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典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羅生門典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芥川龍之介寫的 羅生門 和王淑芬,亞平,劉思源,林世仁,王文華,王家珍,賴曉珍,顏志豪的 超馬童話大冒險8:說再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彌陀山莊» 生活智慧» 長知識----什麼叫「羅生門」?也說明:<P><FONT color=#4455a6>羅生門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所拍的經典電影.可是一般人只知其意思.卻不知其典故.</FONT></P>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地圖書 和字畝文化所出版 。

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周芬伶所指導 楊丕丞的 高陽歷史小說《慈禧全傳》研究 (2006),提出羅生門典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陽、慈禧。

最後網站撲朔迷離的意思則補充:... 案子情節有如羅生門,撲朔迷離,不知道誰是真正凶手。05>到底女主角有沒有自殺? 扑朔迷离(拼音:pū shuò mí lí),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羅生門典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羅生門

為了解決羅生門典故的問題,作者芥川龍之介 這樣論述:

  〈羅生門〉(1915)取材自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內容直面人性善惡,是芥川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天災、饑荒連連的京都城,民不聊生,無主死屍堆滿破敗城門――羅生門。薄暮時分,一個僕人在門下避雨,前路茫茫,一籌莫展,無意間遇見拔死屍頭髮變賣的老太婆,憤欲殺之,卻把心一橫,扯掉其衣衫即迅速遁形於夜色中。   本書還收錄作者的〈鼻〉〈地獄變〉〈蛛絲〉〈密林中〉等12題著名短篇及涵蓋其人生、道德、藝術、政治觀的箴言集〈侏儒警語〉。這些小說借鑑中國文學,「取古代的事實,注進新的生命,便與現代人生出干係來」(魯迅語);而箴言集顯露芥川觀察力和思維極度敏銳,善用三言兩語剖示事物本

質,拆穿虛假表象。從中不難一窺他的精神世界和創作動機。  

羅生門典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夏天到了。
說到夏天就想到夏日慶典。
說到慶典,那是華麗,充滿歡樂,攤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東西。
的確偶爾一次也不錯。

……一回神就換成了夏季裝扮。
因為某些緣故連寶具也變了。大概是變了。

雖然不是很懂之間的道理,總之現在就盡情的品味這個靈基吧!
茨木童子正全力的享受夏日的每一天。

身高/體重:147cm.50kg
出處:御迦草紙等
地區:日本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打算總而言之先大吃一頓。

相對上看起來就是平常的茨木童子。
本人也認為並沒有太多變化。
從旁人看來也只是「變得心情比較好」的程度,打算指出這點的人大概毫無疑問的會被咬吧,但不可思議的、換作是酒吞童子的話
「妳興奮的,坐不住的樣子,
 真像個孩子一樣可愛呢。
 就那麼喜歡海嗎?」
如此,茨木也不會咬上去。

○鬼種之魔(水):B
是從顯現鬼的異能、魔性的技能變質而來。
魔力放出的性質也變成了「水」。
那不就是河童了嗎?茨木驚訝道。
是因為靈基變了嗎?
不,等等。說起來在夏天前沒多久,似乎有骨頭還是什麼被酒吞童子嘎滋嘎滋的動了手腳的印象,從那之後身體就感覺不太對勁……
不論如何,酒吞給的東西一定沒問題!
茨木笑著想道。真是太好了呢。

○狂化:D
雖然會提升筋力和耐久力的等級,但理性會被剝奪。
雖然是靈基變化之後還殘留著的Berserker時的職階技能,因為是混合了鬼的種族特性的東西,例外的可以被控制。
抑制中的時候存在理性,可以理性的對話。

○吾還不想回去!:B++
重整態勢技能得到了意外的進化而成的技能。
雖然已經黃昏了,但是不想回家,還想要在海邊多玩一點。
就算天黑了也想繼續玩。
不過因為大家都回去了所以只好也跟著回去。一個人玩也一點都不開心……。
顯示出了茨木的這種鬱悶的心情。

