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ontology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瑪莉‧摩爾寫的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和布萊恩‧麥奇的 DK全彩圖解版 西洋哲學史2500年: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從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燙金精裝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ontology含义及中文翻译探讨 - 中国科技术语也說明:但在中文的哲学书刊中,一般还是使用“本体论”。英文ontology是由源自古希腊文的两个语素组成的,一个是“on”或“ontos”,意思是“存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左岸文化 和野人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林水順所指導 賀曼婷的 創意生活產業之商業模式個案分析 (2021),提出ontology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第四市場、創意生活產業、商業模式圖、策略矩陣、個案研究、質性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狄百彥所指導 林冠吟的 電影中女性瘋狂的表現:從社會禁忌到表演藝術 (2020),提出因為有 電影、女性、瘋狂、禁忌、藝術、精神分析、歇斯底里症、思覺失調症、佛洛伊德、反撥、影像、夢境、傅柯的重點而找出了 ontology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本體論是什麼意思 - 多學網則補充:本體論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本體論?,1樓學界北極星簡單說就是某個實體或存在是什麼的研究。比如宇宙是什麼? 人是什麼?物質是什麼?法律是什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ntology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為了解決ontology意思的問題,作者安瑪莉‧摩爾 這樣論述:

入圍二○一○年英國社會學協會(BSA)「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書卷獎   與疾病共處,是我們逃不了的命運,   但「什麼是好的照護?」   我們以為,醫護人員給予病人越多的資訊、越詳盡的解釋、越透明的知情同意,醫病關係就越順暢,病人越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過著更理想的生活,但實情比這個還複雜。   過去,我們共同抵抗醫療霸權,擘畫出更多病人的主動性,但「選擇的邏輯」並沒有打造出對病人最適合的照護情境。在「選擇的邏輯」下,病人表達了意願,做出了選擇之後,一切就要自行負責,無論疾病多麼不可預期,日常多麼出乎意料,一旦事情出了差錯,病患只能抱持悔恨和罪惡感。   透過荷蘭某家醫院的民族誌田野觀察

,作者以糖尿病患為研究對象,結合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面向,提煉出「照護的邏輯」。照護不只是「溫柔的愛」,在這邏輯之下,「行動」先於「判斷」,「實作」先於「事實」,沒有什麼事情是被保證的,沒有什麼決定是做了就能心想事成的。病患、醫護人員、技術、儀器等各項元素在日常中不斷協調、不斷修補(doctoring),我們得持續堅定地做些嘗試。生活(名詞)的好壞不是重點,要點是如何「過生活」(動詞)。   照護的邏輯講求「關注」,在病患做了選擇之後,仍不斷地給予關注,才能彌補選擇之後,病患被施予的「忽略」。照護的邏輯期望病人主動積極,醫護人員實踐醫療專業更多的可能性。不過,不要超過極限,因為我們終究得(

學會)放手,面對死亡。   作者長期蹲點荷蘭地區醫院,用人類學之眼,加上哲學思辨,凝視現代人的重要疾病——糖尿病,以此為觀察焦點,提出「照護的邏輯」之下的病患該如何自處,外人又該如何協助讓他們與疾病共存。這本書描繪一個理想的照護體系,適合醫護人員、政策制定者和社會科學愛好者作為思想的種子。 得獎紀錄   入圍二○一○年英國社會學協會(BSA)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書卷獎 專文推薦   陳俐伊(護理師、陽明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這本書會讓你看到,荷蘭健康照護人員做得最好的一面,這些醫護人員如何提供既嚴格又寬容的照護……呈現她們對道德

主義的保留、善體人意的鼓勵,以及充滿創意的彈性調適。――安瑪莉•摩爾(本書作者)   近年來社會人文研究,有一些探索理想的新取向。無論是真實烏托邦、性別化創新,還是本書所談的「照顧的邏輯」,既能敏銳於學界批判的任務,也意圖建立一些新作法,很值得刺激本地討論。――吳嘉苓(台大社會系教授)   我認為本書是最重要的當代經典之一,對於反思醫療、科技與社會、哲學研究,甚至醫療實務工作都有相當幫助。――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在臨床上,要想區分病人究竟是「不想做」還是「不能做」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透過摩爾的分析我們卻能清楚發現,唯有看見決策背後那緊密交織的顧慮及擔心,醫療

人員才有辦法針對病人所面臨的困難,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方式。――陳俐伊(護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創意生活產業之商業模式個案分析

為了解決ontology意思的問題,作者賀曼婷 這樣論述:

現今社會進步快速,大眾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對於食、衣、住、行、育樂各大方面的需求也隨之變得嚴格,因此在政府提倡之文化創意產業類別中,以高質美感和深度體驗為產業特性的創意生活產業,因其能夠滿足大眾的綜合型需求而開始進入市場。然而現存文獻中並沒有足夠資料可供深入分析和探究創意生活產業,故本研究採取在文化創意產業中較多既有文獻採用的質性研究為研究方法,並在確立研究目的之後進行後續研究步驟。本研究的目的有三點:一、分析並歸納第四市場之經營策略與優勢;二、建構第四市場之商業模式圖;三、研擬創意生活產業之發展建議;並以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及歸納法搜集、整理訪談資料,並且以商業模式圖和策略矩陣分析法分析資料

,建構第四市場的商業模式圖與整體策略優勢並提出結論、管理意涵與後續研究建議。綜合訪談資料與分析結果,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清晰明確的價值主張及目標客層;二、具體可行的目標客層溝通策略,並持續建立相關內容,進行曝光;三、目標客層普遍青睞的空間營造、風格設計,表示在創意生活產業當中,有明確的價值主張和清晰的目標客層是首要條件,對顧客有足夠的認識與觸及策略即能發展精準的投入策略與產出令目標客層歡迎的產品(空間)。

