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川右介寫的 圖解古典樂:從樂理入門到音樂史完全解析,全方位提升藝術涵養 和林衡哲的 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浪漫主義音樂- 維基百科也說明:浪漫派 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則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音樂學系研究所 黃亭綺所指導 張尹薰的 維尼奧夫斯基第二號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2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2020),提出浪漫派音樂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波蘭、浪漫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 賴如琳所指導 蕭如軒的 法朗克《前奏、聖詠與賦格》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9),提出因為有 法朗克、半音風格、連篇曲式、《前奏、聖詠與賦格》的重點而找出了 浪漫派音樂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被誤解的李斯特》——進一步瞭解這位浪漫派大師 - 個人新聞台則補充:後來開始留意浪漫派音樂家時,才慢慢接觸到李斯特的真實面貌。而布蘭德爾這兩篇,幫我一次滌除所有的李斯特迷障。 在此,先行刊上完成的第一篇譯文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浪漫派音樂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古典樂:從樂理入門到音樂史完全解析,全方位提升藝術涵養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作者中川右介 這樣論述:

  透過插畫回答古典樂相關的疑問!   用眼睛來享受的音樂世界   零知識也看得懂!   從樂曲的聆賞方式乃至作曲家與其時代背景的關係,包括古典音樂的基礎知識、樂曲的聆賞方式、作曲家與其時代背景(巴洛克~古典派)(前後期浪漫派~近現代)都完全解析,並透過人物簡介與人生歷程圖徹底剖析17位作曲家,讓藝術涵養於閱讀過程中迅速提升,聆聽古典樂時更能樂在其中! 本書特色   *以圖解方式深入淺出,用插畫解釋一般常見的古典樂相關問題,讓眼睛也能輕鬆享受古典樂!   *於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藝術融入自身涵養,提升氣質與生活美感!  

維尼奧夫斯基第二號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2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作者張尹薰 這樣論述:

亨利克‧維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是浪漫派音樂家,自幼受母親音樂啟蒙,從小就展現過人小提琴天賦,後與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N84)結識,長年旅居俄國,致力於俄國小提琴教學,為十九世紀具影響力的小提琴家之一。維尼奧夫斯基一生創作的作品不多,作品中帶有波蘭民族音樂風格並展現出艱難的個人技巧,此作品《維尼奧夫斯基第二號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2》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inor, Op. 22)題獻給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特(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更是小提琴經典曲目之一。此篇論文探討維尼奧夫斯基的生平、創作風格與此題目的作曲背景,並針對《維尼奧夫斯基第二號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2》進行樂曲分析並提出筆者的演奏詮釋及練習方法。筆者在研讀此作品時發現維尼奧夫斯基在創作上有許多特別之處,例如將古典時期協奏曲中重要的裝飾樂段(Cadenza)放置第三樂章的開頭、三個樂章不間斷的演奏,並將相同的主題素材運用在不同樂章中。維尼奧夫斯基並不完全依照古典時期之協奏曲曲式創作,在承襲傳統創作手法的同時也加入屬於自己創作風格,筆者希望能藉由此論文使讀者更熟悉此作品,並帶給讀者更多不同面向的音樂想法。

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作者林衡哲 這樣論述:

  生於1860年的馬勒是十九世紀最重要的交響曲作曲家。在他手中,交響曲「像這個世界,無所不包」,不僅兼蓄西方古典音樂數百年來發展出的傳統,人聲器樂交相爭輝,各種新奇的樂器也被馬勒納入其中,令當時的聽眾手足無措。   百年之後,馬勒的交響曲已經成為音樂會的常演曲目,指揮與樂團爭取演出馬勒作品的機會不遺餘力。當年令聽眾困惑的跨界拼貼手法,如今卻是這個世界的日常景象。馬勒也因而成為傳記作家的最愛。   本書是第一本以中文寫成的馬勒傳記,作者林衡哲醫師是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的催生者,也是馬勒作曲的重度樂迷。在過去的三十年來,他不錯過每一場能欣賞到的馬勒音樂會,他更花了三年時間,遍覽所有的馬勒傳

記、研究資料,融匯了各家敘述,收入了最新發現,寫成這本以編年方式寫成的傳記。 作者簡介 林衡哲   1939年生,宜蘭人。就讀台大醫科期間,曾催生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旅美(1968-1997)期間,在南加州創辦「台灣文庫」,促成蕭泰然創作三首協奏曲,並舉辦十多場台灣名家演奏系列。回台之後創立望春風出版社,曾任台南市文化局長、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駐校藝術家。著有《雕出台灣文化之夢》和《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主編《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輯》、《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智慧交響曲》等書。   林衡哲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hopefor

peace2007

法朗克《前奏、聖詠與賦格》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浪漫派音樂家的問題,作者蕭如軒 這樣論述:

19世紀中後期之法國,歷經了一連串政治鬥爭與革命,社會經濟在革命下逐漸好轉,原先沒落的音樂文化開始盛行中產階級喜愛之大歌劇(Grand Opéra)與炫技曲目。在這百家爭鳴時代裡,法朗克(César Franck, 1822- 1890)選擇與他人走不一樣的路。原先夢想成為鋼琴家的他,受現實擊敗後,不餒不棄地投身奉獻於教會,並在堅毅不撓的精神下,謙卑地鑽研巴赫、貝多芬之作品。直到1875年聽到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 1883)《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1859)之半音和聲風格(Chromaticism)受啟發後,於晚

年開啟人生創作巔峰期,在眾多學生擁護下,為世人所了解,成為法國國民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總監,可謂大器晚成、實力兼備之音樂家、管風琴家、教育家。 本論文將探究法朗克晚期著名鋼琴作品-《前奏、聖詠與賦格》。整曲以承先啟後之手法,採古老曲種、半音和聲風格(Chromaticism)、連篇曲式(Cyclic Form)等特色創作,成為法國19世紀後期獨特且代表之鋼琴作品,並為後世法國音樂鋪路。本論文將分為五章作探討,分別為緒論、法朗克生平背景、《前奏、聖詠與賦格》之樂曲分析、《前奏、聖詠與賦格》之演奏詮釋以及結論。期望個人從文獻探討中,在演奏

上正確掌握風格,並藉此學習到法朗克遇挫而不敗、堅毅並謙虛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