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空間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安齊寫的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和詹姆斯.克里弗德的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問卦] 三維空間的生物如何理解四維的概念? - Gossiping板也說明:影片示範的,是四維空間的概念, 或者說是四維空間物體在三維空間的投影? ... cacoi: 無法理解簡言之就是你現在定義的空間時間都無意義了49F 09/2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沃時文化有限公司 和桂冠所出版 。

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李奕樵所指導 張坤棋的 農村生態景觀規劃設計–以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為例 (2021),提出空間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鄉村景觀、永續發展、峨眉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雍忠所指導 Andre Freeman的 不同語言的網站使用者導航偏好之大數據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大數據分析、網站使用者行為、網站瀏覽偏好、知識發現技術應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空間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賦距空間則補充:符號說明. X: 非空集合. · 定義: 稱為一個賦距空間(metric space) 若且唯若對X 中的所有元素x, y, z, 下列三條件成立: (i) 識別性: d(x, y) = 0 若且為若x = y. · 序列的收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間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為了解決空間定義的問題,作者鄭安齊 這樣論述:

閱讀德國轉型正義的紀念史,重審台灣百年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   如果暴政的受害者已然消逝,我們該何從哀悼?   如果加害者的面目模糊,我們該如何指認?   如果不義的塑像已被高高豎起,我們的選擇是否只剩拆除?   如果受難者的紀念碑遲遲無法建立,我們怎麼一起合作?   閱讀本書,重新審視台灣百年的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藉由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作者走訪、爬梳、研究,嘗試指出一種可能的方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 名人推薦   ──共同思索未來,跨領域推薦必讀──   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何欣潔/作家吳音寧/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駐德自由記者林育立/中山社

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林傳凱/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邵允鍾/轉角國際專欄作者阿潑(黃奕瀠)/作家馬翊航/不義遺址研究者張維修/C-LAB 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莊偉慈/新加坡電影節前策展人、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選片人郭敏容/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陳佩甄/東吳政治系教授陳俊宏/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虹穎/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喀飛/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工作者賀光卍/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黃丞儀/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台灣文化法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廖凰玎/藝術家、台藝大雕塑學系助

理教授劉千瑋/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劉文/策展人、東海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蔡明君/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蔡晏霖/鄭南榕的女兒、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劇作家、大慕影藝內容總監簡莉穎/《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北藝大助理教授、作家顧玉玲/策展人、南藝大藝創所副教授龔卓軍 推薦文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我一直相信,轉型正義工作除了是法制工作、政治工作之外,更必須是一個文化反思運動,才有可能藉由重新面對歷史記憶,重建正義觀,讓整個社會的民主脫胎換骨。《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為我們指出,人如何可能通過藝術與文化的實踐,不斷與遺忘搏鬥,又會在其中遭遇什麼挫折,對轉型正

義之路從來顛簸的台灣而言,宛如一種「堅持到底」的召喚與提醒。   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從各種意義、各種尺度上看來,現在都是最適合閱讀《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的時刻:台灣史上首度官方設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將在2022年5月底退場,留下諸多未竟之業;國際戰雲密佈,俄烏戰爭迄今未歇。隨著「冷戰」重返人間,威權的陰影也再度籠罩世界各角落。盤整人類對抗威權的記憶,我們不只需要文字,更要讓記憶長出形狀,變得看得見、觸得著、得以身在其中,長出全新的思想與行動的力氣。   黃舒楣,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BLM運動影響跨界,曾推倒邱吉爾雕像而引發爭議。然而紀念碑、

銅像相關的記憶政治絕非新聞。鄭安齊這本細緻的考察研究,以德國歷史脈絡為主的探索,呈現了紀念碑在19世紀之逐漸增加,如何有效地協助建立了國家和人民之間的認同關係,透過物質及特定藝術形式,象徵物如何具體化記憶敘事,間接促成了政治的美學化,維繫政權更迭存續正當性相關的歷史敘事之延續或斷裂。所謂「過去」不一定很遙遠,如此書清楚指出,1951年,戰後西德首座紀念碑,與其說是追憶不過三年前之「過往」,更像當時呼應冷戰進行中的物質主張。   這本書即時出版,可讓難以自外於「記憶安全(mnemonic security)」、記憶武器化的華語圈讀者們提供很好的參照,畢竟不論是興建紀念計畫或重訪舊廟堂,人們的熱情