DK全彩圖解版 西洋哲學史2500年: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從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燙金精裝版)

為了解決ontology意思的問題,作者布萊恩‧麥奇 這樣論述:

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麥奇教授跨領域傾囊相授 & 388幅全彩圖片, DK編輯團隊跨時空圖解西洋哲學史2500年   從繪畫、雕刻、繕本、遺跡及歷史照片,   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   再從殘篇、對話錄、著作、傳記……   串連古今哲學家橫跨千年的英雄所見略同   布萊恩.麥奇教授以其歷史、哲學、政治以及經濟的跨領域背景,加上長期在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經驗的親和力,而能通俗地以說故事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超過2500年的西洋哲學史,輕鬆帶領讀者追溯──      各時代的頂尖哲人如何自我挖掘,直面無可逃避的人性難題?   又怎樣找出既能滿足自己又能說服他人

的解決方法?   這些疑問如何匯聚成為人性課題,並引領當代蔚為風潮?   甚至影響跨時代哲學家們,成為一脈相承的思想養分……    ▌ 特色1.縱覽2500年,9大哲學思潮時期 ▌   以時代為軸線,從古希臘從蘇格拉底、柏拉圖、聖.奧古斯丁、洛克、尼采到21世紀初的波柏等哲學家們,介紹引領思想風潮的代表哲學家、派別,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關注焦點實況。    ▌ 特色2.橫向並陳同時代多角度辯證思考模式 ▌   在相同時代中,依序介紹不同哲學家的不同觀點,同時可看到正、反、側面,或層層深入等多角度的辯證思考方式。    ▌ 特色3.古今哲學家的跨時代對話 ▌   針對影響後世深遠的哲學家或哲學

觀點,作者廣泛涉獵背景資料,找到影響哲學家生命和作品的歷史脈絡,同步引證後世當代哲學學者的理解與詮釋,展現這些哲學家們彼此的傳承關係。    ▌ 特色4.圖像式還原各時代的思潮氛圍、哲學命題的發生起點 ▌   以各式各樣的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烘托出每一個時代氛圍,進而推導出當時為什麼會發展出這樣的哲學課題,並得知每個哲學概念對後世的影響層面有多大、多廣。   布萊恩.麥奇教授對於哲學深刻的了解以及複雜之處的細膩掌握,寫出了一本既適合大眾,又適合於專業學生的哲學入門書。 作者簡介 牛津大學哲學導師 布萊恩.麥奇教授Dr. Bryan Magee     布萊恩.麥奇教授在

牛津大學求學,取得歷史、哲學、政治以及經濟的學位,並且曾任牛津聯盟的會長。1956年,取得耶魯大學哲學系的獎學金之後,成為一位獨立作家、評論家以及廣播節目主持人。     1970年,布萊恩.麥奇教授在牛津的巴利歐學院擔任哲學講師,同時持續他之前在媒體界(包括泰晤士報)的專欄寫作。1984到1994年,擔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觀念史的榮譽高級研究員,並任訪問教授。     多年來,他曾任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雪梨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講師或訪問學者,以及音樂和戲劇評論家、報紙專欄作家。現專注於寫作。     他的著作包括:《現代英國哲學》、《波柏》、《叔本華的哲學》和《哲學家的

懺悔錄》。他還先後在BBC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電視節目:《思想家》(Men of Ideas, 1978)以及《偉大哲學家》(The Great Philosopher, 1987),與伯林、A. J.艾爾、喬姆斯基等著名當代思想家們暢談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維根斯坦等偉大哲學家。1979年榮獲皇家電視協會的銀牌獎。   ★BBC哲學節目影片:Men of Ideas & The Great Philosopher   goo.gl/FmfAFK 校閱簡介 沈清楷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譯者簡介 王尚文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哲學博士,現為泰國Assumption Uni

versity哲學與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彭如婉   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 蔡偉鼎   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蕭郁雯   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導論] 邀您進入哲學的世界 6 第1章 希臘人及其世界 THE GREEKS AND THEIR WORLD ▲先蘇時期──理性思維的出現 萬物的本原是什麼?/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路/萬物皆數學/ 我們創造我們的知識/不動的一/四種元素/哲學來到雅典 【阿基里斯與烏龜的悖論】 ▲蘇格拉底──提問的大師 蘇格拉底對話法/認識自己──無知之知 ▲柏拉圖──人類與抽象世界的橋梁 24 蘇格拉底的柏拉圖和柏拉

圖的蘇格拉底/第一位教授/理型的存在/ 柏拉圖與基督教/柏拉圖對於藝術的敵意/天才的門徒們/神祕主義哲學家 【洞喻】 ▲亞里思多德──勾畫科學以及催生邏輯學的人 入世的哲學家/存在是什麼?/四因說/拯救現象/中庸之道/ 完滿的人生/憐憫與恐懼 ▲犬儒學派──從古代世界中退隱 最初的犬儒/第一位世界主義者 ▲懷疑學派──哲學中第一批相對主義者 從正反兩面論證/沒有絕對必然的確定性 ▲伊比鳩魯學派──最早的科學與自由人文主義者 包括婦女和奴隸/詩意的傑作 ▲斯多噶學派──羅馬帝國的統治哲學 情感源於主觀判斷 第2章 基督教及其哲學 CHRISTIANITY AND PHILOSOPHY ▲聖.奧