「愚神禮讚.一条戻橋」
等級:B++ 種類:對結界寶具/對軍寶具
範圍1~40 最大捕捉:100人

Encomium Moriae。
(譯註:這個讀音的典故是伊拉斯謨的《愚人頌》(又或者是《愚神禮讚》。是極為著名的諷刺文學))
和風的讀音是「ぐじんらいさん.いちじょうもどりばし」 (Gujinraisan Ichijōmodoribashi)。
本來的寶具名是「物忌破壞.一条戻橋」。
無視對象的防禦效果或是結界一類擊出的,Lancer茨木童子的全力攻擊。
透過回想起在羅生的種種——非也,而是想起在一条戻橋的事讓衝上頭的憤怒激發血脈,擊碎對象的魔術性防禦。據說生前曾經利用這個力量打破憎惡的渡邊綱的物忌,取回自己被切斷的手。
(譯註:物忌在日本神道以及陰陽道中是指特定期間中不和任何人見面或是對話,用以防止邪靈等侵害的方法。
傳說渡邊綱在行經一条戻橋(依然存在在京都)時,為了幫助橋上其實是茨木所變的正困擾著的美女,而被抓起,他只好拔刀斬斷鬼的手逃離。而後透過陰陽師的建議,進行七天的物忌。第七天晚上,茨木童子化作渡邊綱的伯母,得到機會進房,進而取回了手腕)

另外,本作中茨木童子除了在羅生門,在一条戻橋上也敗給了渡邊綱。連續兩次敗在他的手下。

真名解放的時候,本人是打算跟Berserker時一樣擊出湧上全力的平安火箭飛拳,也就是「叢原火」,
不知道為什麼會同時出現五把槍然後「就像是巨大的五指一樣」化作巨拳,打出上鉤拳。
被打中的敵人會飛到高空中,如同在夏日的夜空中綻放的煙火一般華麗的散落光芒。
是巨大的五指……。

「該不會這五把槍,
 就是吾的五指本身吧?」

另外,真名「愚神禮讚.一条戻橋」和讀音是委託貞德‧Alter想出來的。

高陽歷史小說《慈禧全傳》研究

為了解決羅生門典故的問題,作者楊丕丞 這樣論述: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由於其具有獨特的魅力,長久以來非常吸引一般民眾的好奇探索。然而正史無論是就文字的典雅艱深,抑或史事的鋪陳複雜等,遠非一般民眾所能盡解其秘奧的,是故在民眾有需要,而正史又無法提供「普及化」的背景下,說書、野史和演義等遂紛紛的出籠了。因此,歷史故事的普及、歷史人物的為民眾所琅琅上口,並非來自於正史傳記,而是受到為市井小民所歡迎的由正史改寫、改編的說書、戲曲、野史和演義等影響所致。山野村夫之所以能津津樂道魏蜀吳三分天下事、諸葛亮的智慧神妙、關羽的忠義絕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絕大的關鍵。由此可知,成功的小說(特別是歷史小說)所帶動的虛實相參的人、事、物的鋪陳,予民眾的影響

遠遠超過正史,而且更加深植人心難以撼動,其因便在於它較正史更淺白易懂,且並非以求真為目的,而是以如何感動人心、提起興趣等為宗旨。  至今,時代雖已產生極大的變化,但是民眾對於歷史知識的興趣卻未因此而改變,六○年代的南宮搏、章君穀等,拜報業發達之所賜,成為當時著名的歷史小說家,但是若論及成就及影響力,則現代歷史小說家中當以高陽首屈一指。高陽的歷史小說獨樹一幟,因為他取材豐富、眼光敏銳,兼具有歷史學者窮究史實,以及小說家尚奇創新的精神,以淺白而又不失古雅的文字,融鑄出特殊的個人風格。而且其作品產量之豐富前無古人,被稱為「新文學運動以來中國歷史小說第一人」;海外華人社會流傳著「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落