表達或冷漠忽略,都直接或間接地回饋了公共記憶的「形狀」如何存續。      顧玉玲,北藝大助理教授,作家──   記憶是多重且流動的,紀念卻不免壟斷、排他。本書以詳盡的歷史考查,搭配具體影像,並設計生動的圖表,呈現德國記憶工程的文化實踐與實驗,進一步追問:由下而上的紀念協商是可能的嗎?對於當下的台灣特別受用。以碑為鑑,民主化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   邵允鍾,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   紀念碑的創作作為一種介入記憶政治的藝術行動,背後複雜的辯證在本書獲得淋漓盡致的討論。作者積累多年的研究成果一次呈現,除了知識含金量極高,書中針對具體個案的評論也往往蘊含深刻洞見,為德國的轉型正義提供了獨特而珍

貴的觀察視角。   張維修,不義遺址研究者──   紀念碑是權力鬥爭的結晶,在空間中傳達意志、記憶與價值,它們從來都不中性,而紀念碑是目的,還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不妨從本書爬梳紀念碑如何形塑共同體的德國歷史經驗,民主與極權、甚至納粹如何利用紀念碑來治理國家。   喀飛,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   對抗遺忘,才能讓迫害的歷史不會一再上演。德國透過紀念碑/紀念標誌面對記憶、回應受迫害者的經驗、反省歷史。其中包括了戰後半世紀1993年才開始倡議、2008年揭幕的「納粹時期受迫害同志紀念碑」。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深入各紀念碑/紀念物建立過程的權力角力

和辯證、民間意見進入決策歷程,讓人看到德國社會投注於平反和修復的豐富論述與經驗。對於近年高喊「轉型正義」、最常被關注的仍僅是政治犯平反的台灣,如何指認、平反白色恐怖期間同志遭遇的迫害,本書有相當的啟發意義。   賀光卍,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工作者──   正如同在台灣30年的工傷/殤運動中,工傷者與亡者家屬企圖用工殤碑,來重省、尊重、提醒壓迫歷史的存在,讓傷痛與怨恨推動社會朝向和諧共存前進。透過此書,讓我們參照與梳理受難者的紀念模式,並提醒我們持續由下而上的實踐,才能避免階級壓迫的記憶被遺忘。   林木材,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作者以強烈的觀察

意識,從東西德合併前後,以紀念碑、紀念館、歷史遺址、藝術機構等為主體,探索暗藏其中的歷史故事與創傷痕跡,成為一扇我們思考轉型正義的重要明鏡。   莊偉慈,C-LAB 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紀念碑所代表的意義,遠超過造形所能揭示的內容,而人們多半很難一眼看穿背後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   鄭安齊透過深入的研究與書寫實踐,帶著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紀念碑的設立,如何重構人們的記憶。特別是這些被建構出來的文化記憶,多半具有受調控或被簡化的疑慮。雖然紀念碑總被視為一個能填充歷史記憶的憑弔之所,但鄭安齊的文字也提醒我們:紀念碑的出現並非轉型正義工作的終點,相反地,在揭幕的那一刻,相關歷史事

件的處理工作,才正要開始。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此書基於台德間的參照與「紀念的形式」探討歷史轉型,並不以單一國族論述、範式化的形式為準則,而是呈現有機連動的語言、藝術、性別、情感如何塑造出紀念的形狀。以紀念為引,此書細緻地重讀20世紀德國重要的歷史事件,將已知的資訊作為記憶之線,編織出未知的心靈之所。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如何「哀悼」威權的記憶並不只是一個歷史的問題,而是當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議題。在戰爭持續燃燒的歐陸,這片必須處理同時納粹與蘇聯共產壓迫的現場,紀念碑並非單一敘事的傳承,更是錯綜復雜的創傷生命的延續。   陳虹穎,政治大學創新國

