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獎得獎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2020第42屆金穗獎得獎名單出爐黑馬《蟾鳴》抱三項大獎也說明:本屆金穗獎一般作品類「首獎」由《蟾鳴》獲得,導演游翰庭同時一舉拿下本屆金穗獎「最佳導演獎」,除了導演的風格與敘事能力廣受評審團青睞外,擔任男主角的楊傑宇,也 ...

亞洲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陳俊宏、謝省民所指導 陳曉峯的 《金獅獎》華人導演關鍵劇情之運鏡模式研究 (2019),提出金穗獎得獎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影藝術、關鍵劇情、劇情強度、電影鏡頭、運鏡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 鄒淑慧所指導 許家悅的 台灣動漫展覽初探:以府中 15 新北市動畫故事館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動漫、影展、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穗獎得獎名單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30屆金穗獎得獎名單來了!!! - 關於電影則補充:金穗獎 終於在昨晚頒獎了,由於不曉得如何評論這份名單(基本上我之前已經說很多,而且也排過名次了),且讓我仿照得獎名單格式,跟著自己列一份「Ryan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穗獎得獎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穗獎得獎名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幸福路上》影評 On Happiness Road【羅比】
認同與共鳴極高的成長故事,台灣本土動畫電影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近期影片:
第90屆奧斯卡入圍名單+預測得獎名單【羅比】期間限定有獎徵答
https://youtu.be/Ein8bzsKCU4
《大災難家》影評 The Disaster Artist【羅比】荷里活爛片王/港譯
https://youtu.be/ov1wJEfUcMI
《最黑暗的時刻》影評 Darkest Hour【羅比】黑暗對峙/港譯
https://youtu.be/avoDKLjeNNw

導演:宋欣穎
演員:桂綸鎂 魏德聖 廖慧珍 陳博正(阿西)

《金獅獎》華人導演關鍵劇情之運鏡模式研究

為了解決金穗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陳曉峯 這樣論述:

威尼斯影展是隸屬於西方人的影展,而我華人電影在西方人眼中是有甚麼特色能吸引西方評審的青睞?是否在鏡頭運鏡手法的運用有其特色?然而在文獻中有研究者就以西方人去拍攝東方內容的劇情,去探究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視覺研究,而我華人文化拍攝手法,是運用甚麼運鏡手法能受到西方評審青睞?本論文主要以威尼斯影展(1931-2020),得到《金獅獎》華人導演作品的關鍵劇情之運鏡模式為研究對象。利用文本分析及專家訪談進行文獻資料的蒐集、分析,並配合專家與團體的訪談,目的是探討電影劇情結構與運鏡的關聯性,並提供電影分鏡實務上的腳本設計做為參考。本研究針對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獎華人導演作品進行分析,採用內容分

析法及專家訪談法,分析電影劇情結構以三幕劇形式分出幕與關鍵劇情,以類目分析形式分出運鏡設計的關聯與原則。經過兩階段的測量交叉分析,樣本共7部電影,總共752個場景情節,關鍵劇情34個場景,74個關鍵劇情分析鏡頭,總共分析出459個鏡頭使用變化形式。研究結果如下:1.電影劇幕安排的緊湊以及節奏,第一幕鋪陳來說《悲情城市》、《三峽好人》、《一個都不能少》其數據都超過30%,從這顯示以上的劇情都屬於調性較慢的電影,然而在李安的《斷背山》、《色,戒》、《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都只有在20%~22%,在步調節奏上都是顯示出較快的。第二幕是屬於導演安排的劇情事件累積數量,因電影公司或者製片所訂立之類型

不同,所需會影響其劇情事件衝突的質量,其安排事件衝突比例最高是李安導演的《色,戒》69%,其他也都在60%以上,最低則是《一個都不能少》卻花了57%來解決角色衝突,由此顯示大部分的電影都較為注重第二幕的衝突事件的安排,另外一提《三峽好人》電影,其故事分為男女主角的各自二個主線。在男主角部份,雖然賈樟柯導演男主角角色衝突(54.3%)但在女主角部份,導演使用了27分2秒來解決角色衝突(76.3%),卻也拉高了角色的衝突比例。第三幕除了蔡明亮導演的《愛情萬歲》作品15%之外,大多都不會用太長的時間去留餘韻,其他比例為4%~12%,最低為《悲情城市》侯孝賢導演使用了7分鐘留餘韻(4%)。可見在於七部

作品背後的事件解決完,大部分的創作者還是把整部作品多的預留空間,留給劇情事件的衝突跟安排。然而在鋪陳劇情人物背景中若花了太久的時間,則會讓觀眾顯得步調乏味緩慢,而在行動過程中,事件的堆累較多,會顯得劇情緊湊而第三幕解答與餘韻解決事件中,要有別一般結局才會顯的劇情精彩。2.在劇情線強度與影像鏡頭技術關係描述中發現,總場次鏡頭為83個關鍵鏡頭,其經劇情而變化鏡頭則為459個,這表示其劇情需要以5倍以上的鏡頭量去支撐改變運鏡的模式。其鏡頭景別(最多)表現形式,是以特寫(20個)為主要景別,而次要景別為中近景鏡頭(19個),這表示在達到劇情高潮時,其主要是以角色臉部表情的呈現方式,來增加劇情的衝突性,