古斯丁──柏拉圖主義與基督教的融合 哲學的先驅/成功的結合/地獄裡的靈魂/文明的崩潰 ▲中世紀哲學──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基督教信仰的進一步融合 黑暗中的燈塔:愛爾蘭/神的自我認知/愛的故事/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托馬斯主義/本質和存在/奧坎剃刀 【上帝的存在可以證明嗎?】 目的論的論證/宇宙論的論證/本體論的論證 第3章 現代科學的開始 THE BEGINNINGS OF MODERN SCIENCE ▲從哥白尼與牛頓──揭開宇宙的神祕面紗 受到威脅的教會權威/在錯誤的軌道上運行/伽利略,從比薩來的偉人/ 牛頓,至高無上的科學家/新的世界觀 【「上帝說,讓牛頓來。」】 ▲馬基維利──君王們的

教師 偉大的說實話者 ▲法蘭西斯.培根──新科學的新方法 科學的教父/科學的方法/錯誤的偶像/科學的價值 ▲霍布斯──當代第一位唯物主義論者 心靈如同機械/武力和詭計是基本力量/混亂比暴政更糟 第4章 偉大的理性主義者 THE GREAT RATIONALISTS ▲笛卡兒──回到起點 方法懷疑論/邪惡的精靈/證明上帝的存在/理性主義的誕生/ 心物二元論/閱讀的樂趣 ▲斯賓諾莎──神是唯一的實體 反對二元論的泛神論/人類的觀點/溫和的影響力 ▲萊布尼茲──最博學的人 兩類邏輯形態/充足理由律 第5章 偉大的經驗主義者 THE GREAT EMPIRICISTS ▲洛克──偉大的自由主義者

我們的限制/我們如何學習/觀念新路/自由主義的革命/寬容/影響 【當代觀點的發軔】 ▲柏克萊──徹底的經驗論者 基本的洞察 ▲休謨──修正的懷疑論者 人類是感覺的集合/因果關係/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柏克──出眾的保守主義者 過往的智慧/崇高與美 第6章 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思想家 REVOLUTIONARY FRENCH THINKERS ▲伏爾泰──最重要的通俗作家 理性之光/利刃/無暴力的變革 ▲狄德羅──百科全書學者 反權威/觀念的展示櫥窗 ▲盧梭──文明的批評者 共同意志/以激情統治 第7章 德國哲學的黃金世紀 A GOLDEN CENTURY OF GERMAN PHILOSOPHY

▲康德──匯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天才的大學教師/我們如何認知?/存在與表象/亂中有序/熟悉觀念的理性論證/ 自由意志的難題/倫理學之基礎/上帝不需「論證」 ▲叔本華──連接東西洋哲學 遲來的名聲/康德的遺產/無關個人的實在/同情的倫理學/東西方相遇/ 孤單的東方學家/世界的虛無/存在的悲觀主義/藝術的價值/時髦風行 【叔本華的遺產】 ▲東西方的比較──兩大傳統會合 幻覺之幕/聖諦/共同的信念/生命輪迴/會合/從西方到東方/ 思想的帝國主義/西方觀念得勢/馬克思的觀念支配中國 ▲費希特──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者 存在和行動的同一性/道德是終極實在 ▲謝林──自然哲學家 精神來自物質/為什麼有物

存在? ▲黑格爾──絕對者的傳道人 辯證法/歷史的辯證/國家崇拜/三個重要觀念/黑格爾的遺產 ▲馬克思──歷史試圖成為一種科學 在英格蘭的生與死/黑格爾之子/以經濟為基礎/社會革命/ 錯誤的預言家/強大的魅力/凋零與垮臺 ▲尼采──上帝已死 盡情生活/要求新價值/實現自我/肯定生命/生命的挑戰/ 對藝術的影響/正視令人不悅的真理 【哲學藝術家】 第8章 民主與哲學 DEMOCRACY AND PHILOSOPHY ▲效益主義者──專注於道德和政治的經驗主義者 左派議程/新的大學/最大的善/天才兒童/女權運動 ▲美國實用主義者──知識是一種實際參與的形式 知即是行/可錯論/流暢易讀的散文/真理

理論/享譽國際/從做中學 第9章 20世紀哲學 20TH CENTURY PHILOSOPHY ▲弗雷格和當代邏輯──邏輯變成了哲學的中心 邏輯是客觀的/數學就是邏輯/遲來的聲譽 ▲羅素和分析哲學──哲學將焦點轉向語言 與數學相戀/邏輯的先鋒/確定性的探求/分析日常語言/ 分析哲學的誕生/常理/理解這個世界 ▲維根斯坦和語言哲學──一種除了語言和邏輯之外別無他物的哲學 興奮的冒險/意義的界限/語言和實在界/邏輯形式/生命的形式 語言的哲學/言語就是行為/語言意識的世紀 ▲存在主義──從齊克果到海德格 我與上帝/兩種存在主義/汙點/只檢驗經驗/我們的「生活世界」/ 何謂存在?/存有分析/成為我

們自己/「沒有上帝」的存在意義 ▲柏格森和當代法國哲學──哲學做為文學的一個分支 直覺/流變的實在界/存有與時間/小說家和劇作家/存在先於本質/ 荒謬/身體的聲音/進入結構主義/舊觀念的活化 ▲波柏──從科學到政治 不確定的知識/一種多面向的教養/科學沒有確定性/開放社會/馬克思主義的掘墓人 【愛因斯坦革命】 哲學的未來──透過無盡的探問不斷地獲得啟發 推薦序 說故事‧談哲學 ──陳文團(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榮大學神學院院長)   我這20年來見證了一股新的哲學取向。哲學家們開始意識到他們過於晦澀以及不合時宜的過失。對他們來說,哲學需要清晰性,但是還必須提供某些值得我們注意的東