際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透過本書,提供都市、景觀、建築、政治、社會與藝術文化愛好者,一場生動的德國紀念地景的紙上走讀。透過他深入淺出的梳理,讀者將能一同思考:紀念碑/物如何書寫東西德從對立激化到統一的歷史?紀念碑/物的空間設計與物質化,如何為(創傷)歷史提供索引?甚至,紀念碑/物的生產或取消,如何反映德國社會為「轉型正義」求解的民主化過程?   蔡晏霖,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   多年前,我還沒在街頭認識本書作者鄭安齊,就已經先認識他以藝術介入社會的精彩作品。多年後,我讀了《不只哀悼》,更驚豔於安齊能將德國社會透過藝術「處理歷史」的複雜歷史,梳理得如此清晰有力。原來,為轉型正義賦形的過

程,即便在德國也一路崎嶇。本書有脈絡、有方法,更有反思,值得每一位關心轉型正義的台灣讀者借鏡。   蔡明君,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我的台灣啟蒙,來得非常晚,那是在27歲隻身到國外求學後,透過許多對話與觀察感受到文化衝擊,且很大一部分是對自己的文化。期間去到德國旅行的經驗更是帶來巨大的震撼,當時參觀紀念碑與博物館,讓我想進一步探索台灣做了些什麼。在序言最後,作者掠美紀念碑藝術家約亨.蓋茨的概念說到:「願我輩會是最後一個需要研究這樣事務的世代[...]。當社會自集體至個人,都能常對歷史持警醒態度,並將公益實踐於現世之時,那就再也不需要任何的紀念碑了。」   本書從歷史發展、

案例分析來到當代討論,細膩整理出這些文化工程與歷史、政治、生活以及藝術創作者之間的複雜關係,每個篇章都發人省思,提醒作為藝術文化工作者的我們,在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上擔負著開啟更多對話的角色,需一起繼續努力,朝向不需要紀念碑的那一日前行。

空間定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ヨビノリは嫌いになっても、ベクトル空間のことは嫌いにならないでください

動画の内容に関する質問はコメント欄へどうぞ。また、今までの質問についての回答をまとめたQ&Aは固定コメントにあります
----------------------------------------------------------------------------------------------------------------
線形代数のおすすめ参考書はこちら

「マンガ 線形代数入門 (ブルーバックス)」
https://amzn.to/2GolRiE
→行列って何だろうという疑問を解決していくマンガ。マンガで勉強なんて格好悪い?いやいや、勉強のコツはプライドを捨てること

「線型代数入門 (基礎数学1)」
https://amzn.to/2pSjjhG
→非常に有名な教科書。しっかり学びたい人は必ずもっておこう。僕も3冊もってます(なんで)

「明解演習 線形代数」
https://amzn.to/2GIfV3q
→内容は分かったが問題は解けないという人に超絶おすすめ。試験に直結した演習ができ、理解度も深まります
----------------------------------------------------------------------------------------------------------------
物理学科必携のおすすめ参考書はこちら

「現代の量子力学(上)」
https://amzn.to/2E1xndR
→この本を読んで初めて「量子力学がわかる」と思え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感謝が止まりません・・・

「熱力学__現代的な視点から」
https://amzn.to/2pJrHA2
「統計力学(1)」
https://amzn.to/2GCp1ic
「統計力学(2)」
https://amzn.to/2pO46OL
→物理っていったら素粒子っしょ!という浅はかな考えを大きく変えてくれた3冊。おかげさまで専門が統計物理学になりました

「物理の道しるべ」
https://amzn.to/2pMS6gp
→研究者の格好良すぎる生き様を教えてくれた本。自分が博士課程まで進学し、研究者を目指すきっかけになりました
----------------------------------------------------------------------------------------------------------------
予備校のノリで学ぶ「大学の数学・物理」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①大学講座:大学レベルの理系科目
② 高校講座:受験レベルの理系科目
の授業動画をアップしており、他にも理系の高校生・大学生に向けた情報提供を行っています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HPのContactからお願いします(受験指導を含め、個別指導もやっています)