處有高陽」的說法, 作品的普及率是當代其他歷史小說家難以匹敵的,恐怕將來也難有踵繼者可以超越高陽的成就。  儘管高陽的作品以其通俗小說的性質,對民眾有極大的影響力,但並未受到學術界的青睞。在高陽生前,只有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林青首開風氣之先,於一九九○年以《論高陽歷史小說》為題寫作碩士論文,他以高陽全部的歷史小說為範圍,就作者、內容和風格,進行概括式的討論。而在高陽逝世後周年,也就是一九九三年六月,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為期三天的「高陽小說作品研討會」,會後將研討會上的論文集結,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高陽小說研究》一書,開臺灣「高陽研究」專書之先河。這本書收錄了七篇論文,其中康來新教授對高陽「

紅學」的探究、張大春對高陽「談話式」的內容與跑野馬行文方式的肯定,以及楊照分析高陽作品近似「歷史民族誌」的成分等文章,往往為後來的學者多所轉引、闡釋,在某種程度上也奠定了日後探討高陽作品的主要方向。  在大陸彼岸,一九九四年華中師範大學與北京《中國經營報》報業聯合體,在武漢成立了「高陽研究中心」,隨後於一九九五年由該中心召開「高陽創作研討會」;同年,湖北的《通俗文學評論》雜誌在第三期推出「高陽研究特輯」,第四期則開闢「高陽名作欣賞」專欄。一九九六年,林青在原本的碩士論文基礎上,撰成《描繪歷史風雲的奇才||高陽的小說和人生》,內容介於通俗的介紹與嚴格的評論之間。同年華中師範大學舉行「全國高陽作品

學術研討會」,次年「高陽研究中心」出版了由江少川主編的《解讀八面人生||評高陽歷史小說》,從高陽的歷史小說中選出十五部作品,以賞析為主而兼及評論,並按題材分為六大系列予以編排。一九九九年又出版了由王耀輝、王文戈合著的《成敗之間||胡雪巖經商之道》,此書偏重於經商之道的分析說明,於學術的價值相對較低。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也不定時刊登論述高陽的零散篇章。  在臺灣對於高陽的研究也不落人後,一九九五年出版了第一部有關高陽的長篇著作,即江澄格的《歷史小說巨擘||高陽》,以高陽生平為主體,介紹其創作理念、小說的資料來源,和史學考證在文學上的效用等,此書於蒐集資料上頗見用心。一九九八年林青的著作《描繪歷

史風雲的奇才||高陽的小說和人生》,委由臺灣知書房出版社出版,更名為《高陽的歷史風雲》,不過作者又做了不少的增補。同一年成功大學的高若蘭以《高陽歷史小說「胡雪巖三部曲」研究》獲得碩士學位,是臺灣首部以高陽為題材的學位論文。高若蘭研究高陽的「胡雪巖三部曲」,特別針對胡雪巖如何周旋於官場和商場間的通曉人情事故和手腕,並且對照史料和筆記、叢書中,關於胡雪巖的記錄是如何的被高陽轉化為精彩紛呈的小說情節,可說是首開風氣之先。自此以後,與高陽相關的學位論文計有:二00一年文化大學陳薏如的博士論文《高陽清代歷史小說研究》、暨南大學曹靜如的碩士論文《文化遺民的興寄與懷抱||高陽歷史小說研究》,以及二00四年文

化大學鄭穎的博士論文《高陽研究》等,在在可見本地學者的用功之勤和投注心力之鉅。在這些論文當中,筆者以為陳薏如所論最為深入,她針對高陽三十二部的清代歷史小說作一概括性的論述,包括高陽的創作理念、運用的文史材料、內容特色與創作手法之傳承,以及小說架構等方面,均有深入的探討。除了上述學位論文之外,亦可見不少的學術界先進們,於報章雜誌等發表關於高陽的生平、作品風格等賞析式的文章,間或有精闢的見解可供參酌。  回顧過去關於高陽作品的研究文獻,我們可以發現到,目前的研究雖然已經掌握了高陽小說的某些主要特點,不過通常是將高陽所有的作品綜合論述,取材的範圍不免太過廣闊,而且絕大多數的研究光環都集中在高陽銷售量

