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工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藝文工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央敏寫的 躲在牆壁裡的哀泣 和鄭佳姍的 三十而立:政府資助表演藝術團隊關鍵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藝文最新工作職缺560 筆 - GOTHEJOB也說明:藝文工作 職缺有560筆,美編設計師(正職),活動企劃,藝文活動企劃暨行銷專員(台中),藝文活動企劃暨行銷專員(台中),行政管理部人員,(新竹)創意語文作文老師,【正職】會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景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潘青林所指導 沈士慈的 臺南新藝獎十年(2013-2022)觀察之探討 (2021),提出藝文工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南新藝獎、美術獎項、城市美術館、城市行銷、藝術博覽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文貞姬、陳懷恩所指導 羅嘉惠的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2021),提出因為有 臺灣裝置藝術、臺灣當代藝術、裝置性、活化臨場、複合媒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藝文工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藝文勞動法律面面觀X 藝文交流與就業服務法則補充:清醒吧!我們是工友!文化非典勞動︰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近年以來,將藝術創作或藝術行政等創作支持體系做為「正職」的人口大量的增加,整體藝術支應體系的工作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藝文工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躲在牆壁裡的哀泣

為了解決藝文工作的問題,作者林央敏 這樣論述:

  本書包括七篇短篇小說,   前四篇寫同一角色所經歷的不同故事,   作者以魔幻筆法演示歷史禁忌與修行哲學。     前二篇反映兩齣慘絕人寰的史實,   是台灣文學中首度將鹿窟滅村的戰爭在陰間裡場面化、   首度將思想無罪的自囚在風雨中小說化的作品。     後二篇反映佛教哲學,   將禪修法門、妖媚蠱惑的現象戲劇化,情節如真似幻。     後三篇為反諷專制洗腦的政治寫實小說。   另外附錄台語小說〈月娘是中國領土〉的中文詩歌版,   和評論家呂昱先生針對小說〈無上瑜珈劫〉的探微。

藝文工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全國防疫警戒今天降到二級,停演了兩個多月的歌仔戲等酬神戲,終於可在廟埕、空曠處脫罩演出,但演員須提供3到7天內的快篩陰性證明。高雄的春秋歌劇團、小倩歌仔戲團,2團共23名演員也在昨天完成快篩,成為全國首批演出前接受快篩的藝文工作者,並在降級當天演出。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21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臺南新藝獎十年(2013-2022)觀察之探討

為了解決藝文工作的問題,作者沈士慈 這樣論述:

臺南新藝獎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在100年縣市合併以後由官方辦理的視覺藝術獎項,宗旨在於扶植青年藝術創作、建立藝企媒合平臺及促進當代藝術發展。以「發掘下一個藝術新星」為目標,2013年首屆辦理迄今2022年,十年來共培育了140名40歲以下(獲獎時)的新銳藝術家。跳脫過去官辦獎項以高額獎金作為獎勵、單一展覽場地的思維,臺南新藝獎結合藝術博覽會、臺南特有的巷弄文化、展覽空間及畫廊的藝文產業生態,以城市作為思考,將「獎項機制」與「策展機制」結合,由官方邀請產、官、學界評審及策展人共同評選出獲獎藝術家,透過專業策展人媒合獲獎藝術家到城市中的展覽空間及畫廊;串聯城市多點式的展覽模式,並在展覽時邀請與主題

相關聯之其他藝術家,或與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可以對話者共同參展,獎項形式別具創意。而臺南新藝獎展覽作為每年三月至四月的城市行銷,已成為臺灣藝術圈日趨重視並關注的活動。本研究透過歷年畫冊文獻研究、相關雜誌評論及深度訪談,爬梳10年來(2013-2022)臺南新藝獎的獎項機制的運作、轉型過程、評審制度、展覽歷程及行銷推廣活動…等,並透過深度訪談在展覽及作品銷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臺南畫廊負責人或經理,分析臺南新藝獎辦理藝企媒合、協助新銳藝術家進入市場、作為公眾展覽的實際成效。研究者除了紀錄臺南新藝獎十年的發展歷程之外,並積極彙整進一步提出未來臺南新藝獎可突破的實際執行相關建議,作為獎項與展覽後續之參考。