【コラボのご依頼】はHPのContactからお願いします(積極的に引き受けさせて頂きます^^)

【講義リクエスト】は任意の動画のコメント欄にて!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から(今後も楽しく授業を受けよ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mWJJolqAgjIdLqK3zD1QQ?sub_confirmation=1

【公式HP】はこちらから(探している講義が見つけやすい!) http://yobinori.jp/

【Twitter】はこちらから(精力的に活動中!!) http://twitter.com/Yobinori

【Instagram】はこちらから(たくみの日常が見れます(?)) https://www.instagram.com/yobinori

〔今日の一言〕
欅坂って「たすきざか」だと思ってた

※上記リンクURLはAmazonアソシエイトのリンクを使用しています

農村生態景觀規劃設計–以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為例

為了解決空間定義的問題,作者張坤棋 這樣論述:

台灣休閒旅遊等各類旅遊活動日益興起,鄉村旅遊成為了人們休閒度假的主要目的地,相關活動也比以往更加頻繁,全國各地的鄉村旅遊度假區不斷湧現,但是在鄉村旅遊度假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儘管鄉村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的改善,使得鄉村逐漸向現代化方向發展,但從中也破壞了鄉村原有的結構形態和景觀風貌。面對鄉村空間定義、價值的變化,鄉村景觀規畫研究極需尋求新的解釋。本研究以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作為案例,透過國內外鄉村景觀規劃文獻進行農村景觀及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度假區等資訊資料的收集、分析,歸納生活、生態與生產規劃設計原則。設計成果偕同十二寮商區組織,盤點區域可無償供公眾使用之觀光

服務基礎設施,包括:休憩空間、廁所、綠地空間等,並以未來十二寮社區地方創生經營之需求與目標,評估需加強之觀光服務,納入研究重點改善與補強項目。整合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主題公園與內部聚落區域,將經營狀況成熟的免費商店、露營區、咖啡廳,以及十二寮大埤等觀光服務據點與設施地景規劃生活及觀光服務場域,除加強聚落內的空間語彙一致性,也加強周圍綠化,透過植栽種類的色系、種類規劃,串聯兩端的活動空間。,將另規劃主題經營與空間引導,營造峨眉鄉十二寮登山步道及峨眉湖景觀區域中湖景、山林與生活等三重不同的主題樣貌。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

為了解決空間定義的問題,作者詹姆斯.克里弗德 這樣論述:

  二戰後,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捲起一波獨立運動的浪潮,並在接下來幾十年內,勢不可擋的一波又一波成為形式上獨立的國家。去殖民化的反思風起雲湧,過往人類學與殖民主義過從甚密的關係,無所遁逃的被一一挑出、批判與指責。面臨人類學正當性的危機,以及整個田野環境劇烈的轉變,在這樣的氛圍下,二十世紀最後的二、三十年間,許多人類學家紛紛對於什麼是人類學?什麼是田野工作?提出相當深刻的反思,人類學這門學科也在這樣的反思下逐漸轉變。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是詹姆斯.克里弗德(

James Clifford),強調旅行(travels) 與接觸(contacts)才是未竟的現代性研究中關鍵的場域。它的研究主題無遠弗屆,但如果要說有個共通的主題,那便是人類的位置 (location)是由移動與靜止所構成。本書集結的文章,企圖了解人們在各地間的移動行為,在這些來來去去的行為中,可以找出哪些世間的生存與互動的技巧?對於多元的未來又能構成何種資源?本書集結的文章只是拋磚引玉,企圖追蹤新、舊地圖,以及各式各樣人們的過境歷史,無論這些移動是自願或非自願。本書關切人們在移置(displacement)間所形成的差異、交錯的文化經驗,這個愈趨緊密 連接、但非同質的世界的結構與可能性。

