購屋逾期放款的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應用邏輯斯迴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在投入 13 種自變數中,性別、婚姻、貸款用途、薪資收入、職業、年資、保證人、信用卡循環等8項具顯著性影響;而不動

產座落區位、不動產型態、鑑價金額、借款金額及借款成數等5項不具顯著性影響。本文研究結果可提供銀行未來針對貸款的中高齡客戶調整授信政� �的參考依據,以增加違約戶之篩選進而減少金融機構損失。

逆向抵押貸款之風險管理政策:以土地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房貸保證人年齡的問題,作者簡志弘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提升及醫療設備普及,使台灣老年 (65歲以上)人口快速成長,並邁向高齡社會。許多獨居老人 (包含未與子女共住之高齡者),雖居住在自己擁有的家中,卻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以支應生活及疾病所需。有鑑於此,行政院於民國102年3月推動「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制度試辦方案」 (亦即以房養老政策),而國內銀行業 (包含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台灣企銀及台灣銀行等行庫) 亦自民國104年12月起,陸續開辦商業型逆向抵押房貸業務,以支應老年者的相關支出。 在台灣,此項業務尚處於剛起步的階段,且承作期間長達十數年,對於承辦銀行而言,勢必承擔相當的經營風險。因此,本研究以該項業務的承辦

銀行之一,且為全國不動產貸款市占率第一的土地銀行為例,並以所推出的「樂活養老貸款契約條款」為基礎,應用「紐澳風險管理架構」,配合產、官、學界的專家訪談及土銀自身的SWOT分析,進行風險的辨識、分析與衡量,進而擬定相關的風險管理政策,供土銀、同業與政府相關機構修訂政策之參考,並讓這項業務能有更健全的發展與成長。 風險分析的結果顯示,土地銀行在承辦「樂活養老」業務時,面臨28個風險事項 (或因子),其中3項屬於極度風險、13項屬於高度風險、8項中度風險、4項屬於低度風險。若將其歸類,則土地銀行所面臨的三大風險項目,依序為經濟環境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借款人與保證人所衍生的風險,以及擔保品衍生的風

險。依此可進一步細分為七大風險來源,依序為:擔保品處分風險、借款人長壽風險、流動性風險、借款提前到期風險、需求風險、擔保品殘值風險與利率風險等。土地銀行在管理極度風險的政策建議上,包括:1. 將擔保品委託專業資產處理公司處分,若不足償還應由政府設置基金補貼或引進保險機制以分擔風險。2. 除了在申辦時,參考國人的餘命表制定最適的貸款期限外,若展期擔保不足,則由政府設置基金補貼或引進保險機制以分擔風險。3. 應儘量選擇擔保品抗跌性佳及易於脫手之地段,以確保擔保品易於拍賣或脫手。在管理高度風險的政策建議上,包括:1. 應根據擔保品使用年限及合理折舊計算核貸金額,使借款的到期本息總額符合擔保品當

時的殘值。2. 應精算出本項貸款所涉及的各項合理成本費用,訂定對應的承作利率,以利於本項業務能長期經營。3. 定期檢視擔保品抵押權設定情形,並查詢借款人及保證票、債信,如有異常應採取保全措施,例如:停止撥款及處分擔保品等,以確保其債權。4. 定期辦理借款人之擔保品重估價,若累積的本息超過擔保品重估現值,政府可考慮設立專責機構籌措財源,或引進「保險機制」,以分攤風險,有穩定財源提供借款人長期的安養資金。5. 應慎選合法的催收業者,並不定期檢視業者的催收情形。6. 應依個資法確實妥善保管借款人個人資料及與金融機構往來資料,並隨時更新,以免影響借款人權益。7. 放寬申請年齡、申辦費用及擔保品贖回條件

,以增加借款人申辦意願。8. 應使用更為普及化及容易可取得地媒體,公告變更事項,或逐戶通知,並留存通知紀錄 (通聯記錄﹑掛號收據及存摺登錄等),以備查詢,減少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