西。就在這兩個原則的導引之下,一些類以的作品帶起了一股新的風氣,內容更為生動和新鮮,但是和一般讀者的生活也更為相關。哲學不再只是學院之中所討論的主題,而是為了每一個人。哲學不再僅止於滿足我們的好奇,而是延伸到發現和解決人類問題的神聖工作。此外,哲學還必須包含使人類生活更有意義、更有樂趣的任務。   根據著這些原則,布萊恩‧麥奇的《西洋哲學史2500年》並非傳統意義之下的哲學史。它是一部以可理解的、平易的語言所敘述的生命的故事。這種語言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語言,而非學院式的語言。此書嘗試將西方哲學世界的全貌以精練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幅圖像敘說著人類如何試著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怎樣去發現他們的問題、怎

樣找出解決的方法,以及如何去滿足他們最原初和最深沉的欲望。   布萊恩‧麥奇選擇以說故事而非典型的哲學論述方式來撰寫此書,在這一點上他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他就像一個很會說故事和充滿魅力的說書人,能夠吸引讀者毫不費力地把此書讀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位優秀的系統思想家,能夠將任何哲學家的思想以簡短的篇幅甚或是短短的一頁重整出來。就我所知,這對於所有哲學教師來說都是最為困難的任務。   此處呈現給讀者們的中文版本乃是由一群優秀的年輕學者們所翻譯和整理的。他們不止通曉哲學,而且對於其他像藝術、政治、美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也都勤於涉獵。基於他們的專業知識、他們過去的寫作和翻譯的經驗以及清晰明瞭的行文,使

得布萊恩‧麥奇《西洋哲學史2500年》中文版不止適合哲學系的學生,也適合所有的人閱讀。   身為一個學習超過50年的哲學系學生,也身為過去20年臺灣大學哲學系西洋哲學史的主要教師,我知道要像布萊恩‧麥奇寫出這樣一本書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願意向中文大眾衷心地推薦此書。 前言 ■邀您進入哲學的世界 ──探問那些我們習以為常事物的基礎   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勞心傷神的事物。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覺自己彷彿置身事外,好奇著這些事情的意義何在。然後,或許會開始詢問那些平常不會停下手邊事務去思考的基本問題。   這類情形在生活的任何面向都有可能發生。舉例來說,政治上常使用像是「自由」、

「平等」、「社會正義」等詞語,但是偶爾有人會問:「所謂的自由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平等又是什麼意思?」這樣的質問有可能成為極富挑戰性的問題。這個人或許會說:「自由和平等難道不是互相衝突嗎?假如人擁有完全的自由,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那社會還能消除所有差異和不平等嗎?是不是要透過像是政府介入,才能避免這些不平等呢?若是這樣,那麼我們光是嘴上說贊成自由和平等是不夠的。因為,平等與自由彼此矛盾。」當人開始進行這樣的對話,便開始了哲學的思考。上述的例子即屬於政治哲學的領域。   生活中各個領域都可以提出這樣的基本詢問,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哲學。   律師經常提及罪惡和清白、正義、公正的審判等,假

使有人問:「法律上的正義和政治人物談論的社會正義意義相同嗎?或是有所出入呢?」這就屬於法律哲學的討論。一位醫生捫心自問:「完全健康的情況存在嗎?假如沒有,那醫學上的治療又是什麼意思?」那麼他就是在思考醫療哲學的問題。生活中所有的領域都存在著哲學,像是科學哲學、宗教哲學、藝術哲學等,幾乎每個領域裡,都有一些優秀者對於該領域的哲學感到興趣,而質問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當一個政治哲學家問到「何謂自由」,他所問的絕不僅是字面上的定義而已,不然他回家翻翻字典就行了。他的問題遠遠超過這個範圍,他尋求的是更深層的理解:對於這個概念、對於它如何實際在人的思想和生活中運作、是否能夠以其他方式使用這個概

念,或是能夠和其他像平等這類重要政治概念聯繫起來。提問的人試圖釐清一個具有重要實踐意涵、並且極具困難性的主題。   儘管這種概念解釋起來很有意思,但它卻只觸及哲學的表面。最偉大的哲學家想得比這個更深更遠,意圖探究那些人類存在與經驗的最根本面向。人類身處於一個無從說明何以進入的世界。這個世界最明顯且基本的特色,就是以時空為架構(三維空間與線性時間),其中存在許多差異極大的物質體(material objects),包括人類。哲學家提出像「時間是什麼」和「是否那些確實存在的東西,包括人類在內,都只是物質體而已?一個非物質的東西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那麼存在的本質又是什麼?」等問題時,他們不只是想

對這些概念更深入地理解,而是希望對所有存在的任何事物,包括人類,能有根本的理解。他們並不將這些視為宗教信仰的問題,也不訴諸任何權威。他們或許有宗教信念(有些人沒有,但是大部分偉大的哲學家皆有),但優秀的哲學家不會企圖訴諸宗教以支持其哲學性的論證。哲學性論證是一種據理推論的形式(the form of reasons)並具備憑據的論證,訴求的是理性的認同,而非信條或服從。哲學就是試圖去了解理性能引領人類到什麼地方。   哲學是探究最根本事物的理性「理解」,提出了關於「理解」本質的重要問題,因此也是關於探究與知識本質的重要問題。我們如何著手挖掘這些問題的答案呢?是否真的能夠在某個確定的意義之下,