  「博物館作為菁英主義與固定性的符號,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激增:從新國家首都到美拉尼西亞部落,從被遺棄的英國礦坑到全球性大都會區的族群社區。在地∕全球的接觸區,形塑認同與文化轉移的現場,或是封鎖和跨越的領域裡,這些機構都是「文化」差異下模糊未來的縮影。   「我們不可能擺脫特定的種族和文化、階級和種性、性別與性、環境與歷史的結構。這不是被選擇或被迫存在的家鄉,而是作為世界旅行的場域:這是一項困難的邂逅與對話的機緣。任何關於一致性或普世性價值的新舊觀點,都沒有辦法解開文化政治的難題。田野工作,並不是在地生活,而是一連串旅行中的相遇。每個人都在移動,幾世紀以來都是如此:在旅行中定居,而「根源

」(roots)永遠先於「路徑」(routes)。   「如此多重的定位是否僅是另一種後現代斷裂的症狀?人類學能否重塑成一個多樣路徑化的田野論壇,不同脈絡的知識可以參與批判性對話,對立卻彼此尊重?人類學可否培育出一種文化批判的影響力,在當中延伸其研究規則?答案仍不清楚,強力的、新穎有彈性的、中心化的勢力依舊存在。「田野」遺產在這門學科訓練裡依然強勢,並且帶有一種——或許具生產力的——深度模糊。   「本書的集結,正是希望可以打破這種困境。當歷史的現實被理解為一連串未竟的邂逅時,我們是否可能將自己置身於某個歷史的定點,講述一則有條理的全球故事?什麼樣的圓滑、包容與自嘲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在交

錯但非同質的現代性中,翻譯在不同路徑中具備何種條件?我們能否為「旅行的西方」找到新或舊的出路?面對諸如此類的疑問,《路徑》這本書努力抱持著某種希望,以及一種清澈的不確定性。」 本書架構   本書計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多篇書寫風格迥異的文章組合而成,討論的議題跨越多種界線,從旅行筆記、博物館展示、文化評論、人類學理論反思、區域政治、閱讀拼貼……等。克里弗德自陳,這樣的「書寫與拼貼」手法是有意為之,目的是企圖鬆動對文化常識性的看法,揭露人類學田野工作與書寫再現的片段與過程。這種不講求各篇章書寫的一致性與連貫性,正符合本書的主題─路徑,克里弗德正是希望大家更正視與關注人類學旅行、接觸與反思

的部分,而人類學知識就是經過這樣的過程產生出來。   第一部「旅行」,第一章是克里弗德在一場研討會發表的演講與討論,從旅行的文化切入談及許多人類學重要的概念:民族誌的階級觀念、局內人和局外人、邊界、翻譯、政治經濟的推力與拉力……等。第二章透過文獻的閱讀,講述一個世紀前一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人類學學者丁康的故事,丁康在一九二〇年代於美拉尼西亞萬那社進行十四個月嚴峻的田野工作之後,便死於瘧疾。正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己寫過一本書,他的書都是由別人整理他的田野筆記與書信而出版,卻更能瞥見實際田野遭遇的狀況與過程。克里弗德有意讓我們去看見與反思這個過程。第三章從空間來談田野工作、旅行、以及人類學訓練,

結合大量民族誌與人類學理論的閱讀,很正規與綿密的學術書寫與反思,試圖突破與鬆動對人類學田野工作僵固的想像。第四章其實是克里弗德對兩本書的閱讀與交錯引 用的拼貼,第一本書是美國陸軍上校與地理學家約翰·韋斯利·鮑威爾 (John Wesley Powell)以划船漂流過科羅拉多河大部分河段所做的 河流與峽谷探勘,鮑威爾湖的名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典型白種 男人英勇探險的書寫。第二本書是非裔美籍女同志作家奧德雷·洛德 (Audre Lorde)的自傳書寫,強調的是她的非典型與非正常:胖、視 障、女同志、黑人、移民後代。克里弗德刻意的交叉剪輯、拼貼、並置,章節主題是:白種族群。   第二部「接觸」