三十而立:政府資助表演藝術團隊關鍵報告

為了解決藝文工作的問題,作者鄭佳姍 這樣論述:

  藝術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可以昇華人民的文化涵養,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可以讓不同文化間有更多交流與包容。對藝術的瞭解、尊重與投資是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而這一切都將轉化為國家社會的重要推進力與文化底蘊。   本書由廣而精,深入淺出,闡述政府資助表演藝術團隊之正當性、必要性與重要性。書中以文化部「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和「臺灣品牌團隊計畫」為例,探討政府近三十年來,長期給予演藝團隊高度支持與實質經費資助,而獲補助團隊是否妥善運用公共資源,發揮藝文公共性?對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現代戲劇等四個表演藝術領域的藝文生態環境發展是否產生正向影響? 聯合推薦   蘇彩足 國立臺

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彭俊亨 元智大學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孫煒 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慧珊 臺藝大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為了解決藝文工作的問題,作者羅嘉惠 這樣論述:

臺灣1980年代,「裝置藝術」被視為藝術發展的新途徑,藝術家試圖以此展現臺灣在地藝術的特殊性,這段歷程給予後來的藝術家一種啟發的作用,成為臺灣藝術史上和意識型態上的連續關係,對臺灣藝術從現代藝術跨入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裝置藝術」始終存在著定義模糊與其他藝術類型交疊的情況,難以探究其發展途徑與趨勢。因此,本論文以西方理論及臺灣裝置藝術作品交叉比對為基礎,獲得相關概念與知識框架,來設定「裝置藝術」的判定標準,探究「藝術裝置」與「裝置藝術」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發展。了解裝置藝術如何汲取「新前衛」的精神及策略來轉化傳統觀眾「觀看」藝術的方式,並通過「活化臨場」的意圖:即「場所」、「物件

」、「觀者」之活化來擴張「藝術家」、「作品」、「觀眾」與科技社會的關係。本研究通過後現代的審美視野來討論「活化臨場」的美學,了解後現代主義美學對多元性的衷愛及形式主義美學從視覺「感知」到身體「感知」再到「認知」的轉折。研究設定臺灣裝置藝術形成時間為80年代,乃因臺灣60年代的複合藝術並不影響80年代裝置藝術的形成,且裝置藝術的趨勢與國際潮流之對應十分明顯。限縮在2005年以前,乃因官方美術館的支持影響著裝置藝術內容的轉變。國外:威尼斯雙年展自2000年後漸增加媒體科技發展帶來的複合媒體裝置,2007年後已屬跨領域創作。國內:臺北雙年展展覽題旨改變,原本強調本土的內容在2000年後出現追逐「國際

化」傾向,但2006年後轉向反全球化運動。此外,替代空間轉型與比賽獎掖制度均在2005年左右擴展成跨域等新模式。本論文旨在提供一個去西方中心的分析方法,從藝術史及美學脈絡演變的角度和「臺灣」自身的觀點來檢閱裝置藝術出現於後現代社會之途徑與趨勢,為臺灣裝置藝術建立起一個相對清晰的歷史。了解1980-2005年間,藝術家如何接收及反應西方「裝置藝術」的概念,進行在地知識、在地關懷的轉譯。「裝置藝術」屬傳統藝術範疇與場域擴張下的實驗成果,也是藝術及藝術機制自我批判下的産物。藝術家藉此混融其他藝術系統,打破既定框架限制,防止自身藝術實踐或概念僵化。以一種具有彈性與靈活度的類型學概念來分析並重繪裝置藝術

在臺灣當代藝術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建構其歷史脈絡,有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