認識事物呢?如果可以,那又是什麼樣的情形呢?即使我們真的知道一些事,又如何能夠確定我們真的知道;換句話說,我們能知道自己是知道的嗎?這就是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除了圍繞著所處世界的問題,哲學家還關注人類知覺、經驗、理解力的本質。所以,追根究柢,哲學其實循著兩個根本問題發展:一個是「存在之物其本質為何?」另一個是「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關於何物存在以及存在的本質為何,此類問題構成了稱為「本體論」(ontology)的哲學分支。而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關於知識的本質以及人類能知道什麼,則形成了所謂的「知識論」(epistemology)。幾個世紀以來,這兩大問題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從屬問題的發展,

構成了哲學史的主流。所有重要的分支都在此脈絡中匯聚,像是道德和政治哲學(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美學(aesthetics)、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等。這些分支在哲學領域皆有其地位,但關於「何物存在」與「人如何能夠知道」的問題,在邏輯上是更重要的。   也許,有些最重要的問題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但那不是我們能預見的。所以,不如集中精力在那些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上。如果在這過程中合理判斷某個問題並不容易解答,則不妨找出一個最接近可能的方式。就如同其他哲學性的結論一樣,都是

有充分支持理由的結論,而不是賭博或單憑信仰,或只憑直覺而接受它;因為,我們想知道為何自己應該相信。   對於理性的堅持是哲學的特徵之一。比如說,哲學與宗教和藝術就是以理性為區隔。在宗教領域中,理性偶爾會受到重視,但是諸如信仰、啟示、儀式與服從等概念,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理性並不能全然主導一個人。富創造性的藝術家就好比哲學家,畢生致力於探究真理,試圖窺見事物表象背後的面貌,並企求獲得人類經驗背後更深層的理解。然而藝術家發表創作、公開展覽,他的洞察與哲學家大不相同,他倚賴感知能力或直觀的形式,而非像哲學家著重理性論證。   在哲學與科學之間則存在著不同的疆界。科學家就像哲學家和富創造性的藝術

家,致力於探究真理,嘗試對這個世界以及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經驗的本質,有新的發現,並賦予意義,然後再發表。而且科學家也像哲學家一樣,非常重視能否對自己所主張的事物,提出合理的背書。兩者不同的關鍵在於,科學家只關心能夠透過實驗或觀察來確認的問題。然而,實驗或觀察無法回答時間是否有開端,或是何謂「真相」。像這樣的問題服膺於理性探究卻無法服膺於科學方法,於是便成為哲學領域的經典問題。   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哲學、科學與藝術三者之間彼此並不矛盾。相較於第一眼的印象,其實這三者擁有更多的共通之處。就像你將會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哲學乃是科學之母。哲學、科學與藝術所探索的是相同的世界。這三者都試圖更深入地理解

這世界的奧祕,以及人之所以存在的奧祕。   哲學、科學與藝術都不斷運用靈感和批判的方式,將他們的發現公諸於世,與他人共享。但是因為方法不同、路徑不同,所以有時也會吸引不同氣質性格的人。然而他們的目的相同,對人類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究,嘗試將隱蔽之物攤到陽光下,並將他們的發現加以組織,以公開清晰的形式呈現出來。三者彼此相互增益,而全才的人自然而然會對這三者產生興趣。這本書將告訴你哲學的故事。就像科學與藝術,哲學是文明產物中最迷人且最具價值的。而哲學的未來或許會比它的過去更為多采多姿。 後記 ■哲學的未來 ──透過無盡的探問,不斷地獲得啟發   幾乎所有在世時享有盛名的哲學家,在辭世不久後就被

人遺忘。本書中討論的哲學家只有極少數至今仍然具有聲望;如果從他們的思想生命來看,延續超過2500年的更是沒有幾個人。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不以同樣的篇幅去討論目前在世的哲學家。因為,我們可以確定,在往後的一個世紀只有一到兩個今日的哲學家能留下他們的名字;剩下的將會消失在荒煙蔓草間,就如同過去享有盛名而今卻沒沒無聞的哲學家一樣。每個世代流行的思潮(不同於開創未來的先鋒)幾乎都注定會走上灰飛煙滅一途。      在本書中我們只討論那些觀念持續引人注目且具重要性的哲學家們,但這些人通常在他們去世後才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舉例來說,洛克在17世紀發表了他所有的哲學,但是直到18世紀,這些哲學才對歐洲和美洲造成

歷史性的衝擊。馬克思在19世紀一生沒沒無聞,但是到了20世紀他的觀念卻改變了全世界。就算影響的層面較小,維根斯坦過世至今已經有半個世紀,但是比起他在世時,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更為重要,甚至變得愈來愈重要。      這些事實自然會讓我們不禁猜想,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看到最近過世的偉大人物對哲學產生更大的衝擊。海德格將尼采與西方哲學根源的問題結合起來,變得更豐富,以回應尼采留給我們的存在挑戰。而波柏也將許多不同領域結合起來,以回應日新月異的科學,以及愈來愈多的民主社會提出的挑戰。在剛進入民主制度的地區,人們對於波柏作品所展現出的高度興趣相當驚人。      但這只是一部分的情況,剩下的呢?新的情