,第五、六、七章都呈現出一九九〇年代轉變中的博物館,反思博物館與殖民主義的關係已經成為必須具備的敏感度,反應在博物館的展示與政治,以及與(在地)原住民族的合作關係。更細緻的對於文化的接觸、轉譯、詮釋與再現,以及當中蘊含的權力關係,必須有更深刻的思考。第八章是旅遊筆記,透過旅遊來接觸文化遺址與當地原住民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形式。當地原住民用什麼態度與方法來面對旅遊市場?有沒有能力來因應?遭遇的影響是什麼?是當代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克里弗德記錄下九〇年代在墨西哥帕連克遺址的旅遊接觸與反思。   第三部「未來」,關注廿世紀以來大規模離散與移民現象。第九章和第十一章都是關於移民的拼貼,可以有多種解讀。

前者透過一九九〇年代波斯灣戰爭背景下的夏威夷中國移民,提出「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的質問。後者透過英國佛洛伊德博物館,瞥見佛洛伊德所收藏世界各地的古董與小物,以及他身為猶太人為規避納粹種族清洗而遷居,透過博物館展示對物件的重新組合、詮釋與拼貼,而有更多開放性的意義與反思浮現。第十章透過大量民族誌與理論的閱讀討論離散的概念與想像。第十二章針對美國加州的羅斯堡(Fort Ross)─現已改建成對遊客開放的遺址公園─從數段殖民歷史、全球資本主義與原住民族的存續……等面向,進行各種反思與對話。這本書也就結束在美國西部區域政治的討論中。   作者簡介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

s Clifford)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目前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意識歷史學系榮譽教授,並於201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為當代文化反思論述之最重要學者,其跨學科觀點與批判包含人類學與民族誌、田野調查工作、原住民研究、藝術、歷史,博物館學,與文學分析。著有《個人與神話》、《文化的困境》、《路徑:20世紀後期的旅行與翻譯》(199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3)、《人類學邊緣》等書,同時與喬治.馬庫斯(Geo

rge Marcus)編輯有《書寫文化》。 審譯者簡介 林徐達   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為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2015);譯有《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2012);《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7);審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2019) 張瀠之   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與澳洲Macquarie大學地理與規畫學系雙聯博士生。 導讀者簡介 吳明季   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 譯者簡介 Kolas Yotaka

  Kolas Yotaka 為台灣花蓮縣玉里鎮哈拉灣部落阿美族人(樂合部落),生於新竹市,籍貫登記臺東縣。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2003年曾與聶筱秋、胡忠帆、唐筱雯等合譯有貝爾(Paul A. Bell)合著之《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004年曾譯有朗恩.尹沙納(Ron Insana)所著之《股市趨勢密碼:如何預知市場下一步》(Trendwatching: Don’t Be Fooled by the Next Investment Fad, Mania, or Bubble,2002)。曾任民視記者、原住民族電視台新聞主播、桃園

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2016年當選不分區立法委員;2018年7月入閣為行政院發言人。 出版序 譯者序    ⅰ 導論     vii 原序  切入主題  1 第一部 旅行 第    一    章  旅行的文化  17             討論  第    二    章    美拉尼西亞的幽靈  59 第    三    章    空間實務:田野、旅行與人類學訓練  65             學科的邊境             田野工作的慣習             改變田野路線 第    四    章    白種族群  115 第二部  接觸 第    五

    章    西北岸的四個博物館:旅行反思  131  第    六    章    天堂  183 第    七    章    博物館作為接觸區  229             互惠             剝削             爭論             在博物館的世界裡 第    八    章    帕連克(Palenque)日誌  269 第三部  未來 第    九    章    公羊年:一九九一年二月二日檀香山  293 第    十    章    離散  301             追蹤離散             離散的邊界            

離散論述的流通             黑色大西洋             猶太人的連結             離散的過去與未來 第十一章        移民  347             來源             房間             家庭錄影帶             跨越             漫遊             收集             諸多世界 第十二章        羅斯堡的沉思  373             果園             歷史             俄屬美洲             諸歷史            「獵捕海獺和