最佳的作品《胡雪巖系列》。至於《慈禧全傳》 ,迄今為止只有一篇大陸學者林青先生,發表在其《高陽的歷史風雲》中的〈譜寫清史四十年的西太后|《慈禧全傳》賞析〉, 其賞析是就「從八臣顧命到兩宮垂簾」、「權術的磨練」及「普通婦女的閨怨情結」三個部份所構成。既名之曰「賞析」,便屬導讀的性質,自然不能要求其有學術性的價值。高陽所有的歷史小說能自成體系者有三,全集中在清代,分別是「紅曹系列」、「胡雪巖系列」和《慈禧全傳》。前兩大系列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均有可觀之處,但是相對的歷史性和史料性卻較低;《慈禧全傳》則幾乎與此相反,因為高陽將敘述重心擺放在重塑晚清的史事和人物上,和其它兩大系列作品相較,《慈禧全傳》太為

史料所牽絆,以致於抵觸了若干小說美學的規範。儘管如此,高陽在《慈禧全傳》裡傾注心力的塑造慈禧等人物、獨特的史觀,以及「全文化」式的濃厚歷史氛圍等,都是其難掩的價值,加之先前學者的研究尚未及此書,遂引發筆者強烈的研究動機及興趣。以下先就高陽的三大系列作品分別討論,以對《慈禧全傳》的特色及優劣有一初步認識。  《紅曹系列》包括了《秣陵春》、《茂陵秋》、《五陵劍》、《延陵劍》、《曹雪芹別傳》、《三春爭及初春景》和《大野龍蛇》,共七部十四冊。由於前四部高陽加有副標題「紅樓夢斷」,故一般亦稱此四部為《紅樓夢斷》。這七部小說,可說是高陽研究曹雪芹和《紅樓夢》的兩部學術性專著《紅樓一家言》、《高陽說曹雪芹》

之外,採用小說的方式給讀者講述一系列的紅曹故事。其中雖有許多個人的臆測之詞,但從他努力拼構出曹李兩家的恩怨情仇等細節來看,高陽的用心不言可喻,至少他展現其心目中曹雪芹的生活世界。  《紅樓夢斷》四冊共約百萬言,篇幅和《紅樓夢》相彷彿,情節發展和《紅樓夢》又相終始,因此有許多讀者視此為《紅樓夢》的仿作,但高陽從未對此看法表示迎拒的態度。而讀者若欲切入《紅樓夢斷》,倒是該從《紅樓夢》開始讀起,如此便可以知道《紅樓夢斷》的故事所本。總的來說,《紅曹系列》是小說,而且多集中於描述曹雪芹及其周遭人物身上,高陽所考證的曹雪芹,以及小說中塑造的曹雪芹形象,究竟是不是符合歷史的真實,畢竟都只是高陽的「一家之言

」,由於相關的資料不足,因此不論是過去抑或是將來的紅學界,恐怕都難以服膺高陽的某些論斷。作為小說,本來也沒有必要一定得符合真實,但作為一位已被定位為「有考據癖」的歷史小說家而言,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持此印象看待《紅曹系列》而信其有徵。是故筆者以為就「徵實」而論,《紅曹系列》在高陽的歷史小說中,是屬於「虛實相參」者,甚至視其「虛遠多於實」恐亦不為過。而在人物方面,曹雪芹愈是年長,其與賈寶玉就愈是疏離。其實早在《紅樓夢斷》裡,養在深閨的曹雪芹(十二歲至十四歲左右),就已不是賈寶玉這個年齡所表現的天真、任性和頑皮,反而表現出成熟與老於世故;而到了《曹雪芹別傳》開始,高陽逐漸走出《紅樓夢》的影子

,這也使得其筆下的曹雪芹更遠離賈寶玉,而是屬於高陽的曹雪芹了。爾後到了《三春爭及初春景》和《大野龍蛇》這兩部,不但和《紅樓夢》的臍帶關係更加地疏離,同時在徵實的成份上也更加淡薄了。  若用同樣的角度探討《胡雪巖系列》,我們可以說它的藝術美化的成份,遠高過史實的成份,同時胡雪巖這個角色塑造的成功,也遠在曹雪芹之上。學者多知,胡光墉(字雪巖)於史料中的記載並不多,又因其晚年遭革職抄家之故,《清史稿》列傳已將之除籍。高陽塑造胡雪巖的資料,多根據《杭州府志》、《異辭錄》、《近代名人小傳》、《清代七百名人傳》、《越縵堂國事日記》,以及左宗棠所遺留下的大量奏稿、書信、家書、日記、批札等史料, 但這些史料絕