況會是如何?那些將哲學課題不可轉逆地改變了的哲學家們,有可能在未來持續像笛卡兒和康德一般的風光,完全改變之後的哲學面貌。因為過去的歷史是如此短暫,而我們的未來有無限長,所以哲學中最偉大、最輝煌的革新很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未來而非過去。      不幸的是,這些課題變遷是不可預測的,假如我們現在能夠預測,那我們現在就擁有了這些洞察,而它們就不屬於未來了。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就如同康德之前的人無法預測到康德一樣,我們也無法預測哲學在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是什麼。      雖然我們可能很難接受,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我們無從得知未來哲學的重要發展,然而,我們卻可以很準確地預期一些較不重要的發展,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

。哲學分析將會被帶入更寬廣的課題上。最迫切的將是關於公共政策的問題,但是也會有更廣泛的課題,從音樂到性行為,都被拉進來討論,這些是過去大部分哲學家不曾思考過的。      而且公眾對於哲學的興趣似乎有復甦的趨勢,並且對於哲學也愈來愈重視。哲學在英國最近已經首次被引進中學教育。近來也有一股聲浪要求企業的董事會裡加入企業倫理的顧問,甚至要求政府要僱請哲學家來細察法令;這些要求有可能會擴大。一般閱讀大眾對於哲學的興趣也隨著趨勢上升。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所著的國際暢銷書《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西元1991年出版),是一本無意之中以小說形式寫成的哲學史導論

。這樣的一本書獲得廣大迴響,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所以在我們的社會中,哲學的前景看好。但是哲學就像音樂,雖然它具有許多實際的用處,可是它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這些實用性,而是在於哲學本身。即使從我們人類內在的限制出發,我們永遠都無法發現某些最基本問題的答案,但是就如同本書所嘗試說明的,我們理解人類處境的這個過程非常有價值,就算我們永遠也達不到終極目標,但我們會發現這趟旅程的經歷美不勝收;可能不存在最終的解答,但是存在許多精采、有趣的東西供我們學習,光是為了這個就值回票價。 ﹝摘文一﹞ ■先蘇時期◢理性思維的出現 在蘇格拉底之前,那些西方最早的哲學家提出了許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理論,其中有

些完全是錯誤的,但也有一些深奧廣博,時至今日都還極具影響力。 第一批哲學家做到兩大改變。首先,他們試圖使用理性來理解世界,而非訴諸於宗教、天啟、權威或傳統。這在本質上是全新的思維,更是人類發展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同時,他們也教導其他人使用理性,獨立思考,甚至不希望學生和他們的意見一致。他們是第一批不打算將知識原封不動傳授給他人的教師,反而鼓勵學生商討、論證、辯難,並且勇於表達自己的觀念。 這兩種革命性的心理發展相互關聯,而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在相同的情境之下出現。它們形塑了現今所謂「理性思考」的基礎。自此引發人類在知識和理解上無與倫比的成長。 這些哲學家在西元前六世紀出現在古希臘。第一位公認的

哲學家是泰利斯(Thales),他住在米利都城(Miletus),也就是今日土耳其所在的小亞細亞沿海。由於這個城市之名,他和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米利都學派(Milesian school)。雖然他的生卒年月不詳,但是他在西元前580年左右非常活躍,因為他準確地預測了發生在西元前585年的日蝕。他同時也是一位土木工程師,還完成了一項豐功偉業:將敘拉斯(Hylas)河的水流分開,讓克羅蘇斯王(King Croesus)通過。 ◆萬物的本原是什麼?  泰利斯最關切的問題是:「什麼東西構成了這個世界?」他認為所有的事物都該是由單一元素組成。從今日的眼光看來,這個洞察非常不容易,令人咋舌,但現代人已知道這是

正確的,所有的物質體都可以化約為能量。不過泰利斯不可能想到這一點,相關的物理學在當時尚未成形。因此他得出了以下結論:所有的事物都是某種形式的水。他看到水在低溫下變成了「岩石」;在非常高溫時又變成了空氣。每一次降雨,植物就從土壤中生長出來,所以很明顯地植物是水的另一種形式。所有的生物皆需要大量且持續不斷的水來維持生命(人體實際上有60%是水),而且每一塊大陸的邊緣都是水。所以泰利斯認為陸地飄浮在水上;是從水中冒出來的,並且是由水所構成的。

電影中女性瘋狂的表現:從社會禁忌到表演藝術

為了解決ontology意思的問題,作者林冠吟 這樣論述:

瘋狂本身即是一項人們避而不談的禁忌,因為我們對它不了解。而女性的瘋狂更是被視為一項不可告人的家族醜聞。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我們把瘋狂視為社會禁忌,那麼電影又是如何將隱藏於社會暗處的事物帶到觀眾面前的 ? 被稱之為第七藝術的電影,它不僅挑戰成見,激起社會議題的討論空間,揭示人性的秘密,甚至還有力量影響人們的思維或行為。至於瘋狂,它從被社會忽略,甚至被歧視,到赤裸裸地暴露在大眾面前的這個過程歷時漫長。在過程中,透過醫學與科技的研究與審視則激發出了人們對於瘋狂的新見解。在這篇論文中,「瘋狂」、「瘋子」、「精神錯亂者」、「精神病患」等字眼會多次被重覆提及。對我們而言,這些詞彙的使用僅是按其字面意思

來描繪對心理學與醫學所觀察到的客觀身心狀態,而並不含有現代社會所賦予它的貶義。此研究是以同理的態度,欲以人性為出發點去理解瘋狂這個概念。因此,我們鼓勵讀者擺脫對它既有的負面印象,才能充分理解本論文。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一起來看到一樁令人難忘的歷史事件。1895年12月28號,史上第一部公開的電影於巴黎卡普西內斯大道的「大咖啡館」的地下室放映。影片是由盧米埃兄弟所製的《火車進站》。栩栩如生的影像嚇壞了從未看過電影的觀眾。放映在銀幕上的火車是如此的真實,以至於民眾因為害怕被這列巨獸撞到的錯覺而驚慌失措的逃跑。首先透過電影,錄像帶或者是數位媒體來捕捉圖像和聲音,而經過剪接和編輯之後,一個「新的現實