農耕」             商品             動物             帝國             牆             諸多過往             未來 參考書目        437 各章來源  461 致謝  463 索引  465 人名對照表  479   出版序 清澈的不確定性   今日探討「田野工作」或是人類學研究本質論顯得既多餘卻又必要:一方面,當代跨域學科訓練包括社會學、教育學、文化政治、歷史學、經濟學、族群研究,甚至小說或藝術創作等,皆挪用了人類學式田野調查,因而加速了田野工作實踐的普遍化,以及去神秘化自身作為一項專業訓練的獨特調查方

法。另一方面,「田野」概念已不同於過往侷限在遙遠異地研究的狹義空間定義,包括自身社會(甚至家族)、都會研究、乃至特定主題(如流行音樂、傳統市場、國族或文化認同、全球化資本主義),皆擴大了人類學研究的可能範疇。換言之,人類學研究的調查對象不僅持續涵括大洋洲原住民族、少數或非主流族群這類古典他者命題,去地域化的「人類學觀點」也可以是近在咫尺,複雜度卻不減反增的自我覺察與反思揭露,並且這類研究往往涉及更大格局的環境歷史論述、跨國多點田野的比較研究,與必要深度的批判理論。   然而,「田野工作」的流動性帶來更多的是對於空間實務的挑戰。究竟我們可以將「旅行」概念運用至哪種層次:移居、旅遊、離散、流亡、

文化的遭逢、性別的、階級的、離開中心的、遊牧主義式的、去中心化的?田野又如何受政治性協商?因而,「移置」(displacement)在本書成為關鍵概念,既可能是一種涉及非定居形式的離散且解銜接(見本書頁319),也可能是一種移植(transplant,頁45),使得過程與結果得以持續或維護、跨越、回返,甚至破壞。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否存在多線詮釋的可能性,使得鬆綁原先認為由西方治理的全球世界體系、「搶救式收藏」、「我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這類簡單的命題或「單線命運觀」?如此一來,純粹的本真性是否存在?原民文化如何擺脫原始主義者的責難?作者提醒我們:「本真性通常不是非黑即白的的議題」(頁217

),因而本書《路徑》「抱持著某種(固執的)希望,以及一種清澈的不確定性」(頁15),透過以下幾項主題,試圖釐清這個混雜、交錯的現代世界:將田野工作賦予「旅行移居」的翻譯語彙;視離散的路徑作為回返根源的可能性;把歷史的相遇加以「接觸區」論述;揭露博物館的異質性與糾結的權力。   清澈的不確定性。這似乎成為當代文化研究的核心命題,或者至少對於詮釋人類學這些試圖檢視人類學知識生產的研究者來說,今日涉及殖民霸權、全球資訊、歷史的不對等接觸、博物館收藏、原民藝術策展等諸多特性皆已是並置且異質,複雜而糾結。書中(第六章)〈天堂〉策展中口香糖包裝紙所做成的頭飾,以及非洲與歐洲互用對方藝術遺產卻有著兩極化的

接觸觀點(見頁247),這類策展或是博物館收藏都呈顯了原民抵抗、妥協或共謀的歷史過程,於是「文物回返部落」所涉及的殖民支配僅是這複雜歷史與職權政治中的一環,其中包括複雜衝突的文物擁有權與原民正義,以及總是具有高張力的部落政治現場,和同時帶有教育、保存與霸權論述的博物館主張(頁258-261;同時也參見本書第五章,以及《復返》第七章)。   當代文化研究不再是追求一致性意見——所謂的「整合性觀點」都必然涉及遲疑與協商——即便是李維史陀的「萬花筒」觀點(一種基本結構元素不變卻有著無窮的組合形式),都不足以解釋文化歷史的複雜過程。相反地,現今許多普世價值與政治文化觀點業已遭到挑戰,更多歧異與不確定

