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初級禪訓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10/1-12/29. <法鼓山輕鬆享受減壓時光全民禪修e起來>也說明:想避免出門群聚,同時又能維持身心靈平衡嗎?法鼓山鼓勵全民禪修e起來,照護彼此身心健康,快報名學習線上初級禪訓班,讓你居家也可以拿結業證書! 法鼓山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吳仁評所指導 劉懿德的 《如視我聞》基礎佛學應用於視覺創作之研究——以漢字海報為例 (2020),提出法鼓山初級禪訓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佛學、漢字、海報、符號學、視覺傳達。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楊振昇所指導 姜義勝的 禪修正念對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影響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正念、身心靈健康、高等教育工作者、禪修的重點而找出了 法鼓山初級禪訓班的解答。

最後網站《禪修團》第三屆台大EMBA禪修體驗營(初級禪訓班)開始報名!則補充:面對高壓、高速、緊繃、擠壓,唯有懂得放鬆與靜心才能保持清明的腦、冷靜的心,以更寬廣的胸襟與視野化解壓力,讓身心自在。 ... 台大EMBA禪修體驗營在一群與法鼓山有特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法鼓山初級禪訓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視我聞》基礎佛學應用於視覺創作之研究——以漢字海報為例

為了解決法鼓山初級禪訓班的問題,作者劉懿德 這樣論述:

佛教始於3046年前之古印度,由釋迦摩尼佛所創建,世尊曾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故而漢傳禪宗法脈主張「以心印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鑰。佛教修持法門皆在心上用功,妙天禪師曾言:「以心傳心,以佛之心,傳人之本心」,人心與佛心本質無二,差在無明我執而已。故而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有云:「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基本闡述了一切煩惱心的起源皆是看不破虛妄相,若能看透本質便能達到智慧境界。經過長遠以來時間的推演與古德先賢的付出,至今的佛教已然由世尊住世時的「不立文字」發展為至今以科學、理性統整梳理的人文「佛

學」領域。故而本研究創作以「如視我聞」為題,以諧音巧借經典開卷語的「如是我聞」四字,落實佛弟子以法為師的目標與精神。在海報創作的部分以佛學作為主題取樣,藉由中華民族日常賴以傳達、溝通的漢字為創作標的,應用視覺傳達的專業能力、設計創意的多元手法,深奧的佛學精神則以索緒爾符號學理論重新轉化為視覺符號,並反覆應證,最終淬煉為大氣、簡約的視覺畫面呈現於平面海報上,用以成就「佛法藝術化」與「佛法生活化」的願景。本研究創作概分為八個系列:(1)輪迴系列 (2)四聖諦系列 (3)三無漏學系列 (4)根性系列 (5)因果系列 (6)凡聖系列 (7)苦味人生系列 (8)其他類。共計有33張漢字海報作品,尺寸皆為

95×135公分,全彩印製,出版編輯成冊;同時於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1月3日,於高雄市立圖書館8樓辦理一場同名對外的海報藝術展覽,以海報畫面提升大眾對於基本佛教精神的認知與理解。

禪修正念對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法鼓山初級禪訓班的問題,作者姜義勝 這樣論述:

摘要禪修正念在西方學術研究中,已有許多科學實證報告指出對個人身心靈健康和醫療上具有顯著功效,同時應用於心理輔導和教育上亦有許多正面的效益;禪修正念雖源於東方智慧,惟國內本土有關研究報告,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本研究係透過訪談研究法來探討禪修正念學習對於高等教育工作者身心靈健康,和應用在教育情境中的影響以及賦予的個人意義和生命經驗。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一、瞭解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學習禪修正念的心路歷程;二、探討禪修正念對高等教育工作者個人身心靈健康的影響;三、研究禪修正念學習對於從事教學、研究和服務輔導工作的影響。本研究在研究方法論上屬於質性研究中的訪談研究法(interviewing as q

ualitative research),資料的蒐集主要係以半結構方式的訪談,對象則透過立意取樣,選取6位目前從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並具有多年禪修經驗的大學教師作二至三次,每次約60至90分鐘的深度訪談,取得分享文本資料並作分析、詮釋和意義建立。本研究透過高等教育工作者禪修正念學習經驗的生命歷程的分享,除瞭解高等教育工作者自我學習成長的心路歷程,以及對個人身心靈健康的影響外,同時將其應用於教學、研究和服務輔導工作情境中個人的心路歷程和回饋,可供其他高等教育工作者參考,同時也嘗試將禪修正念與國內外學術研究相互結合。 研究結果顯示,一、六位研究參與者禪修正念的學習心路歷程中,發現有許多共同經

驗和個別特徵;二、六位研究參與者禪修正念學習過程中,確實有助於個人身心靈健康的提升;三、此外,六位研究參與者也都有將禪修正念的體悟和心得,運用於教學、研究和服務輔導工作的實例。最後,根據六位研究參與者的學習心得,建議學習禪修正念要依止大善知識修行,以免繞遠路和走錯路;禪修正念學習要有正確的知見,俾提升個人全面身心靈健康;此外,建議有興趣修習禪修正念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可嘗試參與國內禪修團體的活動或國外正念訓練課程,並於生活和工作當中加以運用和持續練習。關鍵字:正念、身心靈健康、高等教育工作者、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