」被創造了。這種逼真的幻覺就像是一場夢。此外,此事件凸顯了人類心理活動與電影之間緊密的關係。法國電影理論家,梅茲,將電影形容為「清醒人的幻想」。看電影就像在做一場公開的夢。電影和無意識 有著特殊的相似性,它也同時模仿現實世界和顯現心智活動。隨後的影片剪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彷彿讓觀眾可以有意識地做夢。我們從此多了一個新的看世界的角度,對於禁忌話題尤其適用,使當今社會可以正視它,並且使它成為一個論辯的議題。瘋狂即是個鮮明的例子。人類對於不了解的事物總是帶著恐懼。例如,在航海技術發明以前,人們相信過了地平線後就是虛無;同樣的,基於人性的關係,我們會對於言行舉止超出一般常態經驗的人感到害怕,

例如瘋子。在好奇心與對進步的渴望驅使下,我們發明了科學與各式各樣的研究方法,為的就是能更了解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社會現象以及人類行為。因此,在一個現象被完整的了解以前,人們仍會感受到恐懼,甚至相信眼不見為淨,不被自己看見的事物則等於不存在。於是,很多人、事、物都像秘密一樣隱藏在社會的陰暗角落,甚至連談論和承認他們的存在都成了禁忌。瘋狂是一個相對敏感的社會議題,它也是會隨著歷史變遷而改變其樣貌。人類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對瘋狂的表現有不同的詮釋,也就是說,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瘋狂。例如,16世紀的性病患者應當遭拘禁;17世紀的社會判定自殺者有褻瀆上帝之嫌所以也將其監禁;19世紀的歇斯底里症則為當時最

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疾病。回到瘋狂的概念萌芽的中世紀,當時,瘋子其實是被視為接近上帝的人。瘋狂和文明看似人性中對立的兩端,然而,這只是表像,它們有時又互為表裡。而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社會一直對「理性與非理性」、「理性與瘋狂」的對立感興趣。笛卡兒在他的作品中肯定 :「他們是瘋子,而如果我以他們為榜樣,持著和他們同樣的想法,那我就會和他們一樣精神失常。」 笛卡兒認為,由於他們本身就遵循著不同的規則,所以他和瘋子有著根本上的不同,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從此之後,瘋狂被視為理性的反面。自17世紀,理性獲得社會推崇以來,瘋狂就被視為可恥的。它逐漸成為一個大家都避而遠之的禁忌,因為可恥所以更是刻意地忽略。在啟蒙

時代,瘋子被歸類為無法融入社會的一群,因此被監禁在「收容總署」的四堵牆間。這些不被社會承認的分子得等到19世紀後才能從拘禁中解脫出來。從那時起,我們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身份,即精神病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瘋狂被理性驅逐至如精神病院這樣的社會陰暗角落中。儘管如此,在同時被發明的精神分析理論,終於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瘋狂的運作機制。而女性身上的瘋狂,更是被看作禁忌中的禁忌。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女性的社會地位與男性有很大的不同,她們的社會責任是撫養孩子和照顧家人。如果一個女人無法達到社會的期望,她們就不被接受而被視為異類。由於女性當時在社會上是「隱形的」,所以不符世俗常規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社會視為

瘋狂。因此,當時的歐洲社會認為,如歇斯底里症 這樣的精神疾病,是一種所有女性身上都可能發生的惡。女性的瘋狂成為社會禁忌話題,而她們隱性的社會地位更使其陷入了命運的深淵。多虧了醫學、心理學的進步以及透過電影的揭露傳達,人們才有機會了解曾經只存在於醫院裡的秘密。電影和心理分析的結合為社會帶來了創新的點子與話題。希區考克的《驚魂記》(1960)與《鳥》(1963)、史丹利·庫柏力克的《鬼店》(1980)、大衛·芬奇的《鬥陣俱樂部》(1999)和《控制》(2014)以及馬丁·史柯西斯的《隔離島》(2010),這些以心裡驚悚為主題的作品都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好評。隨著時代的改變,電影中呈現瘋狂的方式也跟著改

變。從怪物的形象,到平凡的人物,瘋狂的樣貌隨著社會對它的認知而演變。即使是以一種微妙和難以察覺的形式表現,瘋狂依然存在。透過銀幕的聲光效果呈現的瘋子的故事,觀眾能夠更有效地與電影中的不同角色和情節(也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中)聯繫起來。觀影者對這些故事的情感投入會改變他們對瘋狂的既定認知。至於科學對於精神疾病的研究,一般大眾很難有相關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如果我們只看片面的資訊和部分事實,例如電視上的新聞或網路上的視頻,可能不夠準確,且無法完整或明白地了解瘋狂背後的原因。這些信息通常會助長幻想或加深刻板印象。更不用說女性瘋狂的社會心理背景,它可以公開討論的機會甚少。電影能夠以相對客觀和人性化的方式呈現

