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魔王》、《鱒魚》、《野玫瑰》,藝術歌曲之王與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和PeggyWoodford的 偉大作曲家群像-舒伯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野玫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也說明:曾有多位作曲家為這首詩譜過曲,其中最有名的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目次. 1 《野玫瑰》與音樂; 2 評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足智文化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 林瑞萍所指導 廖子瑛的 舒伯特《魔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6),提出舒伯特魔王歌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舒伯特、魔王。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江玉玲所指導 林東慶的 舒伯特《美麗磨坊少女》中 溪流音型對聲樂演唱詮釋的影響/畢業音樂會 (2013),提出因為有 的重點而找出了 舒伯特魔王歌詞的解答。

最後網站藝術歌曲與舒伯特則補充:舒伯特 的旋律法完全是他獨自創出來的風格,他的旋律並不是加於歌詞上, ... 聲的背景,而是把旋律所表現不出來的音畫用伴奏描繪出來;如魔王中迅速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舒伯特魔王歌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魔王》、《鱒魚》、《野玫瑰》,藝術歌曲之王與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為了解決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不間斷音符的表述 早期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以一首首淒美的聲樂套曲,向生命作最後的深情告別   ◎他一生共創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長度的32倍   其中包括9部交響曲、22部鋼琴奏鳴曲、近20部音樂戲劇作品、6首樂隊序曲、眾多樂器合奏曲、無數鋼琴小品集、6首彌撒曲、20多首宗教歌曲、近100首合唱曲、600 多首歌曲。   ▎早期代表作《魔王》   ──非凡創造力達到巔峰的象徵   •《魔王》的歌詞取自德國著名大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謠曲。   當舒伯特把這首樂曲送給歌德時,歌德並不喜歡這首作品,因為在他的想像中,這首敘事詩應該用反

覆歌唱的方式,像民謠般悠閒地唱出,而舒伯特卻用攝人心魄的戲劇性表現,這是完全違反他的原意。   1821年,當歌德聽過《魔王》的實際演唱後卻大受感動,深深地被舒伯特的才能所折服──這年舒伯特已經24歲。   ◎舒伯特成功地利用男中音豐富的音色和性格迥異的旋律表達出不同人物的特徵。低音區表現父親,高音區表現孩子,中音區代表敘述者,假聲象徵魔王。   ▎晚期代表作《冬之旅》   ──用盡生命最後一刻完成的傑作   •《冬之旅》是根據米勒的同名組詩寫成,共計24首。   講述了一個流浪者的故事。舒伯特對流浪者的形象情有獨鍾,很多歌曲和器樂曲都是以此為題材,但就流浪者的悲劇色彩而言,要數在《

冬之旅》中表現得最為集中、深沉和強烈。   在《冬之旅》之前,舒伯特就曾在1823年為米勒的《美麗的磨坊女》配過曲。《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女》的創作時間只相差4年,舒伯特也正是在這短短的4年裡從生命的初夏跨入生命的冬天。   ◎第一首〈晚安〉是套曲的引子,其間充滿悲涼的感情,用變奏的對句形式寫成。旋律一開始就把人們帶進沉鬱、肅殺的嚴冬。天幕低垂,世界黯淡無光,流浪者向負心的戀人、愛情、溫暖和希望告別。   ▎《天鵝之歌》   ──他的高貴經歷之最後花朵   •《天鵝之歌》的名字來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天鵝在臨死之前會一改其聒噪的聲音,引吭高歌,發出這一生中最淒美的叫聲,向生

命作最後的深情告別。      而《天鵝之歌》就是舒伯特臨終前最後的傑作。   《天鵝之歌》由14首歌曲連綴而成,雖不像前兩部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和《冬之旅》具有情節的邏輯性和關聯性。但因為都是舒伯特生命晚期的作品,在形式和風格上仍不乏相通之處。愛情是它們共同的主題,〈愛的使者〉、〈士兵的預感〉、〈春天的渴望〉、〈小夜曲〉、〈漁家少女〉和〈飛鴿傳書〉,主要表現愛的甜蜜及對戀人的思念,其餘則表現失戀後悲戚苦悶的心情。   ◎「小夜曲」是他短促一生中最後完成的獨唱藝術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由於旋律優美、動聽,也被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廣受人們喜愛。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

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雖然舒伯特的生活近乎平淡無奇,但是他豐富的情感及思想,卻流露出別具一格的精彩。他一生貧困,身後只留下了幾件私人物品和一些破舊的音樂書籍及樂器,但他留給後世的作品卻是不朽的藝術珍品。他的一生就是他的藝術,舒伯特為音樂而生。  

舒伯特《魔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作者廖子瑛 這樣論述:

《魔王》(Erlkönig)於1815年10月譜成,為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18歲時為聲樂與鋼琴所創作的藝術歌曲。魔王的故事源自民間的神話,講述魔王用甜言蜜語,引誘天真無邪的孩子。德國大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將此神話改寫成敘事詩,舒伯特拜讀內容後便把此詩譜寫成曲。在此首作品裡,歌詞共有四位角色人物,舒伯特細膩地運用鋼琴和聲樂來表達故事情節及人物特色。對於鋼琴合作者,演奏此曲時經常面臨彈奏技巧及詮釋四位人物特色的困難,因此本論文將從多方面來深入探討,並提出鋼琴合作詮釋的方向。本論文分為六個章節