引導延伸醞釀高潮的延續,並有助於強化其劇情的強度之功能,並於高潮後透過鏡頭的轉換亦可以緩和觀眾的視覺;而高強度為了解答次強度的問題,次要表現形式為中近景回應,這景別可給觀眾相當的肢體張力,對角色的動作舉止有相當的檢視作用,及表現動作的重要性,若減少則會多帶給觀者思考及疑惑;過場鏡頭,主要是以直接切入(71個)的方式呈現,它所代表的是時間的不間斷性,能給觀者直接了當的感覺,次要為淡出(3個),手法中是要讓觀者毫無感覺的感受不到過場特效給人的切入感,也代表事件的結束;運鏡(最多)主要是固定(67個)鏡頭,這是要帶給觀者能專心仔細並去看清楚畫面的內容,次要為破水平(15個)鏡頭,這是讓觀者感受到不安

以及緊張的氛圍;角度主要為平視角(53個)鏡頭,這是要讓觀者能與作品中之人物有平等的地位(同理心),而次要為俯角(17個)鏡頭,有著(客觀)窺探的意味,並可再強化其劇情的衝突性及增加劇情的強度,這是創作者引領觀者窺探的角度去呈現畫面,而藉由鏡頭的轉換可以醞釀觀眾對於劇情解答的期待。而觀點則是以客觀(60個)為主要觀點方式去呈現,這是希望能與觀者達到共鳴而不會有藝術家自溺創作的觀感,次要為反應鏡頭(18個)去呈現,其主要是要讓觀者了解到,當事件或者動作給與被攝者所激發表情反應或動作表現為何。3.由於關鍵劇情大部分劇幕過程當中,是座落在Act1(劇情當中的問題發生或事件的引發)及Act3(公佈答案

以前),亦此,透過文本分析及專家的測量、訪談內容分析,歸納出影響金獅獎得獎華人導演作品之鏡頭運用手法有5個鏡頭構面,分別在「景別」、「過場」、「運鏡」、「視角」及「觀點」,使用有30種鏡頭類型手法。4.另在分析當中,除得出導演慣用手法外,本研究亦得出其導演特殊運鏡風格,會慣用長鏡頭的導演有四位《悲情城市》(1989)侯孝賢導演,他將所有相關演員都集中於畫面之中,不會因為演員說話或者動作就馬上跳到特寫或者中近景去拍攝。《秋菊打官司》(1992)張藝謀導演,釋放了大量的演員,甚至省略了主角跟焦,其風格是不會讓主角不會一開始就有先入為主的感覺。《愛情萬歲》(1994)蔡明亮導演,去增加場域與人的關係

,而非固定式的。《三峽好人》(2006)賈樟柯導演,著重演員與環境間的關係,從頭到尾跟焦演員,從演員動作至表情的刻畫去表現整體。其另三部電影則慣用特寫鏡頭的導演有二位,《一個都不能少》(1999)張藝謀導演,細細刻劃演員表情,感覺手法樸實卻有張力外,還會加上用,鏡頭拍攝人以外的道具物品(例如:攝影機、粉筆),去讓角色與道具有互動的反應,更增添環境物品符號與人物反應的氛圍。《斷背山》(2005)李安導演,使用了大量的鏡頭角度特寫迅速跟焦,並配合中遠景,其風格是讓畫面感覺混亂及緊張。《色,戒》(2007)李安導演,專注刻劃演員表情及說話。 本研究結果呈現威尼斯影展得獎作品中,華人導演的劇情安

排之發展情形,與使用鏡頭設計之風格特色,探討上述二者是如何反映當時電影劇情手法幕劇之變化;並從中試圖闡釋電影藝術技法是如何闡明大眾傳媒的觀點;此外,本文也著重研究鏡頭之運鏡選擇,以及導演對於各種鏡頭之構成與運作模式,所傳達出劇本的內涵意義。綜上所得不同程度關鍵劇情之運鏡模式的要素權重比與鏡頭的選用,係提供影像設計教學,以及業界創作與設計實務之參考。

台灣動漫展覽初探:以府中 15 新北市動畫故事館為例

為了解決金穗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許家悅 這樣論述:

近幾年台灣的數位文化產業逐漸備受重視,台灣的動畫展覽也越來越多元,而「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是台灣第一座以動畫為主題所建置的展覽館,對台灣的動畫發展有一定程度的推助力量,緣此動機,本論文希望藉由研究該館的展覽和營運,梳理台灣動畫展覽發展與現況。研究範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將透過文獻分析梳理台灣動畫展覽發展;第二部分則藉由相關人士的深度訪談,從展館人員、策展人、展出者不同的角度提出對「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的觀察與意見,以歸納較趨完善的動畫展覽館之建置想法與執行策略。  政府相關單位對台灣動漫發展不遺餘力,資策會於2002年設立數位內容學院,大力推動兩兆雙星產業升級計畫,積極扶持

動漫相關產業,連帶影響大專院校紛紛開始設立相關系所,培植動漫創作人才。台北市立美館於2009年展出「皮克斯動畫20週年」動畫展覽,引起廣大的參觀人潮,台灣動畫展覽因此逐漸備受注意。2012年,位於板橋市區的「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成立,不僅讓喜愛動漫的一般觀眾能透過更多的展覽與活動了解動漫藝術,更能藉此展館建立台灣動漫族群的交流平台。  本研究以「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為研究對象,由展館所辦理的展覽、活動、展館設施等現況分析,以文獻、訪談、個案與比較法歸納出台灣動畫展覽的特性,並將國外屬性類同的展館加以分析比較,統整出目前該館的優勢與劣勢,並藉由訪談內容推演台灣動畫展館的發展困境。研究

結果發現目前動畫展館最缺乏對於在地動畫歷史的傳承與展覽策劃缺乏議題性等問題,最後提出資源整合、人才培育、在地連結與國際接軌,作為「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未來的營運方向與展覽策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