性的論述持續提出,新的意義等待詮釋與翻譯。在這個面向上,這個世界變得愈加無法預測或是提出普遍性結論,從另一思維看來,也變得愈加繽紛燦爛了。這或許正是人類學研究非常習慣(甚至樂見)的處境;這種觀點並不討喜並且帶來更多思緒與疑問,但這門專業(允許我挪用作者的話語)始終「維持一種更複雜、同時更不穩定的限制和可能性的概念,嚴峻又充滿希望的願景」(頁429)。   林徐達 關於本書的出版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1997)是作者詹姆斯・克里弗德之「民族誌反思」三部曲作品中

繼《文化的困境》(1988)之後的第二本著作。我欽佩桂冠圖書公司在出版業景氣不佳的時代裡,允諾原住民籍譯者Kolas Yotaka女士的翻譯計畫。同時,一如先前我在第三部曲《復返》中譯本(2017)的出版序中所言,我有幸主持這三部曲的翻譯計畫,承蒙科技部「人文社會經典譯注計畫」的補助得以陸續出版,並且由我任教單位的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班學生協助本譯著的審定校對和撰寫導論。在這群博士生幾年(但看似無盡期的)研究生涯裡,我對於他們嚴謹治學、堅持原民正義、自我批判,以及每一位博士生背後龐大的族群情感和職責感到尊敬與莫名的重量。   原著注釋部分列於文末,但考量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中文

版的注釋部分則列於頁面底部。本譯著同時應「人文社會經典譯注計畫」的要求,將原著英文頁碼列於書側;索引部分則維持以英文頁碼標注,請讀者們自行參照關鍵詞彙。為了這系列譯著詞彙的統一以及維持作者筆調的翻譯一致性,由我做最後的修改潤飾並且增加若干譯注,當然也由我負起審譯之責。這過程中我特別感謝作者克里弗德的友誼與支持,以及此一翻譯計畫的科技部審查委員無比耐心的中英檢閱,並且在譯文上令人折服的精闢意見。當然,尚包括對這一系列滿心期許且不離不棄的讀者們,謝謝你們。  

不同語言的網站使用者導航偏好之大數據分析

為了解決空間定義的問題,作者Andre Freeman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目的是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於分析網站日誌大數據,以歸納網站使用者以不同語言進行瀏覽的使用偏好。本論文研究所使用的數據包含來自國立東華大 學 (NDHU) 資訊工程學系 (CSIE) 網站在 2020 年所有網站日誌數據。數據量共有5,066,905 個瀏覽點擊條目,分別瀏覽 9,590 個不同的 URL。在本論文中,網頁主題空間定義為網站首頁以下的子目錄所有 URL 的資源,共有:(1)future students, (2)research, (3)newlist , (4)aboutus, (5)course, (6)activity, (7)alumni 和(8)resourc

e。為了發現使用者的瀏覽偏好,研究人員將使用者的活動分為四組:(1)全英文活動,(2)全中文活動,(3)中英文活動,(4)其他活動。本論文將知識發現技術應用於 Time Selection Process (TSP)、Session Aggre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SATP)、Analysis Application Process(AAP)和 Analysis Results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AREA)等四個階段,並藉由這些分析進而提出商業智能(BI) 戰略建議。為了發現使用者的網站瀏覽偏好,本論文研究採用了

多種分析演算法: 1)KMeans 演算法和 Elbow 方法,用於確定 TSP 部分在切割 session 時的最佳時間長度。 2) Apriori 演算法,用於查找使用者瀏覽偏好的 session 叢集。 3) 可變長度馬爾可夫鏈 (VLMC) 演算法,應用在 AAP 部分中查找使用者瀏覽偏好的頻繁序列。以及4) 潛在狄利克雷分配(LDA)演算法,應用於主題空間分類來進行網站熱門程度排序。在本論文的結論中,從數據科學的角度提出了三項戰略建議,研究人員堅信這些建議會對本研究產生正面影響,以幫助 NDHU CSIE 學系的業務環境決策。此外,本論文還添加了概述 2020 年前十大熱門網頁的附加

信息,提供根據網站使用情況彙總 BI 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