貼近大眾本身的個人經歷及家庭故事。也正因如此,關於女性瘋狂的故事能更容易被公眾接受,甚至引起觀者的好奇。在這樣的潮流帶動之下,我們對於更多的敏感社會議題則可以抱持開放的態度,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因此,這項研究旨在回答這個主要問題:電影如何處理女性的瘋狂這項社會禁忌?在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將透過米歇爾·傅柯的《古典時代瘋狂史》探索瘋狂史。在本書中,他以線性歷史的方式講述了人們對於瘋狂的觀點和對待瘋子的方式的演變。他指出在中古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瘋狂可以透過藝術、戲劇、和文學的形式在公開場合中自我表達。直到17世紀以後,非理性才正式被排除於公共的場域。從此之後,瘋子就真的被邊緣化了,與流浪漢和逾越

禮法之徒一同被關在「收容總署」。我們現今對於瘋狂的認識就是始於這個「大禁閉」時期 。因此,瘋子總是無法擺脫黑暗、恐怖、暴力的氣息。這與其曾經和矯正犯、褻瀆神者和破壞社會秩序分子被關在同個空間的原因脫離不了關係。直到18世紀末,精神病理學家才建立了完整的治療精神病之專業體系。瘋狂的面貌才由「無能力工作者」和「破壞公共秩序者」轉換為需要被幫助的「病人」。為了能夠清楚的分別瘋狂的各種形象,在第二部分我們將以女性身上出現的歇斯底里症和思覺失調症 為例來做進一步觀察。除了考察這兩種精神疾病的歷史外,我們還加入社會因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進行分析,以便更立體地構建瘋狂的表現與對其認識。第二章將介紹精神分析與電

影之間的淵源。維琪·勒博的《佛洛伊德看電影 :心理分析電影理論》將解釋瘋狂是如何從醫生的診間位移到公共空間成為展示,以及當我們看電影時,我們的無意識活動如何影響我們。夏科對於主要好發在女性身上的歇斯底里症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利用催眠方法使此精神疾病的症狀在聽命於醫生的指令下,於大眾面前重現。女病人抽搐、癱瘓、變形的身體成為了瘋狂的舞台。至於弗洛伊德,當時作為夏科的實習生,從他的老師那裡汲取靈感,發明了精神分析理論。他對無意識和夢的研究與電影建立了更深一層的聯繫,因為它們的機制都始於慾望。而精神分析和相機鏡頭的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觀察著人類行為。接著我們忍不住好奇的問:為什麼觀眾會害怕銀幕上不存

在的火車? 為什麼我們會被影像感動?作者引入了許多理論,如梅茲和鮑德利的「電影機制理論」和拉岡的「鏡像階段理論」,來解釋無意識在想像空間中的角色。當我們踏入漆黑的房間時,我們將自己置身於一種催眠狀態,並準備接受各種暗示。觀眾被當作一個被催眠的對象,他們接收著電影投映的影像的同時也體驗著幻覺。觀眾自然地會對於他們所看到的,尤其是場景和人物產生「認同作用」。 雖然我們看著銀幕上的「他者」,但它其實反映了我們內心的需求和慾望。銀幕和觀眾心理之間的投射連結因此被確立。掌握了主題的歷史脈絡之後,論文的後半部分將著重於影片分析。在以瘋狂為主題的電影發展的簡史中,我們見證了曾經的禁忌終於進入了可以被說出也得

以被看見的領域。自1920年代以來,各個電影實例顯示了此領域的電影風格以及看待瘋狂的角度不斷變化。電影也展示了精神分析的不同方面。例如,有以精神科醫生研究、神經症病患為主軸的影片,也有結合了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的夢境解析的主題。至於觀眾對瘋子的認知,以電影角色為例可以分為兩類:危險人物和受害者。危險人物即由電影中陰險、暴力的罪犯為代表,後者則為社會制度的受害者,因其對大環境的適應不良而最終被推進了瘋狂的絕境。然而我們最終必須承認,即使電影有助於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和同情,但它本身也有可能傳達刻板印象或錯誤信息。在獲得了更多瘋狂相關的知識之後,我們必須要能夠辨別電影中對於精神疾病錯誤的詮釋及其對

於某些病徵的描寫所犯下的謬誤。在不失去看電影的娛樂效果下,我們仍須對其內容保持著理性的觀看態度以及批判性思考。第三章將呼應第一章所研究的兩種精神疾病出現在女性身上的狀況,我們將分析以下兩部電影 :《奧古斯丁》和《反撥》。一部表現歇斯底里,另一部則呈現思覺失調症。第一部電影是由真實人物與歷史事件下去改編的作品。內容講述女主角,奧古斯丁,一位19世紀的歇斯底里病患與她的主治醫生夏科之間所發生的故事。就如親臨真實的醫學實驗現場般,我們不但可以目睹此精神疾病發作時的景象,也可以見證當時的社會樣貌與氛圍。第二部電影的時間設定則為現代。透過導演巧妙設計的說故事技巧,以及特殊的場景安排,我們彷彿能透過鏡頭,

以第一人稱視角觀看與體驗女主角(精神)分裂的世界,和她一同慢慢的墮入思覺失調症混亂以及充滿幻覺的狀態。利用路易斯·賈內梯的《認識電影》中分析影視作品的方法與技巧,我們將以廣義層面和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廣義層面包含對於影片中的角色、劇情及故事背景的分析;技術層面涵蓋了對於導演所設計的場面調度、鏡頭拍攝角度、光影的運用還有比喻、暗示、象徵等技巧的解讀。其中,我們將著重於電影中對瘋狂的描繪與呈現。例如,在兩位導演的指導下所重現的歇斯底里和思覺失調症的病徵。此外,我們還將影片中的歷史、環境和社會因素一同帶入分析,以推測主角陷於瘋狂的可能性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