:第一章為緒論,整理出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舒伯特的生平及藝術歌曲,藉此了解他的生活經歷與創作及其風格;第三章為歌德生平及詩歌概述,探究他的生活背景以及創作詩詞的過程;第四章為《魔王》詩詞內容以及音樂創作元素之分析,探究音樂與詩詞間之關聯性;第五章為詮釋探討,以鋼琴合作者的立場提出演奏詮釋建議;第六章為結論,總結舒伯特《魔王》之創作理念,以及演出此曲時鋼琴家與聲樂家兩者緊密合作的重要性。

偉大作曲家群像-舒伯特

為了解決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作者PeggyWoodford 這樣論述:

  浪漫派的先驅,後古典樂派代表人物-舒伯特!   一七九七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舒伯特只有九歲的時候,彈奏樂器的能力已比父親和兄長為高,還學會了彈風琴、聲樂及和聲,十一歲時進入維也納皇家神學院學習音樂。他在創作歌曲方面的能力極強,在他短短的31年生命中,總共譜出了約一千多首作品,其中藝術歌曲就有六百多首。世人所熟知的《紡織女葛麗卿》、《魔王》、《美麗的磨坊少女》、《流浪者的夜歌》、《冬之旅》等歌曲,皆是他所流傳下來的音樂傑作。除了旋律動人外,他為這些曲子所寫的鋼琴伴奏比他的鋼琴獨奏作品更令人感嘆與驚愕;因為在這些歌曲中,鋼琴伴奏已不再單純只是伴奏,它甚至具有詮釋歌詞的效

果;聲樂、詩詞與鋼琴三者已融為一體。更重要的是,他把從詩詞中所得到的靈感,用音樂來描述,而成為一種風格。這種創新的作曲手法,影響了日後浪漫樂派作曲家在鋼琴曲(Character Pieces)方面的創作。   雖然舒伯特的鋼琴造諧頗深,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卻從不曾開過一場音樂會;不像莫札特、貝多芬、李斯特、帕格尼尼等,不僅是出名的作曲家亦是演奏家。舒伯特一生皆在貧窮中度過,除了少數好友欣賞他的音樂之外,他的作品在當時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一般大眾對他幾乎一無所知。但今天他卻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後人筆下的舒伯特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天才,作者伍德福

特(Peggy Woodford)在本書中追溯舒伯特在世時的生活與交友情況,解析其音樂創作之發展,與維也納在1814年國會時期開始後,社會政治之風氣。籍著當時的文件記載,舒伯特的私人信件,以及親密友人的回憶,重現一代作曲大師生前的風貌。書中還收錄了舒伯特的手稿及生前出版的曲譜等珍貴史料。

舒伯特《美麗磨坊少女》中 溪流音型對聲樂演唱詮釋的影響/畢業音樂會

為了解決舒伯特魔王歌詞的問題,作者林東慶 這樣論述:

摘要  本論文主要從舒伯特聯篇歌曲《美麗磨坊少女》當中,歸納出10首象徵小溪的「溪流音型」,藉由此音型以及和聲分析,探討作品中屬於小溪的音樂類型。除此之外,本論文還透過文獻當中所整理出的《美麗磨坊少女》戲劇架構表,探究故事當中,小溪與故事主人翁磨坊少年之間的角色對話,並從故事情節發展,來剖析磨坊少年較為內心深層的心理狀態。經由這樣的探討,將更能幫助在演唱融入歌曲當中的角色。  最後,結合音樂分析與戲劇架構,在演唱詮釋上,重點式地探討其關鍵字或關鍵歌詞當中的演唱技巧,也利用戲劇架構的基礎,延伸探討歌詞中小溪與磨坊少年之間的對話關係。曲目Music for a while音樂片刻 Henery

Purcell (1659-1695)Largo 老樹 G. F. Handel (1685-1659)Wohin? 何往? Franz Schuber (1797-1828)Der Neugierige 好奇Der Müller und der Bach 磨坊少年和小溪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 from Operette Das Land des Lächelns 你是我的一切Franz Lehár (1970-1948)Bacio vivo永恆之吻 Angelo Bettinelli (1878-1953 )L'ultima canzone 最後的歌 T

osti, F. P. (1846-1916)Una furtiva lagrima from L'elisir D'amore 一滴美妙的情淚 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Après un Rêve 夢醒後 Gabriel Fauré (1845-1924)Fleur Jetée 拋棄的花La fleur que tu m’avais jetée from Carmen 花之歌 Georges Bizet (1938-1875)The Daisies 雛菊 Samuel Barber (1910-1981)Sure on this shinging nig

ht 在這燦爛的夜晚Rain has fallen 下雨契丹的玫瑰 曲:陳茂萱 詩:席慕蓉故鄉的河流 (客家語) 曲:曾毓忠 詞:葉日松自由之歌  (福佬語) 曲:蕭泰然 詞:李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