不足以撐起高陽的《胡雪巖系列》。另外,在《清朝野史大觀》、《胡雪巖外傳》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屬於非正式的野史、小說裡,亦有部分胡雪巖的記述,不過裡頭所敘多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論,高陽自然也不會將之作為塑造胡雪巖的重要依據。 既然胡雪巖的史料有限,而野史、小說又多不足採信,高陽如何描寫這位他所欣賞、崇敬的家鄉英雄「杭鐵頭」呢?高若蘭認為高陽評斷歷史人物的最高標準是能否做到「經世致用」之上,所以他將這個標準套在胡雪巖身上,並據此全新的塑造胡雪巖。 因此,造成熱烈的迴響,並有讀者欲仿效八面玲瓏、橫跨政商兩界的胡雪巖,恐怕和歷史上的胡雪巖相去遠甚,他毋寧說是高陽刻意塑造,趨近完美而悲壯的胡雪巖。  

史料中的胡雪巖因與外商競爭失利而導致破產,但高陽卻透過小說家的眼光,將胡雪巖詮釋為一位捍衛國家利益、拯救社會經濟免受西方殘害與壟斷的民族資本家、大英雄。由這種轉化的結果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高陽並非以其豐富的史料、嚴密的考證塑造這位歷史人物,而是賦予他強烈的當代意識與目的性||受時代及觀念的侷限,而這正是造成胡雪巖悲劇命運的最大主因。因此之故,清末的紛亂局勢固然提供胡雪巖大展長才的空間,但另一方面胡雪巖也必須承受時代和觀念所加諸其身的限制。  至於《慈禧全傳》則迥異於《紅曹系列》和《胡雪巖系列》中對於主人公曹雪芹、胡雪巖的幾近全新藝術創造,高陽企圖讓《慈禧全傳》以「信而有徵」的面貌呈現給讀者,然而

它畢竟還是小說。因此在既定的、少爭議性的歷史記錄外,高陽所能著墨的大概有兩方面:其一是在若干疑案上如「同治死因」、「慈安暴崩」、「慈禧小產」、「光緒中毒」和「衣帶詔」等問題上,下考證、推理的工夫。其二則是抒發其對某些歷史人物的臧否與好惡。整體而言,高陽歷史小說的語言既淺白又典雅,善於選用古代白話中具有長久生命力、至今仍充滿活力的那種語言,而又一定程度符合古人語言的規範習慣。以這種淺白、通俗而又質樸的語言,融合了現代的語境,創造出歷史環境的氛圍,敘述歷史故事的來龍去脈,傳達出歷史人物的心理形態,卻又絲毫不顯露現代訊息的痕跡,可以說是融典雅於通俗,於通俗體裁中見雅緻的風格。不過,《慈禧全傳》的語言

文字雖維持一定的風格,各別作品卻有高下之別。  作為《慈禧全傳》系列的開卷之作,《慈禧前傳》為其他諸部奠定了相當良好的基礎。《慈禧前傳》所描寫的時間雖短,卻是慈禧掌權的關鍵時刻,高陽以慈禧、肅順和恭王三條敘述主線,交疊出複雜詭譎的情勢,同時也為慈禧、恭王等主要人物日後的性格轉變、情節推衍等,埋下不少重要的伏筆,而且介紹典故、儀節僅是三言兩語,沒有其他冗散的枝蔓,堪稱是內容緊湊、結構勻稱的佳作,故而當時甫一推出即廣受好評。第二部《玉座珠簾》是卷帙最繁的一部,講述同治年間的大小史事,展現高陽歷史小說的諸多特點:迴旋環繞的珠花式結構,為不相干的人物或事件貫串出相連的整體感;人物的心理轉折及暗藏的伏筆

,使歷史事件的產生增加合理的解釋;慈禧太后複雜的性格在此有全面性的開展,使這個角色內涵飽滿,更貼近於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此外適時添加的奇聞軼事、皇室規矩、掌故瑣事,以及對聯等歷史元素,不但增添了閱讀的趣味,也幫助讀者更了解清代宮廷和官場的生活種種,而且不曾對敘事結構產生妨礙,筆者認為《玉座珠簾》是《慈禧全傳》系列中,整體成就最高的一部。  《清宮外史》著重敘述「南北之爭」與清流中人的崛起和失敗;《母子君臣》敘述慈禧興修頤和園,與光緒帝親政前後的種種。高陽在這兩部中,情節的推展大體都圍繞在若干主要事項上,即使有奇聞軼事過長的狀況出現,仍然可以再回到敘述主線上,不至於偏離太遠。但對於人物性格多面

性的刻劃則較少觸及,結構及人物處理都較前兩部來得遜色。至於《胭脂井》則是瑕瑜互見,高陽描述戊戌政變中宮廷一夕間風雲變色,民間人物大刀王五為知交譚嗣同奔走營救的情節,處理得頗見功力;至於義和拳的崛起和庚子之亂的種種也是相當的精彩,讓讀者恍如陷入紛亂的大時代中,親身經歷了一場荒謬而又慘烈的浩劫。但在戊戌變法及庚子之亂間所插敘的軼聞瑣事則顯得過多,幾佔全書六分之一的篇幅,但卻與前後歷史事件並無太大的關連。最後一部的《瀛臺落日》,重心全落在袁世凱的身上,慈禧太后已無法負起收束情節的力量,情節呈現跳躍式的前進,不論是結構、時序還是人物的塑造,都稍嫌凌亂粗率,可說是六部中表現最不理想者。  比較《慈禧全傳

》、《胡雪巖系列》及《紅曹系列》三套作品,可以看出高陽對三者創作心態的差異。《慈禧全傳》闡述的清末史事,在高陽意圖求真的寫作原則下,無法擺脫歷史事件之結果或人物既定性格的限制,藝術創作難以恣意發揮。《紅曹系列》是高陽考訂《紅樓夢》成果的結晶,由於歷來關於曹雪芹的相關資料甚少,高陽照說有相當廣闊的創作空間,但因高陽寫作《紅曹系列》偏重於展現他的考證成果,因此對於小說的創作而言,反而是種戕害。至於胡雪巖則是高陽故里的傳奇人物,高陽自小便耳濡目染聽聞他的傳奇故事。但是胡雪巖能見諸史料的記載甚少,這剛好賦予高陽可以充分發揮建構的想像力的大好機會。《胡雪巖系列》中的主人公胡雪巖,已不是真實人生中的胡雪巖

,而是高陽心目中想望而又不可及的典範人物:八面玲瓏、通達人情世故而又重情重義。他結合了高陽已實現和未實現的理想人格特質,故而傾注最大的感情,創造出這麼一位獨具光芒的角色。  高陽獨特的歷史眼光,以及意圖追求歷史本來面貌的「信史」效果,不僅讓讀者確信閱讀的是「歷史真相」,並且引發讀者由更多角度、更多層次去思考和探究歷史真相||這種閱讀效應,只有在《慈禧全傳》中才能充分被激發出來。因此「我們在文本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夠得『知』,而且也能得『智』||一種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之『智』」。 雖然有關高陽作品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會提及《慈禧全傳》,但它與《胡雪巖系列》或是高陽晚年花費甚多心力的《紅

曹系列》有相當程度的不同,故而筆者擬以高陽六部十冊的《慈禧全傳》為主要的研究範圍,針對其內容作一全面性的檢閱、分析,間亦涉及與高陽其他歷史小說的比較。以此研究主題,期望能從中探求高陽寫作小說的理念,以及《慈禧全傳》獨具的特色。

超馬童話大冒險8:說再見

為了解決羅生門典故的問題,作者王淑芬,亞平,劉思源,林世仁,王文華,王家珍,賴曉珍,顏志豪 這樣論述:

主題式童話 看8位童話名家攜手出任務 馬拉松長跑╳挑戰8場次 第八回合 最終場 ~結束(說再見)~   1號童話〈當你走出羅生門〉   「最後一次國」的法律很簡單,大家都約定:每個人自己管好自己,犯了錯的下場是:請走出羅生門,永遠離開。因為離開的人再也不能回來,所以沒有人知   道羅生門外到底有什麼?大路一直很想知道羅生門外到底有什麼,於是他和兒子約定先出發去探險……   文/王淑芬 圖/蔡豫寧   2號童話〈小旅行,出發!〉   暑假來臨,小鼴鼠們紛紛必須提出旅行計畫書,才能各自展開自在的旅行,阿力、阿發、阿胖也不例外。阿胖想去西巴巴島吃鹽栗子,阿發想去烏拉拉山盪烏拉樹的樹藤,阿力想

去地下的地下⋯⋯找噴火龍!   文/亞平 圖/李憶婷   3號童話〈蔓蔓天使慢慢飛〉   「小」天使蔓蔓和貓頭鷹桔桔一起守護著深井裡的祕密小森林。蔓蔓個子小,動作也慢慢⋯⋯因此負責處理需要有耐心的事,例如掃落葉、清除蟲屎……桔桔則負責需要時效性的工作,例如喚醒種子、傳授花粉……一天,蔓蔓在工作時不小心睡著了……   文/劉思源 圖/尤淑瑜   4號童話〈天天貓:再見也是開始〉   天天貓把阿仁變成了一縷小微風,一起回到他小時候生活的小眷村—原來這是他倆相遇的開始。膽小的阿仁曾經為一隻被吊死在樹上的可憐貓咪祝禱,無意間也消解了牠原本的怨氣……   文/林世仁 圖/李憶婷   5號童話〈火星

來的動物園:綁匪演習日〉   夜深人靜,野豬警察卻埋伏在超級市場抓香蕉大盜,沒想到香蕉大盜真的出現了,而且是大野狼警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是一年一度的演習。後來,野豬警員發現自己被四個蒙面人綁架了……   文/王文華 圖/楊念蓁   6號童話〈貓頭鷹和土撥鼠不說再見〉   小開、小溜、小醜是三隻調皮的土撥鼠好朋友,一天他們又到廢棄地洞區玩耍,沒想到卻遇到了貓頭鷹和獾的攻擊。小醜逃過一劫後,發現兩個朋友似乎不像他那麼幸運?他忍不住放聲大哭,卻引來了貓頭鷹……   文/王家珍 圖/陳昕   7號童話〈黑貓布利:再見布利〉   外星狗哈姆回來和布利和酪梨小姐相聚一週後,又要回到狗星球了!

離開前,布利告訴哈姆他很想家,想念他的爸爸、媽媽。哈姆告訴布利,搭乘他的太空船只要一下子就能回到貓島了,他熱情邀布利「搭便船」回家……   文/賴曉珍 圖/陳銘   8號童話〈恐怖照片旅館:我們並沒有再見〉   吉米三世覺得很奇怪,明明所有的鬼照片和鬼相機都銷毀了,但是他卻還記得兔子小姐。難到還有鬼照片存在?所以……兔子小姐還活著?三更半夜,吉米三世受不了良心遣責前往庭院深處,想挖掘被爸爸埋沒的鬼相機……   文/顏志豪 圖/許臺育   ◎名家顯身手 ╳ 說故事擂台◎   8個主題式童話   最高寫故事指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關於結束的故事?   全套共8冊,各收錄8個精采的童話故事

本書特色   ★說故事擂台,8位知名童話作家,在同一主題的童話裡各顯神通!   ★全套共8冊,各收錄8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童話故事   ★每篇童話約3,000字,適合中高年級閱讀   ★附注音,小朋友、家長及老師最棒的故事讀本   ★每篇童話皆邀請傑出繪者繪製精采插圖